安徽省淮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唐宋八大家中以写山水游记而著称的作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

2.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元可逃避者也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3.“你可都改了罢!”黛玉的话的含义是()

A.劝宝玉改邪归正B.要宝玉不要结交戏子C.劝宝玉听从贾政D.言不由衷的哀叹

4.《苦恼》中有深化主题和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作用的一组对比是:()A.A.车夫与军官的对比B.车夫与三个青年的对比C.老车夫与青年车夫的对比D.人与马的对比

5.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

6.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诬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D.驳斥态度

7.欧·亨利写的惟一一部长篇小说是()

A.《最后一片藤叶》B.《白菜与皇帝》C.《麦琪的礼物》D.《公务员之死》

8.李商隐《无题》中推己而及对方的一联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茅盾的处女作是()

A.《白杨礼赞》B.《蚀》三部曲C.《子夜》D.《腐蚀》

10.“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

1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A.对理想的追求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故居的留恋

12.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

13.《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

A.直抒胸臆式的指称议论B.肖像、行为、语言的白描C.比喻、比拟等艺术手段D.梦境、幻境等意境创造

14.《选择与安排》中,作者以“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为喻来说明()A.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

15.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干坼(chè)

绯(fēi)闻

酝(yùn)酿苗圃(pǔ)

B.笨拙(zhuó)摇曳(yè)反省(xǐng)

迸(bèng)发

C.羞涩(sè)寒喧(xuān)

提(tī)防

湛(zhàn)蓝

D.追溯(sù)

氛(fèn)围徘徊(huái)

脉(mài)搏

二、填空题(10题)16.苏轼称_________为“文起八代之衰”。

17.《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18.《___________》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之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19."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20.《米龙老爹》作者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________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21.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__________两类。

2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

2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_________》和《湘君》。

24.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论点是__________

25.《蜀道难》中描写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两句是“__,__。”

三、判断题(5题)26.《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7.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28.《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29.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0.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各部分的论证角度有何不同?

3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卒亡明之天下者百姓也,后之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33.“以分宜教分宜”中的“分宜”指的是谁?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作者引用“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说明了什么问题?

35.这段文字对小母马的描写有何意义?

36.(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38题。一方纸巾金圣华那是件真丝夹克一面黑一面黑白花穿上身轻轻暖暖挺舒服。顺手一摸两侧有口袋口袋里居然还有些什么。是去冬留下的零碎东西吗?不知道多少回曾经把零钱饰物甚至钥匙都留在袋里过了一年再像淘宝似地掏出来当下会感到意外的惊喜失而复得的无比快乐。这一次袋里又有些什么宝贝呢?这件夹克可是妈妈的她走后我才承继下来放在衣柜里好几年没穿过啊!伸手掏袋揪出来的竟然是一方纸巾小小的折得整整齐齐那么沉静那么毫不起眼已经在袋里躺了好些日子了。有谁会这么折纸巾呢,除了我那已经不在的母亲,一张纸巾切成小方块再把方块折成更小的方块。当年总觉得她太保守太不够先进现在是什么世界啦,还像农业时代那么节俭,简直不合经济消费的原则嚒。其实我们家分两大派:一派用完的纸巾跟没用时一样折迭得方方正正的像块豆干那是妈妈我的另一半和女儿的日常习惯;另一派用完纸巾随手一捏随桌一抛像个馄饨那是爸爸儿子和我的指定动作。哪天只要看家里散乱纸巾的状态是豆干多还是馄饨多就准知道是哪一派患了重感冒。曾经大惑不解为什么同一家人会养成不同的习惯,有的小心谨慎,有的大大咧咧?有一回坐“欧洲之星”过英法海峡从巴黎上车向加莱进发一路上看到沿途的秋收景色才恍然大悟。田里农夫正忙于收割大捆大捆的稻草卷成了一个个巨型的圆筒散放地上煞是舒闲;一过海到了英国景观为之一变映入眼帘的是另一幅图象收割后的稻草给铺成一块块大型的方砖鳞次栉比地排列成行。原来人天生有别不同的性格会导致不同的行事方式何足怪哉!妈妈出身于乡绅之家由于外婆早逝外公再娶所以年纪轻轻就变得成熟懂事循规蹈矩。记得我小时候她总是教导说:“吃花生米要先吃小的再吃大的,好东西要留起来慢慢用。”后来等到妈妈年迈经历过抗战、逃难、赴台、迁港等等的艰辛岁月终于可以安顿下来享享儿女福时她那克勤克俭的习惯始终没有改变。每次买衣服给她愈贵愈好看的她愈不穿。问她为什么?她总是说:“好衣服要Kang收藏起来派用场时再穿。”(妈妈走遍大江南北偏偏家乡上虞口音改不了)。什么时候派用场呢?例如喝喜酒啦过年过节啦偏偏到了这种时候她又会找出种种理由来推宕一番。于是很多衣物就此长年累月呆在柜子里难见天日了。这件真丝夹克不知道是不喜欢还是不舍得从来没见她穿过。她走后满柜子的衣物送了大部分留了小部分都是新簇簇的。谁知道这次我随意穿上顺手一摸居然看到这小小的一方纸巾干干净净静躺在左边的口袋里。霎那间我知道是妈妈在喁喁低诉:“女儿这件衣服我喜欢穿过了没搁着不过你来的时候没见我穿在身上罢了。”妈妈在的时候虽然尽量每个星期抽空陪陪她但是因为自己事多总是有点匆忙。妈妈每见到我老喜欢重提陈年旧事一遍两遍?一百遍。当时还以为自己听熟了听惯了有点腻有点烦常显得心不在焉。现在回想起来陈年故事中竟然有那么多细节详情例如她当新娘时的凤冠霞披到底绣了什么花?嫁后三日下厨做羹汤时又如何手忙脚乱?我根本听了等于没听又或者听过早已忘记待到想再次求证却已欲问无从。线断了风筝飞走了抬头望青天只见一片茫然再也找不着任何踪迹。可是眼前这一方小小的纸巾,却使我寻回了什么,猛然醒悟,原来妈妈没走,她一直待着在我身边,在我心底。小心翼翼把纸巾握在掌心泪水不禁潸然而下,不!我不能用这方纸巾去拭抹。“这件夹克我穿了;这方纸巾我要Kang起来!”我在微风过处轻轻跟妈妈说。解说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煞是舒闲(2)妈妈在喁喁低诉

六、作文(1题)37.写作题目:甜与苦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B解析:考生要多识记唐宋八大家中重要的几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柳宗元以写山水游记而著称,其代表作为《永州八记》。

2.A

3.D

4.D

5.C

6.B

7.B

8.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古诗的理解。【应试指导】C项,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对恋人的苦思联想到恋人对自己的思念:恋人一定被思念折磨得形容憔悴、发乱神伤,在清冷的月光下一遍遍苦吟自己的诗句.以获得一丝安慰排遣无尽的相思。

9.B

10.A

11.B

12.B

13.B

14.A

15.A

16.韩愈

17.鲁鲁

18.红楼梦

19.陈情表

20.批判现实

21.驳论

22.将登太行雪满山将登太行雪满山

23.湘夫人

24.“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2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6.N

27.Y

28.Y

29.Y

30.N

31.第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第二部分是反面论证。

32.然而最终灭亡明朝天下的是百姓,后世担任国君的,应该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33.“分宜”指的是严嵩。借代。

34.说明“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理"可教而“法”却靠个人的巧妙运用。说明“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