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
题答案全
导论
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
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
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
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主张,
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
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
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马克思主义
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
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
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
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
(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
(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
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
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
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
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
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
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
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
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
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
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
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
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
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
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
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
反。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
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
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XXX批评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动成果,
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XXX的辩证法和
XXX的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
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探索了
劳动、分工等,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
XXX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
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它揭露和批评了本钱
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罪恶,指出了本钱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
不合理性,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本钱主义的必然性,提出了未
来社会主义的理想。XXX批评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动
成果,把它奠定在唯物史观和残剩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
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评地继承了法国时期历史理论的主动
成果。
法国时期的历史理论对阶级斗争进行了历史考察,初步揭
示了阶级斗争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XXX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4.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过程中,要在坚
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同时要正确对待当
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来说要做到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
对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等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
借鉴。科学主义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
建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体系。其代表是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突出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强调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性质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根本区别,主张
应用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否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自然科
学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大概性。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二者都关注了
社会科学的特性,但是各自仅仅关注了一个方面,是不全面的,
即有形而上学的毛病。完整科学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遵循辩
证法,将二者结合,并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鉴应用两者
的合理的地方。
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及其行动是社会运动和社会结构的结果,
主张从个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其代表是方法论个体主义。
整体主义认为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个体,主张从整体出发解
释社会现象。
个体主义、整体主义二者都有自己的合理的地方,但是作
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既包括社会个体也包括社会整
体,若社会科学方法论只是坚持其中之一,则不免有形而上学
的偏颇。完整科学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遵循辩证法,将二者
结合,以整体主义为主,也重视个体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主张借鉴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
行为和社会系统,揭露人类社会系统与生物、物理系统不异的
结构和机制。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
手腕的系统,社会和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
社会整体施展着必要的功能。
另外,行为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二者注意到了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但是忽视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的区别。因而,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运用二者时要做到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综合运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
5.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
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
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点地位
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
识形态的先进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
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过程中,还要坚持
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和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要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点地位,同时对西方社会
科学方法论进行精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
自身。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与
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在马克思主
义看来,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其现实的对象性基础和
实践性条件,而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
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第二,今世社会实践和理想为开放性提供了理想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最关键的就是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第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
状态。
理论工作者要勇于和蔼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批
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第一章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
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因此,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研究
社会,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解释人类历史的方法,是唯一科学
的方法。
第二,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自己。
人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
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
第三,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解决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了问题便不可能
有真正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这一特点,要求社会科学
研究活动和社会科学研究主体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始终饱
含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时代矛盾的集中反映,问题中
饱含了时代的召唤,理想的要求和矛盾最强烈地表现在人类所
面临的问题之中。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要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没有意
义,或者是一个伪问题,尔后的研究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社会
科学研究的全部奥秘在于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社
会科学发展的内涵逻辑。社会科学理论产生于问题,它的发展
是由于解决了问题。它的生命力就是提出息争决时代面临的重
大问题。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研究的根本要求。3.社会科学
研究为什么不克不及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
社会科学研究不等于获得实践经验。
科学理论是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停留
在现象层面,是理性的认识不是简单地感觉经验,是观点的表
达不是材料的简单概括。实践经验就是对现象的感性认知,而
没有从现象中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
因此,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实践经验的概
括、总结和晋升的过程,就是超越的过程,就是经验中发现规
律、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材估中引出观点的过程,就是从感
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即社会科学研究不克不及停留在实践经
验的水平上。
4.如何理解从实际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
从实际出发不等于价值中立。
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核心,即社会科学研
究应该坚持统统从实践出发的原则。这里的实际就是“客观存
在的事实,"客观事实既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也是社会科学
研究的出发点。
价值中立论主张,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一旦选择了研
究课题,就必需摒弃任何价值观念,用“纯粹客观的态度”和
“中立的原则”进行窥察和分析,以保证研究成效的客观性。
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研究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中渗透着研
究者的价值观念。无论是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设计,研究
资料的取舍等各个环节上,无不渗透着研究者的价值立场、价
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而,从实际出发的研究方法也处处体现
价值,它不等于价值中立。
5.文本尺度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社会科学真理性的过程中,
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文本尺度和逻辑证明是探索和检验真理的两种方式。
逻辑证明:即运用已知的正确的概念和判断,运用已经证
实的经验事实命题、公理、定理和定义,通过逻辑演绎和推理,
从理论上确立另一种判断正确性的方法。
意义:逻辑证明是探索和检验真理的一种方式,在验证真
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局限性:任何逻辑证明都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另外一种理
论进行检验,没法避免离开实际,有形而上学的缺陷。
文本检验:即以文本作为衡量理论真理性的标准。经典文
本的权威是实践赋予的,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意义:实践赋予
的权威决定了它的有效性,是一定意义上实践检验真理的补充。
局限性:但任何经典文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无法避
免历史局限性。
第二章
1.应当怎样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能,它与马克思主
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
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方法
论提炼的产物。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
领域的体现和运用。
1)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方能
第一,系统科学的兴起对今世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产生了重
大推进感化。
系统科学提供了系统、信息等范畴,整体性、结构性、层
次性、开放性、随机性、非线性、非平衡、复杂性等特性。
第二,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
(功能)
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一般都是复杂系统,系统科学提供了
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等特性有助于研究复杂系统。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关系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在今世的最新发展,马
克思主义方法论是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方法论系
统,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重要内
容之一。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XXX不仅使用了系统
这一观点,而且大量论述涉及和深刻表现了系统思想。马克思
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个由生齿系统、
自然环境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组
成的复杂大系统。社会有机体体和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表现。XXX、XXX应用唯物辩证法
和唯物史观考查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做社会有机体。
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月,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进行
专门研究,揭露复杂系统运动的规律,研究和应用它的一般原
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新兴科学群。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辩
证思维方法在今世的最新发展。2.如何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
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首
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个
由生齿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
层建筑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
一、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的力量。
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的方
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
第一,生产力系统决定生产关系系统,对生产关系系统具
有直接影响。第二,生产力系统以人口系统为基础。第三,生
产力系统及其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之和组成的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系统,是上层建筑系统的基础,同时上层建
筑系统反作用于生产力系统。
第四,生产力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作用。
二、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生
产材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
品的分配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关系,表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当中。
生产关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
第一,生产力系统决定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系统影响
生产力系统。
第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之和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系统反作用于生产关系系统。第三,人
口系统中的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承载者和调解者。第四,生产
关系系统对自然环境系统也产生影响。三、上层建筑系统
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的总和,即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
四、人口系统
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
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
化状况等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系统是社会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
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
第一,人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首要要素,是物资材料的生
产者,又是物资材料的消费者。
只有在一定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进
行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承载者和调解者。
第三,人是上层建筑系统的构成主体。
五、自然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
光辐射等。自然环境系统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
自然环境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
第一,自然环境系统对生齿系统具有直接影响。
第二,自然环境系统与生产力系统相互感化。
自然环境系统可以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生产力
发展水和蔼其他社会前提不异的情况下,生产不异数量的产品,
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所需求付出的劳动量较少;反
之,所需求付出的劳动量较大。自然环境还制约一个国家生产
部门的分布。
第三,自然环境系统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
也具有一定影响。
例如,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
市,与中国的自然环境有关。
在世界历史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那些濒临海洋的
国家往往思想文化比较开放,而内陆国家则相对较为封闭。
3.XXX“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
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一、社会有
机体
XXX所说的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
社会层次、各种社会构成要素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
会整体。马克思主义反对把社会生活的发展归结为生物现象,
但认为把社会看作一个活的有机体的思想是合理的。
意义:XXX将辩证法联系、发展的思想运用和体现于社
会有机体的分析中。一方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各个要素之间
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的变化
发展。因而XXX社会有机体思想是社会唯物史观,使得历史
观摆脱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二、经济社会形态
经济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尺度对社会形态作出
的划分。按照这种尺度,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
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本钱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意义:经济社会形态的划
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
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
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
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三、技术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
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从生产力发展水平
来看,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渔
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意义:技术社会形
态概念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XXX、XXX的很多论述已经包括了技术社会形态划分的思想。
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
角度研究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
展中的决定性感化。它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
全面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4.社会系统研
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扶植实践有哪些指点意义?
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分析认识各
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很多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包括:整
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系统的整体性表明,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功
能的简单相加,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的“非加和性”,即整体不等
于部分的总和。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
利益,做到保护个人利益的同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
能损公利己,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各个
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坚持西部大开发、东部崛起、老工业
基地复兴等计划,坚持共同富裕为目标等等,实现社会和谐发
展。
二、结构性原则
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社会系
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了变
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扶植实践的指点意义:在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扶植实践中,要重视结构性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
策原则,改革不顺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以及
政治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扶植进程。
三、层次性原则
系统的层次性,揭露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层
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对系统
的层次性研究表明,系统的不同层次既有配合的运动规律,也
有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扶植实践的指
点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扶植实践中,要坚持层次性原
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各个层次问题和各个问题不同层
次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实现问题解决的有用性和科学性。
四、开放性原则
系统具有开放性,即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正是通过这种交换,使系统维持和更新自
身的结构,从而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扶植实践的指点意义:在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扶植实践中,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原
则,国家社会各个方面不再封闭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中,取世界
本钱为我国发展所用,促进本国发展。
第三章
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广泛联系和永久发展的根源是矛
盾。矛盾与和谐是事物内部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运动,配合贯
穿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始终。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是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
没有矛盾的社会和谐是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和基础;而社会和谐则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成效。和谐社会
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利益协调的社会,
一个具有化解矛盾抵触机制的社会,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
抵触的社会。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这套化解矛盾的机制,
由此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在矛盾与抵触中得到持续、稳定、健
康的发展,最终构建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如果不能
正视社会矛盾,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化解矛盾,就不会产生真正
的和谐社会;只有善于发现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才
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因此,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
证关系,要在不断协调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来实现社会的和
谐与稳定。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来看,就是
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双方乃至多方在
矛盾的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和谐。其次,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社会
发展系统中的各种矛盾。再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
机来看,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
而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
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
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入口,已成为共识,关键
在于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从哪来?我认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
来自于社会矛盾。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问题意味着矛盾,
但问题不同于矛盾,矛盾的存在于主体意识到矛盾是两回事。
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框架、知识结构、利益取向、价值追求和立
场等不同,因此面对同样的矛盾时可能会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
截然相反的问题。矛盾虽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并不是。并不
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要想
把主体之外的矛盾转化为主体意识中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理性
的力量。社会科学研究要想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
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仅有“问题意识''还不够,
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越有质量,"理论''才会
越有分量因此,就必须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懂得科学
合理地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社
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时社会中的矛盾,而社会中的矛盾在随着社
会的发展而变化,社会问题也在不断更新,这种发展变化推动
着理论——“问题的理性解答”的创新与发展。社会科学研究的
成果要想真正做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就必须与时俱进,紧
密联系社会生活,深入了解社会矛盾,从而分析存在的真正问
题。作为新世纪的学子的我们,更应该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
坚定自己的立场,始终做到以变化发展的矛盾为中心,切实提
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促进问题的解决。
善于从社会矛盾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
要求;科学回答时代的重大问题是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途径;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是衡量社会科学合理性与价值的根
本标准。
3.结合今世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
的价值及角度。
阶层功能主要体现在分析社会中层结构及其对政治发展的
影响两方面,阶层是因资源在社会内部的不均匀分布而形成的
团体。阶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特定的劳动分工关系中处
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作用,从而导致社会资源在不同人
群中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在不同人群中出现了阶层。阶层源自
阶级,表现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改革开放前,我国呈现“2+1”的社会结构,即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不仅形成
了一些新的阶层,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从农民阶级、工人阶
级中分离出来,而且在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内部也出现了新的
阶层。在农民阶级内部,已经形成了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乡
镇企业工人、农组干部、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等不同阶层。
在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公务员、知识分子、蓝领工人、白领
工人、退休职工、企业家和个体劳动者等不同阶层。
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看,阶层相对于阶级可以承载更多
的信息量,可以更精确地描绘社会现实。相对于阶级分析应用
于社会政治现实的“质''的把握,阶层分析的基本功能在于对社
会关系的“量''的说明,在于对一定框架下具体社会关系理论内
容的丰富和补充。具体来说,它包括两大理论优势,一是能够
提供比较大的信息量,二是能够深入到阶级内部、阶级之间和
阶级之外的“中间地带”,具有分析社会的特定视角。
阶层分析法以劳动方式、收入方式、收入水平和社会心态
等多元因素为划分尺度,从社会关系的不同侧面,多方位、多
视角地划分阶层,可以较为具体地研究各阶层的特殊利益,分
析不同阶层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
的差异。
另一方面,从社会政治生活的现实角度看,阶层分析弱化
了社会团体间的差异,淡化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歧与矛盾,不仅
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扩大党的队
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4.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外因: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处于矛
盾凸显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因:利益失衡是发生群体性事
件的根本原因,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是群体
性事件发生的政治根源,心理的不平衡和各种仇视心理是群体
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的干群矛盾。
城镇拆迁、旧城改造及开发区建设征地用地过程中出现的干群
矛盾。官僚主义作风引发的干群矛盾。村委会选举不透明、不
民主引发的干群矛盾。因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显失公平引发
的干群矛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引发的干群矛盾。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
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
社会矛盾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当今社会矛盾呈现出以下
复杂特征:1.非线性,2.不确定性3.动态性4.开放性乌坎村村
委会将一块集体土地卖给开发商,几年来在当地居民不知情的
情况下3200亩土地陆续被政府贩卖,卖地款项达七亿多元人
民币,而补助款只有500元,其余全部被当地官员私吞,盗卖
村民土地准备兴建XXX的开发商为祖籍乌坎的港商XXX,
他于80年代成为香港的XXX会长,同时也是XXX代表。当
地居民屡次上访无果,近期仅存的一块土地被卖给地产开发商,
激发当地人于2011年9月21日游行示威,22日派出军警镇
压而最终引爆骚乱。
乌坎事件'’的启示:社会管理得好不好,不在于是不是存
在矛盾抵触,而在于能否很好地包容和化解矛盾抵触,加强和
创新社会管理迫在眉睫。
5.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中介理论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把握中介理论,
在当前具有以下世界观方法论意义:第一,把握中介理论,有助
于我们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应用辩证的思维方式。首
先,“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需把握、研究它的统统方面,统统
联系和?中介。其次采纳辩证的思维方式,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
对立中把握同一,“除?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中央认可?亦此亦
彼?再其次,我们就要学会具体分析和研究事物之间、矛盾
的对立面之间联系和转化的前提,或是利用这些前提协调事物
之间的关系,或是促进事物的转化和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中介理论对指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
突出表现在自然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第三,中介理论对于指导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改革开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也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必须处理好
一系列重大关系,诸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计
划和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中稳定协调和速度的关系,生产和消
费的关系,科学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是
对立统一的。由于中介对于维系和协调统一体的存在,促进事
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有重大作用,因此,在处理以上关系时,
除了要注意解决矛盾双方自身的问题外,还要采取中介方法,努
力找出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中介,发挥中介的作用。
总之,采取中介方法,注意抓中间环节,是解决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面临的很多重大关系问题的一个值得重视
的方法。
第四章
1.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思想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何方法
论意义。
XXX说过“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
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里的“过程”不是抽象的
过程,不是离开了主体和客体的过程。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
先是指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
其基本含义有三:
1.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
(就物质世界来说)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把握。我
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
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作
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现实的世界与抽象的世界。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
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XXX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
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永远不会在人类的
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
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
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
段。”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着的人类社会:阶段性特征。
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认识总是时代的认识,认识的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历
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社会历
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
律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2.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
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历史发展是自觉的、有计划、有意识
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
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
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等。但是,选择绝不是任
意的,而是有客观的标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XXX说:“正像XXX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XXX发现
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一,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
观性。
第二,人的选择受到理想的生产力状态的制约。
第三,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从自然的
规律。第四,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第五,历史是一个
合力。
二)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社会历史过
程的进步性和曲折性
3.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但是,后人在认识
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需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前提和历史
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
认识。不克不及超越历史过程和历史前提,用个人的好恶,用
政治的需求,用主观的模式,去宰制、取舍、判别和塑造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的实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事
件和历史细节的实在,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实在。不克
不及把这两种实在对立起来。
人类认识历史最终是为了认识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因此,
应该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把握历史本质和规律。正如
XXX所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
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
为了把握历史的规律又需要舍弃一些细节和琐碎的事件: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
义的一种特殊表现:
并非一概的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往往是有所虚无,有
所不虚无。虚无的是中国革命和XXX的历史,不虚无的改良
主义和反对进步和革命的历史。
第五章
1.为什么说“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1)“理想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强调:不克不
及从“理想的人”所构成的理想社会之外寻找研究社会历史的出
发点。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只是
“理想的人”的一个方面的属性,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例如有
的经济学所定义的“人”是自利的“理性人”;有的社会学所定义
的“人”是生而平等的“平等人”:有的政治学所定义的“人”是生
而自由的“自由人”。这些所谓的人的假说,只是从一定角度对
理想的人的某种逻辑抽象,它与“理想的人”的理想特点是有很
大不同的,它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王国。
2)“现实的人”是这些属性和特点的具体集合,相互约束
和相互补充的聚集在一起,共同地表现着某个人的综合性特点。
“现实的人”的综合性特点中哪一个表现为主要特点,要从他的
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条件的特点来研究。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论意义是什么?
XXX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如何研究人的方法论的理论基
础,也是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及其社会共同体,
以及人的解放与发展等问题的方法论思想。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所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规定的。人
的本质”是统统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第二,社会
配合体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抽象
的、虚幻的存在,它表现为社会配合体的形式。
第三,社会共同体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共
同体对于人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社会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经
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是揭示社会共同体的历史性特
点。第五,社会共同体性质与人的发展要求的矛盾推动社会结
构的发展变迁。主要分析社会共同体发展变化的动力因素。
二)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1、方法论意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
又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配合体,那末社会配合体又有什么特点呢?
进一步说,如果考查了人所处于的社会配合体的性质和特点,
那末,对于认识具体的人的特点就是有意义的。所以,研究特
定的人所生活的特定的社会配合体,令人是特定的人的基本途
径。
2、社会结构也表现为不同社会共同体组成的复杂性体系
家庭,家族:以特殊利益为基础,以特殊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同一个阶层可能包含不同的
社会共同体社会阶级:同一各阶级包含有不同的阶层社会阶层
分析的价值:明确收入差距状况/模糊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
关系,不利于清晰地分析社会结构
3、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
方法论要求:两者要相结合。分析社会问题,就是分析这些不
同的社会共同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研究社会管理,就是协调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配合体
XXX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是对未来社会的社会共
同体的制度特征的构想。“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自由全面发
展”的社会条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
发展,特点:人是社会分工的主人而非奴隶;劳动不再是谋生
的手腕,而是生活的第一需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覆灭阶层和私有制以及强制性
分工,物资与精神极大丰富。
3.为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
由于只有坚持站在群众群众的立场上,才能回答息争决与
群众群众根本利益亲昵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理想问题,群众群众
广泛关注的热门核心难点问题,提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理论
分析和对策思考。
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发展着的
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
验上升为理论,实现理论创新成果的“XXX主义化”。
第六章
1.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社会现
象是由无数个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构成的,它既有客观事
实性的一面,又蕴含着价值的维度,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过程
中既需求作出事实认知,又需求给予价值评价。
2)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评价,既要客观地把握社会自身
包含的价值维度,从而具有科学的社会认知功能,又要体现研
究者所属群体的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特定的主体性和价值观。
如因价值尺度各异,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社会现象的“事实描述”,应当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调查
所获得的材料,结合别人已有的调查材料,互相对照,然后去
伪存真、去粗取精地加以整理,最后作出描述和判断,坚持
“观察的客观性。如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
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
4)在本日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特别需求通
过对价值与事实的关系的认识,找到精确评价各种价值观的绳
尺,精确引领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把事实与价值、科学认知的真理性与价值评价的
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客观地认识社会的性质和矛盾运动,
精确地了解并把握人类自身的运气和使命。
2.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认知就是人们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一种活动,方
法与途径为经验窥察与事实描述。
2)观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的各个
方面及其变化,进行细致的考察、观测。“一定的目的''即问题
意识,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有意识地”,指围绕目的
而形成的自觉的研究计划。调查分实地调查和文献调查。文献
包括报纸、杂志、书籍记叙的相关资料,也包括有关部门发表
的数据资料、档案材料,还包括一些事件当事人的回忆录、日
记等等;实地调查主要依靠调查者的经验观察。
3)社会现象的“事实描述”或“事实判断”,应当根据自己
的观察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结合别人已有的调查材料,互相
对照,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加以整理,最后作出描述和
判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目的都在于揭示社会事实的本来面
目,而不应当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如XXX所说,要坚持“观
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
3.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
1)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人类的第一历
史活动就是不断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生产力本身
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与深度。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
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以
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受生产力的发展的制约,
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多领域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课件 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理高一上学期
-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
- 胫腓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消防安全教育教案13749
- 婚庆策划居间合作协议范本
- 道 法走近老师+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哈尔滨客运资格证考试科目
- 2024年工厂员工手册范本
- 2024年拉萨客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4年厂房租赁合同范例
- 第3课《美丽的川西高原》课件
- 《工法编写要求》课件
- 新婚避孕知识讲座
- 黄精加工项目可行性方案
- LTC与铁三角从线索到回款
- 外贸业务员负责外贸业务开展
-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 工会福利培训课件
- 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的撰写技巧
- 财务理论-山东财经大学-期末整理
- 万千教育学前自主学习:支持幼儿成为热情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