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总则_第1页
文言虚词总则_第2页
文言虚词总则_第3页
文言虚词总则_第4页
文言虚词总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老师带你学语文文言虚词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拟声六大类。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

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一)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有时也活用作第一人称。如: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4、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5、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高速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