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课件_第1页
第3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课件_第2页
第3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课件_第4页
第3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1、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3、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4、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5、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1ppt课件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化过程及新时代特征。2ppt课件课前思考与讨论:1、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

系?2、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和区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它们

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怎样的演化过程?3、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4、信息技术革命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影

响?3ppt课件

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们对城市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城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有人认为“是防御安全的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出现后于农村,它是在原始公社制的末期形成的。

村落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经常性交换

市集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扩大了的交换

城市4ppt课件第二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土壤、植被首先被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一般来说,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只能的小城镇要紧密的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分布上的规律更典型。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湿度的降水。且与区域地形条件有密切关系。5ppt课件地形类型

例子滨海城市三角洲平原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华北平原外侧沿燕山南麓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城市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江南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平原中腹的城市高原上的城市蒙古高原上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中山谷地城市南平、十堰、攀枝花高山谷地城市拉萨

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的分布6ppt课件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分布频率(1983)地形类型

城市数

%滨海平原/丘陵217.3三角洲平原城市175.9平原中腹的城市2910.0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6321.8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206.9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7626.3高平原62.1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4112.2中山谷地城市155.2高山谷地城市10.37ppt课件8ppt课件9ppt课件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条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还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之间的交流手段。10ppt课件阅读材料:

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化过程及新时代特征城市与区域关系是一个传统的、基本的、普通的地理学命题,是具有动态性、思辨性的命题。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重视了其基本命题及解,如城市与区域关系要素的研究、作用方式的研究、关系的量化评价、特定条件或历史时期的关系特点研究等方面,而忽视了规律性研究及变化的了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清城市与区域的基本关系及其演化过程,进而结合新时代发展特征,科学组织和指导城市与区域的发展。11ppt课件1、城市与区域的基本关系及其演化动因1.1基本关系城市与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城市作为节点构造区域框架,作为区域的核心要素主导区域产业和人口集聚;另一方面,城市作为一种区域现象,其运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体现区域的特点。

一般认为,城市与区域关系包含两个层次,即城乡关系和城市体系关系,也可视为城市与区域关系的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其中,城乡关系是将城市作为“面”,其城市化地区与周围乡村地区之间的关系;区域城市体系关系是将城市作为“点”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关系。以集聚和扩散为特征的要素流动是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本质特征。12ppt课件1.1.1城市中心性。城市的形成机制决定了城市是区生产与流通要素的集聚地,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因生产和流通的中心性功能而对区域发展形成的组织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突出表现在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构造区域空间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等方面。从城市自组织运动机理来看,在城市与区域结构的互为构成中,城市是相对活跃的方面,城市通过集聚获得增长,通过扩散使城市自组织系统得以调整优化,同时不断作用于区域。出于对降低成本的要求,产业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城市聚集,从集聚经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在空间上表现为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聚。而过度的集聚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出现,13ppt课件为谋求比较收益,部分产业逐渐向比较收益高的地区转移,空间上表现为扩散过程,同时城市本身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从中心地角度考虑,城市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流通、管理、信息服务中心。一般情况下,越高等级的城市其综合性越强,在新时期尤其针对于政治、管理、服务、信息等职能的综合性。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其中发达国家占72.6%;世界上60%以上的GNP是在城市中产生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这种中心性职能也不断的演变。城市形成初期,城市一般以单纯的区域政治、军事和商贸中心为主随着工业化开始,生产中心和经济中心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中心性职能;高级中心形态日益显现。14ppt课件一方面,部分大城市各种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城市的管理、文化、信息服务等中心性职能集聚,成为区域高等级的综合性城市;另一方面,部分城市中心性职能分化,对于城市区域,它具有综合性的中心性职能,对于区域城市体系,成为区域中特殊职能城市。1.1.2区域基础性

区域的增长源于区域性增长极的拉动,即城市的扩散作用;同时,区域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土地、市场、生产资料等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研究显示,城市的形成、发展、兴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基础条件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区域主要通过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条件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5ppt课件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和背景性条件,具有相对稳定性。基础自然环境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作为人类生存基本环境,提供了城市形成的可能性,通过影响人口居住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分布。资源、区位等自然环境条件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如依托煤炭、石油等资源而成长起来的大庆、克拉玛依等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具有动态性,包括自然资源丰富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水平、劳动力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结构、传统与文化、生态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一般情况下,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竞争力越强,城市分布密度越大。例如基于较好的资源配16ppt课件套和基础设施,在区域政策的指引下,辽中南城市群得以在建国初期迅速发展壮大;基于优良的港口条件、优越的交通运输区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一系列沿海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宁波等得以迅速发展等。另外,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变化也是引起城市变迁的重要因素。如位于我国古代南北水运中心的淮阴,曾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淮扬苏杭”四大名城之一,盛极一时,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海运和陆上交通的兴起,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城市逐渐衰落;又如南昆铁路的通车使北海市成为大西南地区的门户城市,增强了北海市的区域中心性。17ppt课件1.2演化动因城乡关系和城市体系关系是城市与区域关系的两个方面。从根本上看,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变的动力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城乡关系的演变的动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2.1城市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化是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域影响的传播过程,是区域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向城市模式或城市导向演进的过程,包括城市用地结构的扩张、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扩散、城市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延伸等方面。伴随着城市化的运动,城乡差距逐渐消失并实现一体化。城市化初期阶段,城乡要素流动贫乏,作用方式简单,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差异显著;城市化中期18ppt课件阶段,表现为在城市自组织作用下的城乡要素强烈的集聚与扩散的运动过程,城与乡在交互运动中寻求结构与功能上的协调,城乡差距在调整中逐渐缩小;城市化成熟阶段,即城乡一体化阶段,城乡差距消失成为有机统一体。1.2.2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同,区域一体化强调区域整体功能性,区域内各城市职能和规模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彼此依托,互动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区域城市体系的职能分工和组合,将区域内的城市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农业社会,城市布局相对分散,城市之间较为孤立,城市功能相对单一。进入工业化社会,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看,工业化初期,19ppt课件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轻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区域人口和农产品向城市的集聚,区域增长极初步形成;工业化中期和后期以资本、资源和技术密集为特点的重化工业发展引起了区域内城市的高度极化,伴随着规模不经济带来的溢出效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交通干线为通道的产业扩散和转移,刺激区域内城市功能的调整;后工业化时期,进入以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阶段,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伴随产业“创新─成熟─转移─创新”的快速循环过程,区域内逐渐形成等级有序,分工协调的城市体系网络,区域成为协调有序的整体。20ppt课件1.2.3区域政策背景加速或延缓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演化。

这里的区域政策背景是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国家对区域的宏观政策导向,也包括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作为一种主观指向性的动因,能够加速或延缓城市与区域关系的一般演化过程,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种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国家,国家宏观调控与政策指引对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建国以来我国几次大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调整:1948—1978年,平衡发展、均衡布局、缩小差距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基本特征,两次生产力布局的大规模向西转移,迅速推进了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造就了一些如辽中南、成—渝、21ppt课件兰—包等以重工业为特点的地区的崛起;1979—1991年,受不平衡发展政策影响,国家投资政策强调效率目标,向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倾斜,长三角、珠三角及一系列沿海区域得以飞速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区域系统结构与功能日益完善;1992年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指导方针的提出又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一方面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和区位发展起一些快速城市化区域,如长株潭经济区、武汉都市圈等;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得以发展支持,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得以调整完善。22ppt课件2、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演化过程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来考察城市与区域互动过程发现,城市与区域关系发展呈现阶段性规律,即由区域主导时期到城市主导时期进而到城市——区域双向互动时期演变。2.1区域主导时期主要是指农业社会或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期。区域条件强烈影响城市的形成和职能与规模的变化,城市发展多依赖于区域基础条件,总体上包括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主导时期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主导时期。初期,城市多基于较好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而形成单中23ppt课件心城市城市职能单一,以政治和军事职能为主,与区域关系简单贫乏,如我国古代多在条件较好的地域建城,修筑城墙,设置防卫,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权力载体,其中的经济活动也主要为满足权力运行需求;后期,随着简单手工业及市场的发展,区域呈现多个中心,城市职能初步分化,一些基于较好交通运输等优越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如我国古代运河漕运和盐务中心扬州、手工业中心苏州等工商业繁荣的城市。2.2城市主导时期主要是指进入工业化和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功能性增强,突出表现为城市的极化与扩散作用,以24ppt课件及通过交通通讯网络对区域城市体系及区域功能及水平形成强烈的影响性。城市个体日益活跃,是区域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城市通过自组织功能不断发展并通过外向功能性辐射区域。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对城市的影响日益显著,城市在经济高度集聚的条件下,开始谋求个性化的发展。初期,城市的集聚作用显著,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城市作为区域的生产中心和区域市场,要素流主要是金融资本、原材料、农工业产品以及伴随生产的劳动力流,主要交易地理区是自然资源区位,城市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如伯明翰(英)、匹兹堡(美)、鲁尔区(德)的城市的发展。25ppt课件

后期,城市的扩散作用加强。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金融业、服务业等非物质主体的产业形式日益发展,尤其是一系列基于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的跨国公司、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等的涌现,城市与区域要素流动在物质流的基础上,资本与信息的流动日益活跃,此时的交易地理区位主要是中心城市。尤其是中心性的大城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灵敏和及时的经济信息、发达的科技力量以及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等,在一个地区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的地位。这一时期,区域对城市的影响依然重要,但是传统的区域性因素如资源、自然条件、区位等的作用力因科学技术、交通通讯手段等的进步而日26ppt课件益减弱,城市发展对传统区域条件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而区域制度、政策、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等的作用力日益显著。尤其对于一些新兴城市的发展,较少受区域条件尤其是区域自然条件的制约,如美国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的“硅谷”地区城市的形成,新科技革命下技术与知识的集聚是根本的动力机制;我国的温州市,自然资源匮乏而且交通不便,但是在国家对外开放机遇下,以温州人历史上形成的外向型文化传统,走出一条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温州模式。27ppt课件2.3城市与区域双向互动时期主要是指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强调整体性,地域上表现为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是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最高形态。这一时期城市仍然是人口和生产的集聚体,但这里的生产主要是基于智力的创新性生产;城市和区域无清楚界限,区域内城市地域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具体表现为:①城市与区域各项功能融为一体,尤其是经济、文化功能;②对应于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组织有序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如世界五大都市带地区;③城市和区域已28ppt课件不仅是概念问题,而成为某种思维定式,例如美国纽约大都市区横跨四个州,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会首先把自己的第一身份认定是大纽约人,其次才是其所在的具体地区,显示出大区域地位的明显提升和行政区划的淡化。3、不同时期的城市与区域关系3.1传统的城市与区域关系按照一般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化阶段性规律,总体上看,我国城市与区域关系过去一直处于在区域框架指导下的城市主导发展时期。由于我国制度和体制的特殊性,国家的宏观调控落实在地理空间上多表现为区域对城市发展的较强影响作用。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显著变化,认为我国传统的城市与区域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阶段性特征。29ppt课件3.1.1改革开放前的弱相关阶段

考察城市与区域相关性可知,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不相关,第三产业比重与人均GDP相关系数为-0.838,为负相关。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带有强烈的国家干预特点,经济社会和城市、区域的发展几乎完全受制于政策左右。这一时期,受国家政策倾斜方向影响,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及出于国际国内战略政治形势的区位条件是关系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依托,城市对区域的作用不强。分析显示,城市化与区域人均GDP不相关,具体表现为:“恢复时期”至“一五时期”,城市呈现据点式开发,强调城市生产影30ppt课件响着区域的发展。首先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的乡性功能,抑制城市服务功能等消费性功能,在国家宏观平衡布局生产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指引下,实际上城乡二元化结构开始形成,尤其一些重工业城市,对区域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带动作用相当有限;“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病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开始成为单纯的工业生产基地和工业经济的附属品,城市对区域的作用进一步弱化,城乡二元结构显著。3.1.2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强烈作用阶段

1980年代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得以31ppt课件演进。这一时期,城市作为增长极,极大地影村城市化时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小城镇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人口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此后,以城市为导向和重点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心城市迅速极化,城市在自组织运动下以重大交通设施为纽带,按照“点─轴”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更为迅速,出现明显的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区域化的过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镇密集,城乡关系密切,呈现区域一体化的态势。3.2新时期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新特征和新趋势21世纪,世界发展进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城市尤其是中心性大城市既是独32ppt课件立于区域的个体,又是区域的节点;知识经济时代,城市是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扩散的高地,也是组织管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中心。因此,新时期,城市的功能性和区域的整体性是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核心,其地域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区域化和区域一体化。一直以来,我国城市与区域关系始终存在一系列对立和统一,这种城市与区域的矛盾关系未来一段时期也难以彻底改变。究其根源:第一,区域差异显著。基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我国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尤其是东西差异,如2006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达27567元,是中部地区的2.2倍,是西部地区的2.5倍,是东北地区的1.5倍。33ppt课件第二,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不高。从世界城市化进程来看,一般认为我国总体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部分地区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地域上表现为城乡二元化结构,另外城市化质量也存在诸如虚假城市化、半城市化等问题,表现为城市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步。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新时期国际劳动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基于信息化机制的水平分工在迅速发展和加深,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在经济和人口的集聚与扩散运动趋势下,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逐渐形成。显然,区域的发展需要依赖并通过中心城市作为窗口和纽带融入世界34ppt课件市也需要依赖区域获得竞争力进入世界城市网络。

一方面,为适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以中心性城市为核心和窗口,带动区域发展,同时组织等级有序、功能合理的城市体系完善区域功能性、协调区域发展,是实现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具体表现在:“精明城市”模式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城市由规模开发转向功能调整,形成以区域为载体的新型城市经济区;都市带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不断强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与区域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逐渐发展为城市区域,而区域也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区域,城市与区域的边界趋于模糊。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尤其是信35ppt课件息、交通网络的快速拓展,以各种“流”的形式形成的城市与外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与区域地理单元走向交织缠绕和相互融合。特别是随着城市实体地域与功能地域的空间扩展,城市网络、区域城市、城市区域,不知不觉、有意无意的使城市与区域走向了交织缠绕甚至融合。其次,城市自身地域空间向外扩展,形成城市区域。全球化、郊区化背景下,工业社会逐渐转型为服务型社会,城市向心增长与离心增长的动力机制相结合很快形成快速增长的城市化地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巨型城市区成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我国城市发展处于集聚与扩散同时进行的阶段。城市范围进一步向郊区扩展,36ppt课件城市加速走向区域,并由圈层蔓延走向轴向拓展,从紧凑团块走向分散组团从大城市模式转向大都市区模式。同时,在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中,城市之间时空间距离缩短趋势明显。随着城市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从空间上看,城市间的边界逐渐变的模糊不清,进而形成城市密集区和城市群组。其内部空间结构进一步向低密度网络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当然,与西方国家的发展不同,这期间,我国宏观发展政策的适时干预,如西部大开发政策、主体功能区划管治等,是规避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实现一体化进程的必要保障。37ppt课件

第三节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地理位置的概念巴朗斯基曾经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力的结合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如大同的矿业城市;武汉、上海、广州的港口城市;城市的腹地大小、条件和城市与腹地的通达性;它是一个绝对个性化的特点。38ppt课件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黄浦江和吴淞江。1、大、中、小位置: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如上海,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及长江的出口处,长江三角洲中的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如太原、贵阳作为各自身份的中心,舟山的沈家门作为邻接渔场。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从对外交通设施角度来分析;如天津向塘沽,宁波向镇海等。铁路、公、内河、海运、空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在一个城市的组合状况和联运条件又构成城市间交通地理位置的复杂差异。39ppt课件思考题:1、分析新疆地理位置的优劣势。2、分析我国部分省会迁移的原因

①河北省省会1968由保定迁往石家庄;

②河南省省会1954由开封迁往郑州;

③安徽省省会1946有安庆迁往合肥;

④广西自治区首府1950由桂林迁往南宁;

⑤吉林省省会1954有吉林市迁往长春市;

⑥黑龙江省会1954由齐齐哈尔迁往哈尔滨;

⑦江苏省省会1949由镇江迁往南京40ppt课件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分成三种类型:(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城市。41ppt课件城市形成的区位三角:专门化职能,以工业城市为例(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探矿基地加工基地工业城市大城市

城市港口城市城镇港埠集镇渡口

中心地职能交通运输职能,以港口(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为例(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42ppt课件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约翰斯顿在《城市和社会》一书中描述了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城市产生的过程。他所描述的城市基本上属于中心地类型的小城镇,也可成为服务中心。这种小城镇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这类小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等级性。当然,农业的影响决不仅仅局限于中心地类型的小城镇,它为所有城市提供粮食和副食品,而且还要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43ppt课件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1、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小城市,其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而所谓转运功能,美国拉格教授认为可分为三类:

a.实体转运;b.商业性转运;c.政治性转运;港口城市是最典型的以转运功能为主的城市,它可能包括上述三种转运功能。2、转运只能为主的城市按其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分为:铁路沿线小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渡口小城镇,边境和特区城市,综合性运输枢纽城市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下,转运职能为主的城市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疏运系统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

44ppt课件

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这类城市发展的前景一方面取决于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开采条件等;另一方面取决于国家或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要。

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亏本的地步。

45ppt课件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跟商品农业影响相似,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专门化只能为主的城市,适用于所有城市,只是专门化职能城市最典型。46ppt课件第五节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技术进步,使人类经历了农业和工业社会,现正进入信息社会。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农业到工,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出现了由分散到集中的演替和转换。由于信息产业对信息的依赖和着重工序的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产业空间正在形成,城市也表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空间重组。新产业空间和世界信息的形成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形成,致使区域和城市空间转换具有世界性。发达国家的城市体系已由过去国家层次的格局发展为跨国城市网络,世界城市体系正在形成,各国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更加密切。47ppt课件一、信息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1、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创造,发生在猿向人转变的时期。人类创造了语言,获得了人类特有的交流信息的物质手段和加工信息的特有工具—概念。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这一次革命使人类信息突破了口语的直接传递方式,可以将信息储存在文字中加以传播。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发生于封建社会时期。这两项发明扩大了信息的交流、传递的容量和范围,使人类文明得以迅速传播。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电视等现代通讯技术的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信息的传递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大大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缩短了信息的时空跨度。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48ppt课件2、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1)对生产领域的影响。(2)对消费领域的影响。(3)对通信和交通领域的影响。(4)对国家干预方面的影响。(5)对劳动力就业结构方面的影响。(6)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信息技术与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多方位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信息产业的区位要求实现的。影响的结果是一种新产业空间的形成。49ppt课件

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全面发展以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出两个明显趋势:

1、集中区位。专门进行信息技术产品从构思、设计、样本制作、实验性生产以及产品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了一些新的增长中心。如美国以生产半导体和计算机为主的硅谷和波士顿,以生产航天航空器为主的达拉斯—沃思堡、休斯顿等。

2、分散区位。主要进行装配工序生产,分散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如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新墨西哥州进行半导体装配设备的生产等。50ppt课件

信息服务业也表现出集中和分散两种趋势。由决策、管理、协调、金融、保险、法律、经纪等构成的高层次职能属集中区位,而文秘、实际操作等高层次职能服务的辅助职能属分散区位。其它现代技术产业都有与信息技术产业类似的特征,生产过程明显分为以知识为基础的设计、试验生产到装配测试工序,前者的区位趋向于高质量劳动力集中的地区,后者需要大量的低技能劳动力,在现代化的交通和电子通信网络十分发达的条件下,可以在全球分散。这样,在集中与分散并存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新产业格局。51ppt课件三、信息革命时代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一定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产业空间组织的表现形式,在信息技术高度以达的社会里,产业空间组织开始跨出国界,走向全球,与此相适应,城市体系也由单一国家的城市体系走向跨国城市体系,乃至于世界城市体系。

1、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的物质基础是跨国高速道路网络和发达的电子通信设施,在地域和功能上跨越国界,具有洲际或国际重要性。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内,大都市区出现人口与经济活动再集中趋向,出现重新城市化。52ppt课件

2、世界城市体系。1994年1月以美国政府公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标志,全球信息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学者称之为第五次工业革命。此后,信息网络正成为影响城市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国家层次的信息网络正在彼此沟通,组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世界信息网络,城市体系由跨国城市体系迈向世界城市体系。

世界城市体系有以下3个特征:(1)世界城市体系由世界各国城市组成,并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2)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3)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体系将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世界城市体系。53ppt课件阅读材料: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的影响——兼论信息化下广州城市职能转变与城市发展政策应对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关于信息技术在城市领域中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就研究者、研究领域而言,很多学者加入该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地理学领域、城市规划领域、社会学领域、经济学领域、信息工程领域等。就研究的重点而言,涉及的内容也较广泛,包括对技术本身对城市规划、管理影响的探讨、对城市宏观层面上发展的探讨以及对城市微观层面上发展的探讨等。(1)从技术本身的角度对城市规划事务的影响,如:54ppt课件通过在规划设计、管理等阶段中的应用,改变传统的规划方法和工作模式的探讨、数字城市构建的探讨等。(2)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理论的探讨,如关于城市规划理念的讨论,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对传统城市规划理念的挑战和对规划理论发展的促进等。(3)信息技术对城市宏观层面的影响:包括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如:通过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生活模式而间接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的影响,如关于未来网络社会的探讨、关于城市公平问题的探讨等;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如:关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影响下的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对城市体系重构的影响等;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55ppt课件(4)信息技术对城市中微观层面的影响:主要涉及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对城市社区的影响,如ICTs(new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对社区构建、发展和管理的影响。尽管有关信息技术对城市影响的探讨已经铺盖城市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却较少有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职能影响的系统性的研究。城市职能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是反映城市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定位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城市职能的判断和确定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战略规划的基础,对其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信息技术通过影响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管理体制、基56ppt课件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职能。很明显,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影响下的城市职能转变对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确定的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的影响2·1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各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2·1·1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及城市职能转变

首先,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信息产业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城市基本职能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对广州的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发生了较大变化,1980年代期以来,城市基本经济活动规模较非基本经济活动规模小,但这种差距随着发展趋于减小,第二产业基本经济活57ppt课件动规模减小而第三产业基本经济活动规模扩大。这其中的很大作用来源于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比,信息产业的基本经济活动部分较非基本经济活动部分大,且发展迅速,对城市基本职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看,信息产业尤其是信息密集服务业集中在城市发展,强化了中心城市的区域职能,且跨区性的经济活动联系日益增强,城市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分工与合作日趋明显,因此,在区域中所承担的分工职能日趋明确。

再次,从区位论、全球化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产品生产的分散化和企业管理的集中化发展。以信息、知识的生产、加工、存储、发送等为主的服务功能将在城市中得到强化,相应地,具有较强信息服务能力58ppt课件的城市的中心职能将得到提高,信息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而引发城市体系的重新构建,城市的职能更多地受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的影响。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的网络发展对城市体系的重构起着决定性作用,产生了网络依附性的城市,这类城市对外依赖程度,基本劳动比例大,形成另一种类型的集聚经济:城市由原来的实体、产业、生产、资金的集聚向基于IT的注意力经济转变,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基于信息和知识的集聚经济。因此服务业发达,信息网络节点位置的地位越高,城市的发展竞争力越强,城市的对外服务中心的职能将得到加强。对不同规模城市来说,大城市集聚职能增强,小城市在区域中承担分工的专业性职能也得到加强,未来城市的中心性职能很大程度59ppt课件上由其信息服务的能力和基础所决定,且其中心职能将可能打破原先行政界限起作用。

最后,从职能域中经济职能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工业生产企业向小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然而,企业之间的信息联系却日益加强,集中管理的趋势日趋明显,作为城市而言,其经济管理的职能和生产服务职能同样得到不断提升。2·2·2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城市职能的

转变城市从其产生之日起便扮演着所在区域文化中新的角色,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导致“虚拟文化”、“博百文化”出现,为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但作为文化活动的物质性依托,城市的文化中心职能非但没有削弱,反将得到强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文化需要历60ppt课件沉淀,需要物质空间作依托,网络给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交往接触的机会,但这种交往深入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更渴望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身临其境的文化熏陶,因此,虚拟文化最终将回归实体空间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工作弹性的增强,人们的工作时间减少而休闲娱乐时间增加,物质得到满足,之后则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等等此类因素都将加强对文化的需求。同样结合城市职能不同角度的分类分别讨论文化需求演变对未来城市职能的影响。(1)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城市文化产业将得到发展,且开放性加强,文化的基本职能/非基本职能都得到增强,且基本职能部分增强程度更加明显。(2)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看:不论是文化的市区性、区域性还是跨区性职能,城市在区域中所扮演的文化中心角色都将得到加强。61ppt课件

追溯城市的起源,可以发现,聚居生活的需求是人的本性的一种体现,当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靠狩猎为生,没有产品的剩余时,人们不得不过一种游牧的,居无定所的生活,但本性上却有着集聚定居的原始需求,因此,只能将这种愿望寄于坟墓的相对集中,在死后赢得集聚的安宁;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有了剩余时,人类才实现了本源上集居的需求。因此,从这个层面上,城市文化的集聚性及其中心性是人类本性需求的体现,是不会被削弱的。(3)从区位论、全球化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跟上,从以上经济因素的分析可见,在经济一体化前提下,城市体系将产生重构,具有较好的信息储备和信息服务基础及职能的城市将处于信息网络中较高节点位置,62ppt课件在城市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在新的城市体系中找到较高层次服务的位置,以此奠定较高层次文化中心的地位。因此,城市文化中心职能的强弱及分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该市经济中心职能的确定。(4)从职能域中经济职能的角度: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虚拟文化”的冲击,网络的发展,信息的高速流通,使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文化迅速交融,很容易造成地方特色的削弱冲击传统的文化。而与此同时,现代文化的职能则在城市中得以长足发展。2·2·3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管理的影响及城市职能的

转变首先,关于城市管治问题。城市管治的核心之一在于公众参与,数字政府的建设推动公众参与的发展,有利63ppt课件于实现政府工作的廉洁与公平,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其次,未来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构建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起重要作用。据吉耶玛德的一项比较研究显示,超过50岁,尤其是超过55岁的劳动力的实际就业率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文化期待、劳动力市场的缩小及雇主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要求的提高引起的,同时人们平均寿命又有了实质性的增加,这将使非工作者的比重增加,因此对社会福利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成为政府需要应对的重要政治问题之一。另外,社会公平问题也将成为城市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据美国一家情报公司2000年3月份公布的调查结果,在年收入为10万美元的家庭中,电脑普及率达80%,而在年收入3万美元以下的家庭中普及率只有25%。这种差异将产生和加剧新的社会不公平性,需为政府所关注。同时对信息合法性的管理也将成为城市管理主64ppt课件要的任务之一。2·2·4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及城

市职能的转变信息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结构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很多研究中已有涉及,对城市职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服务和对外联系职能的转变上。

在城市内部服务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通勤使人们对城市内部交通的需求发生改变,包括工作出行和交通量减少和其他出行如娱乐、休闲的交通量增加等。因此,对城市内部交通体系的职能要求也有所转变,从原来的以通勤为主导转向更多地集通勤、休闲、娱乐等目的于一体。因此,对道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景观性、大型公共设施交通组织的主导性等要求提高。

65ppt课件在对外联系职能方面,尽管网络能够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的流通与交换,协助处理日常事务,提高工作效率,但物流的传输仍然需要靠交通系统来维持,原先具有交通优势的城市的交通中心职能不会改变。在新的城市体系中,区域分工的细致化和中心城市经济管理的集中化,将促使城市之间物质流通进一步加强,这种区域交通传输枢纽的地位非但没有下降,反将得到强化。3信息时代城市职能的转变3·1世界城市体系的构成及城市职能从全球角度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有关城市职能的研究将着眼于更宏观的层面,从世界城市体系角度为城市职能定位。世界城市体系由世界各国城市构成,并有明显的等级结构,城市等级结构是跨国公66ppt课件司内部垂直分工的反映,数量呈金字塔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全球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中心,第二级为区域性金融、管理和服务中心,第三级为具体进行生产和装配的城市。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