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_第1页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_第2页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_第3页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_第4页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第一节:站立训练1壹贰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目录CONTENTS概念步行功能训练是指对步行姿态异常的患者予以技术指导,使其尽可能恢复正常步态模式的运动锻炼。步行能力主要依靠双下肢有足够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站立平衡,躯干协调等。壹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壹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1.训练要求(1)患者双足需全足掌着地,保持重心中线位置,能够完成双足并拢站立训练后,可让患者双足分开站立。(2)保持髋关节伸展位,膝关节屈曲8°~15°。(3)保持正确的头、颈、躯干及骨盆的对线关系。壹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2.注意事项(1)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不要出现脊柱侧弯等代偿性动作。(2)患者髋关节保持伸展位,不要出现膝关节过度伸展(膝反张)或过度屈曲。(3)防止患者疲劳。可放置椅子,进行坐位到站立位的体位变化,减少能量消耗。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1)首先让患者骨盆稍微向支撑侧(右侧)移动,左侧下肢维持负荷状态。练习右侧躯干伸展,左侧缩短,左侧下肢的负荷随着骨盆的牵拉逐渐减少。1.训练要求(以重心向右侧转移为例)(一)身体重心左右转移训练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2)患者骨盆的右侧髋关节外展肌群和另一侧躯干的侧屈肌群牵拉,将骨盆固定,放置出现向下方的倾斜与旋转。(3)患者的左侧下肢慢慢抬起,判断右侧下肢能否充分支撑体重。如果可以,即将抬起的下肢维持在随意运动的状态下。1.训练要求(以重心向右侧转移为例)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2.注意事项骨盆的移动量不要过大,保证在训练过程中骨盆的固定由肌肉控制。010203运动开始的部位应是骨盆,运动的标志点为大转子。当身体的一侧下肢负荷时,注意头部和躯干勿向支撑侧侧屈。第七章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第二节:站立训练2壹贰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目录CONTENTS壹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壹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1)患者双足需全足掌着地,保持重心中线位置,能够完成双足并拢站立训练后,可让患者双足分开站立。(2)保持髋关节伸展位,膝关节屈曲8°~15°。(3)保持正确的头、颈、躯干及骨盆的对线关系。1.训练要求壹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2.注意事项(1)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不要出现脊柱侧弯等代偿性动作。(2)患者髋关节保持伸展位,不要出现膝关节过度伸展(膝反张)或过度屈曲。(3)防止患者疲劳。可放置椅子,进行坐位到站立位的体位变化,减少能量消耗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1)患者双下肢一前一后站立,一侧下肢支撑全身体重,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或自我向外前方、外后方交替移动。(2)前方下肢的大转子在体重向前移动时,向前、外侧方向呈直线移动。体重向后移动时,向后、内侧方向呈直线移动到开始的位置。1.训练要求(一)身体重心前后转移训练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3)在训练过程中确保髋、膝、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1.训练要求贰平行杠内的重心转移训练2.注意事项防止体重向后方移动时躯干后倾。010203防止患者出现头部、躯干上部向支撑侧下肢倾斜。防止体重向前方移动时躯干前倾。案例患者肖某,男,67岁,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0天,疾病诊断为“脑梗死“,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Brunnstrom分级上肢-手-下肢:Ⅲ-Ⅱ-Ⅳ,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2级,左侧痛温觉障碍,日常生活轻度依赖。请问:123该患者存在哪些功能障碍?根据患者情况可做哪些步行功能评定?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哪些步行功能训练?第七章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第三节:步行训练壹贰步行的条件步行训练前的准备目录CONTENTS叁步行训练方法壹步行的条件壹步行的条件良好负重,单腿负重达体重的3/4以上。以保证步行周期的站立相的稳定。或双下肢的伸肌股四头肌、臀大肌等应达3级以上,以保证另一下肢能够完成向前摆动的动作1.肌力壹步行的条件在室内的步行,站立平衡达2级,躯干、骨盆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室外步行,平衡能力必须达到3级,以适应室外环境的变化,如路面凹凸不平、交通拥挤等。2.平衡能力壹步行的条件3.协调能力及肌张力4.认知功能双侧上、下肢的肌肉协调配合,特别是拮抗肌肌之间的肌张力和肌力的协调匹配,是正常步行的必备条件。无空间结构定位障碍,无严重的认知功能障调等。贰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贰步行训练前的准备下肢关节肌力达不到3级,需用辅助器。010203040506肌力、协调性和下肢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坐位和立位平衡训练。重心转移训练。髋、膝、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促进本体感觉的反馈训练。叁步行训练方法叁步行训练方法开始先将床头摇起30°,进行靠坐训练,并维持15~30分钟;观察患者的反应,2~3天未有明显异常反应者即可增加摇起的角度,一般每次增加15°,逐渐将床摇至90°。1.体位适应性训练(一)基础训练2.肌力及耐力训练叁步行训练方法患者长期卧床也导致了肌肉萎软无力;因此在下床活动直接接受行走训练之前,需对上肢、躯干、下肢的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进行肌力及耐力训练。010203“桥式运动”和垫上训练上肢肌群肌力及耐力训练下肢肌群肌力及耐力训练叁步行训练方法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作用是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平衡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可帮助患者重新找回重心位置,并保持身体稳定的训练方法,包括坐位平衡和站立位平衡训练。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系统以及利用视觉和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030405叁步行训练方法患者立于肋木前,一腿上抬肋木上,另一腿立于地面负重。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负重程度,负重程度可分为:零负重、部分负重、全负重。其目的是为提高下肢的支撑能力,增强患者平衡稳定。1.单腿负重(二)步行分解训练2.患腿上下台阶叁步行训练方法患侧腿先上楼梯,健侧腿先下楼梯,或将患侧腿直接置于台阶上,让健侧腿连续上下台阶。一般10~20次/组,重复3~5组。其目的是强化下肢肌力促进下肢肌肉的协调收缩,顺利完成屈髋、屈膝、迈步。3.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越障碍叁步行训练方法患者背部靠墙,脚跟离墙约20cm,使患侧向前突出,处于充分伸展状态,同时健侧跨越障碍,其目的是强化对髋、膝控制,提高下肢支撑能力,抑制下肢痉挛,打破协同运动模式,促进正确步态模式的形成。4.靠墙伸髋踏步叁步行训练方法患者背部靠墙,脚跟离墙约20cm,使患侧向前突出,同时做交替踏步动作。其目的是强化对髋的控制的同时强化双下肢的协同运动,促过下肢精确运动的分离,提高步行能力。5.侧方迈步、原地踏步叁步行训练方法以向左侧步为例,先让患者背部靠墙,将身体重心放于右腿上,左腿提起向左方迈出一步,再将身体重心移到左腿,最后将右腿提起收至左腿处。其目的是使患者掌握重心转移下的身体平衡,为将来独立步行作准备。第七章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第四节:步行训练2壹室内步行训练壹室内步行训练患者站立在平行杠内,双髋关节保持过伸,身体前倾,双手靠前握住平行杠杆,双脚不离开地面。然后利用上肢的力量撑起躯干,在足不离地的情况下将下肢向前移动。(1)蹭步训练1.平行杠内训练壹室内步行训练(2)摆至步患者站立在平行杠内,身体前倾,双手靠前住平行杠杆,支撑身体向上,双下肢摆动至手握平行杠处。再双手前握平行杠,再摆动下肢。壹室内步行训练(3)摆过步患者站立在平行杠内,身体前倾,双手靠前握住平行杠杆,支撑身体向上,双下肢摆动超越过手握平行杠处。再双手前握平行杠,再摆动下肢。壹室内步行训练(4)四点步行患者站立在平行杠内,先用左手和右足支撑身体,然后伸出右手,再迈出左足,然后以右手和左足支撑身体,再伸出左手,迈出右足。壹室内步行训练(5)两点步行患者站在平行杠内,先用左手和右足支撑身体。右手和左足同时向前伸出,然后以右手和左足支撑身体,再同时伸出左手、迈出右足。壹室内步行训练2.腋拐步行训练利用腋拐进行步行训练时,需具备较好的平衡能力和上肢支撑体重的肌力。壹室内步行训练(1)拖地步行双手持拐,向前伸出一步的距离,身体稍前倾。上肢支撑身体并带动下肢拖地向前移动至腋拐附近。这种步行适用早期持腋捌训练的患者。壹室内步行训练(2)摆至步双手持拐,向前伸出一步的距离,身体前倾。上肢支撑身体往上并带动下肢离开地面向前摆动至腋拐附近。摆至步是开始步行时常用的方法。虽然速度较慢,但比较稳定。壹室内步行训练(3)摆过步双手持拐,向前伸出一步的距离,身体前倾。上肢支撑身体往上并带动下肢离开地面向前摆动一大步,双脚超过腋拐,停留在腋拐前方。摆过步是持拐步行中速度最快的一种步行方式,但对上肢肌力、身体平衡性要求较高。壹室内步行训练(4)四点步行双手持拐,先伸出左侧拐杖至身体前方一小步,然后迈出右腿,再伸出右侧拐杖,再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