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广域网
广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重点讨论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另外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广域网技术。
6.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6.2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6.3几种常见的广域网技术6.4异步传递方式ATM主要内容广域网的概念与构成数据报和虚电路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本章重点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本章难点§6.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当主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例如:相隔几十、几百公里甚至更远,局域网显然无法完成主机间的通信任务,这时就需要另一种结构的网络。广域网1.广域网的定义:广域网(WAN)是一种覆盖地理范围相对较广的数据通信系统。2.WAN的结构②通信子网由结点交换机和连接交换机的链路组成。①由主机(host)和通信子网(简称子网subnet)组成;
结点交换机:对分组执行存储转发功能的专用计算机链路:连接结点交换机的高速传输线路③通信子网的主要任务(广域网的工作模式):广域网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即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分组(数据)沿输入线路到达交换机后,交换机必须为其选择输出线路并负责将其输出。图6-1广域网系统通信子网(subnet)主机(host)结点交换机高速链路图6-2广域网中的交换机及连接方式通信子网(subnet)3.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从连接方式上看,广域网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分组交换机,采用的是点对点连接(如图6-3(a)所示),而局域网的组成多为计算机,普遍采用多点接入技术(如图6-3(b)所示)。图6-3广域网和局域网的接入方式如图6-4所示的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拓扑结构,位于不同地址位置的多个局域网通过广域网连接后便形成了互联网。图6-4由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的互联网5.广域网中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类型网络层为网络中的主机提供了两大类服务: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面向非连接的数据报服务。4.WAN的参考模型从OSI参考模型来看,WAN的通信涉及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原理: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存在着一条为它们服务的虚电路。在虚电路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先建一条逻辑通路。每个分组除了包含数据之外还包含一个虚电路标识符。在预先建好的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知道把这些分组引导到哪里去,不再需要路由选择判定。最后,由某一个站用清除请求分组来结束这次连接。它之所以是“虚”的,是因为这条电路不是专用的。特点: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但并不像电路交换那样有一条专用通路,分组在每个节点上仍然需要缓冲,并在线路上进行排队等待输出。
1)虚电路服务2)数据报服务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分组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足够的地址信息。一个节点收到一个数据报后,根据数据报中的地址信息和节点所储存的路由信息,找出一个合适的出路,把数据报原样地发送到下一节点。由于各数据报所走的路径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证各个数据报按顺序到达目的地,有的数据报甚至会中途丢失。整个过程中,没有虚电路建立,但要为每个数据报做路由选择。
图6-5虚电路和数据报一、
广域网交换机中的转发表1.广域网的物理编址在许多广域网中使用了层次编址方案,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最简单的层次编址称为两段式层次地址,它把一个地址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示分组交换机的编号,第二部分表示所连接的分组交换机的端口号。
§6.2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与主机相连的交换机的编号与主机相连的交换机端口的编号第一层地址第二层地址图6-6最简单的层次地址图6-7显示了连接在不同的两台交换机上的计算机的两层编址地址。
图6-7连接在交换机上的计算机的编址方式2.按照目的站点的交换机号确定下一站点的地址每一个交换机中都有一个转发表(forwardingtable)。图6-6中列出了交换机2的转发表以及每台计算机的地址,转发表中有两个重要的组成:即分组的目的站点和下一站点(nexthop)。图6-8
广域网中交换机中的转发表及计算机的地址因为路由选择中的下一个站点只取决于分组中的目的站点地址,而与源站点地址无关,这个概念被称为源地址独立性(sourceindependence)。源地址独立性:对于广域网而言,在研究广域网的路由问题时,可以用“图”(graph)来表示广域网。其中,图中的每个节点(node)代表交换机,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一条链路(link)。图6-9广域网与图之间的对应关系3.交换机转发表的简化据图6-9所示的网络拓扑,可以得出如图6-10所示的路由表。图6-10图6-9中每个节点的路由表结点1的转发表结点2的转发表结点3的转发表结点4的转发表默认路由在广域网中,某一结点路由表中的重复条目可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对路由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开销。为了消除节点路由表中的重复条目,可以用一个条目来代替路由表中具有相同“下一站点”的多条重复条目,此机制称为默认路由(defaultroute)。在路由表中,默认路由的目的站点用符号“*”表示。图6-11使用了默认路由后的简化路由表结点1的转发表结点2的转发表结点3的转发表结点4的转发表结点1的转发表结点2的转发表结点3的转发表结点4的转发表§6.3几种常见的广域网技术
6.3.1分组数据网(X.25)
6.3.2帧中继
6.3.3数字数据网DDN
6.3.4xDSL技术简介
6.3.1X.25分组交换数据网
X.25是由ITU-T于1974年制定的WAN通信协议标准,它定义了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接口标准。
X.25有如下特点:能接入不同类型用户设备可靠性高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是点对点协议6.3.2帧中继定义:帧中继是在数字光纤传输线路逐渐代替原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智能化的情况下,由X.25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交换技术。它在X.25基础上,简化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着眼于数据的快速传输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和分组交换类似,但却以比分组容量大的帧为单位而不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它在网络上的中间节点对数据不进行误码纠错。6.3.3数字数据网DDN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DataNetwork)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它的传输媒介主要是光缆,辅助于数字微波、卫星信道以及用户端可用的普通电缆和双绞线。在现有的电信网(电话网或分组交换网)中,都有模拟成分存在,需要许多模数转换及调制解调设备。而DDN则以全数字、高速率及灵活的交叉连接复用功能为用户提供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数字电路专线(出租)业务,为用户构建了一个大容量的数据通信平台。数字信道与传统的模拟信道相比,具有传输质量高、速度快、带宽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xDSL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DSL就是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Line)的缩写。而DSL的前缀x则表示在数字用户线上实现的不同宽带方案。6.3.4xDSL
技术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W-ADSL]HDSL(HighspeedDSL):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Veryhighspeed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xDSL对称性下行带宽上行带宽极限传输距离ADSL非对称1.5
Mbit/s64
kbit/s4.6~5.5
kmADSL非对称6~8
Mbit/s640
kbit/s~1
Mbit/s2.7~3.6
kmHDSL(2对线)对称1.5
Mbit/s1.5
Mbit/s2.7~3.6
kmHDSL(1对线)对称768
kbit/s768
kbit/s2.7~3.6
kmVDSL非对称12.96
Mbit/s1.6~2.3
Mbit/s1.4
kmVDSL非对称25
Mbit/s1.6~2.3
Mbit/s0.9
kmVDSL非对称52
Mbit/s1.6~2.3
Mbit/s0.3
kmDSL(ISDN)对称160
kbit/s160
kbit/s4.6~5.5
km表
xDSL的几种类型(书65页)ADSLADSL中的“D(数字)”应理解为“使用数字技术”。ADSL的用户线上传送的仍然是模拟信号而不是数字信号。ADSL在现成的用户线(铜线)的两端各安装一个ADSL调制解调器。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案是离散多音调DMT(DiscreteMulti-Tone)调制技术。图3-31DMT技术的频谱分布基于ADSL的接入网由以下3大部分组成: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DSLAccessMultiplexer),用户线和居民家庭中的一些设施,如下图所示。图3-32基于ADSL的接入网的组成§6.4异步传输方式ATM1ATM概述
1972年ITU-T提出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概念。特别是80年代初制定的一整套关于ISDN的系列建议,奠定了ISDN发展的基础。鉴于当时技术能力和业务需求的限制,首先提出的只能是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1989年,ITU-T第18研究组在综合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异步传送模式(ATM),并将ATM作为实现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一个解决方案。ATM从此正式诞生。
2ATM基本概念
ATM是异步传送模式,它采用快速分组交换和统计复用技术。它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采用短而固定长度的短分组在ATM中采用短而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Cell)。信元由53个字节组成,其中5个字节是信元头,48个字节是净荷。固定长的短分组决定了ATM系统处理时间短、响应快,特别适合实时业务和高速应用。
2).采用统计复用
ATM是按信元进行统计复用的,在时间上没有固定的复用位置。由于统计复用是按需分配带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传递不同业务的带宽需要。3ATM的协议参考模型:
ATM层ATM适配层(AAL)
传输汇聚
TC子层ATM物理层物理媒体相关PMD子层(1)
ATM物理层物理层利用通信线路的比特流传送功能实现ATM信元的传送。物理层(PHY)包含两个子层:物理媒介子层(PMD)和传输会聚子层(TC)。PM的功能依赖于传输媒介的外部特性(光纤、微波、双绞线等),主要功能有比特传递和定时校准、线路编码和电光转换等。TC负责会聚物理层操作,它不依赖于具体媒介。
与OSI模型相比,ATM物理层大体包括了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中,PM子层相当于OSI物理层;TC子层相当于OSI数据链路层,但其功能大大地简化了,只保留了对信元头的校验和信元定界功能。
(2)
ATM层
ATM层利用物理层提供的传送功能,向外部提供传送ATM信元的能力。ATM层是与物理层相互独立的。不管信元是在光纤、双绞线上,还是在其他媒介上传送,无论速率如何,ATM层均以统一的信元标准格式完成复用、交换和选路。在每个ATM节点为信元选路,建立端到端的逻辑连接。ATM逻辑连接是通过虚通路标识VPI(VPIdentifier)和虚信道标识VCI(VCIdentifier)来识别的。
ATM层的主要工作是产生ATM信元的信头并进行处理。ATM层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指定不同的VPI/VCI。ATM层具有OSI网络层的功能。
虚通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产品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标准考核试卷
- 舞台灯光色彩学与心理效应考核试卷
- 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考核试卷
- 窗帘行业绿色生产标准探讨考核试卷
- 玉米种植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升考核试卷
- 网络游戏产业发展与监管考核试卷
- 玻璃纤维制造及应用考核试卷
- 厂里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标准体系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环保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战略规划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山东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管理类测试卷(含答案)
- DB1303T375-2024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制度编制指南
- 山西省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笔试题库
- (2025新版)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计划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思维导图专题课件《经典常谈》课件
- 多模态交互反馈机制
- 眩晕中医课件
- 实验活动6 1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人教版)
- 2024-2030年中国企业NAS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DL∕T 523-2017 化学清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