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练习(有解析)_第1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练习(有解析)_第2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练习(有解析)_第3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练习(有解析)_第4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练习(有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练习(有解析)绝密★启用前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规格相同的瓶子里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如图所示,则

()

A.甲瓶液体质量与乙瓶液体质量相等

B.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C.甲瓶液体密度较大

D.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2.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3.有一空瓶子质量是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A.B.C.D.

4.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她应该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B.冰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C.由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6.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再将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B.桶的容积是

C.碎玻璃的密度为D.沙石的密度小于

7.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

C.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示数

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到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

8.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物质密度

水冰

煤油铜

水银铝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大

B.铜的密度为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冰块,冰块的体积比铝块的体积大

9.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使横梁静止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10.用天平测量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把一只口罩反复折叠后,放在托盘上测量

B.把一只口罩放在托盘上,测量次求平均值

C.把只口罩放在托盘上,测出总质量,再除以

D.把一只口罩和一个砝码放在托盘上,测出总质量,再减去砝码质量

11.如图为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相关质量和体积的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倍

12.某量筒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将一块体积为的铁块与一块塑料块绑在一起放入量筒内浸没,水面由升到了处,已知塑料块的质量为,则塑料块的密度为()

A.B.C.D.

13.下列关于量筒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B.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C.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垂直D.读数时要等量筒内液体表面平静下来时再读数

14.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B.等于

C.小于D.可能大于或小于

15.“新世界奇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图,其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层平面不设缝,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单块混凝土楼板。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于()

A.B.C.D.

16.下列关于密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和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姿势撤离,原因是有害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17.球雕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件无价的艺术瑰宝。它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如图所示。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球体的()

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量

18.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B.当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在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D.当水从上升到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9.小明在实验室测量饮料的密度。调节好天平后,将装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将烧杯中的部分饮料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再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为,则所测得的饮料密度为。仔细观察,小明发现在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则他测得的饮料密度填“偏大”或“偏小”。

20.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选填“”“”或“”物体,它的密度是。

21.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小红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滴水龙头浪费水”的实验,先将一个质量为的空烧杯放在一个滴水龙头下面接水,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滴水龙头浪费的水为。

22.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深潜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固体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若用质量为、密度为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黏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黏合剂的密度为,黏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黏合剂的质量为,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23.如图所示,同学们模拟乌鸦喝水的过程,在玻璃瓶下面部分视为圆柱体内装上一定量的水,玻璃瓶内底面积,水柱高度,用电子秤称得其总质量为。往玻璃瓶内轻轻放入质地相同且均匀的鹅卵石不吸水,水面逐渐上升,直到水面高度时,鹅卵石刚好没有露出水面,此时测得总质量为,再往其中加鹅卵石,水面不再上升。实验后,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这个玻璃瓶的质量为,鹅卵石的密度为。

2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进行量筒读数,其中正确的是图是利用方铁块、细线和量筒测量不规则泡沫块的体积时的情景,则泡沫块的体积为。

25.改编分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甲图可知,克物质的体积是______;从乙图中可见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物质的______,其值为______。

26.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像。由图像可知,量杯的质量是,的该液体质量为,该液体的密度为。

27.观察图中的量筒,这个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28.小明利用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来测定一个表面致密且不吸水的鹅卵石块的密度,请你帮他完成如下操作: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右两盘内,把鹅卵石块放入左盘烧杯中,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当左盘即将翘起时,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倒入空量筒中,量筒中的水位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得到烧杯中水的体积________;鹅卵石块的质量________;

用细线拴好鹅卵石块,将其放入刚才的量筒内,这时的水位如图丁所示。可以得到鹅卵石块的密度________;

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鹅卵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9.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小明找来电子秤、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进行实验。

把放在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

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

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为

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用、和表示。

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大米,小华用芝麻。你认为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30.原创分如图甲是山西太钢生产的一款手撕钢,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小红现在想用电子秤、刻度尺,测出一张边长小于的正方形均匀手撕钢的厚度。通过查阅资料,现已知钢的密度为,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

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并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写出手撕钢厚度的表达式用已知和已测物理量表示______________

31.小明和小华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他们分别改变杯子的材料和杯子的大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小明的实验记录:

控制因素杯子的材料水溢出前所加回形针的数目

杯子的体积、形状、高度等因素均相同,仅仅是杯子的材料不同塑料

玻璃

再生纸

小华的实验记录:

控制因素杯子的大小水溢出前所加回形针的数目

杯子的材料、形状、高度、杯口水面的形状等因素均相同,仅仅是杯子的大小不同较小

中等

较大

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小华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根据需要从下列实验器材中选择测量所需要的器材可能不止一种,选填序号。

A.停表

B.细棉线

C.量筒和水

D.分度值为的米尺

测出课桌的宽度,应选择________;

在操场百米跑道上测出某同学的百米成绩,应选择________;

测出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选择________;

测出不规则小金属块的体积,应选择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33.在气象学上,降雪量是将雪转化成等质量的水的深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下去的深度为,冰层底面积为。已知求:

冰层的质量;

雪的密度;

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是多少厘米?

34.如图,歼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肩负着我国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其机身利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同时降低了自重。若将一个边长分别为、、的长方体钢制零件用该复合材料零件替换,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能减少。已知钢的密度,空气中声速为,求:

钢制零件的质量;

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

五代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超音速巡航能力。若某舰载五代机能以马赫马赫即倍声速的速度巡航飞行分钟。求其从航母甲板起飞后,保持超音速状态下,最大巡航半径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由天平的使用规则可知,左盘甲瓶和液体的总质量等于右盘乙瓶和液体的总质量与称量标尺上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

所以左盘甲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大于右盘乙瓶和液体的总质量,

又因为瓶子规格相同、质量相同,所以甲瓶液体的质量大于乙瓶液体的质量,故A错误,B正确;

、甲瓶液体的质量大于乙瓶液体的质量,由图知,甲瓶中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瓶中液体的体积,

由密度公式无法得出甲瓶液体、乙瓶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故CD错误。

故选:。

分析:天平在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左盘里、砝码放右盘,则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

由图得出瓶中液体的体积大小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分析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天平的使用方法,根据题意得出质量关系和根据图象得出体积关系是关键。

2.【答案】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当甲乙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小,乙物质的体积大,由可得,所以甲物质的密度大,乙物质的密度小,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体积为时,质量是,所以甲物质的密度:,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乙物质的体积为时,乙物质的质量是,所以乙物质的密度:;

故甲、乙的密度之比::::,故C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

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甲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物质的密度;

从图象乙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乙物质的密度,进一步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3.【答案】

【解析】解:瓶子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根据可得,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

瓶子装满另一种液体后另一种液体的质量:

另一种液体的体积:

故选:。

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

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要知道:盛满水后水的体积以及盛满另一种液体后液体的体积均等于瓶子的容积。

4.【答案】

【解析】解: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公式得。

设:人脚印的面积为,雪的厚度为,冰的厚度为;

则雪的质量为:

冰的质量为:

解得。

又知:;

冰的密度已知,所以还需要测量雪的深度和脚印的深度。

故选:。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当用力将雪踩下后,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冰。在整个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即先前雪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

但同时也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

此题给出了一个情景,要求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计算雪的密度。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到一个暗含的条件即整个过程中质量不变,根据质量相等列一个关系式,结果发现雪的密度大小与脚印的面积无关。与雪的深度和冰的深度有关。

5.【答案】

【解析】解:由题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错误;由题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石块的质量,B正确;由题图丙知,水的体积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则石块的体积,C正确;石块的密度,D正确。故选A。

6.【答案】

【解析】空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

由可知,桶的容积为:,故B正确;

溢出部分水的质量为:,

则碎玻璃的体积为:,

所以碎玻璃的密度为:,故C正确;

因为沙石的质量为:,

所以沙石的密度为:,比水的密度大,故A正确、D错误。

故选:。

本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求溢出水的质量及碎玻璃的体积。

7.【答案】

【解析】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

则石块的密度为。

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不必要的步骤是。

故选:。

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用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密度部分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

8.【答案】

【解析】由表可知,常温常压下,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铜、铝的密度均小于水银的密度,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大,故A错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的大小无关,铜的密度仍然是,故B错误由表知,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状态改变时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由可知,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质量相等时,冰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冰块的体积比铝块的体积大,故D正确。故选D。

9.【答案】

【解析】解:游码有一定的质量,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使天平平衡,故D正确。

故选:。

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

掌握天平的构造、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10.【答案】

【解析】、一只口罩质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B错误;

C、依据分析可知,先称出只口罩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可以算出一只口罩质量,故C正确;

D、把一只口罩和一个砝码放在托盘上,称出其总质量,是分辨不出砝码的质量与砝码加一只口罩质量的差别的,故D错误。

故选:。

一只口罩的质量很小,直接用天平测是测不出准确的质量的,可以先测出多只口罩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只数,算出一只口罩的质量。

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我们常采用测多算少的办法,即累积法。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细钢丝的直径、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都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11.【答案】

【解析】A、从图中可知,甲的质量为时,它的体积为,故A错误;

B、乙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无关,只和物质种类及状态、温度有关,故B错误;

C、从图中数据可知,;,故C错误;

D、甲、乙质量相同时,因为甲的密度是乙的倍,故乙的体积是甲的倍,故D正确。

故选:。

1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利用排水法求出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是关键,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利用排水法求出铁块和塑料块的总体积,然后求出塑料块的体积,又知道塑料块的质量,根据求出塑料块的密度。

【解答】

由题意可得,铁块和塑料块的总体积,则塑料块的体积,则塑料块的密度。

故选C。

13.【答案】

【解析】为保证测量准确,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倾斜,故A正确;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B正确,不正确;测量液体体积过程中,要等量筒内液体表面平静下来时再读数,故D正确。

14.【答案】

【解析】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是正确的读数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俯视读数偏大,剩余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所以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故A正确。

15.【答案】

【解析】解:混凝土的体积为,由可得混凝土的质量。故选B。

16.【答案】

【解析】解: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故A错误;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故B错误;

C.体积一定,材料的密度越小,由可知质量越小,所以航空器材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故D正确。

故选:。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状态有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7.【答案】

【解析】

【分析】

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形状、空间位置无关.但与温度、状态有关,大部分的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密度降低,即热胀冷缩,而水在摄氏度时有反膨胀现象。

【解答】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同种物质在状态不变时,密度是相同的。球雕在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一系列工序的过程中,改变了它的质量和体积,从而重力也随之变化,但密度是不会改变的。

故选C。

18.【答案】

【解析】解: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形状、空间位置无关,所以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

C、由图象可知,在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根据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C不正确;

A、通过项分析可知,密度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故A不正确。

D、由图象可知,水从上升到时,其体积变小,根据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水的密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

由图象可得,时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上升到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而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变化规律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19.【答案】;;偏小

【解析】由图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由图乙知,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量筒内饮料的质量,饮料的密度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导致测得的饮料体积偏大,由于测得的质量准确,由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

20.【答案】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时,的质量最大,由可知,物体的密度最大当体积时,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

解题思路

21.【答案】右;

【解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由图乙可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则该滴水龙头浪费的水的质量为。

22.【答案】

【解析】解:设固体浮力材料的体积为,由黏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可知,黏合剂的体积为,因固体浮力材料的质量等于玻璃的质量加上黏合剂的质量,即,

所以,由可得:,

即:,解得:,

则黏合剂的质量,

玻璃球中玻璃的体积,

则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

23.【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未放鹅卵石时,瓶子内水的体积,

由可得,此时瓶内水的质量,

已知用电子秤称得其总质量,则这个玻璃瓶的质量:

往其中加鹅卵石后,此时测得总质量为,则鹅卵石的质量,

因为鹅卵石的体积等于水面增加的体积,则鹅卵石的体积,

鹅卵石的密度。

故答案为:;。

已知未放鹅卵石时,瓶子内底面积和水柱高度可求得此时水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质量,用电子秤称得其总质量减去此时水的质量即为这个玻璃瓶的质量;

已知往其中加鹅卵石后,此时测得总质量为,由此可求得鹅卵石的质量,又因为鹅卵石的体积等于水面增加的体积,由此可求得鹅卵石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得鹅卵石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鹅卵石的体积等于水面增加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24.【答案】乙

【解析】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乙的读法是正确的由题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中间量筒的示数为,最右边量筒的示数为,故泡沫块的体积为。

25.【答案】质量

【解析】对于物质,其质量是时的体积是,该物质的密度,

故其质量是时的体积;

分析图象乙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能看出其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密度,故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即为该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

故答案为:;质量;。

分析:根据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能得出的密度,知道该物质的质量,根据公式可计算出此时该物质的体积;

分析图象乙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能看出其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密度,故根据密度的公式分析即可判断出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并能计算出其具体的数值。

本题结合图象,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要分析质量、密度、体积三者的关系,然后运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26.【答案】

【解析】解:设量杯的质量为,液体的密度为,由题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由可得,当液体体积为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由可得,联立得,液体的密度;将代入得,;当液体的体积时,液体的质量。

27.【答案】

【解析】量筒上毫升之间有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毫升,即此量筒的分度值为毫升,液面与毫升刻度线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是毫升。

28.【答案】右用滴管向右盘烧杯中加水偏小

【解析】解:由题图甲知,指针偏左,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当左盘即将翘起时,为了容易操作,此时应用滴管调节,即用滴管向右盘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由题意和题图丙可知,右盘烧杯内水的体积为,质量,根据题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由题图丁知,水和鹅卵石块的总体积为,鹅卵石块的体积,鹅卵石块的密度;烧杯内的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偏小,求出的质量偏小,即鹅卵石块的质量偏小,由可知,求出鹅卵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