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_第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_第2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_第3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_第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的学习内容教育理论教育工作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研究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一页,共56页。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本章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制度

概念(作用与影响因素)1层次23

价值取向/理论4

我国的教育目的

概念(影响因素)12

发展形式3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史第二页,共56页。第一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三页,共56页。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第四页,共56页。二、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第五页,共56页。三、教育目的的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4.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图宏观微观具体表现第六页,共56页。四者关系: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长期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作才能完成。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第七页,共56页。四、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二)个体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三)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第八页,共56页。

美国是一个追求所谓“民主、平等”的社会,美国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包括四个主要方面:①自我实现的目标,如探究听、说、读、写、数、见闻、健康知识、健康习惯、公共卫生、修养、认知兴趣等;②人际关系的目标,如尊重人性、友好、协作、礼仪、爱好家庭等;③经济效率的目标,如工作、职业知识、职业选择、效率、调整、爱好、个人经济、消费者的判断、顾客的效率、消费者的保护等;④公民责任的目标,如社会正义、社会活动、社会理解、批判性、宽容、遵守法律、政治责任等。英国所向往的理想人物是“绅士”,比较重视文化素质,因此其教育的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同当时较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竞争,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增强国力,因此它注重科学技术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各种人才具有创新的思想和开拓精神。第九页,共56页。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1)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第十页,共56页。

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利益出发选择或提出不同的教育目的,进而在观念上或实践中去构建符合各自理想的教育形态。所以,教育目的本身体现着不同主体的不同价值取向。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杜威)文化本位论(狄尔泰、斯普朗格)五、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第十一页,共56页。(一)宗教本位论主要观点: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第十二页,共56页。(二)社会本位论主要观点: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孔德、斯宾塞、孔子等。第十三页,共56页。(三)个人本位论主要观点: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卢梭、人本主义者、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孟轲等等。第十四页,共56页。(四)教育无目的论主要观点:强调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代表人物: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第十五页,共56页。(五)辩证统一论主要观点: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既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要素,也要把个体发展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范围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统一起来。代表人物:马克思等。第十六页,共56页。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国第一个教育方针: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后第一次明确表述第十七页,共56页。

1982年,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四有、两爱、两精神”第十八页,共56页。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第十九页,共56页。

1995年

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

《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

重新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十页,共56页。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再次强调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十一页,共56页。

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进程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历史,也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反映。从最初新中国成立时单纯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新民主主义,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到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教育目的的改变都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的。1957年——1958年——1982年——1985年——1986年——1993年——1995年——1999年——2006年——2010年第二十二页,共56页。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由毛泽东于(

)提出的。A.1957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64年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A.生产相结合B.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十三页,共56页。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十四页,共56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二十五页,共56页。(二)我国的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的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实现个体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

本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十六页,共56页。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面向全体学生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核心)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6.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教育各个方面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第二十七页,共56页。3.素质教育的实施(1)转变旧的教育观念(2)建立新的教育模式(3)构建新的课程体系(4)培养新型的高质量教师(5)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机制第二十八页,共56页。练习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2015下】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

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

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

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2.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D.指导作用第二十九页,共56页。7.简述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2014上】

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面向全体学生5.“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第三十页,共56页。第二节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第三十一页,共56页。

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综合。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学制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也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与实质。第三十二页,共56页。二、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4.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的改革5.人口状况第三十三页,共56页。三、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制度化非制度化第三十四页,共56页。(一)前制度化教育

从人类早期的教育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是实体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在夏朝时就有学校。

教育实体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第三十五页,共56页。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一种思潮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主张都是非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思想。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第三十六页,共56页。四、现代学制类型第三十七页,共56页。(一)双轨制双轨制出现最早,18世纪已初露端倪,19世纪开始定型,主要代表是二战前的德、法、英等欧洲国家。双轨制:以纵向的学校系统战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指为统治阶级子弟和劳动人民子弟分别设立学校系统,并存,互不相通的学制形态。第三十八页,共56页。(二)单轨制19世纪后期,体现教育民主的单轨学制最早在美国确立。单轨制:以横向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属单轨制。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连续没有特定的限制,中等以上教育阶段中分化出来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学校系统在入学提交和学习年限上基本系统,且都与高等教育相通。第三十九页,共56页。美国现行学制第四十页,共56页。(三)分支型中间型学制又称“Y”型学制,也叫“分支型”学制,是一种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相对出现最晚,以二战前的日本、前苏联以及中国为代表。试图融会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单轨制,再往上则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但保留适当的贯通性,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报考大学。各国在施行中又根据情况有所偏倚,或倾向单轨,或倾向双轨。第四十一页,共56页。

四、我国学制发展的历史学制名称颁布时间颁布政府特点地位1.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清末在官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壬寅学制规定儿童从6岁起入蒙学堂(4年),10岁入寻常小学堂(3年),13岁入高等小学堂或是简易实业学堂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施(一)建国前的学制改革第四十二页,共56页。第四十三页,共56页。学制名称颁布时间颁布政府特点地位2.癸卯学制《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清政府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招收7岁的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教学宗旨“以启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分完全和简易两科;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实行班级授课制;盛行的新式教科书是由张元济,高梦旦,蒋维乔等人主编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初高校的各类课程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第四十四页,共56页。第四十五页,共56页。学制名称颁布时间颁布政府特点地位3.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学龄期为6至14岁,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售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第四十六页,共56页。学制名称颁布时间颁布政府特点4.壬戌学制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1922年民国政府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幼儿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小学取消修身课,增加公民,卫生课,将手工改为公共艺术,图画改为形象艺术,又将初小的卫生,历史,公民,地理合为社会科,设自然园艺科,将国文改为国语(包括语言,读文,作文,写字),体操改为体育。壬戌学制进步体现在: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缩短了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第四十七页,共56页。第四十八页,共56页。

(二)建国后的学制改革

1.1951年的学制改革

1951年10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第四十九页,共56页。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改变教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状况,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有: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2)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首次提出);3)中等教育改革;4)高等教育改革第五十页,共56页。4.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