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二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二中七年级(下)期中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
1.(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ó)哽咽(gěng)踌躇(chóu)锲而不舍(qì)
B.云鬓(bìn)字帖(tiè)可汗(hán)兀兀穷年(wù)
C.祈祷(qí)踱步(duó)校对(jiào)鲜为人知(xiān)
D.哺育(pǔ)晌午(shǎng)咳嗽(sou)锋芒毕露(lù)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揩汗渲闹伫立目不窥园
B.懊诲硕果亘古心不在焉
C.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深邃彷徨妇孺皆知
3.(4分)经典诗文默写。
(1)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2),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4),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2分)小张收集了《木兰诗》中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并写下体会。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批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战况急迫,紧张备战。
①,。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每间房子都要去看看,抒写归家后的喜悦心情。
②,。当窗对镜恢复女儿面目,仪态端庄从容。
5.(3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②由于诗歌极其精炼,欣赏时,我们____要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_____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③读诗如果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就无法领略其“弦外之音。”
(1)第①句中,“而”一词从词性看,属于
(2)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3)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4分)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问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
(2)下列关于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有爱国诗人屈原,今有“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从古至今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天下国家”的内涵。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为此,七年级博雅(1)班正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爱国名言”我来书】请将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2)【活动二:“爱国主题”我策划】请你根据活动示例再补充两个有关爱国的活动版块。
示例:激发心志,讲爱国人物故事
版块一:___
版块二:___
(3)【活动三:“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选择一位爱国人物,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穷困潦倒时,尚且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活动四:“爱国诗词”咏流传】有四位同学诵读了下列诗句,以下四句中不属于爱国主题类的一句是___________
A.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B.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C.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三、阅读
8.(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利,然而在手机依赖症的裹挟之下,过度使用手机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常不利于逻辑思维的进行。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摘编自《手机依赖症危害大可使身心受累》《中国经济网》2018年1月9日)
材料三: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依赖手机的原因比例
1小时以下19.23%通信需要21.15%
1到2小时21.15%放松需要42.31%
3到5小时44.23%上网查资料19.23%
5小时以上15.38%生活无聊空虚17.31%
(摘自互联网)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考生小李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患者。
B.“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但是只有在有明显需要时,才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
C.手机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常不利于逻辑思维的进行。
D.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如果青少年在原本睡觉的时间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等,很可能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
(2)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3)从文中的调查统计表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9.(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1)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2)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
10.(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冶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但当涉猎
②及鲁肃过寻阳
③但微颔之
④康肃忿然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蒙辞以军中多务徐以杓酌油沥之
C.结友而别康肃笑而遣之
D.尝射于家圃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4)【甲】【乙】两文中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乙】文所阐述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高度概括。
11.(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乐府诗集》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作文(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百草园的桑椹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海伦凯勒来说,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每一句鼓励,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1)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有具体的内容。
(2)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二中七年级(下)期中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和运用
1.(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ó)哽咽(gěng)踌躇(chóu)锲而不舍(qì)
B.云鬓(bìn)字帖(tiè)可汗(hán)兀兀穷年(wù)
C.祈祷(qí)踱步(duó)校对(jiào)鲜为人知(xiān)
D.哺育(pǔ)晌午(shǎng)咳嗽(sou)锋芒毕露(l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地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有误,“锲而不舍”的“锲”读作qiè;
B.正确;
C.有误,“鲜为人知”的“鲜”读作xiǎn;
D.有误,“哺育”的“哺”读作bǔ。
故选:B。
【点评】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揩汗渲闹伫立目不窥园
B.懊诲硕果亘古心不在焉
C.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深邃彷徨妇孺皆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渲闹”的“渲”应写作“喧”;
B.有误,“懊诲”的“诲”应写作“悔”;
C.有误,“屏嶂”的“嶂”应写作“障”;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4分)经典诗文默写。
(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1)惟解漫天作雪飞
(2)独坐幽篁里(重点字:篁)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今夜曲中闻折柳
(5)朔气传金柝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2分)小张收集了《木兰诗》中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并写下体会。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批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战况急迫,紧张备战。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每间房子都要去看看,抒写归家后的喜悦心情。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恢复女儿面目,仪态端庄从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注意“鬓”“帖”的书写)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5.(3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②由于诗歌极其精炼,欣赏时,我们____要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_____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③读诗如果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就无法领略其“弦外之音。”
(1)第①句中,“而”一词从词性看,属于连词
(2)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3)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分析】(1)本题考查词性的理解。结合①句“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的内容可知,“语言凝练”“形象性强”是并列关系,“而”为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2)考查正确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结合“由于诗歌极其精炼,欣赏时,我们______要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_________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的内容可知,“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与“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因此适用的关联词语为“不但……而且……”。
(3)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结合③句“读诗如果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就无法领略其‘弦外之音’”的内容可知,引文“弦外之音”,不是独立使用的,而是整个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把句号放在引号之外,让句号来标示整个句子的结束。
【解答】答案:
(1)连词。
(2)不但……而且……
(3)将“弦外之音”后面的句号放到双引号外面。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6.(4分)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问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小福子,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2)下列关于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分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骆驼祥子》中塑造了以祥子为主的各色人物,其中与祥子命运关系密切或者说对祥子人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主要包括: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还有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的阮明等。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
《骆驼祥子》中虎妞是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也是主人公祥子的妻子,她使用各种心机促使自己和祥子成婚,首先假装自己怀孕逼祥子,为此和父亲闹翻,之后嫁给祥子,婚后虎妞一直掌管家里的钱财,为了控制祥子才给他买车。本题排列顺序为②④③①。
故选:D。
答案:
(1)小福子阮明
(2)D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有爱国诗人屈原,今有“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从古至今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天下国家”的内涵。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为此,七年级博雅(1)班正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爱国名言”我来书】请将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2)【活动二:“爱国主题”我策划】请你根据活动示例再补充两个有关爱国的活动版块。
示例:激发心志,讲爱国人物故事
版块一: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
版块二: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
(3)【活动三:“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选择一位爱国人物,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穷困潦倒时,尚且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活动四:“爱国诗词”咏流传】有四位同学诵读了下列诗句,以下四句中不属于爱国主题类的一句是B
A.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B.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C.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将题干中的书法正文内容用楷体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根据示例“激发心志,讲爱国人物故事”可知,可从演讲、朗诵等方面进行设计。示例: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等。
(3)本题考查仿句。仿照示例,选择一位爱国人物写一句话。要做到句式结构一致,修辞一致,语意贯通。
【解答】答案: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
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
(3)示例:“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本题考查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
ACD.都属于爱国主题;
B.“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反映思乡主题。
故选:B。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阅读
8.(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利,然而在手机依赖症的裹挟之下,过度使用手机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常不利于逻辑思维的进行。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摘编自《手机依赖症危害大可使身心受累》《中国经济网》2018年1月9日)
材料三: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依赖手机的原因比例
1小时以下19.23%通信需要21.15%
1到2小时21.15%放松需要42.31%
3到5小时44.23%上网查资料19.23%
5小时以上15.38%生活无聊空虚17.31%
(摘自互联网)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南京考生小李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患者。
B.“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但是只有在有明显需要时,才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
C.手机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常不利于逻辑思维的进行。
D.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如果青少年在原本睡觉的时间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等,很可能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
(2)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3)从文中的调查统计表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筛选信息。第二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概括。第三题考查统计表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第四题考查针对材料现象给出相应对策的能力。
【解答】(1)ACD.正确。
B.有误,“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
故选:B。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见,手机依赖会影响到学习;根据材料二“然而在手机依赖症的裹挟之下,过度使用手机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可见,会使人变得更加孤单,影响人际关系;“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可见我国的上班族、学生族对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可见,导致“注意力缺失”,打乱正常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可见,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影响身心健康等。
(3)解答此题要注意表格名称,然后抓住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得出结论。观察数据,可见每天使用手机达3到5小时的最多;认为依赖手机的主要原因是放松的需要,用来查资料的非常少。由此可见,我国上班族和学生族对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主要原因是需要放松。
(4)第二题让我们了解到手机有哪些危害,针对手机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对身心健康等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给出相应的对策即可。如:加大对“手机依赖症”危害的宣传,社区、学校或单位要多开展活动,让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等。
答案:
(1)B
(2)①会使人变得更加孤单,影响人际关系;②导致“注意力缺失”,打乱正常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③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影响身心健康等。
(3)①我国的上班族、学生族对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②我国的上班族、学生族依赖手机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过大。
(4)①媒体、社区、学校等可就“手机依赖症”的弊病、危害等广泛宣传;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在手机说明书上要指出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③手机上瘾的人要强迫自己将视线转移到其他方面,远离手机;④让心理咨询机构对手机上瘾者进行心理辅导等。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9.(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1)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2)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
【分析】在稻子成熟时,作者回忆了母亲跟随自己来到偏远乡间的过程,回忆起了小时候母亲教育自己的片段,文章写出了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感激、敬重、思念、愧疚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人称词语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选文所表达的感情。
人称的表达作用有一定的规律。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
这里用第二人称“您”,全文都是作者对自己母亲的告白,这种说法直接把文章变成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更有利于抒发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同时显得亲切自然。文中作者想要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这样用第二人称“您”,感情表达得更加澎湃。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特定人物及特定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时,根据相关语句,进行简要概括。
通读全文,可以在文中找到很多讲述母亲教育我的叙述片段。“没有您的英语启蒙…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指出母亲对“我”进行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表明母亲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给儿时的“我”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内容,即可分析出相同词语的不同含义。
①袁隆平院士研发成功了杂交水稻,这里的“种子”,就是杂交水稻的种子。
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从中可以看出“种子”就是母亲对“我”的小的时候的启蒙、教育、鼓励。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文章第⑤至⑦段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母亲生前因工作原因而不能常陪在母亲身边,以及母亲去世时自己不在身边的后悔与愧疚,以及对已逝的母亲的深深思念。文章第⑧及⑨段写母亲对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使他得到英语启蒙后取得水稻领域的成功,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
(1)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显得亲切自然,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
(2)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
②鼓励“我”求学读书,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
③给儿时的“我”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
(3)①“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
②“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4)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
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
③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称词语表达作用、关键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特定人物及特定事件的概括能力。其中第(3)题是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在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内容,即可分析出相同词语的不同含义。
10.(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冶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②及鲁肃过寻阳等到
③但微颔之点头
④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
A.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蒙辞以军中多务徐以杓酌油沥之
C.结友而别康肃笑而遣之
D.尝射于家圃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4)【甲】【乙】两文中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开卷有益;【乙】文所阐述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熟能生巧”高度概括。
【分析】【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乙】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②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③句意:只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
④句意:忿然:气愤的样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乃:于是,就/于是,就;
B.以:用/用;
C.而:表承接关系/表修饰关系;
D.于:在/在。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岂,难道;治,研究;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②重点词:尝,曾经;释,放下;睨,斜着眼看;去,离开。句意: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
(4)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根据甲文“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知,孙权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多益处,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见开卷有益;乙文,卖油翁在面对陈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的质疑时,“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通过倒油技术展示,最后点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道理,即“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干起事来得心应手)”。
答案:
(1)①粗略地阅读。②等到。③点头。④气愤的样子。
(2)C
(3)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②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
(4)开卷有益熟能生巧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1.(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乐府诗集》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分析】《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A版高一(下)数学必修第二册6.1平面向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轴对称再认识(一)|北师大版
- 2025年外国游戏大陆推广代理合同韩文版
- (高清版)DB45∕T 477-2022 绿色食品 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
- 《第2课电视与生活 1 电视百宝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2025年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第3课 建造塔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
- 2025年度个人单位间借款担保合同
- 产业园区室内外装修合同
- 2025年度商铺房屋租赁与智能管理系统合作协议
- 广西2025年01月南宁市良庆区公开考试招考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1章 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5年春)
- 2024年天津市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方案探析综述》6200字
- 《病理学》课程标准
-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汇编
-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课件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 (2024年)师德师风学习内容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内容通用多篇
- GB/T 3452.3-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