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一中实验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头道拐水文站龙门水文站水量(亿立方米)沙量(亿吨)水量(亿立方米)沙量(亿吨)2006174.90.635199.61.82007189.30.719205.91.442008164.10.476177.60.5842009169.60.457178.30.5681970—1979均值233.121.15284.548.68
18.下列关于两水文站和窟野河的位置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头道拐位于河流下游方向
B.黄河水从龙门流向头道拐C.窟野河的河水流经头道拐
D.窟野河的河水流经龙门19.2006—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小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20.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A.煤炭开采,地下采空
B.退耕还林、封山禁牧C.黄土高原毁林开荒
D.支流河道采砂取土参考答案:18.D
19.B
20.C18.根据材料提示,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再结合头道拐水文站的水量和沙量都少于龙门水文站的,说明黄河水从头道拐流向龙门,头道拐位于河流上游方向,窟野河的河水流经龙门。19.2006—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流量差值就是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结合表中数据,通过计算龙门和头道拐水文站水量的差值,可知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逐年减少。20.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量和沙量明显变小,煤炭开采形成的巷道和开采后形成的地下采空区,会严重破坏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动,甚至会破坏地下不透水层,使得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因而会使地表径流减少,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使得植被得到恢复,河流含沙量减少,毁林开荒会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来水来沙增多,和来水来沙量减少无关。支流河道采砂取土,使得河道中出现规模不等的坑、洼、坎,洪水发生时由于填洼作用导致洪峰、洪量急剧衰减,携沙能力下降。2.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图7“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7~18题。图717.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18.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①夏季暴雨集中
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
④春季台风频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17.A
18.B3.据下面图和表回答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坡度小于2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种植业;坡度20--25度的坡地若要发展种植业,必须修水平梯田;坡度25~3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林果业。该地区适合发展A.林果业
B.种植业
C.修水平梯田
D.上述农业活动均不适合参考答案:C4.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A.钢铁厂
B.印染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参考答案:A5.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4.利马虽然被称为“无雨之都”,但建城以来城市却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原因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B.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C.地面辐射旺盛,水汽凝结形成的露珠,地面湿润D.低纬地区,海水蒸发旺,寒流的降温作用使空气底层水汽过饱和,容易凝结成水15.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原因是(
)A.盛行风性质差异大
B.洋流成因差异大
C.地面植被差异大
D.盛行风向差异大参考答案:14.D
15.A试题分析:14.从利马的地理位置来看,大部分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气流下沉,气候干旱;又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因而被称为“无雨之都”,从海陆位置看,利马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此处为秘鲁寒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15.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为热带沙漠气候,因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地处背风坡,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风从海洋上来,带来充沛降水,所以A正确。考点:大气运动6.亚马孙雨林被称“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参考答案:C7.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0m,则图中甲地与丁地最大高差约为()A.290m
B.260m
C.210m
D.300m17.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此时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A.A.发现太阳位于乙地正南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东漂流C.能看到海边丙处游人D.看不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18.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A.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D.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参考答案:16.A
17.D
18.D16.结合题意,判断等高距为50米,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地海拔为300~350m,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0m,则乙地海拔为50~80m。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220~300m,最大高差无限接近300,但不能等于300米,结合选项,答案选A。17.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该地为东经90度,此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所以太阳位于乙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A错误;结合指向标,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流,B错。海边丙处是凸坡下,不能看到丙处游人,C错误。位于陡崖上面,不能看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D正确。故答案选D项。18.河流在流速较大时,沉积物的颗粒较大,流速较小时,河流沉积颗粒较小,丁处是曲流,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说明河流在此处流速变化较大,有可能是降水季节变化较大。选D正确。8.北美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小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沿岸的海岸线比较平直B.西部多高大山地,并为南北纵列,有阻挡作用C.太平洋暖湿气流势力极弱D.太平洋沿岸多寒流参考答案:B9.下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19~20题19.该植被可能是
(
)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20.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参考答案:D
C10.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B.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C.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D.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4.“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B.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D.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参考答案:3.C
4.D3.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湿热,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体内湿气.故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故选C。4.山西人爱吃醋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温差较大,水土碱性大,山西人称之为“水土硬”,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故选D。11.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主要是围绕着______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A.人类文明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C.工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 D.知识的积累、财富的增加参考答案:B【详解】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工业进步步、科技进步、知识的积累、财富的增加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答案为B。12.下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10.优势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A.甲—乳制品加工
B.乙—水产品加工
C.丙—木材加工
D.丁—奶牛参考答案:9.B
10.A试题分析:9.由图可知,甲省区牧草地比重大,应该为内蒙古;丁省区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百分比最大,应为北京;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大的林区,林地比例最大;江苏林地比例最小。故选B。1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9.图中A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C.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30.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严重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③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水流湍急,对土壤侵蚀作用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29.A
30.B29.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区地处西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所以A正确。30.由图中经纬网度数、河流位置以及政区图省界形状,可以判断A平原是宁夏平原,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发展农业必须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但是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使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点睛】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取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14.伊塞克湖位于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大湖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积超过6300km2。伊塞克湖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伊塞克湖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据图示信息,推测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A.淡水湖,水量大 B.地势高,日照时间长C.地形阻挡冷空气 D.板块交界,地热丰富10.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大B.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小C.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D.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小11.伊塞克湖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使伊塞克湖面积不断减少,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引湖水灌溉 B.大量引流域内河水灌溉C.围湖造田 D.气候变暖参考答案:9.C
10.C
11.B【9题详解】分析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冬季表层水温为2℃-3℃,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终年不冻,所以C正确。图中湖泊只有河流水注入,没有河水流出,为咸水湖,A错误。地势高,不会影响日照时间,B错误。该地位于板块内部,D错误。【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湖泊只有河流水注入,没有河水流出,盐分容易积累,形成咸水湖,故B、D错误;该湖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和湖泊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气温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所以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故A错误,C正确。【11题详解】图中湖泊为咸水湖,不适合灌溉,A错误。湖泊近年来面积明显下降,主要是伊塞克湖周边地区人口不断增加,湖区范围内农、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截留了大量入湖河水,导致伊塞克湖补给减少,B正确。围湖造田主要发生在诸如我国南方淡水湖分布地区,C错误。伊塞克湖是内流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湖泊面积一般会由于冰川融水增多而变大,D错误15.为世界部分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图,干燥度即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4条等干燥度线的数值关系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18.图示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太阳能
B.石油资源
C.核能
D.水能参考答案:B
A16.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于2018年3月2日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在年内启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系统将实现六方面应用,包括智能终端通信、互联网接入、物联网接入、热点信息推送、导航增强与航空航海监视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中导航增强应用,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GPRS2.需要广泛运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的行业有①航空运输业②移动通信业③水稻种植业④大牧场放牧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1.C
2.A1.遥感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导航应用增强主要运用的GPS是技术,C正确。2.由材料“系统将实现六方面应用,包括智能终端通信、互联网接入、物联网接入、热点信息推送、导航增强与航空航海监视等”可知,需要广泛运用该系统的行业为航空运输业和移动通信业,A正确。【点睛】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三者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17.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L为河流。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河流L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南流向西北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4.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250B.100350C.500250
D.500350参考答案:3.D
4.C18.“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写下的著名诗篇。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至高点俯瞰
D.在适当距离仰观参考答案:B19.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46.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47.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多使用小型机械,以适应耕地面积少、地块小的特点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但农业投入的劳动力较大C.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不高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48.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参考答案:46.B
47.D
48.D46.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条件判断,北美小麦和玉米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据此分析选B。47.美国农业生产多使用大型机械,以适应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的特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重要地位,但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投入的劳动力较少;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较高;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据此分析选D。48.根据图示农业的分布地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家庭农场经营,农场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很高,但耗费能源多,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集中在地广人稀的地区。据此分析选D。20.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新区设立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右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意义包括①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②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③改善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由材料“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可知,雄安新区的建设将承接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因此①②④正确。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改善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③错误。故B正确。21.根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o50′S,31o2′E
海拔5m)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表格资料,德班的最冷月气温大于15℃,位于热带。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错。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C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D错。故选B。【点睛】德班的最冷月气温大于15℃,位于热带。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22.下列人类行为可能与全球气温变化有关的是①大量燃烧煤炭②大量围湖造田③大量砍伐森林④大量抽取地下水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略23.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8~21题18.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19.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20.此时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7/8
D.全球昼夜平分21.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参考答案:C
D
C
A24.图中等值线反映了某地区多年粮食平均单产的分布情况,其中A>B>C>D。读图完成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A.地震
B.泥石流
C.旱涝
D.寒潮参考答案:C25.陕西关中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据此回答11~12题。11.关中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小麦12.关中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参考答案:11-12DB26.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2题。5.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6.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参考答案:D
C二、判断题(共10分)27.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是因为东线工程水质好、水量大、影响范围广等原因。(
)参考答案:B28.(判断题)水圈是一个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
)参考答案:错误试题分析:水圈在地球的外围,是连续的,但是不规则的圈层。29.(判断题)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活动有关。参考答案:正确我国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降水,锋面雨带的南北推移造成我国降水的南北变化;锋面降水的强弱影响着天气的变化。【点晴】我国的锋面雨带,大约五月,雨带徘徊于南岭一带,这里成为全国的多雨中心。六月,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直到七月上旬,雨带才继续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区。九月,受冬季风的逼迫,夏季风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雨带也随着南移。十月,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各地雨季先后结束。三、综合题(共38分)30.如图中的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21°,此刻北京时间为下午3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带是。(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
。(4)在图上画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此线上太阳高度为,该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参考答案:(1)21°N75°E(2)69°S~90°S(3)由(21°N,75°E)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71°(4)参见图乙中粗线。0°晨线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发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引进外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和2010年城镇分布图。(1)列举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述珠江三角洲1985年至2010年城镇的变化。(3)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结合国家政策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临近海洋(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劳动力(土地)廉价,毗邻港澳,水资源丰富
(2)城镇数量增加,城镇(人口)规模扩大
(3)实行对外开放,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人口向城镇集中;放宽户籍限制,外来人口(迁入)增加,人口密度增大(1)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地理位置、劳动力、工业基础及交通状况等方面列举;临近海洋,交通便利;毗邻港澳,有引进技术和经验的优势;政策支持;劳动力(土地)廉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好;水资源丰富。
(2)结合图例,由图示可以看出:1985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数量增加,城镇(人口)规模扩大。
(3)珠江三角洲人口空间的变化,与其城镇化的发展、城镇规模扩大及外来人口的迁入有关;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三角洲地区珠实行对外开放,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城镇集中;放宽户籍限制,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增大。3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永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早在2008年永定土楼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近年来永定土楼每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量超过600万人。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永定土楼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任务。下左图为永定田坑土楼群,下右为土楼内部景观。请指出土楼古建筑遗产保护中应重点防范的灾害(至少写两种)并为促进永定土楼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参考答案:灾害:火灾、水灾、虫灾(任答2点)对策建议:开发旅游衍生产品,丰富旅游内容;加大对土楼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