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吨的认识》的教案
《吨的认识》的教案1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娴熟地进行简约的换算。
2.能依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教具预备:
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复习
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日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同学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同学回答后,老师看同学的把握状况进行讲解。回顾沟通汇报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知识。
二、情境导入
1.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同学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同学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你喜爱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提问,集体沟通解决
小组合作沟通、提出问题,并合作解疑。
三、总结评价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吨的认识》的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同学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简约换算。
3.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估量重量的技能和推理技能,进展同学的空间想象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使同学经受观测、操作体验、归纳推理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
(三)情感、立场、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舞与援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新奇心,能够积极参加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流程
(一)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采纳双主合作教学模式,老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给同学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同学在探究中感悟,体验,掌控新知,并且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数学与语文,与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详细内容
1.情境导入,激发爱好。
首先观看投影《恐龙》,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识它们吗?
你能跟大家简约介绍一种你熟识的恐龙吗?再出示1只恐龙,问: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然后问:对于1吨你想了解多少?
(由投影导入,创设了情境。再让同学自己谈想要了解的内容,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
2.感受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吨的形象,并且给予吨生命,以吨的语气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确1吨=1000千克。
(借助直观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吨,调动同学探究新知的爱好。)
(2)让两名同学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问:假如1吨大米得搬几次?
(同学亲自体验,再次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同学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3)让同学出示课前调查,即金班同学的体重表。从中选一位体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学为例,看看金班谁的体重接近25千克。问:有多少个这样的同学约为一吨?(让同学估一估,答出40)然后请40个同学出来,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吨的东西掉下来的声音。
(这些活动,培育了同学收集信息的技能,而且在这一实践中,不但同学的估算技能、探究技能得到了熬炼和提高,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和谐进展。)
(4)同学自读,小组沟通对吨的认识。
(5)同学质疑,释疑。
(6)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找找吨和千克的关系。
(让每个同学都参加到活动中,人人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7)用“……是……千克,……为1吨”的形式造句。
(让同学积极动脑思索。挖掘生活中吨的问题,既加深了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又开拓同学的思路。同时也熬炼了同学的语言表达技能。)·
3.拓展认识,。加深印象。
(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图旁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2)电脑出示两幅卡车图,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
问:这两句你能换个说法,使它意思不变吗?
(3)出示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倍。你能提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
《吨的认识》的教案3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约换算.
3.培育同学初步的观测技能、估量重量的技能和推理技能、进展同学的空间想象技能.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预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假设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详细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最末一题填单位,对同学来说有肯定的难度.假如有的同学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老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讨论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状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同学汇报时,老师实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究竟有多重呢?〔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3〕引导:假设三班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
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同学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老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依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同学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同学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三、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事?
2.争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同学清晰的掌控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
四、巩固与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对学校数学低班级学段有关质量单位的学习的总结与系统化的一部分内容。重难点是让同学通过观测、操作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重1吨的物体大约有多重,建立吨的观念。并且掌控吨与千克间的进率关系。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对吨产生爱好,首先从生活入手从他们学过的知识入手,引出吨这个质量单位。并以吨的自我介绍引入吨的概念,这样既不显得生硬和死板又可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向他们初步介绍吨的知识。明白计量大宗物品和质量较重的物体时可以用吨做单位。
教学中运用实物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1吨很重,大多数同学只是通过观测以及听别的同学说得到了1吨很重的结论。体验中还应当再让更多的孩子亲身感受到1吨很重,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形象的1吨的概念及形象。这样便于孩子建立1吨的概念,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在教学中此处体验比较仓促,没能让孩子充分体验,而且也没有切实为孩子更好地去体验1吨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还应进行分组体验,采纳多种体验方式。
后面的图示,没有充分利用,只是让孩子走马观花,重在了计算上,成了机械性的练习。其实可以好好利用这个图示,帮孩子们把1吨的概念由形象转化为抽象化,再通过图示将1吨转化为形象的事物,帮孩子在头脑和思维过程中走一个来回,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吨的概念。同学们才会真正明白吨很重,并且在生活中合理地去应用它。
在吨与千克的换算过程中,用了许多时间去处理。这里挤了许多前面体验的时间,其实现在想想,假如孩子真的明白了,体会到了吨的概念,相信有以前的换算基础,这里的换算对他们来说也就不是问题了。而在这节课中,孩子们更多的还是机械性的、抽象的计算,没能充分联系实践和体验。
在上这节课的过程中让对学校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诠释,老师要想做到把自己的数学思想传授给同学,的确需要下很大的工夫
《吨的认识》的教案4
教学内容:P88—90《作业本》P53
1、使同学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约化聚。
3、培育同学对物体质量估量的技能,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同学估量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
2、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
〔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吨的认识》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
2、掌控1吨=1千克,并能进行简约的计算。
3、结合详细情景,提高对物质质量的估量技能。
教学重点:
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控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简约的计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吨和千克的简约计算。
教具预备:
多媒体教学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4千克=〔〕克3000克=〔〕千克9千克=〔〕克9000克=〔〕千克
二、感知情景,提出问题。
1、老师:出示多媒体教学图,一头大象
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头大象有多重,同学们一头大象有三千克左右,这么巨大的大象,用千克做单位合适吗?应当怎么办呢?
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老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吃食教学情景图,引导同学看一看算一算
每头水牛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重多少?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约重多少?
每袋面粉10千克,100袋面粉多少千克?每个小伙伴重25千克,40个小同学重1000千克?
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1吨大约有多重?
同学:得出结论1吨=1000千克1t=1000kg
4、说一说
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吨表示?
同学:小组争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4题
2、第5题,老师问同学答。
板书设计:
吨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四、教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同学有了前面的基础,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很难,对于单位间的换算掌控较好,估量详细的时间还是不准,需要强化训练。另外,让同学更贴近生活去感受。
《吨的认识》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掌控单位间的换算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预备:
课件和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状况下运用千米?什么状况下运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预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当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同学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同学读一读,最末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木材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不动产房产赠与合同协议书
- 学校演播室装修协议
- 电影合作拍摄协议书
- 怀孕离婚协议书
- 柑桔产业帮扶协议书
- 工伤回家调养协议书
- 2025年03月浙江嘉兴市南湖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9人-统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化学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新食品安全法相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贸易术语及应用及试题及答案
- 淘宝网店转让合同范本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职(专科)单招政策解读与报名课件
- 劳务派遣标书项目实施方案
- 我译网面试题及答案
- 合伙经营机械合同范本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2025年四川省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员额制人才招聘80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