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_第1页
森林营造技术_第2页
森林营造技术_第3页
森林营造技术_第4页
森林营造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营造技术

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刘芳姓名:欧阳2013年6月19日TOC\o"1-5"\h\z\o"CurrentDocument"前言 2\o"CurrentDocument"实习安排 2\o"CurrentDocument"实习内容 2\o"CurrentDocument"3.1划分立地类型 2\o"CurrentDocument"3.2整地 3\o"CurrentDocument"3.3苗木移植 5\o"CurrentDocument"3.4复合经营调研 6\o"CurrentDocument"3.5实习体会 7前言《森林营造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能力课之一、造林设计及施工实训又是专业实践课之一,由此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森林营造工作始终是林业工作的核心内容,它在发展森林、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正式确立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建设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列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空前重视,着力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林业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习安排周一:上午:划分立地类型(外业) 下午:内业周二:上午:整地(水平阶、反坡梯田、撩壕)下午:整地(块状、鱼鳞坑)周三:上午:移苗造林(滇朴) 下午:休息周四:云南丰泽园植物园参观调查周五:上午:农家乐经营方案 下午:撰写实习报告实习内容3.1划分立地类型3.1.1实训目标综合应用植物、土壤、生态、测量和森林营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刘芳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外业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划分立地类型,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我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1.2实训场所学院405林场3.1.3实训形式在刘芳老师指导下,全班分为6组,8人一组进行外业调查。在此基础上,汇总全班所有调查资料,确定出影响立地类型的因子。3.1.4实训备品与材料土壤调查表、植被调查表、计算纸、铅笔、锄头、铲子、测高器、钢卷尺。3.1.5实训内容与方法外业工作.1调查土壤情况在典型地段挖取有代表性的剖面,深至母岩或1m,宽50〜80cm。要求每个林班至少一个主要剖面,每个小班按约6〜7hm2一个对照剖面。调查土层厚度、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酸碱度、母岩等对造林有关的各项因子,填写土壤调查记录表。.3调查植被情况采用典型样方调查,样方面积灌木为5X5m,草本1X2m。调查主要灌木和草本的种类和高度、植被总盖度、灌木总盖度、草本总盖度、植物群落形成原因等,填写植被调查表。内业工作.1寻找主导因子划分立地类型依据的主导因子应是对树木生长影响大、且因子本身有较大差异的立地因子。逐个分析海拔、坡度、地位、坡向等地形因子和土层厚度、表土层厚度、岩石性质等土壤因子对生活因子的影响,找出作用大的因子;然后从整个调查区的角度逐个分析这些因子本身是否有较大的差异,差异大者可作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2划分立地类型根据立地分类体系的要求,将主导因子进行分级和组合,组合成理论上的立地类型数。再根据调查区的实际情况筛选掉不存在的立地类型,从而得出实际的立地类型数。3.1.6确定主导因子及各小班立地类型主导因子: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土壤颜色。立地类型:01小班:陡坡阴坡厚层红壤立地类型;02小班:斜坡阳坡厚层红壤立地类型。3.2整地3.2.1整地实习意义及器材了解造林整地的意义;明确造林整地的工作内容;掌握主要造林整地方式方法和技术要点。8人一组,在刘芳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造林整地的操作。每组配备锄头3把、钢卷尺1把。其他材料视实训内容确定。3.2.2实训内容与方法实习中,我们选择云南常用的5种整地方法进行实习。S1-1水平阶整地整地 S1-2实拍图*欧阳制)第3页共8页水平阶整地 它又称水平条,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阶宽随立地条件而异,石质山地一般0.5〜0.6m,土石质山地和黄土地区可达1.5m;阶长随地形而定,一般为2〜lOm;深度30〜35cm以上。深度30〜35cm以上。图苴一1反坡梯田整地图豹f实拍图K欧阳制遂E3-3实拍图E3-3实拍图iftPB制)反坡梯田整地田面向内倾斜成3。〜15o反坡;面宽1〜3m;每隔一定距离修筑土埂,以防汇集水流;深度40cm以上。此法适用于坡度不大,土层较深厚的地段,以及黄土地区地形破碎的地段。整地投入劳力多,成本高,但抗旱保墙和保肥的效果好。@3-1撩壕整地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整地、倒壕整地。壕沟的沟面应保持水平,宽度和深度根据不同的要求有大撩壕和小撩壕之分,其中大撩壕宽度约0.5m,深度为0.5m以上;小撩壕宽度0.5m左右,深度约fc.3-0.35m;壕间距2m左右;长度不限(4)山地块状整地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坑穴。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水平,或稍向内侧倾斜。边长40cm以上,深30cm以上,外侧筑埂。图鱼鳞坑整地 图实拍图(欧阳制)(5)鱼鳞坑整地为近于半月形的坑穴。坑面水平或稍向内侧倾斜。一般长径横向)0.8〜1.5m,短径(纵向)0.6〜1.0m,深约40〜50cm,外侧用生土修筑半圆形边埂,高于穴面20〜25cm的土埂。在坑的内侧可开出一条小沟,沟的两端与斜向的引水沟相通。鱼鳞坑主要适用于坡度比较大、土层较薄或地形比较破碎的丘陵地区,水土保持功能强,是水土流失地区造林常用的整地方法,也是坡面治理的重要措施。3.2.3注意事项严格控制造林整地的规格。回填土时,注意不要将心土沙石置于表面。注意安全实习,避免使用工具不当造成人身伤害。3.3苗木移植3.3.1苗木移植意义及工具明确各种苗木栽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苗木栽植主要方法的操作过程与技术要求。在学院405林场,8人一组,在刘芳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苗木栽植的操作。每组配备苗木8株(滇朴),修枝剪1把、植苗锄头1把、植苗桶1个。3.3.2实训内容与方法(穴植法)操作过程(1)确定株行距按造林作业设计的密度和种植点配置方式确定栽植点的位置(提前经过穴状整地的造林地除外)。(2) 开穴穴的大小要根据苗木的根系状况决定,穴的底部与上部应大小一样,防止底部成锅底形,挖穴时应将表土与心土分别放于穴旁。(3) 植苗栽苗时一手拿苗木的根茎部,一手整理根系,将苗直立穴中,使根系舒展不窝根,然后把细碎的表土填入穴中,填至一半时,把苗木向上略提一下,达到适宜栽植深度,使根系舒展后踩实把余土填上,再踩实,最后在上面撒一层细土或枯枝落叶,以防止水分蒸发,这种操作过程简称为“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要求(1) 根系舒展就是使根系保持自然伸展状态,即主根垂直,侧根与主根之间适当的角度,否则就会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2) 深浅适宜根茎应低于地表1—2cm,在干旱多风地区表土易被风吹走,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以及沙丘的迎风面应低于地表4—5cm)。(3) 根土密接根系只有与土壤紧密结合才能起到吸收到作用适用条件穴植法的应用不受苗木大小、立地条件的限制,但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应用更显其优点。涔冷0;&骸1.放苗 2.填表土、提苗踏实3.4复合经营调研我组一行8人在刘芳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调研了果香园的复合经营模式,我们调研的结果是:果(林)农复合经营。3.4.1主要作物:果(林):石榴、桃树、梨树、李子树、樱桃、柿子树、软枣树。农业:魔芋、小苦菜、小瓜、大白菜、韭菜、四季豆、香菜。绿篱:金竹。3.4.2问题:农作物种植过密,不利于树体的生长;果树和经济林木的种植布局有缺陷,既不利于经济林木的生长也不利于果树的生长;果树下过分种植农作物使其和果树争夺养分。3.4.3相关建议:第一从生态效益角度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土壤肥力、防风、净化CO2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果香园的经营模式没有从生态方面来规划,应适当的栽植有利于生态方面的果树。第二从经济效益角度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在造林初期间农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中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达到以短养长;而果香园是农林复合经营但对果树养护和林下农作物管护不好,没有充分发挥农林复合经营的优点,建议在春冬季节对果树进行修整,提高经济效益。3.5实习体会这次实习让我感触颇深,让我再一次深入的了解了《森林营造技术》这门课程,也让我感受到授课教师对此门课程的重视,实习任务环环相扣,这更像是我们在实际工作、造林,有机的把本门课程所有的重点重新温习、实践了一遍。本周重点是划分立地类型、整地、复合经营调研。此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灵活变化,既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在土壤调查中各项因子调查需要认真记录并进行检查。在刚开始调查时对各项因子调查得不够全面,所以再调查记录完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