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一年记录(PDCA)_第1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一年记录(PDCA)_第2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一年记录(PDCA)_第3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一年记录(PDCA)_第4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一年记录(PDC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1月31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对病人在进行X线摄片时体位放置标记情况进行检查,目的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减少医疗差错。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随机抽查1月份X线摄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集中进行放射科的图像质量评价活动,重点关注体位放置标记正确情况。C巡查结果:1.总结2010年12月图像质量整改反馈: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大家对检查者体表异物的重视性有了明显提高,这方面的差错明显减少。2.分别抽查2011年1月X线图像100例,评价图像质量,重点为标记的摆放。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10086%1313%无标记,标记摆放不规范,体位不标准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摄片要时刻提醒摆放标记,尤其是需要区分左右、上下、前后位置的,不能混淆位置。2.标记的摆放错误或未摆放,容易引起误诊,重申:胸部正位片必须摆放“右”,侧位片摆放“左”或“右”,脊椎、骨盆片、头颅正位片摆放“右”,四肢长骨摆放“左”或“右”。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2月25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对病人在进行X线胸部摄片时体位放置正确情况进行检查,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保证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组成的质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2月份X线摄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集中进行影像科的图像质量评价活动,重点关注X线摄片时体位放置正确情况。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1月图像体位标记摆放正确情况整改反馈: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大家对检查者摆放正确标记的重视性有了明显提高,这方面的差错明显减少。2.分别抽查2011年2月胸部平片X线图像10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10092%88%体位偏斜,中心线未校正,呼吸伪影,两侧肩胛骨重叠,女性内衣金属伪影等A整改措施:胸部平片位置摆放,是最常规的位置,也是最常用、重要的位置,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正确摆放对影像诊断有非常大的帮助。附:胸部后前正位正确摆放1.病人面向胸像架站立,前胸壁紧贴胸像架面板,两足分开,身体站稳。2.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暗盒中线,下颌稍仰,置于颏托上,暗盒上缘超出两肩。3.双肘屈曲臂内旋,手背置于髋部,锁骨成水平位。4.中心线通过第四胸椎处垂直射入胶片。5.深吸气后屏气曝光。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3月31日P计划与目标:尽管目前CR拍片对曝光条件的宽容度较大,仍发现有部分片子曝光条件不佳,图像清晰度不够。本月对X线摄片时曝光条件情况进行检查,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合理应用曝光条件,保证图像质量,对不合理的曝光条件进行修改。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组成的质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3月份X线摄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集中进行放射科的图像质量评价活动,重点关注X线摄片时曝光条件情况。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2月图像质量整改反馈: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大家对胸片体位摆放正确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图像质量较前有很大的提高。2.分别抽查2011年3月X线图像100例,评价图像质量,重点评价曝光条件。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10093%77%曝光条件不佳,图像模糊,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不理想。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常规X线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2.对胸部拍片尽量采用高KV拍片,对每一个人员高千伏摄片一定要保证质量。KV:120~125,MAS:4~5,但条件要随人员胖瘦情况适当变动。3.对膝关节正侧位片适当提高KV。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4月30日P计划与目标:据临床反馈,放射科在胸部CT扫描时,对临床上高度怀疑支扩或肺部早期肿瘤时没给予CT薄层扫描。本月对所有胸部CT扫描患者检查,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并掌握CT薄层扫描的适用症和扫描方法,提高病变检出率。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随机抽查4月份胸部CT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集中进行放射科的图像质量评价活动,重点关注支扩和肺部小结节灶患者CT薄扫概率,对图像质量进行评比,发现其是否存在问题。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3月图像质量整改反馈:发现大家对摄片曝光条件基本上能够恰当把握,废片率明显减少,胶片对比度增加,层次更加丰富,影像清晰。2.分别抽查2011年4月胸部CT图像分别100例,评价图像质量,图像质量基本上可以,有个别病人确实存在该薄扫而没有薄扫的现象。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胸部CT薄扫的适应症,抓住关键要点,该薄扫就薄扫,宁可多扫,不可少扫。有疑问时,向上级技师或医师指导。2、重新制订规范,要求对下列病变或部位必须进行CT薄扫:肺部小结节、支扩、间质性病变;中耳、内耳病变;细微部位的骨折等。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5月27日P计划与目标:有部分骨科医生反映,放射科医师在四肢大关节摄片时,放置位置不到位,本月对四肢及关节X线摄片病人图像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保证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 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随机抽查5月份X线四肢和关节病人摄片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是否存在问题。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4月图像质量整改反馈:经过指出和改正,目前胸部CT薄扫技术已规范,没有发现类似以上错误。2.抽查2011年5月X线四肢和关节图像分别10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10087%1313%四肢长骨拍片位置不正,有的未包括一侧关节,有的未包括周围软组织,有的曝光条件使用不当,骨小梁显示不佳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常规X线四肢和关节摄片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四肢关节放置要到位,正位要正,侧位要侧;长骨拍片必须包括一侧关节及周围软组织。2、四肢关节拍片使用条件一定要恰当,使骨小梁能够清晰显示。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6月24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开始,体检工作量加大。本月对体检X线胸部摄片图像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对2月份的胸片质量整改后进行再次检查。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保证胸片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组成的质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2011年6月份体检X线胸部摄片病人摄片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是否存在问题。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5月图像质量整改反馈:经过指出和教育,技术员对四肢关节的摄片技术水准有了明显提高,四肢关节位置基本放置到位。2.分别抽查2011年6月体检X线胸部摄片图像10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10085%1515%肺尖未包全,体表有异物伪影,呼吸移动,清晰度欠佳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常规胸部X线摄片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矫正中心线,两侧肩胛骨拉出肺野之外。2.摘除体表异物,减少伪影影响。附:(一)胸片影像标准1.胸廓对称显示;2.双锁骨位于第一前肋间上1/3呈对称显示;3.双胸锁关节对称;4.双肩胛骨投影于双肺野之外;5.横膈以上肋骨呈整体显示(前6肋,后10肋);6.双肺野血管影显示至末梢血管。7.无明显伪影8.层次丰富,对比良好(二)解剖结构显示:1.肺野;2.气管及邻近支气管;3.心脏及主动脉边缘;4.横膈及双侧肋膈角;5.心影后肺野及纵隔;6.心影后脊柱影。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7月29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重点对小儿患者在进行X线胸部摄片时体位放置正确情况、防护和呼吸伪影对图像质量影响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其是否存在问题;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保证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组成的质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7月份小儿胸部X线摄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集中进行影像科的图像质量评价活动,重点关注X线摄片时体位放置正确情况、防护和呼吸伪影对图像质量影响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6月图像质量整改反馈: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大家对体检病人胸部X线摄影重视性有了明显提高,胸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分别抽查2011年7月小儿胸部X线图像10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10081%1919%呼吸伪影,防护不全,体位不正。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小儿胸部X线摄片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高Kv、短时间曝光。2.小儿中下腹部要有铅布遮挡,光圈要适当小。3.选择小儿安静时曝光,必要时要求大人帮忙,并注意大人的防护。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8月31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重点对患者摄腹部X线立卧位图像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其是否存在问题;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保证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随机抽查8月份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集中进行放射科的图像质量评价活动,重点关注X线摄片时体位放置正确情况和呼吸伪影对图像质量影响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7月小儿胸部X线图像质量整改反馈:通过不断摸索和努力,大家对小儿胸部X线摄影技术掌握的比较熟练,胸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分别抽查2011年8月腹部立卧位片图像6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6083.33%1016.67%体位不正,呼吸伪影,两膈不全,卧位片时没有包括耻骨联合。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2.患者直立,双手抱住暗盒,胶片上缘平患者两乳头连线。3.嘱咐患者深呼气屏气后曝光。附:腹部立位片影像标准1.双侧膈肌、腹壁软组织及骨盆呈对称性地投影于胶片正中。椎体棘突位于片正中。2.膈肌边缘锐利,胃内液平面及可能出现的肠内液平面、膈下游离气体均应辨认明确。3.肾、腰大肌轮廓,父壁脂肪线及骨盆阴影显示清晰。4.无明显伪影。5.层次丰富,对比良好。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9月30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重点对患者摄骨盆平片图像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其是否存在问题;目的让放射科全体技术人员能够规范操作,提高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组成的质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8月份骨盆平片X线摄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发现其存在的问题。C巡查结果:1.2011年8月腹部X线图像质量整改反馈:大家对腹部平片X线摄影技术掌握的比较熟练,图像质量良好。2.分别抽查2011年1—9月骨盆平片图像10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R10092%88%耻骨未包全,髋关节呈外旋位,图像清晰度欠佳,左右不对称。A整改措施: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骨盆平片X线摄片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采取标准体位。附:骨盆正位片的位置摆放患者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心并垂直,两下肢伸直,双足脚趾靠拢,双侧髂前上棘与台面等高。胶片上缘包括髂骨嵴,下缘抵耻骨联合下3厘米处。中心线:对准两侧髂前上棘联线中点至耻骨联合上缘联线之中点垂直胶片中心。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10月30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对外伤病人椎体进行CT扫描时选择扫描方式和体位放置正确情况进行检查,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保证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组成的质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7-10月份椎体扫描CT片图像,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活动,重点关注椎体扫描方式和体位放置正确情况进行检查。C巡查结果:1.2011年9月骨盆平片X线图像质量整改反馈:各位技师能够正确摆放骨盆正位片位置,两侧髋关节呈标准正位,左右对称,图像清晰度有所提高。2.抽查2011年7-10月椎体CT扫描图像10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片百分比存在问题CT5090%510%两侧耳环未摘取,颈椎环枢关节不对称,扫描层厚过厚,扫描范围过小,没有软组织窗。A整改措施: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椎体CT扫描技术的关键要点,采用薄层螺旋扫描,用软组织窗、骨窗重建,最好选用窄窗观察;观察椎体骨折情况,可图像三维重建,以便了解整体骨折情况。附:颈椎CT平扫方法一、适应证:1.脊柱外伤。2.各种原因的椎管狭窄。3.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椎间盘突出。4.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5.椎管内占位病变。6.CT引导下介入放射学检查。7.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8.先天性畸形和发育异常。9.脊柱退行性病变。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一)检查前病人的准备1.嘱咐患者在检查期间避免作吞咽动作,并保持体位不动。2.扫描前去除病人颈胸部位饰物等其它金属物品。(二)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头部略垫高,两臂下垂并用颈托固定颈部。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扫描范围3~7颈椎椎间盘或根据临床要求。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根据定位片显示,适当倾斜扫描机架角度。扫描野12~20cm。扫描层厚2~3mm(椎间盘),3~5mm(椎体)。扫描间隔2~3mm(椎间盘),3~5mm(椎体)。成像矩阵512×512。扫描参数110~140kV,120~250mA,1~3s(视CT机型号而定)。软组织或标准算法。参加人员: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PDCA)日期:2011年11月25日P计划与目标:本月对病人在进行中耳乳突CT扫描时选择恰当的扫描方式和体位放置正确情况进行检查,目的让放射科全体医技人员能够规范操作,保证图像质量。D实施落实:由XX主任、XX主治医师和XX医师组成的质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11月份中耳乳突CT扫描图像,组织科室人员集中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活动,观察其是否存在问题。C巡查结果:1.总结2011年11月椎体CT扫描图像质量整改反馈:技术人员椎体CT扫描技术有一定的提高,但三维图像重建欠熟练,需要不断提高。2.分别抽查2011年11月耳部CT扫描图像分别30例,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见表:类别数量优良率丙级百分比存在问题CT3083.3%516.6%层太厚,部分断层扫描A整改措施:1.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耳部CT扫描技术的关键要点。常规行HRCT检查,扫描体位为横断面和冠状面。2.螺旋CT容积扫描后经过三维创建图像可获得任意方位影像;还可以观察鼓室、乳突窦、迷路内部改变。附:颞部(内耳)CT检查方法一、适应证颞骨部的先天性畸形、炎症性疾病、外伤、肿瘤、耳硬化症、耳源性脑脓肿等。二、检查前病人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取得患者合作。2.去掉所有头部的金属饰物和各种物体,避免伪影干扰。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给予适当的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三、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2)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4)扫描定位标记听眶线(RBL),冠状线(COR)。(5)扫描范围横断面以听眶线向上连续扫描至鼓窦盖;冠状面以冠状线垂直听眶线自外耳孔前源向后连续扫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12~15°角。(7)扫描野(FOV)20cm。(8)扫描层厚超薄层1.5~2mm;薄层3~5mm。(9)扫描间隔同扫描层厚。(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参数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