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手册_第1页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手册_第2页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手册_第3页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手册_第4页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册风电工程升压站电气安装篇2 第二节高压组合电器(GIS)安装 9- 第五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安装 25- 第十节主控室盘柜(二次盘柜)安装 48-第十一节就地盘柜(检修箱)安装 52- 第一节主变压器安装1.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1.1变压器就位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其横向、纵向以及标高误差均1.1.2冷却装置在安装前应按照制造厂规定的压力值用气压或油压进行密封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冷却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持minh应无渗漏,水、应分别检查渗漏。1.1.4外接油管路在安装前,应进行彻底除锈并清洗干净。1.1.5升高座、套管安装前,各项试验应合格,且与出厂试验数值相体法兰面平行就位,放气塞位置应在升高座最高面。1.1.7充油套管的油位指示应面向外侧。1.1.8均压环表面应光滑无划痕,安装牢固且方向正确;均压环易积水部位最低点应有排水孔。1.1.10气体继电器安装前应经检验合格,动作整定值符合定值要求,且继电器箭头标志应指向油枕侧。向应正确,阀盖和升高座内部应清洁,封严密,电接点动作准确,绝缘性能、动作压力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1.1.12吸湿剂应干燥,油封油位应在油面线上。1.1.14膨胀式信号温度计的细金属软管不得压扁和急剧扭曲,其弯曲1.1.15冷却系统控制箱应有两路交流电源,自动互投传动应正确、可1.1.16绝缘油必须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1.1.18注入变压器的油温应高于器身温度,且注油速度不宜大于表的规定。变压器电压等级(变压器电压等级(kV)110变压器油电气强度(kV)≥35变压器油含水量(μL/L)≤35变压器油含气量(%)-颗粒度(1/100mL)-器及储油柜应进行密封试验,在油箱顶并无渗漏。静置时间(h).1.221.1.22变压器本体应有2点接地。中性点接地引出后,应有2根接地引线与主接地网的不同干线连接,接其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接1.1.23局放试验前后本体绝缘油色谱试验比对结果应合格。1.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1变压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电气专业应对基础中心线、标高等进行核查;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对中心线、标高进行复核。1.2.2变压器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击和振动。变压器就位后,三维冲击记录仪记录的冲击值应符合制造厂及合同的规定,一1.2.4器身在大气中暴露时间的控制。器身在大气中暴露时间的计算规定:由变压器开始破干燥空气时算起,到变压器开始抽真空为止。变压器内部检查应在周围空气温度不低于0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器身暴露于75%,不得开始工作或应立即停止工作。人不得进入油箱。当油箱内的含氧量未达变压器内部检查过程中,切勿遗漏任何杂物、工具于变压器本体内。1.2.7所有法兰连接处应用耐油密封垫圈密封;密封垫圈应无扭曲、变形、裂纹和毛刺;密封垫圈应使用产品技术要求的清洁剂擦拭干净,封垫的压缩量不宜超过其厚度的1/3.法,逐步对角旋紧每颗螺栓,1.2.9本体及有载调压开关上的瓦斯继电器应加装防雨罩。1.2.10在抽真空时,必须将不能承受真空下机械强度的附件与油箱隔离;对允许抽同样真空度的部件,应同时抽真空;真空泵或真空机组应有防止突然停止或因误操作而引起真空泵油倒灌的措施。1.2.11变压器本体、滤油机及油管道应可靠接地。1.2.12静止完毕后,应从变压器的套管、升高座、冷却器、气体继电器及压力释放装置等有关部位进行多次放气,直至残余气体排尽。最后调整油位至相应环境时的位置。1.3变压器施工工艺图片示例与安装专业核对、复测第二节高压组合电器(GIS)安装2.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2.1.2气体充入GIS各个气室前应按产品的技术规定对设备内部进行真空处理,真空残压及保持时间应符合产品要求。2.1.3GIS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及其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辅助开关及电气闭锁应正确、可2.1.4密度继电器的报警、闭锁值应符合规定,电气回路传动正确。2.1.5六氟化硫气体漏气率和含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2.1.6GIS设备外壳接地良好。2.1.7GIS设备油漆应完好,相色标志正确。2.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2.2.1GIS安装对环境要求较高,安装前必须进行交安的交接。安装门锁齐全,具备房间封闭条件;电缆沟道施工完成;照明、起重机械投入使用。建防风、防雨、防尘临时帐篷,安装机械满足要求。2.2.2根据制造厂技术资料规定,对基础中心线进行复核。置,除了要保证分支母线能够伸向窗外,同时还应保证分支母线安装程序2.2.4基础预埋检查:中心线误差≤±10mm;相邻误差≤±5mm;2.2.5安装基座检查:中心线误差≤±5mm;水平误≤±2mm。2.6部件装配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并根据产品要求采取防尘、防潮措施。2.2.7应对可见的触头连接、支撑绝缘件或盘式绝缘子进行检查,应2.2.8法兰对接前应先对法兰表面、密封槽及密封圈进行检查,法兰面及密封槽应光洁,无损伤,对轻微伤痕可用砂纸、油石打磨平整。密封面、密封圈用无纤维裸露白布或者不起毛的擦拭纸沾无水酒精擦拭干净,将密封圈放入密封槽内,确认规格正确,然后在空气一侧均匀地涂密封剂,并薄薄的均匀涂到气室外侧法兰上。涂完密封剂应立即接口或盖封板,并注意不得使流入密封圈内侧。2.2.9GIS安装前,方可将元件的运输封盖打开,应用塑料薄膜将开2.2.10母线安装时,应先检查表面及触指有无生锈、氧化物、划痕及凸凹不平处,如有,则采用砂纸将其处理干净平整,并用清洁无纤维裸露白布或不起毛的擦拭纸沾无水酒精洗净触指内部,在触指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电力复合脂。如不立即安装,应塑料袋或塑料纸将其包好。2.2.11抽真空时,应采用带有抽气逆止阀的真空泵,以防止突然停电或错误操作而引起到破坏真空事故。SF符合产品说明书要、安装和试验工作结束后,应清点用具、用品,检查确认无遗留物后方可封盖。2.2.14在涉及到GIS对接时,要提前与厂家进行沟通,特别注意接口处母线、连接螺栓的尺寸规格等。2.3工艺图片示例第三节高压断路器安装3.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3.1.1断路器到达现场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无破损、备品备件齐3.1.2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备安装要求;基础中心距离及标高偏差不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缺损;瓷套与法兰的接合面粘合牢固,法兰结合面支柱内预充的气体压力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操动机构:传动部分无a)落地式支架:支架与基础间垫片不超过3片,总厚度不大于b)可调节螺母支架:调节螺母高度符合设计要求。c)支架相间中心距离误差≤5mm。3.1.5极柱安装:a)按厂家的部件编号和规定顺序进行组装,按厂家标明吊点拴挂b)本体吊装时应采用吊带,并采取防碰撞措施。c)密封部位螺栓应使用力矩扳手紧固,其力矩值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d)同相各支柱瓷套法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支柱中心线间距离置和辅助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接点应接触良好;b分、合闸线圈的铁芯动作灵活、无卡阻;c)加热、驱潮装置及控制元件的绝缘应良好,加热器与各元件、d)机构箱门关闭严密,内部干燥、清洁,接地可靠、标识清晰;e)操动机构固定牢靠,并与断路器底座标高相配合,底座或支架f)弹簧机构安装:安装前,弹簧应处于能量释放状态;合闸弹簧储能完毕后,辅助开关应将电动机电源切断;合闸完毕,辅助开关应将电动机电源接通;分、合闸闭锁装置动作应灵活,复位应准确而迅速,并应扣合可靠;机构分合闸位置和储能位置指示应正常。连接管路应清洁,连接处应密封良好,且牢固可放阀动作应可靠,关闭严密;联动闭锁压力值应按产品的技术规定予以整定。防失压慢分装置应可靠。a)传动部件无损伤、锈蚀,按厂家要求对接,牢固可靠。b)管路表面无损伤、变形,接头处平整、清洁、无毛刺,按厂家要求秩序进行管路连接,接头螺母紧固扭矩符合厂家要求。c)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辅助开关动作正确可靠。.1.8监督充气过程中进行密度继电器报警、闭锁接点检测。密度继SF6气体压力、泄漏率、含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SF6气油漆应完整、相色漆、接地标示正确,工艺美观;设备清洁。3.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3.2.1安装前应用水准仪对基础高度进行复核,确认基础的中心距离3.2.2应按制造厂的部件编号和规定顺序进行组装,不得混装;为避免混装须逐台倒运到位,并进行外包装检查。3.2.3断路器的固定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且牢固可靠。支架或者底寸应与基座相符且连接牢固。3.2.4所有部件的安装位置正确,并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保持其应有的水平或者垂直位置。所有安装螺栓必须用力矩扳手紧固,且经质检、监理、业主见证无误方为合格。3.2.5SF6断路器的安装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的天气下进行;对灭弧3.2.6SF6断路器充气建议由厂家操作或者是在厂家指导下操作,充需对断路器进行气密试验,待试验合格方为安装结束。3.2.7设备接地线连接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且无锈蚀、损伤、连接牢靠。应涂以60~100mm(最好是宽度与接地扁钢同宽)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3.3工艺图片示例第四节:隔离开关安装4.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4.2.1隔离开关底座与设备支架安装应做到无垫片安装。4.2.2支柱绝缘子安装应垂直于底座平面且连接牢固;同一绝缘子柱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同相各绝缘子柱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4.2.3检查处理导电部分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用细砂纸清除氧化物,清除后涂以复合电力连接脂连接。4.2.4设备到达现场后,相关单位应仔细核对设备数量、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安装孔是否和设计图纸完全相符。4.2.5施工单位应仔细阅读施工图及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和材料采购。4.2.6支架安装后,行、列的定位轴线误差≤5mm,支架顶部标高误差≤5mm,相间轴线误差≤10mm,本相间距误差≤5mm,垂直度误差4.2.7按厂家配套型号选配支柱瓷瓶、导电部件与底座组装成整体,注意机构方向、主刀开口方向及地刀方向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各相拐应处于正确位置。隔离开关吊装吊点设置合理,吊具正确拴设,采取吊装重心偏移措施(麻绳绑扎等),就位后及时将底座与杆顶件可靠连接。垂直断口的隔离开关吊装前处于分闸状态。吊装过程中对动触头导电部分采取保护措施。4.2.8操作机构安装位置、高度满足施工图纸及厂家技术文件要求。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传动轴与底座传动轴中心线应重合,垂直连杆内径与水平线上。电焊时不得造成设备支柱及机构箱污染,隔离开关垂直及水平拉杆连接处夹紧部位应可靠紧固。线长度,并下料组装,导线切割部位无松股、毛刺。静触头固定金具应mm。4.2.10手动调整隔离开关底座拐臂角度、小连杆及水平连杆长度,调整至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并且满足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三相联动隔离开关触头接触时,不同期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当无规定时,最大值不得超过20mm。调整主刀与地刀的机械闭锁满足厂家技术文件°。4.2.11接地安装支架接地引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接地,制作时须采应能满足安装后与砼支架服帖,焊接、防腐工艺满足规范要求。钢支架宜采用扁钢制作接地引线,安装后接地线与钢支架表面应垂直(垂直接扁钢与钢柱之间宜留间隙或加设绝缘材料,以方便接地电阻试验),焊接及防腐工艺满足规范要求。接地线安装后应涂刷接地标志漆,标志漆为黄、绿相间宽度相等(15~100mm)条纹标识。接地线的粉刷高度应一致。4.2.12隔离开关电动操作前,需检查电气回路是否正确,方法是使隔离开关处于半分状态,按分(合)按钮,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能否自停,转动是否平稳。电动操作时检查分合是否到位,同期是否满足要4.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4.2.1设备安装前,应检查支架柱轴线,行、列的定轴线最大允许偏差为5mm,支架顶部标高最大允许偏差为5mm,同相根开允许偏差为m连杆应在统一水平线上。4.2.2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整洁,且应接触良好,接线端子(或者触头)镀银层无脱落。4.2.3隔离开关的各支柱绝缘子间应连接牢固;安装时可用金属垫片 (一般设备均自带)校正其水平或者垂直偏差,使触头相互对准且接触良好。安装螺栓宜由下向上穿入,隔离开关组装完毕,应用力矩扳手检查所有安装部位的螺栓,其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4.2.4隔离开关的底座传动部分灵活,并涂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应调整到操作力矩最小并加以固定;接地开关的垂直连杆应涂以黑色油应调整到操作力矩最小并加以固定;接地开关的垂直连杆应涂以黑色油4.2.5操作机构应安装牢固,统一轴线的操作机构安装位置应一致;电动操作前应先进行多次手动分、合闸,机构动作应正确、平稳、无卡阻、冲击等异常现象;限位装置应准确可靠。4.2.6电动操作前须将隔离开关调整至中间位置,以免由于电动机相序不正确而造成的设备损坏。4.2.7隔离开关调整期间应测量相间距离误差、动触头插入深度、备用行程、分闸状态触头间的距离、不同期值并做好记录。4.2.8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底座及垂直连杆、接地端子及操作机构箱应接地可靠。油漆应完整、相色标识应正确,设备应整洁。4.3工艺图片示例第五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安装5.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5.1.1设备到达现场后,技术人员应仔细核对设备数量、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安装孔是否和设计图纸完全相符。5.1.2按照基础及设备支架安装后的要求对基础及设备支架进行复5.1.3油浸式互感器油位应正常,密封良好,油位指示器、瓷套法兰连接处、放油阀等处均无渗油现象。密度继电器压力应符合厂家要求。5.1.4互感器极性安装方向满足设计院图纸要求,根据厂家说明书的整齐一致。5.1.5电容型绝缘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末屏引出端子、铁芯引出接地端子应可靠接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备用绕组应短接后接地。分级缘的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绕组的接地引出端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5.1.6互感器支架接地线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接地,制作时须采用冷弯制作,避免造成对镀锌层的破坏。钢支架采用镀锌扁钢制作接地线,安装后接地线与支架杆表面平行(接地扁钢与钢柱之间宜留间隙或设绝缘材料,以方便接地电阻测试),焊接及防腐工艺质量满面足规范要求。互感器应保证工作接地点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一般情况下L1(P1)指向母线,L2(P2)指向线路侧;电压互感器主要进行参数核对,以免吊装错误。相色标识正确、美观,高度一致。5.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5.2.1设备到达现场后,技术人员应仔细核对设备数量、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安装孔是否和设计图纸完全相符,以避免设备发货错误。mmm可靠连接,N、X端子在不接有载波装置时必须可靠连接,否则高压将进入出线盒,损坏二次设备,危及人身安全,X端子应直接接地,并保5.2.4电压互感器应分节吊运安装,不可叠装后整体起吊,起吊带油箱的部分时,不允许从顶部起吊,应利用油箱上的专用起吊孔起吊,更吊。5.2.5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必须根据产品成套供应的组件编号进行安装,不得互换。各组件连接触的接触面,应除去氧化层,并涂以电力复工程所在地气候的不同应有相应的防风、尘、雨、雪措施。5.2.6气体绝缘的互感器应检查气体压力或密度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其一次绕组的接地引出端子;5.2.7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电容型的电流互感器,其一次绕组末屏的引出端子铁芯引出接地端子。电流互感器的备用二次绕组端子应先短路后接地。应保证工作接地点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5.3工艺图片示例第六节避雷器安装6.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6.1.1安装前,技术人员应查阅施工图纸、厂家资料对避雷器基础、6.1.2避雷器各节按产品编号进行整体组装,不得互换,法兰连接可靠,对接穿芯螺栓要保证两端露出丝扣长度一致。,多节避雷器宜将底座先就位,然后将避雷器分节吊装。铭牌和放电计数器朝向一致且便于巡视,避雷器压力释放口安装方向应合理,应使其排出的气体不得引起相间或对地闪络,也不得喷及其他电6.1.5均压环应安装牢固、平整,寒冷地区应设有滴水孔。6.1.6监测仪密封应良好,动作可靠,指数应归零或调至同一值;监测仪安装位置应一致,且便于观察监测仪与避雷器连接导体超过1m时应设置绝缘支柱支撑,过长的硬母线连接应采取预防“热胀冷缩”的应6.1.7避雷器支架杆应采用双根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不同接地干线连接;在线监测仪与接地网应可靠连接。6.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6.2.1按每台安装部件产品序号组合,逐台倒运到位,并进行外包装mmmm6.2.3并列安装的避雷器三项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相间中心距离允许偏差10mm;铭牌应位于易观察的用同一侧;所有安装部位螺栓应紧固,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6.2.4监测仪应密封良好、动作可靠,并应按照技术要求连接;安装位置应一致、便于观察;接地可靠;检测仪计数应一致或者为零。6.2.5设备接线端子的接触面应平整、清洁、无氧化膜、无凹陷及毛刺;连接螺栓应齐全、紧固,设备连线不应使设备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6.3工艺图片示例第七节软母线安装7.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7.1.2绝缘子串、导线及避雷线上的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开口销应齐全,不得遗漏。7.1.3金具上所用的闭口销的直径必须与孔径配合,且弹力适度。7.1.4绝缘子串倾斜、绝缘子清洗及绝缘测定符合规定。7.1.5金具的规格、安装位置及连接质量,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的7.1.6软母线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他明显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和变形;规格、数量符合施工图纸要7.1.7采用的金具应有质量合格证,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锈蚀、滑扣等缺陷,镀锌层不应剥落。7.1.8软母线和金具的规格及间隙必须匹配。7.1.9软母线跳线及引下线安装后,应呈悬链状自然下垂,其与构架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7.1.10软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电器接线端子受到超过7.1.11导电接触面应用酒精清洗干净,并涂抹耐热接触脂,螺栓紧固应用力矩扳手。力矩扳手紧固值参照《GB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7.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7.2.1设备到场后应进行现场检查:a)导线外观检查,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他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和变形;规格、量符合施工图纸要求。b)核对金具规格、数量,检查其零部件是否齐全,表面应光滑,c)绝缘子规格、数量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外观无损伤、金属部位无锈蚀,胶合处填料完整,结合牢固。核对金具规格、数量,检查其零部件是否齐全,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砂眼、锈蚀等7.2.2每种规格导线取两件试件送检,试件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导线.3导线展放场地应平整,并采取铺设地毯或其他垫护措施,防止7.2.47.2.4导线切割部位两侧做临时绑扎处理防止松股,切割面应整齐,7.2.5铝股切割时一般可采用手锯,切割时严禁锯伤钢芯,当铝股割m压接后其弯曲度不宜大于压接管全长的2%,外观光滑、无裂纹、无扭7.2.7母线放置区应采取垫护措施,母线搬运过程受力均匀,不得在7.2.8母线弧垂测量:中相软母线上位后,将测量弧垂与施工图纸要,调整可调串,使导线弧度满足要求,其余各相与中相保持7.2.9与耐热导线及金具相连的载流接触面涂上耐热接触脂,耐热接触脂必须均匀涂于全部接触面上。7.3工艺图片示例第八节矩形母线安装8.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8.1.1母线绝缘子支架牢固,横平竖直,标高偏差≤5mm,垂直度偏8.1.2母线表面检查光洁、无裂纹褶皱。有起层、皱皮等缺陷。8.1.4母线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固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应力。8.1.5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死点每一段应设置一个,并应为全或两母线伸缩节中点。8.1.6相邻母线接头不应固定在同一瓷瓶间隔内,应错开间隔安装。8.1.7硬母线接头加装绝缘套后,应在绝缘套下凹处打排水孔,防止绝缘套下凹处积水、冬季结冰冻裂。8.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8.2.1矩形母线制作前应校直,切断面平整,应采取冷弯弯制,不得8.2.2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L为母线两支持点之间的距离),但不得小于50mm。8.2.3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多片的母线弯曲度应一致,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母线弯曲半径要符合8.2.4矩形母线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8.2.6母线搭接面接触部位应平整,去除表面氧化层,进行防氧化处理,并均匀涂抹导电膏,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参照《GB8.2.7母线连接螺栓的螺母应在维护侧,方便观察、检修;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8.2.8裸铜质母线之间搭接时需要搪锡,铜与铝母线搭接时需要使用铜铝过渡板且铜端要搪锡。8.2.9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8.2.11矩形母线接头加装绝缘套后,应在绝缘套下凹处打排水孔,防止绝缘套下凹处积水、冬季结冰冻裂。8.3工艺图片示例第九节开关柜安装9.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9.1.1盘柜安装前应做好交安验收:基础验收合格;盘柜预留电缆孔具备房间封闭条件;照明投用;备用预留孔洞的封堵美观。9.1.2基础槽钢各项允许误差如下表所示:水平度位置误差及不平度允许偏差19.1.3母线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其9.1.4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螺螺栓规格(mm)力矩值(N.m)17.7~22.631.4~39.255.4~69.278.5~98.1156.9~196.29.1.5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盘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垂直度(每米)相邻两盘顶部水平偏差成列盘顶部相邻两盘边盘面偏差成列盘面盘间接缝9.1.6母线安装时,室内配电装置安全净距应符合下表,当电压值超过本级电压,其安全净距应采用高一级的安全净距规定值。适用范适用范围1.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2.网状和板状遮栏向上延伸线距地.3m处与遮栏上方带电部分之间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端口两侧带电部分之间1.栅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2.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无遮栏裸导体至地(楼)面之间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导体之间通向室外的出线套管至室外通道的路面额定电压(kV)号A1A2CDE9.1.7室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mm)。9.1.8检查主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变形、扭曲现象。9.1.9检查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如有镀银层,镀银层应均匀光滑。9.1.10母排连接螺栓大小、孔距、数量符合《GB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_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螺栓的螺母应在维护侧,方便检查和检修,连接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V地排也保证两点与二地干线相连接,6kV盘柜内地排也保证两点与一次接地主网引上点9.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9.2.1开关柜安装就位前对基础槽钢进行复测,保证槽钢面误差在mm钢应有两点或两点以上接地。9.2.2设备开箱检查时,按照设备清单,确保盘柜内电气元件完整,绝缘瓷件干净、无损伤,柜面无碰伤痕迹。间用螺栓连接,使盘间接缝小于2mm。9.2.5盘柜主母线按厂家图纸安装,搭接面应清洁并均匀涂抹电力复9.2.6母线连接螺栓的螺母应在维护侧,方便检查和检修,连接螺栓长度露出螺母2~3扣。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符合规范要求。9.2.76kV开关柜地排应有两点与一次主网引上的接地点连接。二次线仓等电位接地排与等电位接地网连接。9.2.8开关柜电缆接线完成后,及时完善防火封堵,封堵严实。作灵活可靠。9.2.10开关设备电气试验、母线耐压试验合格。9.3工艺图片示例第十节主控室盘柜(二次盘柜)安装10.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0.1.1基础槽钢的埋设要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除要求建筑办理工序交接外,对建筑毛地坪及预埋件的标高也应满足槽钢安装后顶面标高比最终地坪标高10~20mm。10.1.2基础槽钢与主地网应可靠连接,型钢基础水平误差<1mm/m,m型钢基础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mm。DCS础连接牢固,导通良好,DCSm10.1.5盘柜表面平整,附件齐全,门锁开闭灵活,照明装置完好,盘柜前后标识齐全、清晰,盘柜内母线或继保屏上小母线相间与对地距离10.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0.2.1基础槽钢安装时,应避免槽钢盖住电缆进线孔洞,影响电缆进10.2.2基础槽钢安装前底座应进行防腐处理,安装后通知建筑专业进10.2.3屏柜吊装应选择专用吊点,轻吊轻放,倒运过程对屏柜外表油漆及玻璃柜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造成损伤。屏柜四脚固定螺栓与屏柜底部预留安装螺孔保持匹配,固定螺栓采用镀10.2.5小母线安装结束后经检查应正确,安装螺栓紧固到位,电气间护罩,且防护罩应配置齐全,无变形、破固。10.2.7柜内二次接地铜排应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黄绿软铜线与专用接地铜排可靠连接。10.2.8屏柜可开启门应用软铜线与屏柜框架可靠连接。10.3工艺图片示例第十一节就地盘柜(检修箱)安装11.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1.1.1就地单独落地式盘柜基础安装水平度误差<1mm/m,不直度误11.1.2就地成列落地式盘柜基础安装全长水平度误差<5mm,全长不11.1.3就地落地盘柜底座高出地面尺寸符合进线电缆要求,无设计规11.1.4就地悬挂箱中心至地面高度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时一般11.1.5就地盘柜安装垂直度≤1.5mm/m,相邻两盘顶部水平误差<2mm,成列盘顶部误差<5mm,相领两盘边盘面误差<1mm,成列盘面11.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1.2.1除设计图纸明确要求就地盘柜位置外,对壁挂式和支架式就地盘柜、电缆走向等要进行图纸会审和二次设计,确保就地盘柜和电缆槽盒安装位置适当、统一、美观。11.2.2盘柜开箱后可用小车或汽车搬运至安装位置,安装在0米以上盘柜用起重机械吊至安装位置。11.2.3就地盘柜安装位置不影响通行、检修,接线方便,安装在振动较大的区域需在底座与盘柜间加装橡皮垫。11.2.4壁挂式箱、盘可以直接安装在墙上或主构架上,也可以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一般用L50*5角钢制作,壁挂式箱、盘安装后应牢固不晃11.2.5就地保温箱、保护箱、接线盒安装周围环境温度≤45℃,高度温层完整无损,排污管路应接至箱外。11.2.6就地电气盘柜基础接地用-40*4镀锌扁钢由最近的接地网引屏柜可开启门应用软铜线与屏柜框架可靠连接。完好、美观,与原基础颜色无明显色差。11.3工艺图片示例第十二节蓄电池组安装12.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2.1.1蓄电池支架组装要求固定牢靠,水平误差≤5mm。12.1.2蓄电池必须安放平稳,立面垂直,高度一致,外侧面在一个平12.1.3蓄电池极性正确,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连接可12.1.4蓄电池采样线要求排列整齐,接线工艺美观。12.1.5将每组蓄电池各个依次编号,蓄电池标号要求清晰、齐全。12.1.6蓄电池上部或蓄电池端子上应加盖绝缘盖,以防止发生短路。12.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2.1蓄电池组与直流屏屏之间连接电缆的预留孔洞位置适当,以便12.2.2蓄电池安装在厂家提供的支架上或盘柜里,支架的安装按照厂家提供的图纸进行。12.2.3蓄电池安装顺序必须按照装设计图纸或厂家图纸及提供的连接件情况进行合理布置。12.2.4连接件安装前,要确认蓄电池输入熔丝处于拉开状态,以免带负载接入或发生短路现象。12.2.5利用连接件将蓄电池组的各级电池之间连接起来,搭接处清洁合脂,并用力矩扳手紧固,使用的扳手等工具要求绝缘,以免发生短路现象。12.2.6在蓄电池连接的同时,将单体电池的采样线同步接入,接入前首先确认采样装置侧已接入,以免发生短路现象。12.3预期成品图片示例第一节防雷接地安装1.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a)建筑物接地应和主接地网进行有效连接。b)防雷引下线敷设时将引下线扁钢或圆钢调直,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或与断接卡子连接,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并出屋面一定长度,以备与避雷网连接。c)屋顶避雷网安装时将避雷网圆钢调直后,与防雷引下线焊接连接练成一体。敲掉焊接药皮,进行调直后刷防锈漆及银粉。屋面突出部分应增加避雷网与主避雷网焊接成一体,变形缝外应d)断接卡距离室外地面高度统一(1.5~1.8m),应采取保护措施。a)接地引线与避雷针本体应采用螺栓连接。b)至少两点与集中接地装置相连。c)接地引上线地面以上部分应采用黄绿接地漆标识,接地漆间隔宽度、顺序一致,最上面一道为黄色漆。a)接地体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主接地网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材采用电焊,铜排采用热熔焊。b)接地体的搭接长度和焊接方式应符合规定,扁钢搭接长度至少为其宽度的两倍,且至少三个棱边焊接。c)焊接结束后,应除去焊接部位残留的焊药并做好防腐处理。d)设备接地宜采用螺栓搭接,搭接面要求紧密,接地引上线横平e)黄绿接地漆的间隔宽度一致,顺序一致。a)同类设备的接地接地线位置一致,方向一致,接地漆间隔宽度顺序一致,最上面一道为黄色。b)接地线弯制弧度弯曲自然、工艺美观。c)螺栓连接接触面紧密,连接牢固,螺栓丝扣外露长度一致,配件齐全。d)屏柜内专用接地铜排的接地端子布设合理,间隔一致。一个接地螺栓上安装不超过2个接地线鼻,每个接地线鼻最多压5根屏蔽线。电缆屏蔽线绑扎整齐,走线合理、美观。可开启的柜 (箱)门接地线齐全、牢固。1.21.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1施工前做好技术、材料、人员组织和机具准备对到达现场的材料进行规格、质量、外观检查。1.2.2接地沟的开挖宜按场地分区域开挖,深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1.2.3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工作,回填前须经监理人员验收签证同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1.2.4接地网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此时结果需满足设1.3预期成品图片示例第一节电缆支架安装1.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1.1电缆支架角钢平直,无扭曲。切口无卷边、毛刺,支架的横档1.1.2电缆支架安装横平竖直、层间距离一致,支架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各支架间距一致。电缆支架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1.1.3电缆支架固定牢靠。1.1.4支架无锈蚀,焊接处焊渣要清理干净,防腐完好。1.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1电缆支架到场后应进行现场检查,热镀锌支架镀锌层应完好,铁件无扭曲、变形,支架规格、型号及各层间距离应与施工图纸一致。复合支架质保资料应齐全,外观无裂痕、破损、色差。1.2.2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电缆沟内焊接部位也应做防校直处理,但不得破坏扁钢镀锌层;电缆沟沟壁转弯部位或有坡度部位,通长扁钢应采用冷弯工艺,保持与沟璧相同转弯弧度或坡度,冷弯工艺应美观。1.2.4电缆沟通长扁钢经过伸缩缝处,应弯制弧度伸入伸缩缝内。。1.2.5电缆支架横撑角钢端部应安装防护套,防护套安装应牢固、无1.31.3工艺图片示例第二节电缆桥架安装2.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2.1.1电缆桥架安装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2.1.2桥架接口平整,接缝处应紧密平直,盖板平整无趐角,引下桥2.1.3过墙桥架不允许与墙洞一起抹死,应留有2~5cm间隙,用防2.1.4桥架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时,桥架应断开,槽盒用连接板连接,2.1.5直线段钢制桥架长度超过30米、合金或玻璃钢桥架长度超过2.1.6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电缆最小允许2.1.7桥架防火隔板铺设整齐,无漏缝。桥架盖板覆盖及时,固定牢行现场二次设计,大小合适、走向合理,槽盒盖2.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2.2.1电缆桥架到现场后需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2.2电缆桥架防腐油漆要规范合理。严禁桥架接头、废料等现场随意丢弃。2.2.4电缆盖板覆盖后,须做好成品保护,张贴成品保护标识,严防2.3工艺图片示例第三节电缆保护管安装3.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3.1.1套管切割、弯制a)现场切割电缆套管应使用砂轮切割机或切管器。切割面应垂直于管子轴线。管口应光滑、无毛刺。b)电缆套管弯制应使用电动(或手动)弯管机冷弯。c)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被保护于90度。d)电缆套管弯曲处表面无裂纹、无凹陷、镀锌层剥落处,应涂以3.1.2支吊架施工a)支吊架应设置在便于套管固定的地方,间隔不大于管道最大允许跨距。套管转弯处应考虑支吊架,布置应整齐美观。b)支吊架不准直接焊在压力容器、管道或设备上,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梁,或用混凝土预埋件和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3.1.3套管敷设、固定a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当实际施工中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在适b)电缆套管应固定在桥架上边沿,不允许直接从底部或顶部穿入c)电缆套管固定应使用U形抱箍或专用卡子,禁止采用焊接法固e)单管敷设时要求横平竖直,多根管子排列敷设时,管口高度、弯曲弧度应保持一致,力求布置的整齐美观。f)电缆埋管的连接应采用套管焊接连接方式,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3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应焊g)地面上电缆套管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方式,管端套丝的长度不h)电缆套管接入接线盒时应尽可能从下方引入,且必须封堵电缆套管的管口,接线盒与电缆套管的连接孔,必须采用专用开孔机开孔。i)敷设在竖直平面上的电缆套管口应距离平面至少1/4”(6mm)。j)金属软管与电缆套管的连接应采用套丝螺纹连接和卡簧接头连接,电缆套管与接头应能紧密配合。k)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l)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a)电缆软管敷设需进行二次设计,保证同类、成排或成列设备电缆软管长短合理、走向统一、美观。b)电缆软管与桥架、槽盒、设备等连接需用专用接头。3.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3.2.1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工作,熟悉电缆管的选材、规格型号及敷设3.2.2提前做好施工策划,电缆管敷设的位置及以后所要敷设电缆的轴、基础)的间距、支架尺寸、支架间距、固定方式等要明确到位。3.2.3施工、验收严格执行规程规范,通过培训、交底的方式让施工人员掌握工艺标准。3.3预期成品图片示例第四节电缆敷设4.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4.1.1电缆运输及电缆盘架设:a)电缆运输用汽车、吊车或铲车,短距离的可用人力滚动推运。b)滚动运输要使电缆绕向与滚动方向一致。c)电缆吊运要用钢轴穿过电缆盘中心,然后用钢丝绳吊钢轴即可,不可用钢丝绳直接穿入电缆盘吊运。d)装车时要保持电缆盘立放,不能平放。e)电缆盘架设:电缆盘内电缆绕向应按顺时针与电缆敷设方向保持一致。相同型号规格的电缆盘应架设在一起。大的电缆盘应上。敷设:a)对于敷设区域的主要路径节点应在桥架或竖井处标示节点编号牌,标示牌上用红色记号笔统一写上节点编号。b)严格按照技术员开列的并经过审批的电缆敷设清单敷设,确保每一根电缆敷设以后必须节点路径正确,电缆起点和终点位置c)电缆敷设指挥信号以哨声为准,一切行动听指挥。有条不紊。电缆敷设时所有人员要用力协调均匀,不得有电缆铠装挤压、绞拧、外护层或绝缘层破损现象。e)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f)电缆敷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工艺质量。即每一根电缆敷设到位以后,必须及时进行电缆排列绑扎和固定整理,经过阻燃段桥架处的电缆应及时用防火包带按防火要求包绕好后,方可g)严格按照电缆敷设清单上标示的敷设顺序施工,同一区域或系统的电缆应尽量一次性敷设完毕;同种型号规格、相同路径走向的电缆应尽量一起敷设完毕。尽量按照先敷设线路长的电缆,其次敷设线路比较长的电缆,然后敷设短的内联电缆,减少电h)电缆型号、规格原则上不准代用,除非设计变更。i)并联敷设使用的动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及敷设路径一乙烯绝缘动力电缆≥10倍电缆直径。交联聚乙烯绝缘动力电缆k)电缆在桥架内或支架上从上到下排列顺序:动力电缆从上到下控制电缆从上到下依次排列顺序为: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计算机屏蔽电缆。通信、远动电缆。l)每根电缆敷设到位以后,应做好施工记录,并立即在电缆两端挂上电缆号牌。m)电缆号牌上应写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电缆起点设备名称和代号,电缆终点设备名称和代号。o)电缆号牌绑扎应用专用尼龙扎带或扎线。不可用铁丝、棉线、号牌正面统一朝外。p)当某一盘柜的部分电缆暂时不能接线时,应将电缆排列到该盘柜的正下方,将备用长度打成直径相同的圆圈,并绑扎好整齐地挂在支架或桥架旁。r)对于单芯品形敷设的电缆要求每隔3~5米固定一次,对小截面动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可仅在托架转弯处加以固定。s)转弯处电缆在转弯两端加以固定绑扎,用尼龙扎带绑扎。t)垂直桥架或竖井处电缆每隔1~2米加以固定,用尼龙扎带绑扎。u)在电缆接头的两端和电缆的终端处应加以固定。v)敷设过程中,如发现电缆局部有严重压扁或折曲伤痕现象时,应另行敷设,不准中间接头。w)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小于1m,交排列:a)电缆排列应整齐美观,纵看成行、横看成线。所有电缆向外引出或向盘柜引出方向一致,电缆弯曲弧度一致,看上去象一条瀑布。电缆排列顺序和接线图纸位置对应。当桥架距离盘柜较V4.1.4电缆在排管或导管内的敷设:低压电缆,一根导管也只能穿一个回路;对于小截面动力电缆b)交流单芯电缆应将三相合穿一个导管中。单根敷设时需敷设在PVC管或玻璃钢管中,不得敷设在钢管中。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分开。e)电缆敷设在导管中应避免有接头,当电缆敷设路径较长,确实需要接头时,应将接头放在电缆井和支架上,并做好记录。f)电缆导管距电机接线盒之间、或者电缆导管距设备之间的一段电缆应用匹配的金属软管加以保护,软管两端配套相应的管接g)导管中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立即用密封剂等封严,以免进水。h)电缆备用长度以超过接线位置1米为宜,相同接线位置的电缆其备用长度应一致。当暂时不能确定接线位置时,电缆备用长度以超过盘柜顶部为准。电缆直埋敷设:a)在电缆敷设路径上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蚀、虫蛀等危害地段,应采取保护措mm的软土或沙土,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50mm,保护板可用混凝土或砖块制作。c)直埋电缆之间,直埋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平行和交叉时最小净距应符合《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5.4.3条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直埋在管道的上方或下部。d段50米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e)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过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4.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4.2.1成立电缆敷设小组。电缆敷设小组全面负责电缆敷设的前期准工作。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技术员一名,小组成员人数根据工作量和电缆线路长度而定。4.2.2电缆敷设前,由技术员进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策划、过程质量控制等。施工策划具体到每根电缆敷设的型号、路径、起点、终点,敷设于哪层桥架,固定方式及预留长度。4.2.3电缆敷设前,由技术员组织对电缆进行验收。所有电缆必须对绝缘进行测量,每盘电缆长度、型号一一进行检查。4.2.4电缆敷设小组成员应熟悉施工图纸、电缆清册、电缆路径、节点编号对应现场的位置。清楚每一根电缆的敷设路径节点、起点、终点位置。明白每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编号、用途、长度等。4.2.5组长应对小组成员所负责路段进行分工并交底(包括电缆敷设的次序和在不同的敷设路段敷设时的分工)。小组成员对自己所负责的路段的协议工进行交底。使电缆敷设井然有序。4.2.6电缆敷设必须做好记录,具体到每根电缆型号、起点、终点、长度、敷设时间,不得遗漏。4.3工艺图片示例第五节动力电缆做头接线5.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避免绝缘表面结露受潮,温度低湿度大时,电缆外层应适当加热,确保5.1.2切割热收缩管时,端面要平整,不要有凸缘裂口,避免收缩时因应力集中造成开裂。黑色应力管不要随意切割。5.1.3热缩附件和金属接触密封的部位(如线鼻子)要仔细打毛并用5.1.4所有热缩材料均系橡塑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温度达时间作用,性能不受影响,但局部高温长时间过热,将损伤甚至烧毁材5.1.5开始收缩管件时,火焰要缓慢延伸,火焰朝收缩方向,以便于预热管材,有利于收缩均匀。遵循工艺中推荐的起始收缩部位和方向,由下往上收缩有利于排除气体和密封。5.1.6为确保热收缩管和包敷材料间的紧密接触和粘接强度,套入每件前,被包敷部位和粘接密封段应预热,随后用溶剂清洁,去除火焰烟碳沉积物,使层间界面接触良好。收缩完毕的管子应光滑无折皱,能清晰看出其内部结构轮廓。密封部位应有少量胶出,表明密封完善。5.1.7由于中间接头处电缆铜带屏蔽已断开,故要包铜丝网并与两根电缆的铜带屏蔽绑扎用锡焊牢。5.1.9中间接头的热收缩管加热从中部向两端加热收缩,加热时要均匀缓慢环绕进行,保证完好收缩。5.1.10电缆接地线应使用镀锡编织线,便于焊锡和引出。接地线截面电缆截面(mm²)接地线截面(mm²)5.1.11制作结束后,应经过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接线。V5.1.14盘柜内的电缆按接线位置顺序排列,固定方式一致,同一排电缆固定件与电缆成一条垂直直线。5.1.15电缆从桥架经一弯曲弧度后用统一方式固定在专用支架上,并垂直穿入CT向上引接到开关柜内接线端。电缆终端头制作在CT的上部,电缆屏蔽接地线向下穿过CT并与柜内的接地螺栓连接。开关室内每一根电缆削切尺寸一致,终端头制作方法一致,柜下电缆排列固定方5.1.16电缆削切时,应按照工艺要求施工,严禁伤及电缆绝缘层和线5.1.18同一排或同一室的盘柜内电缆接线应方式一致,线芯弯曲弧度一致,电缆接线自然、整齐、美观。5.1.19铜芯电缆与铝排连接时,应将电缆终端铜鼻子镀锡,严禁铜铝5.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必要会搭设防潮、防寒、防尘帐篷。5.2.2接头施工完毕要待完全冷却后才可移动,否则容易损坏接头的绝缘和密封。5.2.4当某一区域或系统的电缆敷设完毕,其所经路径的电缆必须再次排列整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做头接线工作。5.2.5从桥架、支吊架或保护管到盘、柜、箱之间的一段电缆排列整理属于做头接线工作范围,该项工作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电5.2.6对于从桥架、支吊架到动力盘柜之间的一段电缆,应先根据现场实际二次设计安装固定电缆用支架,电缆用尼龙扎带固定在支架上,整个区域每一排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进入盘柜。5.2.7电缆必须排列整齐,并经过专业工程处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电缆终端头制作,制作时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安装程序和方法施工,保证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质量。5.2.8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终端头制作结束后,应经过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接线。5.2.9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接线,清楚每一根电缆的用途,清楚每一根线芯的正确接线位置。孔较小时,应由技术员拿出施工方案。5.2.11每一根电缆接线完毕后,应及时做好施工技术记录,整理资料并做好成品保护措施。5.2.12电缆支架横撑角钢端部应安装防护套,防护套安装应牢固、无5.3工艺图片示例第六节控制电缆做头接线6.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6.1.1引入柜内的电缆,应固定在柜内预制的支架上,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第一道绑扎,绑扎高度一致、方向一致。6.1.2电缆头的制作高度距底不大于200mm,电缆头的制作高度统一、制作样式统一,电缆头制作好后进行第二道绑扎。6.1.3电缆接线前进行芯线整理,每根芯线应单独分开并捋直,在电缆头上部同一位置进行第一道绑扎,绑扎后的主线束及分线束应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6.1.4弯圈或接入端子前需套上对应的线号套,线号套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一致,线号套长度一致,打印字体大小适宜,字迹清晰。6.1.5备用芯要留有适当的裕度,一般要能接入最上一个端子,高度一致,每根电缆的备用芯都要套保护帽及号码管,以便查线。6.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6.2.1接线前要对接线人员进行工艺质量培训,保证每位接线人员了艺只来行要求。6.2.2每面接线盘柜要张贴二次接线工艺卡,标明接线主要工艺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回路编号(或芯线号)。可以采用扎带、扎丝、尼龙线等白色材料,固定高度为电缆头剥切位置6.2.6钢带电缆剥破位置应高出外绝缘层10mm,内绝缘层高出钢带层,屏蔽线应分别与钢带和屏蔽层连接,连接采用焊接或绞接的方式,6.2.7电缆破口部使用红色熟料带包扎,包扎顺序先从内层破口芯线10mm处缠至与内绝缘层平气后,再接着缠绕至外绝缘口处,缠绕厚度6.2.8电缆芯线分线从电缆背后抽出并与所接端子排平行,电缆接线可分为两种接线方式,一种为向外侧分线,然后向内回旋接入端子排,另一种未向端子端子排侧分线,做成横向S弯后接入端子排,每种接线方式需保证外侧弯曲弧度整齐一致。6.2.9电缆接线要求,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接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6.2.10屏蔽线接地引接要求,计算机电缆在计算机柜侧一点接地,控制保护电缆在两侧两点接地,屏蔽接地统一采用截面为1.5mm2的黄绿接后引出,屏蔽线每5根一组编成辫后用OT型镀锡线鼻子压接后接于专用接线柱上。6.3成品图片示例第七节防火封堵施工7.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7.1.1防火材料检验:按设计规定,鉴定资料齐全,对照图纸检查产品鉴定报告是否满足型号及材质要求。7.1.2对照图纸,按设计设置耐火槽盒。7.1.3盘柜孔洞封堵:耐火隔板安装牢固平齐;防火堵料密实、无缝层平整。7.1.4穿墙楼板孔洞封堵:耐火隔板安装牢固平齐;防火包密实、无缝隙;防火堵料密实、无缝隙。7.1.8防火包带按材料技术说明施工缠绕,绑扎牢固。7.1.9电缆管口封堵严密。7.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7.2.1每一区域或系统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采取电缆防火封堵。盖好所有电缆沟盖板,室外部分应将电缆沟道、电缆竖井、电缆排管人孔井等盖板缝隙密封;所有排管、导管口用防火堵料封堵;所有动力柜、动力箱、控制柜、控制箱等均应采取防火封堵。7.2.2电缆防火封堵材料的选择:a优先选择阻燃电缆。b)根据电缆敷设路径环境状况、长度等因素,在主厂房及各辅助车间电缆通道的适当位置,设置电缆专用复合型难燃槽盒。c)在重点防火段槽盒内应用电缆专用复合型耐火隔板,防止电缆d)速固防火堵料一般用于较大的盘柜孔洞,竖井孔洞封堵,以及防火墙的砌筑。e)柔性电缆防火堵料一般用于较小的盘柜孔洞,竖井孔洞,电缆管f)膨胀型电缆防火包主要用于竖井孔洞封堵处的电缆之间,防火墙g)防火包带和防火涂料作用基本相同。主要用于阻止电缆着火燃烧的电缆外皮防护。7.2.3防止电缆延燃的部位:电缆层盘柜下1.5m的电缆;电缆中间接头两端;电缆竖井与电缆沟道的接口,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