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作者:时间:2014-09-26浏览次数:103次探索经济新常态发展之路在新中国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65年前,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是今天无法想象的,旧中国没有给新中国留下什么财富,遗留下来的是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65年过去了,中国已今非昔比,虽然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走过曲折的道路,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现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发生变化、经济结构需要再平衡和产业面临系统转型。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有3个明显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期;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三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时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转向决定性,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处于这个时期。在新中国诞辰65周年之际,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为建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到一些启示。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根据当时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制定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经济发展目标,实行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于当时恢复生产,百业待兴的国家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工业建设,加速了中国的初级工业化进程,巩固了社会主义新政权,维护了国家安全。中国智库发起人迟竹强曾经分析,计划经济的优点是短期效果特别好。由于是提前计划好后安排实施的,所以重复建设少,基本没有恶性竞争,所以资源浪费减少,效率高而直奔目标。并且能够在特殊时期发挥特殊作用,如:经济过热或过冷时期、动荡动乱时期、战争时期,采用正确的计划经济,能迅速恢复市场秩序稳定人心,效果是立竿见影。计划经济要求目标制定正确,思想宣传度到位,各阶段报酬及劳动成果分配合理,实施方法正确、管理水平好,其效果和成果会相应地明显。除天灾人祸等不可控情况外,成果的好坏度是与以上各环节紧密相连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结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计划经济的缺点是短期容易长期难。长期保障以上各环节良好运行难度极大,特别是上层领导团队的更替容易造成领导水平的差异化而很快产生连锁反应。还有就是下层经济体因习惯性服从上面,所以个体创新动力下降,因此意外收获减少。市场变化时,上面不变,下面只能呆板地服从;上面要求下面改变时,下面容易出现反应迟钝。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是“大政府,无市场”时期,政府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手中,人民生活所需由政府统一计划管理,市场服从于政府分配,没有自主权利。“搞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内外都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发展经济,除了计划经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对于面对历史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副主任余斌在评价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时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国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有效地调动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短短十多年里就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对于国史研究领域关于如何正确评价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2006年)[24]、《正确看待建国后对计划经济的探索,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2006年)[25]、《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成果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6年)[26]等文章中强调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对计划经济的探索,虽有挫折有教训,但更有辉煌的成就和成功的经验。而且,无论教训还是经验,都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过度转型时期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生产关系的经济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计划经济的历史作用也逐渐减弱,在实践中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开始在某些方面和环节阻碍中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市场化的探讨和摸索,政府职能也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历过痛苦摸索,受到过惨痛教训,但也收获了巨大成果,每一层改革的蜕变都在赋予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更大的力量。1976年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工业生产停滞,农业减产,财政赤字严重,物资匮乏。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迫在眉睫。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且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转变。此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步在全国实行,经济特区相继设立,对外贸易日益频繁,越来越多外资涌入。然而,在市场经济初期,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积弱已久的中国市场像个病人突然大补,出现了不良副作用。不完全的政府计划干预和不完全的市场同时对经济发挥作用,产生出了“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等许多问题。余斌表示,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是政府推起来的,在中国没有政府助力是不可能有这个市场的,可以说市场是政府的产物,“市场失灵”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是必然结果,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有其能,也有其不能。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不仅能够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还能够对供求的变化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因而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至于“政府失灵”,余斌认为,正因为政府失去了办事的方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如果政府都按照三个“有利于”去做事,就不会出现失灵的问题。业内专家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加危险。因为政府的失灵可以被腐败者的“收益递增”自动地扩展为政府的“普遍失灵”,而市场的普遍失灵在经验世界里几乎不可能出现。为此,需要政府从最大限度地消除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入手,采取切实措施,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时期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改革沿着市场取向一步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造就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变。现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56.9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位,财政收入12.9万亿,外汇储备3.66万亿美元,连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都少我们上万亿美元债务,在航天、通讯、高铁、核能利用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资主义发达国家走了几百年的发展里程。然而,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增速告别了高歌猛进,开始步入新的运行轨道。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今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然而何为新常态?多数专家认为,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一为中高速。国家发改委秘书长王一鸣表示,“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二为优结构。从结构层面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三为新动力。从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为多挑战。从风险层面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当前的中国跑得很快,但步子不稳,提出经济新常态,目的在于调整经济发展步伐。”余斌在分析经济新常态提出目的时表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做好裁判员角色,政府不要管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样既能让市场很好的发挥作用,又可以让政府很好地发挥作用,中国经济与世界上的其他经济体不同,中国道路的优点就在于拥有强大的国有经济。新常态有长期性,要时刻保持平常心,冷静理性,不急不躁,顺势而为。一方面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同时也需要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尽力而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交易保证协议(2024年度)
- 演唱会音响系统技术方案
- 2024年居间服务协议样本
- 青少年运动会活动方案
- 企业员工团购福利方案设计
- 2024年私人借贷居间业务协议模板
- 2024专业预制品采购与销售协议范本
- 2024年度专业气体消防工程协议模板
- 2024年二手房预售协议大纲
- 专业企业用工员工解决方案协议
-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制定的实施方案(pdf版)
- 调味品品牌授权销售合作协议(2024年版)
- 2024新华社招考应届高校毕业生(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抖音短视频年度打包服务合作协议2024年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9武术《健身南拳》参考教学设计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附答案)
- DL∕T 1987-2019 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技术条件
- 亮化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架设
- 2024年11月北京地区学位英语真题及答案
- 打印耗材供货协议
- NB-T35016-2013土石筑坝材料碾压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