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篇乡下人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1
?乡下人家》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文章根据房前房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黄昏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呈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喜爱生活、擅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妙品质。
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对乡村生活的憧憬,对生活的喜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擅长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一般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怎样才能突出“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领悟的表达方法〞这一教学重点和突破“体会从平凡的事物、一般的劳动场面呈现乡村的美,了解课文在时空、时间上交叉表达的顺序〞这一难点呢?课前,我仔细的学习讨论了教材,结合最近学校推行的郭思明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课堂模式进行大胆的尝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体,以教师辅导为主导〞开展教学,从中得到了的启示,获得了感受。
一、自读时想象画面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慧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想读通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乡下人家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画面,就必需多读,读通、读熟。因此,在教学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读,让他们在自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乡村生活的画面。
1、乡下人家是怎样装点自己的家园的?
2、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生活的?
3、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妙,多读几遍,并画下来。
通过初读课文后,学生们不仅解决了字词,感知了课文内容,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也找到了答案,在沟通时,同学们答道:
乡下人家真会装扮自己的家园,他们在房前种瓜养花,屋后养鸡养鸭……
他们也真会生活,在小河边捣衣,在黄昏门前吃饭,在夜晚听歌入眠……
二、自悟时体会情味
在初读感受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描写乡下人家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画面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中自悟乡下人家的情趣,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美妙。
教学中留意突出“学生学习、探究合作〞的特点,给学生一些思索的问题和商量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擅长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一般的劳动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从而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妙,积累丰富的词汇。
通过这样的学习,收到了我班前所未有的学习效果。如,同学们在商量沟通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生1:从“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幽默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个句子中我感到了乡下人家独特的风景美。
生2:我认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经常会观察很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地理探出头来〞这个句子写得最好,采纳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笋快速生长,犹如淘气的孩子和我们迷藏。
生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确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这个句子写出了农家小院动态的美,母鸡爱小鸡,公鸡守家园,多有人情味。
生4:我觉得最有情趣的是在夏天的黄昏,他们和“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和谐相处亲切自然,这是多么亮丽的一道田园风景啊!
三、自归时升华提高
“归〞就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把乡下人家的风景写得如此之美,读后,使人无限憧憬,这是与喜爱自然,擅长感悟自然分不开的。学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试着归纳一下。
听到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可乐开了,有的说:“本文写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表达了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的说:“学习了本文,我知道了写作文要留意观看身边的人或事,留意抓住平凡、一般的事物来表现生活。〞还有的说:“写作时要留意写好结尾,如:课文的结尾,他不但是概括了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妙,而且是对全文的总结,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通过本课的尝试,不仅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学习锻炼。我也感到了生本教育的优点,体会到了生本教育给我带来的乐趣。同时,我还感悟到,只有转变教育观,转变学习观,转变教师观,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前提下,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促使学生欢乐地高效地学习,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2
在本月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写景课文《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呈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喜爱生活、擅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妙品质。反思自己这一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一、字词学习多样化
汪潮教授说过:“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念好十字经,十指弹钢琴〞。看来字词教学仍是我们教学中的首要和重要位置。所以在导入课文之后,采纳了检查的形式,以学生理解的难点为突破口,给予多种形式的帮助。有多音字“冠〞的强调,有不理解词“捣衣〞的图片观看法,有“向晚〞找近义词理解词意的方法,有读词语“天高地阔〞“月明人静〞想象画面的方法等,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字词的多种方法。在文中还有“结出〞“扎到水下〞等多音字也特殊指导。
二、给学生学会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学习要求,既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在教学中我注重了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青瓜绿藤〞画面中,学生在石狮子和瓜藤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的对比中,感受到别有幽默一词的含义。“雨后春笋〞一段抓住一个“探〞字,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使学生体会到拟人化手法运用的奇妙。并把这一教学内容延长到课外,与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出示了孩子们搜集的有关乡村的照片,要求用上“对比〞“拟人〞等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的练习,慢慢地,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语言文字也变得富有灵性了。
三、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楚。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抓住关键词“独特〞、“迷人〞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能表达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描绘的画面,然后沟通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楚、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美中缺乏的是,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始终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没有引申到农民劳作的辛苦。若再引导学生感受农村生活的劳苦与艰辛,那么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了解得就更深入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的讨论是没有止境的。期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成熟。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3
最近,在教学活动中,使我印象深刻的课文是《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是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乡下人家朴实的景致,祥和的气氛,勤劳的生活。这些组成了一道秀丽的风景画。可能是我自己也比较喜爱这种文体,对于这种生活也比较憧憬,所以我期望我的学生也能体会到乡村生活的美妙,也同样喜爱自然,喜爱生活。
这篇课文我们分了两个课时进行学习。在第一课时,学生解决了生字的识读问题,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以及了解了全文的内容。第二课时,我预备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观赏优美句段等手段来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妙。整一节课我是这样支配的:
首先,概括阅读技巧,师示范如何品读。针对我班学生“不爱说,不会说〞的特点,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句段是优美的,什么样的字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于是我先跟他们概括出一些技巧,比方说,学生可以从文段中找出相关的修饰手法、关键字词、句式或词语搭配,然后细细品读,悟出内涵。我举了一个例子,示范如何品读。在第一自然段中,我让学生留意这个句子:“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这里用了一个“虽然……但……〞的转折句以及“或……或……〞的句式,我们可以从中悟到乡下人家虽然小而简但是勤劳和欢乐的;从“一个个〞、“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等叠音词的使用中,可以看出乡下人家的美妙;再比方,“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幽默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坚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个句子运用了比较的手法,将乡村与城市进行比较,写出了乡下人家的自然朴实与城市的威武冷漠。
然后,由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品读。作了归纳、示范之后,学生很快就把握了技巧,一下子就能找出许多关键的词句,而且品读得比较到位。比方,从“很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个拟人句中感受到竹笋的俏皮和乡下村的勃勃生机;从“确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这些拟人句中,感受到鸡鸭的可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住。
最终,我们师生一起为文章归纳出小标题,我先归纳出前两个:
①屋前搭瓜架;
②花美主笋冒。
学生也仿照归纳出:
③院里鸡觅食;
④河中鸭玩耍;
⑤门前吃晚饭;
⑥夜静人入梦。
有些学生还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们都变成诗人了……〞课后,我作了一个简洁的调查,喜爱这篇文章的同学竟达100%,比课前的人数增加56%。
我认为这节课是较为满意的。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是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的;学生的心情是欢乐的,他们是乐于这种学习,享受这个学习过程的;从教师方面来看,本人认为:
1.这节课的目标设置得较为合理,目标导学作用得到了发挥;
2.设计的重难点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3.教师的帮助、指导、点拨、启迪、提升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4.教师的课堂调控作用也得以发挥;
5.教师很有激情,课堂表达出浓浓的语文味。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4
本次赛讲课,我特别仔细地备课。教学设计多次修改,力图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我认为一篇写景的文章,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文字、体会情感,必需引导他们抓住主要线索,抠住关键词句认真读,渐渐品,并展开想象,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由此设计了让学生看图片——品文字——说风景——细想象——谈感受——课外补充的步骤进行教学。
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有: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楚。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表达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描绘的画面,然后沟通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楚、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支配了多层次的朗读。开头的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整齐,有感情。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想象,进展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学问更重要,因为学问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学问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干什么?想象那花儿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样的情景?春笋探出头来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晚霞中在院子里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吗?还会有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过渡语设计较精细,整篇课文教学语言流畅自然。
五、形式多样品课文
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样的环节引导学生品味文字。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鸡、鸭。孩子们读完后能用自己的感受说自己读的是什么样的鸡,什么样的鸭。城里人和乡下人比比谁的家乡美。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总结表达。避开了单一的读、品、说,是课堂学习不再单调乏味。
缺乏之处:
一、教学预设中,对时间的规划不够细致。造成课堂前松后紧。学生的发言没有都敞开说。课堂时间延长了一点。
二、开头的导入不够敏捷。总想快速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轨迹上来。结果,学生的思维有偏差时,有些急躁。后来为了显示教学设计的完好性,又把一些重要的词句处理,显得有些急迫。
三、教学时放手尺度还可以更大些。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某些段落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多拿课文文字跟城市风景的对比,我学生对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风景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
总之,感谢备课组老师的指教,我还要继续努力,感谢!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5
?乡下人家》》是部编版四年下册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章根据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黄昏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呈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Section A 2d-3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第四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3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学设计-5.1.2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
-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家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
- 公司送货工人劳动合同书(5篇)
- 02 6 藤野先生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Unit 7Happy birthday!Section B( 2a-2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人事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背诵诗词:《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 老年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 《陶瓷工艺技术》课件
- 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书
- 供电所安全演讲
- 深度学习架构创新-深度研究
- DL∕T 5210.2-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电梯每月电梯安全调度
-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部编2023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活动园问题及答案
- GB/T 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