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中村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中村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中村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中村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中村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中村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B.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细胞中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脱氧核糖只含C、H、O三种元素参考答案:C【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胆固醇属于脂质类,动物细胞膜成分之一,并且其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细胞中的元素有的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有的则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其元素组成为C、H、O。【详解】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正确;胆固醇属于脂质,是动物细胞膜成分,此外,其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细胞中的元素不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某些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D正确;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2.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参考答案:D3.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Ⅰ-2无乙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II-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6[来源:K]C.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设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4。参考答案:D略4.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重要手段,应用这项技术的理论依据是每个人的DNA的(

)A.双螺旋不同

B.碱基种类和数目不同C.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不同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参考答案:DDNA“指纹”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为不同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名师点睛】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中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5.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HIV

D.烟草花叶病毒参考答案:B6.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参考答案:A7.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参考答案:B8.不同的生物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其组成细胞的成分含量不同。在组成水绵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A.氧、水

B.碳、蛋白质

C.氧、蛋白质

D.碳、水参考答案:B9.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C.糖类、蛋白质、核酸都具有的元素是C、H、O、ND.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含量一般较多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错误;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B正确;糖类中仅含C、H、O三种元素,而蛋白质和核酸都具有的元素是C、H、O、N,C错误;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一般较多,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0.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参考答案:C11.下列遗传系谱中,能确定不属于血友病遗传的是

参考答案:B略12.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参考答案:C略1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参考答案:B14.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A.1、3、5

B.2、4、6

C.2、3、5

D.2、4、5参考答案:C15.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一定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B.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C.在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比只进行有氧呼吸多D.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类型和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解题要点是识记相关知识,并能对坐标图中数据变化分析判断。A.据图分析可知,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A错误;B.氧气浓度大于18%后,CO2释放量不再随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B正确;C.分析图形可知,单纯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0)时释放的CO2为20.0mg/100g·d,而有氧呼吸最旺盛时(氧气浓度大于等于18%)释放的CO2为18.0mg/100g·d,C正确;D.由图中数据变化可知二氧化碳释放量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解题关键是对图示内容的解读:一是要看清横坐标与纵坐标(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二是要弄清直方图所示的含义:如最大最多,最少最小,增大上升,减小下降等(如图中CO2释放量与O2浓度变化之间关系);三是要分析图示中各数量不同的原因,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关系(如图中O2为0表示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大于18之后,CO2释放量不变,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且强度达到最大)。16.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以自由组合的方式产生了一个AB型的卵细胞。那么同时获得的三个极体其基因组成应为()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参考答案:B17.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步骤D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分别属于(

)A.实验组,对照组B.实验组,实验组C.对照组,对照组D.对照组,实验组参考答案:A该实验属于自身对照实验,所谓自身对照是指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是实验前后之间的对照。步骤D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属于实验组,而在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属于对照组。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名师点睛】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4个注意点(1)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如果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发生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越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3)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4)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18.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A.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B.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关系密切C.与细胞的遗传有重要关系D.与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有密切关系参考答案:C19.在杂交试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l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错误;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隐性纯合体,B错误;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D错误。20.马的毛色中,栗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栗色马与若干匹纯种白马杂交,生出了15匹栗色马和15匹白马,据此可知何种性状为显性性状(

)A.栗色 B.白色 C.栗色或者白色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若白色为显性性状,则纯种白色马与栗色马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栗色马,根据题意,若干匹白色马(纯种)与一匹栗色马杂交,后代中15匹栗色马和15匹白马,比值接近1∶1,可知白色马基因型为aa,栗色基因型为Aa,白色为隐性性状,栗色为显性性状。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21.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双胞胎。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B.1、2号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D.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来自基因重组参考答案:B2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成元素为C、H、O、N、P五种 B.某些情况下具有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功能C.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 D.人成熟红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参考答案:D23.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参考答案:B24.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参考答案:D25.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的水必须通过4层磷脂分子才能进入细胞质基质 B.细胞核内的RNA必须通过两层膜才能进入细胞质 C.氧气进入线粒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D.Na+通过液泡膜时,必须有载体蛋白协助 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核孔是核膜不连续的结构,信使RNA和蛋白质需要经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解答】解:A、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每层膜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所以线粒体内的水必须通过4层磷脂分子才能进入细胞质基质,A正确; B、细胞核内的RNA必须透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而核孔是核膜不连续的结构,则通过的膜层数为0,B错误; C、氧气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膜结构,所以氧气进入线粒体不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Na+通过液泡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必须有载体蛋白协助,同时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蚕豆根细胞中,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结构是:(

)A.线粒体、叶绿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参考答案:D【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详解】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里面含有少量的DNA和RNA;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95%来自于线粒体,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由于蚕豆根的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所以蚕豆根细胞中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结构是线粒体。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7.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细胞的体积与DNA的含量无关

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参考答案:C28.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A.含腺嘌呤17%的样品 B.含腺嘌呤22%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腺嘌呤38%的样品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形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2条链的碱基之间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A与T之间由2个氢键连接形成A=T碱基对,G与C之间由3个氢键连接形成G≡C碱基对。【详解】DNA分子的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且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C+G含量越高,DNA分子就越稳定,也越能耐高温,A、含腺嘌呤17%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33%,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33%×2=66%;B、含腺嘌呤22%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28%,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28%×2=56%;C、含腺嘌呤30%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20%,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20%×2=40%;D、含腺嘌呤38%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12%,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12%×2=24%。综上所述,A选项的C+G含量最高,因此最稳定。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稳定性与不同碱基对的比例之间的关系,理解碱基对间的氢键数目与DNA分子稳定性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9.右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B.该遗传病由隐性基因控制C.由1×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D.由5×6→8和9,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参考答案:D3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参考答案:A31.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对该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C.图丙中,若大棚内的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每日光照12h,植物体干重将减少D.用大棚种植该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照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35℃最佳

参考答案:C32.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不同C.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人感染H1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解答】解:A、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消灭细胞外的抗原,A错误;B、抗体抵抗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溶酶体能分解、吞噬细菌,两者原理不同,B正确;C、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正确;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33.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翻译的过程发生在(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参考答案:B34.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参考答案:A35.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在组成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B.人、动物与植物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同参考答案:C36.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B.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C.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参考答案:D37.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参考答案:C38.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备细胞膜实验中,为获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向血液中加入的液体是蒸馏水B.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核糖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参考答案:D39.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分别是A.18O2、O2B.O2、18O2

C.O2、H2D.18O2、H2参考答案:B40.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右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C表示的激素是

,它对下丘脑和垂体起

作用。A表示

,B表示

激素。(2)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原料,缺碘病人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则血液中激素A和B的浓度会

,这种调节方式是

。参考答案:(1)甲状腺激素

抑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2)增高

反馈调节略42.如图实验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问题:(1)实验材料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

(内或外)表皮,原因是

.(2)与a时相比,b时的细胞特点是:液泡体积变

,颜色变

,细胞体积

.(3)C时,细胞发生了

现象,其主要的外部因素是

.(4)如果将0.3g/mL蔗糖溶液换成相同浓度的KNO3溶液,则b时可观察到

现象.参考答案:(1)外

有紫色的大液泡(2)小

几乎不变(3)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4)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①必须是活细胞;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2、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第一次观察的是正常细胞,第二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与上述现象相反;适宜浓度的硝酸钾能让成熟的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越大,质壁分离速率越快,但外界溶液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