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试卷,使学生明白自己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2、通过学生自己订正试卷中的不足,明确各自的缺失。3、通过教师的讲评,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教学方法:讲评法、分析法、讨论交流教学重点:一、选择题9、14教学难点:1、易错题、创新题的突破,2、审题思维、解题方法的培养。教学流程:一、分析考试成绩1、公布考试成绩情况。优秀(56--70)8人16%及格(42—70)29人58%不合格(0--42)21人42%2、表扬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5670)以及在本次考试取得进步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其他学生认清不足,向他们学习,以期进步。二、分析试题情况1、试题的难易度1272、题型及分值选择题30填空题4作图题4实验题16计算题163、考查知识点及分值分布力10力和运动20压强40,试卷难度为中等,考察的知识点全面,开放灵活,期中最后一道计算题涉及到了浮力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注重物理与生活间的联系,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1、实验题答题语言不规范。2、受力分析掌握不扎实。4、计算能力薄弱。5、解题方法和技巧有待提高。6、解题格式不规范,缺失公式、单位。四、讲解试卷:1、选择答题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15BBCCDBABCAACCDD78%78%100%74%74%70%96%74%42%62%66%78%88%44%60%2、学生自由订正5-10分钟,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重点讲解选择题第9、14题,总结解题方法。例1、如图所示是医院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在输液过程中()A.B瓶中的药液先用完B.A、B瓶中的药液先用完C.随着液面下降,A瓶内C处气体压强逐渐增大D.随着液面下降,A瓶内C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方法:输液过程中瓶内总压强不变。变式训练方法:进行受力分析,熟练掌握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变式2五、当堂检测1.如图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C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液体匀速下滴,且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2.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形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B.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F的大小有关3.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A.f甲=30N,f乙=60N B.f甲=30N,f乙=40NC.f甲=50N,f乙=60N D.f甲=50N,f乙=40N4.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6N,水平向左B.4N,水平向右C.6N,水平向右D.4N,水平向左5.(多选)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已知ρ铜>ρ铁>ρ铝,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时,三个圆柱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A.铜柱最大 B.铁柱最大 C.铝柱最大 D.铝柱最小6.(多选)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B.它们的高度hA:hB=2:3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7.(多选)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下表面水平、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A.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C.B对A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为零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8.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强为多大?(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多少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六、试卷评讲完,师生自由交流。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八年级物理学情分析一、八年级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记忆能力良好,因此,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但是对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还存在着以下不良特征:学习自主性较差;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大,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自信心不足。二、三个班的总体情况:我带的是我们学校的八年级三班、八年级七班、八年级八班,这三个班是我们学校经过重新均衡后新分的班级,但是就这三个班而言,其中八八班最好,八七班较好,八三班较差。三、各班情况具体分析:八年级八班共有50人,总体上数学基础较好,平时也爱学习物理。课前有预习的好习惯,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强,课后作业大多能够独立完成,所以这次考试在三个班中成绩最好。及格人数也较多,最低分也没有个位数,平均分40.96分。八年级七班共有50人,总体上数学基础还行,学习物理的兴趣最浓,课堂气氛活跃。课前能够主动预习新课,上课能够认真做笔记,课后一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每次考试的成绩也不差。而且这次考试,平均分39.72分。八年级三班共有50人,总体上数学基础较差,平时课前预习的学生较少,但是上课时爱表现,课后懒得学也懒得做作业。本次考试中以平均分39.45分。课堂效果分析课堂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们都应该问一下自己这样设计的效果怎样,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勤奋。教材分析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有现在全部变成了力学部分,教材内容分别是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每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一.从教材结构上,进一步完善对“力”的概念的认识过程。本块内容首先是认识“力”——形成概念,期中包括描述力,测量力等。感知“力”(情感体验)二:进一步完善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体验建立规律的思维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建立规律)。其中包括1.选取运动物体只受阻力的实例2.展示两种对立的观点3.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建立规律5.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有关现象三:进一步完善实验测量的技能训练。这一知识块中,重要的一个实验就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四:进一步完善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过程。理解“压强”(形成概念)1.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情感体验、猜想)2.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对比实验)3.比值定义引入压强的概念(归纳、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4.压强的应用(联系生活)五:进一步完善浮力概念的认识过程。首先是形成概念,接着是感知浮力,测量浮力,最后是分析浮力。六:进一步理顺对“阿基米德原理”探究过程的逻辑关系。阿基米德原理(科学探究)1.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2.推测: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可能有关3.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七:进一步完善对“功”

“功率”概念的认识过程。认识“功”“功率”(形成概念)1.感知“做功”的含义2.描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计算“功”“功率”的大小八:进一步完善“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的思想。1.定性引入动能的概念——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2.定性引入重力势能的概念——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3.定性引入弹性势能的概念——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4.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测量量的转换5.利用机械能及其转化——渗透守恒思想九:进一步完善对“杠杆”等概念的认识过程,以及STS思想的渗透。认识“杠杆”(形成概念)1.展示杠杆使用的历史发展进程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3.生活中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简单机械”(会利用)1.研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特点2.认识机械效率评测练习1.如图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C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液体匀速下滴,且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2.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形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B.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F的大小有关3.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A.f甲=30N,f乙=60N B.f甲=30N,f乙=40NC.f甲=50N,f乙=60N D.f甲=50N,f乙=40N4.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6N,水平向左B.4N,水平向右C.6N,水平向右D.4N,水平向左5.(多选)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已知ρ铜>ρ铁>ρ铝,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时,三个圆柱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A.铜柱最大 B.铁柱最大 C.铝柱最大 D.铝柱最小6.(多选)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B.它们的高度hA:hB=2:3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7.(多选)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下表面水平、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A.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C.B对A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为零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8.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强为多大?(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多少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0?物理期中考试讲评课后反思试卷讲评课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诊断、互相交流、自我修改的过程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所得的情况下,我发现在试卷的讲评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就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初衷。1、在试卷讲评前我们要做好测试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要做到自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首先得对试卷进行认真的批阅和分析,对每道题的得分率进行细致的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试卷讲评课才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2、试卷发下去后,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