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毕业设计活性炭吸附法净化包装印刷油墨废气PAGEPAGE24活性炭吸附法净化包装印刷油墨废气1有机废气污染与控制现状1.1苯的特性苯及其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沸点为80.1℃1.2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苯被质量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认为高毒致癌物质。急性毒作用,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主要作用于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但若造血功能完全破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并引起白血病。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以蒸气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作用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气或皮肤吸收所致。由于苯属芳香烃类,使人一时不易警觉其毒性。如果长期接触-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甲苯、二甲苯对生殖功能亦有一定影响,并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即畸形)。对皮肤和粘膜刺激性大,对神经系统损害比苯强,长期接触还有引起膀胱癌的可能。1.3印刷厂含苯有机废气污染现状印刷过程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型油墨,而有机溶剂型油墨采用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醇、乙酸乙酯等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溶剂。由于现有的国产或进口的绝大部分印刷机械出厂时均未配备相应的净化装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含有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成分的废气没有经过净化处理而直接排向大气。2设计依据2.1设计目的本设计着眼对包装印刷厂印刷过程中的有机溶剂型油墨挥发出来的有机废气的净化,力求满足实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计出适合的脱除含苯有机废气的新工艺和新设备。2.2设计进气指标风量为1500,温度为常温,排气压力为101.325kpa,三苯有机废气浓度为400。2.3设计出气指标依据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一级排放标准,具体数据见表2-1:表2-1.设计出气指标单位mg/m3指标苯甲苯二甲苯出气浓度≤12≤40≤702.4设计目标(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国家及地区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2)经本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气,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3)本处理工艺运行可靠,处理效果好,维护管理方便。(4)采用低能耗、低运行费用、基建投资省、占地少、操作管理简便。(5)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调节余地。3有机废气治理工艺技术方案3.1有机废气治理方法的比较有机废气是污染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碳氢化合物(HC)及其衍生物对人体器官有刺激作用,其中不少对内脏有毒害作用,甚至是致突变物与致癌物。碳氢化合物(HC)及其衍生物废气的净化方法一般有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生物法。除了这些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浓缩燃烧、浓缩回收等方法对含碳氢化合物(HC)及其衍生物废气进行治理。具体净化方法见表3.1。表3.1碳氢化合物(HC)及其衍生物废气的净化方法净化方法方法要点适用范围燃烧法将废气中的有机物作为燃料烧掉或将其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分解;温度范围为600~1100℃适用于中、高浓度范围废气的净化催化燃烧法在氧化催化剂作用下,将碳氢化合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温度范围为200~400℃适用于各种浓度的废气净化,适用于连续排气的场合吸附法用适当的吸收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物组分进行物理吸附;常温适用于低浓度废气的净化吸收法用适当的吸收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物组分进行物理吸附;常温对废气的浓度限制较小,适用于含有颗粒物的废气净化冷凝法采用低温,使有机物组分冷却至露点以下,液化回收适用于高浓度废气的净化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物分解,转化为无害或少害的物质。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有机底物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适用于处理大体积、低浓度的废气,以替代设备费用昂贵、运行维护困难、有二次污染等缺陷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其可用于控制化工、制药、电镀、喷漆、印刷等行业产生的有害污染物(hazardousairpollutants,HAPs)以及废水处理厂、堆肥厂、垃圾填埋厂产生的恶臭(odour)等3.1.1燃烧法所谓燃烧净化,就是用燃烧的方法销毁有害气体、蒸气或烟尘,使其转变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在燃烧净化时所发生的化学作用主要是燃烧氧化作用及高温下的热分解,故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净化那些可燃的或在高温情况下可以分解的有害气体。用燃烧法净化有机废气,其氧化的结果主要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法不能回收到有用的物质,但由于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排气的温度很高,故可以回收热量。燃烧法具有去除效率高、工艺操作简便、运行性能稳定等优点。但由于能量消耗大,运行成本也较高。目前,燃烧净化方法包括直接燃烧和热力燃烧。表3.2直接燃烧法与热力燃烧法直接燃烧法(又称直接火焰燃烧法)方法要点将废气中可燃的有害组分当作燃料直接烧掉。可分为加热和不加热两种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净化可燃有害组分浓度较高的废气,或者是用于净化有害组分燃烧时热值较高的废气适用理由因为只有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能够补偿散向环境中的热量时,才能保持燃烧区的温度,维持燃烧的持续备注对于多种可燃气体或多种溶剂混合蒸气,当它们存于废气中时,只要它们的浓度值合适,也可以采用直接燃烧的方法。若可燃组分的浓度高于燃烧上限,则可以混入空气后燃烧;如可燃组分的浓度低于燃烧下限,则可以加入一定数量的辅助燃料如天然气等,以此来维持燃烧热力燃烧法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可燃有机物质含量较低的废气的净化处理适用理由由于该类废气中可燃有机组分的含量很少,因此,废气本身不能燃烧,并且其中的可燃组分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很低,不能维持燃烧备注在热力燃烧中,被净化的废气不是作为燃烧所用的燃料,而是在含氧量足够时作为助燃气体,不含氧时则作为燃烧的对象。在进行热力燃烧时,一般燃烧其他的燃料,如煤气、天然气、油等,来提高废气的温度,达到热力燃烧所需的温度,把其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氧化,结果为二氧化碳、水、氮气等3.1.2催化燃烧法催化燃烧净化有机废气实际上为完全的催化氧化,就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有害可燃组分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催化燃烧法一般用于金属印刷、绝缘材料、漆包线、炼焦、化工等行业中的有机废气的净化。在不需要回收热量或回收热量得不到很好利用的情况下,催化燃烧法比直接燃烧法经济。催化燃烧法的特点又如下几点:①催化燃烧为无火焰燃烧,因而其安全性好;②催化燃烧的温度要求低,大部分的烃类和一氧化碳在300~400℃之间就能完成反应,所以它的辅助燃料消耗少;③对可燃组分的浓度和热值限制少;④为了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不允许废气中含有尘粒和雾滴;⑤由于燃烧开始时气体的温度较低,故需要补充热量启动装置,因而在频繁间歇、短期排放有机废气的情况下不适合。⑥与其他的燃烧法相比,不足之处在于催化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回收废气中原有的有机组分,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热量能否平衡或补充热量的多少将决定催化燃烧的应用价值。而且,催化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会逐渐失去活性(即催化剂老化和中毒),从而影响脱臭效率。3.1.3吸附法在处理含碳氢化合物(HC)及其衍生物的废气时,一般采用吸附的方法。由于吸附剂对被吸附组分吸附容量的限制,吸附法一般用于处理低浓度废气,而对于浓度较高的废气,则不采用吸附法治理。吸附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可进行深度净化,即可以相当彻底地净化废气,尤其是对于低浓度废气的净化,与其他方法相比显出了较大的优势;②在不使用深冷、高压等手段下,它可以有效地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组分。合乎工业要求的吸附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要具有巨大的内表面,而其外表面往往仅占总表面的极小部分,故可看作是一种极其疏松的固态泡沫体。②对不同的气体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③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与热稳定性。④吸附容量大。⑤来源广泛,造价低廉。⑥良好的再生性能。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主要有5种: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白土和沸石分子筛。表3.3给出了常用工业吸附剂的一般特性。表3.3常用工业吸附剂的特性:吸附剂类型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沸石分子筛4A5A13X堆积密度/kg.m-3200~600750~1000800800800800热容/kJ.kg-1.K-10.836~1.2540.836~1.0450.920.7940.794—操作温度上限/K423773673873873873平均孔径/15~2518~48224513再生温度/K373~413473~523393~423473~573473~573473~573比表面积/m2.g-1600~1600210~360600———①白土:白土分为漂白土和酸性白土。漂白土是一种天然的粘土,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酸盐。这种粘土经加热和干燥后,可形成多孔结构的物质。将其碾碎和筛分,取其一定细度的颗粒即可作为吸附剂。漂白土吸附剂对各种油类脱色很有效,并可以除去油中的臭味,使用后的漂白土,经洗涤及灼烧除去吸附在表面和孔隙内的有机物后,可重复使用。SiO2与Al2O3这种比值比较低的白土,经过硫酸或盐酸的酸化处理后才会有吸附能力,酸处理后的白土经洗涤、干燥、碾碎即可获得酸性白土,酸性白土的脱色效率比天然漂白土高。②活性氧化铝:活性氧化铝是将含水氧化铝,在严格控制升温条件下,加热到737K,使之脱水而制得。它为多孔结构物质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活性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大约为210~360m2/g。活性氧化铝对水分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主要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干燥、石油气的浓缩和脱硫,近年来又将它用于含氟废气的治理。③硅胶:硅胶是一种坚硬多孔的固体颗粒,一般作成粒状或球状体,其分子为SiO2·nH2O。硅胶的制备方法是将水玻璃(硅酸钠)溶液用酸处理,然后再将得到的硅凝胶经老化、水洗,在368~403K温度下,经干燥脱水制得。硅胶吸水容量较大,它从气体中吸附的水分量最高可达硅胶自身重量的50%。吸水后的饱和硅胶,可通过加热的方法(573K)将其吸附的水分脱附,得到再生。在工业上硅胶多用于气体的干燥和从废气中回收极为有用的烃类气体。④活性炭:活性炭是由各种含炭物质干馏碳化,并经活化处理而得到的。碳化温度一般低于873K,活化温度为1123~1173K。活化剂通常为水蒸气或热空气。近年来,氯化锌、氯化镁、氯化钙及硫酸等也用作活化剂。活性炭是孔穴十分丰富的吸附剂,比表面积为600~1600m2/g,由表3-3可知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大,故其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活性炭可用于溶剂蒸汽的回收、烃类气体提取分离、动植物油的精制、空气或者其他气体的脱臭、水和其他溶剂的脱色等。待处理气体中的水分对活性炭层的吸附性能影响很大。在气体相对湿度超过50%时,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将大大下降。对于含酮类有机气体不宜采用活性炭吸附。因为酮类物质中的酰基炭在活性炭表面会发生放热聚合。连续暴露于酮类气体的活性炭会因为放热而引起活性炭层着火。活性炭吸附系统的改进主要体现在新型吸附剂和吸附工艺及再生解吸方面。近年来,活性炭吸附剂在处理工业废水及治理某些气态污染物等环境保护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⑤沸石分子筛:沸石分子筛主要是指人工合成的泡沸石,它属于多孔性的硅酸铝骨架结构。每一种分子筛都具有均匀一致的孔穴尺寸。其孔径的大小相当于分子(或离子)的大小,能选择性地吸收一定大小的气体分子。不同的型号的沸石分子筛有不同的有效孔径。由于工艺的进步,目前已能生产出疏水性的沸石分子筛。这使得沸石分子筛能进一步选择吸收不同极性的有机分子。疏水性的沸石分子筛对水溶性差的甲苯、二甲苯、苯等吸附性能很好,而对水溶性很好的乙醇的吸附较差。另外,气体湿度对沸石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要远低于对活性炭的影响,使得沸石分子筛能用于一些高湿度场合的吸附。⑥新型吸附剂:聚合吸附剂的开发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炭吸附的湿度和吸附容量的限制。这些吸附剂是基于苯乙烯/二乙烯苯的聚合物而开发的。这类吸附剂的特点是再生性能好,容量大,可以根据应用场合的特点、要求生产出适合的吸附剂。如有的吸附剂可用于吸附高沸点、低极性物质,有的则适合于吸附低沸点、高极性物质。纤维活性炭由于其微孔直接面向气流,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脱附性能,因而可采用较短的吸附、脱附周期。另外,由于炭纤维较普通活性炭的金属含量低(约少50%~90%),对卤代氢的催化作用小,不会造成会引起腐蚀作用的水解作用,也不会出现普通活性炭床吸附酮类物质时可能出现的炭床闷烧现象。吸附工艺和再生方面的改进包括组合式的热气体再生系统、流化床吸附系统、冷冻再生法、溶剂再生、浓缩轮及微波再生等。3.1.4吸收法吸收法系利用液体(吸收液)之溶解作用,以去除排气中可溶解之成分。在污染控制上系利用吸收操作选择性,去除某些具污染性的气体成分,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在吸收过程中,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Adsorbate),而使用的液体则称为吸收剂(Absorbent)。吸收单元的主体为吸收塔,伴随溶质之废气从吸收塔塔底进入,而吸收剂从塔顶进入进行吸收接触。自塔顶流出的气体为经处理过的干净气体,可径行排放或导入其它单元处理,而从塔底流出的液体则送入再生单元再生使用。=1\*GB2⑴吸收塔种类吸收塔依据所产生的气液交界面的型态可区分为三类,即薄膜式吸收塔(FilmAbsorber)、喷射式吸收塔(JetAbsorber)、泡沫和液滴式吸收塔(BubbleandDropAbsorber)。至于工业上常用之吸收设备有喷雾塔、文式洗涤塔、填充塔、板状塔等数种。一般处理含毒化物之废气使用填充塔或板状塔。其中填充塔通常被用于处理含腐蚀性物质或有起泡/阻塞倾向之液体,或使用板状塔时会产生过压降者。板状塔常用于需要内部冷却(InternalCooling)或因吸收剂流量较低以致无法完全润湿填充物之情况下,因此通常会用在大规模吸收操作。废气进入吸收塔后,吸收剂由上往下与废气接触,将废气中可溶于吸收剂之成份吸收出来,而处理过后的干净气体则由塔顶流出。由塔底流出之吸收剂可由汽提回收VoC成份后,重复进入填充塔使用或进入处理厂中处理。=2\*GB2⑵吸收法的特点吸收法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投资低、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维护容易等优点。但废气排放要求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化学吸收一般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此外,有废水排出,形成二次污染。因此,与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法相比,用吸收法对碳氢化合物(HC)及其衍生物进行净化的应用范围不如它们广泛。尤其是在对使用有机溶剂的各种行业如喷漆、绝缘材料、漆包线等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的废气,由于没有合适的吸收剂的选择,因此不能完全达到工业的应用水平。现在吸收法一般应用于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的生产及贮运中对烃类气体的回收利用。3.1.5冷凝法在气液两相共存的体系中,存在着组分的蒸气态物质由于凝结变成为液态物质的过程,同时也存在着该组分液态物质由于蒸发变成为蒸气态物质的过程。当凝结与蒸发的量相等时称达到了相平衡,在相平衡时液面上的蒸气压即为该温度下与该组分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若气相中的组分的蒸气压力小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则液相组分将挥发至气相;若气相中的组分的蒸气压力大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则蒸气就将凝结为液体。由于同一物质的饱和蒸气压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当温度越低时,则饱和蒸气压值就越低。而对于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蒸气的废气,在将其降温时,废气中的有机物蒸气浓度不变,但与其相应的饱和蒸气压值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废气降低到某一温度,与其相应的饱和蒸气压值已低于废气组分分压时,该组分就要凝结为液体,废气中组分分压值即可降低,也可实现气体分离的目的。在一定的压力下,一定组分的蒸气被冷却,开始出现液滴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对含易凝缩的有害气体或蒸气态物质进行冷却,当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才能将蒸气部分冷凝下来,冷凝下来的液体量即是有害气体组分被净化的量。将气体中的蒸气冷凝为液体,可采用冷却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压缩的方法,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冷凝法的特点有如下几点:①冷凝净化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气,尤其是含有有害组分单纯的废气;冷凝净化法可作为燃烧与吸附净化的预处理,尤其是有害物含量较高时,可通过冷凝回收的方法减轻后续净化装置的操作负担;冷凝净化法可处理含有大量水蒸气的高温废气。②冷凝净化法所需的设备和操作条件比较简单,回收物质纯度高。③冷凝净化法对废气的净化程度受到冷凝温度的限制,要求净化程度高或处理低浓度废气时,需要将废气冷却到很低的温度,经济上不合算。3.1.6生物法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的技术,该技术已在德国、荷兰得到规模化的应用,有机物的去除率大都在90%以上。尤其在处理低浓度、生物降解性好的气态污染物时更显其经济性。因而,生物法成为近十年来应用研究的重点。同传统的物化处理方法相比,生物法具有许多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①生物法可避免或减少二次污染。一般将硫系、碳系、氮系等各种恶臭成分,以及苯酚、氰等有毒成分氧化和分解成CO2、H2O、H2SO4等物质。生物处理的产物是微生物,很容易处理,而化学氧化法会产生氯和含氯产物,加热法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还需进一步处理。②生物法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生物处理法是以有机成分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只要使微生物与有机成分相接触,就可以完成氧化和分解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处理的能量来自生物利用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本身产生的能量,一般不需要加热;不需投加额外的化学品;消耗的动力只是污染气体进入处理系统时所耗的能量(正压送风或负压引风)。与物理化学法相比,不仅可以省能源和资源,而且处理成本也比较低廉。③生物法的去除效率高。只要控制适当的负荷条件与气液接触条件,就能达到极高的去除效率,对于一般的空气污染物去除效率超过90%。④生物法装置较为简单,只需设置诸如生物过滤器、曝气槽、捕集器等装置。⑤生物法生成的剩余污泥少。这是因为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废气属于自行消化,其剩余污泥较少。⑥生物法操作方便、维修维护容易。但生物处理法占地面积过大,运行时性能不稳定。3.2有机废气治理方案的选择3.2.1方案选定在选择技术方法时,应全面考虑如下因素:应选择去除效率极高的技术方法;工艺必须成熟可靠,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操作灵活方便;占地面积较小;使用寿命比较长;总投资尽可能小;尽量无二次污染产生。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性能与经济指标的比较具体见表3.4。包装印刷厂印刷过程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型油墨,而有机溶剂型油墨采用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醇、乙酸乙酯等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溶剂,该生产过程产生废气的浓度相对较低。由表3.4的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性能与经济指标的比较,综合选择技术方法时应全面考虑的因素,对该生产过程产生的含苯有机气体的进行净化,可以考虑使用燃烧法、吸附法、吸收法、生物法。吸收法的工程投资较小,运行成本也较低,但由于净化效率不高、合适的吸收溶剂难以选择、吸收时需考虑气体压力等问题、吸收过程也可能很不稳定。因而不予采用。从净化效率、工艺操作、运行成本、是否造成二次污染以及适用的废气浓度范围考虑,吸附法与生物法都是不错的净化方法,都是值得采用的方法。但从印刷厂的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及净化方法不影响正常生产方面考虑,生物处理法占地面积过大,运行时性能不稳定,与印刷厂的实际运作情况有所不适。相反,吸附法设备简单、安全、可靠,也不影响印刷厂的正常生产操作,因而本方案采取活性炭吸附法进行有机气体的净化。表3.4各种方法的技术性能与经济指标净化方法净化效率工艺操作运行成本二次污染适用废气浓度范围备注燃烧法高简便高无中、高浓度废气运行性能稳定,能量消耗大催化燃烧法高简便较高无各种浓度废气废催化剂会产生二次污染吸附法高简便高无低浓度废气吸附剂无再生时,会产生二次污染吸收法不高简便低有废气的浓度限制较小工程投资小冷凝法高简便高无高浓度废气净化程度受冷凝温度限制,可回收物质生物法较高方便低无低浓度废气工程投资小,但占地面积过大,性能不稳定3.2.2吸附剂的选择考虑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回收技术,且在国内外都有众多工艺设计方案可供参考,因此,选择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气体进行净化作用。活性炭吸附法原理是利用含VOCs的气态混合物与吸附剂(粒状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的多孔固体结构接触时,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吸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气体中的VOCs组分吸附留在固体的表面,含VOCs的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床,其中的VOCs被吸附剂吸附,废气因而得到净化,达标后即排入大气。当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后,对饱和的活性炭床进行脱附再生;通入水蒸气加热活性炭层,VOCs被吹脱放出,并与水蒸汽形成蒸汽混合物,一起离开活性炭吸附床。用冷凝器冷却蒸汽混合物,使蒸汽冷凝为液体。若VOCs为水溶性的,则用精馏将液体混合物提纯;若为水不溶性,则用沉析器直接回收VOCs。因所用黏合剂聚乙烯醇缩丁酸(PVB)、二丁酯(DBP)与水互不相溶,故可以直接回收。表3.5活性炭吸附可除去的污染物质吸附剂吸附质活性炭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乙醇、乙醚、甲醇、汽油、煤油、光气、乙酸乙酯、苯乙烯、恶臭物质、H2S、Cl2、CO、CO2、SO2、NOx、CS2、CCl4、HCCl3、H2CCl2浸渍活性炭烯氢、胺、酸雾、硫醇、SO2、Cl2、H2S、HF、HCl、NH3、Hg、HCHO、CO2、CO表3.6工业用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吸附剂真密度/(g/cm3)颗粒密度/(g/cm3)填充密度/(g/cm3)空隙率/%细孔容积/cm3/g)比表面积/(m2/g)平均孔径/À颗粒活性炭2.0~2.200.6~1.00.35~0.600.33~0.450.50~1.1700~150012~40粉末活性炭1.90~2.20—0.15~0.600.45~0.750.50~1.40700~160015~40活性炭吸附技术主要用于废气中组分比较简单、有机物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情况,其废气处理设备的尺寸和费用正比于气体中VOCs的数量,却相对独立于废气流量;因此,活性炭吸附床更倾向于稀的大气量物流,一般用于温度不高,湿度不大,排气量较大的场合。气体流量和浓度的波动对活性炭吸附器无大的影响。活性炭吸附系统常用来处理气量200~100000m3/h,浓度范围在20~5000ppm的气体。设备的尺寸取决于气量和浓度。活性炭吸附系统的投资费用不高,操作灵活,运行成本与其他方法相比通常也较低。固定床吸附装置的空塔速度一般取0.5m/s以下,吸附剂和气体的接触时间取0.50~2.0s以上,吸附层压力损失应控制小于1kPa。在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时,为了适应工艺连续生产的需要,多采用双罐式并联系统,一罐吸附,另一罐脱附,交替切换使用。再生可采用热空气、水蒸气或热氮气进行。再生产生的浓污染气体需进一步采用冷凝、热力燃烧、催化燃烧等方法处理。由于此时处理的是小气量的浓缩气流,故二级处理的费用大大减低。活性炭在使用和再生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损失其吸附容量,因此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全部更换。固定床活性炭层高度一般取0.5~1.0m,垂直型(立式)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水平型(卧式)长度大约为层高的4吸附罐可填充颗粒炭或纤维状炭,此两种炭的性能比较列于下表。后者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前者,因此用其做成的吸附装置体形小、吸附及脱附速率均快、节约能耗,且回收溶剂品质高,国内已有定型成品供应。表3.7颗粒炭和纤维炭的性能比较活性炭名称颗粒炭纤维炭形态直径4~6mm圆柱体10~20μm纤维目测单重/(g/m2)—100~300填充密度/(g/cm3)0.40~0.500.01~0.10外表面积/(m2/g)~0.011.5~2.0比表面积/(m2/g)900~10001000~1500平均细孔直径Å~2614~20在空塔速率10cm/s,z=10cm时吸附速率/[(g/g)/min]0.030.47在空塔速率5cm/s,z=10cm时吸附速率/[(g/g)/min]28.597.5表3.8几种国产活性炭的主要性能型号粒度/mm堆积密度/g/cm3强度/%水分/%吸苯率/%碘值/mg/g比表面积/m2/g孔体积/cm3/g太原5#炭直径3~5长3~8<0.6>85<10—642.1713—太原8#炭直径1.5长2~40.495>758~10>35859.89260.81上海14#炭直径3~4长8~15—>955>25———上海15#炭直径3~4长8~15<0.6>95<5—>220——新化X-16炭直径3~3.5长3~8<0.5>90<10>30—9760.63纤维活性炭毡厚2~80.05~0.15——20~30900~1470800~1700—4有机废气治理工艺设计本设计的风量为,吸附塔空塔速度为u0=0.1/s,在常温下操作。4.1吸附器计算4.1.1本设计采用环式固定床吸附器,设活性炭床层内壁直径为D1=150,活性炭床层外壁直径为D2=350,则活性炭床层厚度为d=100,取活性炭床层到吸附塔内壁距离为D3=75,则吸附塔的直径为D=D1+2d+2D3=150+2100+275=500。活性炭有效吸附高度为h0,空塔速度u0=0.1/s,取吸附塔φ=1000处为废气过气面,则,所以,得取1300取吸附塔壁厚6,则吸附塔外径,按压力容器公称直径标准进行圆整,则取取吸附塔体高度,整个吸附器高度取4.1.2活性炭体积如表3.8中所列,选用MWY15(太原新华8#炭)型活性炭活性炭重量取吸附率为活性炭重量的40%则吸附量有机废气去除浓度取300mg/m3则有机废气单位时间通过吸附塔的质量为则吸附周期4.1.3采用欧根公式计算床层压降,操作温度为30℃式中,ΔP—压力降,Pa;d—吸附剂层厚度,m,;dP—吸附剂颗粒直径,m,;ε—床层空隙率,%,空隙率ε与颗粒的放置状况有关,对于均匀一直的球形颗粒,ε可取0.259~0.426,因此取ε为0.30;ρV—气体密度,kg/m3,;μV—取气体粘度,Pa·s,;GS—单位截面气体流速,kg/(m2·s),代入上式,得得ΔP=27.6Pa4.1本设计采用120℃的低压蒸汽脱附。在实际工程计算中,水蒸气的消耗量之比近似为活性炭床层直径平方之比。如某吸附器直径2.3m,活性炭装量为1800kg,解吸时蒸汽用量为800kg/h。现对于吸附塔直径为D=500=0.5m,装炭量为54.47kg的吸附器,根据经验,用120℃蒸汽脱附10min,脱附率即可达到95%,30min可达98%,1h可达99%以上。本设计选用脱附时间为1h,则水蒸气的消耗量为384.2管道计算4.2.1①吸附管道管径选择管径计算:气体流速为6m选用钢管,所以实际流速v=5.9m/s②脱附管道管径的选择蒸汽流量Q=管径计算:设气体流速为0.4m选用钢管,所以实际流速v=0.30m/s4.2.管道压降式中,ΔPL—各管道压降,Pa;L—管长,m;d—管道直径,m;ρ—有机废气密度,kg/m3,有机废气密度为1.2kg/m3—管道中平均气速,m/s金属管道λ值取0.02。局部压损式中,ΔPM——各管道局部压损,Pa;——管件局部压损系数和。管段1:;摩擦面压力损失管段2:;摩擦面压力损失各管件局部压损系数(查手册)为:吸风管接头,,一个 则局部压损:管段3:摩擦面压力损失各管件局部压损系数(查手册)为:90o弯头(R/d=1.5),,一个则局部压损:管段4:;摩擦面压力损失因此,管道的压降为:4.3风机的计算及选择4.3.1①风量计算式中,Q0—选择风机时的计算风量,m3/h;Q—管网计算确定的抽风量,m3/h;KQ—风量附加安全系数,一般管道系数取KQ=1~1.1,除尘系统KQ=1.1~1.15,且除尘漏风另加5%~10%②风压计算环式吸附器ΔP=27.6Pa,管道压力。系统总压降所以式中,—选择风机时的计算风压,Pa;—风压附加安全系数,一般管道系统取=1.1~1.15,除尘系统=1.15~1.2;—管网计算确定的风压,Pa。4.3.2选择5-48型系列离心风机,技术性能见表4.1。表4.15-48型系列离心风机的技术性能机号No转速/r·min-1全风压/Pa风量/m3·h-1风口方向传动方式配带电动机外型尺寸(长宽高)/cm质量(不含电机)/kg型号功率/kW4280013721995左、右0°90°180°CY103704×807×98274所需电机功率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电机功率,kW;—风机的总风量,m3/h;—风机的风压,pa;—电动机备用系数,对于通风机,电动机功率为2~5kw时取1.2,大于5kw时取1.3,对于引风机取1.3;—通风机全压效率,可从通风机样本中查到,一般为0.5~0.7;2—机械传动效率,对于直联传动2=1,联轴器直联传动2=0.98,三角皮带传动(滚动轴承)2=0.95。采用两台5-48No.4风机,1用1备,均用于吸附系统后,将气体引到排风口排放。5工程投资计算5.1主要设备的选型主要设备设施选型,见表5.1:表5.1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活性炭吸附器Φ0.5x2.台2非标准件2电气控制柜个1非标准件3风管DN300米20标准件4风管DN200米20标准件5风机T5-48台2标准件5.2主要设备的投资计算工程投资预算,见表5.2:表5.2工程投资预算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1活性炭吸附器台2362活性炭吨963电气控制柜个1114风机台2245风管米400.0526土建设施方57电器自动控制系统10小计T29.096安装费T10%2.9096管理费T8%2.33杂费3合计37.336
参考文献王志魁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0赫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贺匡国主编.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黄学敏.张承中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立本英机.安部郁夫(日)主编.高尚愚译编.活性炭的应用技术其维持管理及存在问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林肇信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全燮.杨凤林主编.环境工程计算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6吴忠标主编.实用环境工程手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姜安玺主编.空气污染控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朗晓珍.杨毅宏主编.冶金环境保护及三废治理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童志权等主编.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与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王绍文.张殿印.徐世勤.董保澍主编.环保设备材料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9朱世勇,《环境与工业气体净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李光超,《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L.Ekman.LIFAC-经济有效的脱硫方法.芬兰:FortumEngineeringLtd.唐敬麟,张禄虎编.除尘装置系统及设备设计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赵毅,李守信,《有害气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陈常贵、曾敏静、刘国雄等编,《化工原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Licht,W《Ai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Publisher,NewYork,NYDryRemovalofGaseousPollutantsfromFlueGaseswiththeGFB(FGDbyCFB).LurgiReport,Germany,1990刘天齐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5陈凡植,《活性炭吸附法处理低浓度苯类废气多的研究》,《广东工学院学报》,第11卷第3期,1994年9月致谢在此,我首先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陈凡植教授。在三个月的毕业设计过程中,从课题的确立、资料的收集以及工程的计算等方方面面,陈老师都尽心、尽力、尽责,并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热心的关怀。通过毕业设计,为我大学四年学习生活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作了一个很好的总括。如果说,大学三年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巩固了我污水治理方面的专业知识;那么,大学四年级的毕业设计,则将我的设计方面的知识向有机废气治理的方向进一步巩固、扩展。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作为一位指导者给予了我正确的方向指引。在此次设计中,通过资料的收集,我对本专业涉及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更深的认知,而且更加感觉到专业学科间的交叉,更加感觉到学无止境。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将有更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我对四年来对我尽心教导的老师们、悉心照顾的辅导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一直陪伴我的朋友和同学!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H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康复治疗知识试题及答案
- 自考《00233 税法》考前强化练习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专题06 人的由来(第1期)
- 私人银行金融服务合同
- 投资咨询服务合同模板
- 第二节国际货物运输合同
- 赎楼借款标准合同
- 2025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语寒假作业(五)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 《旅游资料翻译》课件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届天津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