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2《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第二课时 部编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2《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第二课时 部编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2《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第二课时 部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伯牙鼓琴导学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课文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建立在共同爱好、相互了解基础上的深厚友谊。【学习重点】能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学习难点】能通过学习感受到伯牙与子期间的真挚情谊,明白“知音”的真正涵义,树立正确友情观。【学习过程】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伯牙的琴声里有怎样的画面?善听的锺子期听到了这样的曲子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请你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太山”“流水”的画面。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自由朗读课文,用“___”画出描写伯牙鼓琴的语句,用“--”画出锺子期听琴的句子。想象一下:伯牙听到锺子期的话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伯牙的琴声不仅表现了高山流水,还表现了哪些美丽动人的场景?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主题概括本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与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的情感。练习一、选出正确读音(画√)。少(shǎoshào)选汤汤(tāngshāng)乎若流水处(chǔchù)士好(hǎo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shù)曝(pàopù)书画斗(dòudǒu)牛二、解释词语。志:巍巍:少选:汤汤:处士:拊掌:谬:然之:三、按原文填空。1.伯牙鼓琴,。方鼓琴而,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蜀中有杜处士,,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画鱼捉獭(tǎ)魏明帝游洛水,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见人辄去。帝欲取之,终不可得(děidé)。侍中徐景山曰:“獭嗜鲻(zī)鱼,乃不避死。”画板作两生鲻鱼,悬置岸上,于是群獭竞逐,一时执得。帝甚佳之,曰:“闻卿能画,何以妙也?”答曰:“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可庶几耳。”帝曰:“是善用所长(zhǎnɡcháng)也。”(选自《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魏晋南北朝卷》)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1)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A.值得怜悯B.数量少得不值一提C.令人喜欢(2)帝甚嘉之。()A.夸奖B.欢乐C.善,美(3)臣未尝执笔。()A.辨别滋味B.曾经C.经历3.徐景山是怎么帮助魏明帝捉到獭的?4.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