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3信宜市万亩合箩有机茶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概况…………3二、项目建设目标……3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3四、研究结论………5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5一、项目建设背景…………7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10第三章承办单位概况…………………10一、企业概况……………11二、财务状况……………三、生产状况……………四、主要产品状况………12五、企业科技开发能力13六、企业基础设施条件14第四章市场分析14一、国内外市场现状16二、市场趋势分析18三、竞争优势19四、营销策略21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21一、项目的目标21二、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21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21四、技术方案22五、项目具体建设内容30六、产品质量31七、项目厂址31八、项目进度安排32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32一、原材料供应32二、燃料及动力供应33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33一、环境保护35二、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37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7一、项目组织机构37二、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37三、项目运行机制39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一、投资估算40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40三、自筹资金来源证明40四、中央补助资金用途41五、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管理42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42一、财务评价依据及参数选择42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42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3四、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5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45一、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企业发展45二、推进新农村建设45三、推动产业发展46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6一、可行性研究结论46二、建议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信宜市万亩合箩有机茶示范园区建设(二)项目承办单位广东省信宜市三唛顶茶场(三)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五年(四)项目建设地点信宜市金垌镇环球村三唛顶茶场所属1万亩茶园(五)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对三唛顶茶场现在的茶园按有机茶园标准进行生态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有机肥供给系统、有机茶加工系统进行改造,使茶园建设成为有机茶园,建设规模为10000亩。(六)项目主管部门信宜市农业局(七)项目投资及效益情况本项目总投资为10800万元,项目原投资3000万元,新增投资78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800万元,建设投资中,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0.8%,有机肥投入供给系统投入288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7%,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投入48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6.2%,生产厂房投入为202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26%。本项目新增投资7800万元,申请地方特色产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0万元。项目年均销售收入5600万元,扣除年总成本费用3200万元,年利润总额1400万元,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亩100001.1生态环境建设投入1.1.1种植生态树种株140000达产年份1.1.2种植果树生态示范园亩10001.1.3茶园铺草示范亩30001.2有机肥供给系统建设吨18001.2.1有机肥投入吨18001.1.2种植绿肥亩100001.3有机茶病虫害综合防治亩100001.4生产车间建设平方30001.5有机茶生产示范培训1.6有机茶科研研究投入2投资2.1项目总投资万元108002.1.1其中:原投资万元30002.1.2新增投资万元78002.3资金筹措万元78002.3.1申请特色产业财政补助资金万元30003成本3.1总成本(含税)万元3200年均其中:固定成本万元704年均可变成本万元2496年均3.2经营成本(含税)万元5760年均4财务指标4.1绿毛茶价格元/吨500004.2销售收入(含税)万元56004.3税后利润万元9384.4所得税万元4624.5投资利润率%18.824.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94.7税后财务净现值(i=10%)万元2179.34.8税后投资收回期年5.86盈亏平衡点%36.8二、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依托茶场无公害茶园的茶树良种、生态环境和规模优势,通过引进有机茶园建设技术,建立有机茶园生态环境系统、有机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机肥持续供给系统、有机茶产品开发、检测、人员培训。规模建设1万亩有机茶园,把茶园建设成为广东省有机茶园试验、示范、培训基地,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茶区的茶园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要求茶园建设为主,提升茶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茶园的整体产出水平。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一)国家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二)国家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建设项目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和参数》;(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的意见》;(四)《2005至2020年广东省新型工业化农特新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五)《信宜市“十一五”规划》;(六)《信宜市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七)技术交流和考察资料。四、研究结论(一)茶叶是广东省山区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广东省传统产业,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全省茶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加全省山区农户收入,项目符合国家和广东省产业鼓励发展的方向。(二)项目实施,有利于加快茶场发展,扩大茶场品牌的影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三)项目实施单位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茶场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四)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操作性强,建设方案合理可行,各项投资估算合理。(五)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给茶场带来938万元的利润,上缴所得税462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18.82%、销售利润率27.58%、内部收益率24.9%、投资回收期5.8年等财务指标均在行业较高水平之上。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可行,应尽快组织实施。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一、项目建设背景(一)信宜市具备开发有机茶的自然资源优势信宜市地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有“广东名茶城”之美誉,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据全市茶树资源调查发现,金垌、合水、新宝、思贺、大成等5个镇10处,在海拔600~1800米之间,现仍生存着很多181年~600年树龄的栽培型大茶树;合水、新宝镇亦有100多亩连片的老茶园,野生型茶树分布于大雾岭山海拔1580~180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中,面积约100亩,其中有一棵树龄约260年。合箩茶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合箩茶产地是金垌镇三唛顶茶园。三唛顶海拔605米,山顶上有一块大石,直径3米多,形似竹箩,中间裂开,在裂缝中生长一棵茶树,由它繁殖发展,故称合箩茶。该茶抗虫性强,内含物丰富,据测定,茶多酚38.3%,儿茶素总量132.2%毫克/克,咖啡碱4.1%,氨基酸3.3%,水浸出物38.99%。制成的特级绿茶外形紧结、多毫、呈翠绿色,汤色呈绿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可口,带自然花香味。关于这种茶有一个民间传说:早在200多年前,有户姓杨的茶民,在合萝石下开辟了20多亩茶地,世世代代以经营此茶园为生。由于气候适宜,所产的茶叶色清、味香、甘喉、质佳。一天,老茶农正在精心炒茶,一股香味外溢。有两位神仙腾云驾雾来到"合箩石"下棋,忽然被茶园飘来的香味吸引住了。仙人立即弃弈来到茶园,品尝了茶农的香茗,赞不绝口。后人便根据这个传说写出了不少赞美合箩茶的诗句。合箩茶由此声名大振,甚至饮誉海外,到清代,还被列为贡品。直至解放前的三十年间,因遭抢劫和火灾,这户茶农的后代-迁往外地谋生,这里的合箩茶才逐渐凋残。合箩茶虽然美名远扬,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茶园凋残,零星种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合箩茶得到恢复发展。1953年有50亩,1965年后扩大到160亩,产量50多吨;1980年后稳定在300亩左右,年产量在25吨左右,其中特级合箩茶5吨左右。近年来,合箩茶多次参加市茶叶质量评比均获得第一名。1992年和1996年两次参考广东省茶叶质量大赛,均获得特种优质茶类高分,列入中国名茶之一。信宜市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全世界独一无二,是研究茶史和茶树起源、驯化、培育、利用的一块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基地,对生产名优绿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信宜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在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2027′-23°06′、东经100°19′-101°27′之间,山地气候温暖,干湿季分明,土壤肥沃。由于信宜市太阳辐射的漫射光较多,空气湿度大,茶树新梢的氨基酸、咖啡碱等含量和水浸出物丰富,比直射光照射下分别高出0.26%、0.65%、2.29%。而茶叶纤维素含量却低2.33%,这就使得茶芽肥厚柔软,持嫩性强,芳香性好,从而为绿茶品质奠定了物质基础,驰名中外的信宜茶就是在丰富的漫射光条件下形成的优质名茶。信宜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茶树生长在树林茂密的山地,性喜湿润。据研究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最适合茶树生长,年均降雨量正好处于1517.8毫米,进入雨季后,时晴时雨的阴湿状况与多漫射光的良好配合,使茶树叶芽生长出适宜制优质绿茶的化学成分。同时,项目区的土壤、水及环境均为受到污染,为有机茶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导致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土地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同时由于污染物的迁移和恶性循环,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水源、空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从而造成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相继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严格限制化学产品在农业和食品业的使用范围和数量。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有机食品,不仅仅是国外消费者的追求,同时也是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提高。茶叶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又是信宜市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也是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并成为广大山区茶农脱贫致富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因此,可持续发展茶叶生产能够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相结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极有前景的“绿色产业”。(三)茶场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广东省信宜市三唛顶茶场是信宜市委、政府扶持的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是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化的重点企业,是广东省信宜市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之一。茶场目前年产各类茶叶折合毛茶近400多吨,主要产品有龙生系列绿茶、合箩茶茶、云雾茶和红茶等大类上百个品种,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全国茶叶市场中享有一定知名度。近三年来,茶场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持续提升,收入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利润总额600万元。在生产管理方面,茶场一贯坚持推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茶场采用统一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茶叶年产量平均自然增长率超过15%。茶场在经济、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四)解决现有茶园的管理模式,为有机茶园建设提供示范长期以来,茶场坚持以建设自有产权茶园为主的发展模式,现已在信宜茶主产区拥有茶山3万亩,其中茶园1万亩。目前,茶园正逐步进入丰产期,按亩产250公斤毛茶计算,可达2500多吨毛茶,但是有机茶园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条件也相对老化,不能完全满足国家食品卫生政策的新要求。因此,茶场决定将产能高的茶园建设成为公司的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并为公司及周边地区开展有机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切实提高优质毛茶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实现茶场可持续发展。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优化茶叶产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茶叶市场将进一步对我国茶叶产品开放,关税壁垒将进一步削减,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则呈现越来越严的趋势,欧美等国对茶叶进口从关税壁垒上看是相当自由的,但不少国家都设置了非关税壁垒,税率居各产茶国之首,且有相当一部分超过欧盟标准。2000年7月1日欧盟即执行新的茶叶进口标准,农药残留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0—100倍。新标准的执行,对我国茶叶的出口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面临从欧盟市场退出的危险,若仍按目前的常规方式生产出口茶叶产品,必将逐步丧失欧盟、美国、日本等市场,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已成为我省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是确保信宜市茶叶产业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化水平的需要开发有机茶,将有利于提高茶叶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在山区的推广利用,改变山区茶叶生产、加工、管理和销售方面的落后状况,从而提高茶叶产量,改进茶叶品质,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同时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发挥高山茶区自然生态和原料的优势,以实施有机茶加工的示范作用,逐步辐射全市茶园向有机茶方向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以及信宜市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是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茶叶是我国的传统产品,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茶产品的多样性、优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茶叶生产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发展环保型、健康型、生态型的有机茶叶产品,是不断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4、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2005年1月1日国家推出茶叶等13类食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到目前止,共有35类食品国家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因此根据市场的需要,茶场在扩大产品规模的同时,按QS进行建设,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生产优质茶叶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有机茶园建设,建立起“科工贸农一体化”的有机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体系,形成有机茶生产、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检测认证管理等全方位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茶叶产值提高10%,鲜叶原料价格将提高7%,,每年茶农增收300多万元的目标,确保农民增收。同时,通过有机茶园建设及生产工艺改造,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使产品的价格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二)项目建设的意义1、对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地方税收,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信宜市地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光、热、水、土、气”等自然条件,是广东大叶种茶的最适宜种植区。2009年,全市茶园总面积288.4万亩,茶叶产量达2.8万吨,产值21.6亿元。全市23个乡(镇),960个村民委会均种茶,涉茶农户达20.5万农户,110多万农业人口,茶产业覆盖了信宜市23个乡(镇)一半以上农业人口。茶叶产业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本项目依托自身优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优质茶加工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在增加地方税收的同时可带动广大农民增收。2、对优化产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茶场自1996年组建起开始生产绿毛茶产品,1997年开始对传统信宜茶进行挖掘、整理和自主研制开发,开发的“宫廷合箩茶”在1992年、1996年先后两次参加广东茶叶质量大赛,均获得特种优质茶类高分,被列为中国名茶,并载入《中国名茶志广东卷》,是广东省15个名茶之一。2009年荣获广东(茂名)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效果很好。2010年,本茶场“三唛顶”牌合箩茶荣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商标注册证。通过项目的实施,茶场的优质茶叶生产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主导产品将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能给茶场带来400多万元的利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第三章承办单位概况一、企业概况广东信宜市三唛顶茶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是茂名市最早、至今规模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茶场成立于2007年。目前,茶场注册资本100万元,企业性质为个体,法人代表张海堂。茶场经营期限为:50年。经营范围: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茶及茶树的花果、种子综合开发利用,茶树专用肥和复合肥的研制、生产,茶叶包装的设计、制作,茶树良种推广,茶叶技术服务,茶文化的研究、推广,茶叶仓储及佣金代理,茶艺、茶道馆的经营,咖啡种植、加工、购售(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项目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广东信宜市三唛顶茶场位于“信宜茶之乡”广东省信宜市金垌镇。长期以来,茶场坚持以建设自有产权茶园为主的发展模式,现已在信宜茶主产区拥有茶山640亩、茶园3.26万亩,成为了茂名市乃至广东省自有产权茶园面积最大的茶叶企业。茶场拥有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并且在近几年的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项目的实施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可靠的技术保证。目前,茶场总员工30人,聘请华农大学教授为顾问,定期指导、培训。其中农艺师1人,技术人员11人。茶场主要产品包括系列合箩茶、绿茶和云雾茶等,年产量折合毛茶约4000吨,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茶叶市场中享有一定知名度。二、财务状况近三年来,茶场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持续提升,收入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20万元,净利润总额30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830万元,净利润总额35万元。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净利润总额50万元,资产负债率也下降到合理的水平,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经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审核,银行信用等级为AAA级。公司近三年财务状况表单位:万元项目年度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2011172044.92%2012190046.55%2013230038.68%三、生产状况茶场自有产权的680亩茶园主要分布于信宜茶原产地海拔1350米至1650米的核心区内,可采摘面积68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60亩,有机茶园120亩。由于采用统一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茶叶年产量平均自然增长率超过15%,是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的重要保障。目前,茶树正逐步进入丰产期,主要茶园平均亩产达200公斤,远高于同一地区同类品种茶树产量。自2004年起,茶场依据茶叶行业的特点,大力实施从原料生产向成品茶生产转型的战略,形成了一定的茶叶精加工能力。通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迅速提升经营业绩,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一贯坚持推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2000年11月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8月通过国际ISO9001卫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2005年12月,成为广东省首批通过茶叶市场准入食品生产许可证(QS)A级认证的企业。2006年8月,茶场自有茶园被列为茂名茶原料基地。目前,茶场有600亩茶园已获得了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生产及加工认证。四、主要产品状况茶场主要产品包括系列合箩茶、绿茶、云雾花茶等上百个品种,其中一批名优茶屡获殊荣。2000年,系列绿茶被广东省经贸委评为“广东名牌产品”;“合箩茶”获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云雾茶”获全国茶评比金奖第一名。2001年8月,“合箩茶”在全国优质茶质量评比中再获金奖。2002年8月,“暗井清香绿茶”在第三届茂名优质绿茶质量评比中获金奖。2003年4月,“宫廷合箩茶”在茶叶节质量评比中获“信宜茶王”称号。2008年,“三唛顶”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合箩茶”等主要产品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五、企业科技开发能力茶场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负责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研制与开发创新工作。自成立研究所以来,完成了茶场生态茶园、有机茶园的建设和老茶园改造、新产品开发等重大科技成果。茶场组织机构健全,内设生产部、营销部、全质办、科研所、采供部、财务中心、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生产管理方面,茶场从2008年开始按绿色食品A级要求组织生产加工,2009年4月起引入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并于2010年10月通过质量体系认证,通过持续改进和完善,于2011年8月又通过了国际ISO9001卫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为有机茶开发奠定的较好基础。根据2011年3月填报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目标任务,茶场自2011年开始实施广东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该项目实施,完成了《有机茶综合标准》,该标准几经易稿,修改、审查,最后确定了《有机茶综合标准》。该标准共分五个部分,包括有机茶园规划及建立、有机茶主要品种、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规范、有机茶的采摘及加工要求、有机茶。前四个部分作为推荐,后一个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该标准于2012年12月26日发布实施,作为广东省的第一个有机茶地方标准,为有机茶园建设和有机茶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有机茶综合标准》示范园区的建设,在有机茶园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肥供给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茶叶加工标准化、生产管理上都取得较大进步,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标准的实施,规范了有机茶的种植、管理,统一了有机茶的质量标准,对推动我市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化意义重大。实践证明该标准的实施实现了茶园的可持续发展的茶叶的标准化生产,且技术是成熟可行的,是值得推广运用的标准。六、企业基础设施条件茶场基地水、电、路三通,交通便捷。茶场通过承担广东省易地扶贫开发建设任务,所属各茶场已安置市和市内易地扶贫开发茶农600余人。各项基础设施建已逐步得到完善,为该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基地生产环境质量优良,基地从未受过工业污染,四周均为林地,空气、水质、土壤等均为清洁,为开发有机茶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第四章市场分析一、国内外市场现状(一)国际市场现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有机农产品作为一种安全、健康的产品,全球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根据SOEL-FIBL2008年度调查,欧美地区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了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的97%。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日本有机农产品的进口额约为9000万美元。在我国有机农产品发展初期,95%的产品出口到北美、西欧与日本。到2006年,我国已有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基地达20万hm2,是继澳大利亚与阿根廷之后的第三大有机农产品生产国。2006年,我国的有机农产品出口额高达3.5亿美元。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量占农产品消费量的5%相比,我国的有机农产品消费量只占总农产品消费量的0.02%,这表明我国有机农产品正处于市场导入期。有机茶作为我国第1个颁证出口的有机产品,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形成了较好的口碑。然而,在国内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对有机茶的认知度的不高,以及对现有有机认证抱怀疑态度,使我国有机茶在国内市场的开拓面临着很多难题。有机茶生产于80年代始于斯里兰卡,随后印度、肯尼亚等国家相继出现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我国的有机茶生产始于90年代初,后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世界有机茶产销量为6000吨左右,主要是红茶,约4000吨,其次是绿茶,约2000吨,还有少量有机乌龙茶。目前,有机茶主要销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国家有机食品销售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约5%一10%,茶叶不到1%,有非常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欧盟国家是有机农业的发源地,大多数有机农产品基本能满足需要,但是这些国家都不产茶,有机茶必须依赖进口。近几年来,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包括茶叶贸易公司,有机食品贸易公司和其他贸易公司在内,都有国外客户求购有机茶,特别是有机绿茶。目前有机食品在欧美等国家食品市场上,特别是超级市场等主流销售渠道销售出现跳跃上升。根据欧盟有关有机认证机构和贸易商提供的信息,有机茶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有机茶价格也非常有吸引力。事实上我国的有机茶出口局面尚未打开,有机茶产地与市场间的渠道十分不畅。1998年以前,出口到欧盟市场上的有机绿茶主要是印度和斯里兰卡生产的,至今仍然有斯里兰卡客商从中国进口有机绿茶,然后再名以斯里兰卡有机绿茶出口到欧盟市场。我国茶叶界要齐心协力,占领并扩大国际有机茶市场。目前全球茶叶消费主要由70%红、20%绿茶、5%特种茶构成,由于绿茶较红茶更具有保健效应,近年来绿茶的需求量明显上升。绿茶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卖价优于红茶,绿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茶类,我国绿茶总产量远大于其他茶国或地区之和,根据联合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绿茶出口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21.9万吨,金额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18.0%,分别占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的76.3%和71.3%。我国对北非、西非、独联体和欧盟市场绿茶出口继续保持增势;对美国、利比亚、俄罗斯、德国、喀麦隆、贝宁、马里、多哥、英国等国家绿茶出口呈现大幅上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绿茶的出口、内销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局面,尽管目前世界茶业生产成本上涨而茶价下跌,但我国的绿茶出口创汇持续增加,预计未来十几年,以绿茶为主要出口创汇的局面还将继续维持。(二)国内市场现状有机茶的开发于1983年始于斯里兰卡,随后印度、日本、肯尼亚和我国相继开始生产有机茶,1989年秋季有机茶在英国市场正式挂牌销售。1990年6月我国第一批有机茶由荷兰颁证组织到浙江进行考察并颁发有机证书,由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浙江有机茶发展自1989年开始,大致经历了试生产期(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较快发展期(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相对稳定期(2005年后)3个发展阶段,全国有机茶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浙江相比稍微滞后一些。从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提供的认证数据看,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有机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产区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省的50多个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已有认证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约30万亩,产量1.4万多吨;到2008年,认证基地面积上升到42万亩,产量达到2万吨。尽管有机茶产量每年有所增长,但目前所占比例还低于我国茶叶总产量的2%,由于市场的发育程度与消费习惯等原因,我国有机茶产业起步阶段的销售以国际市场为主。目前我国出口的有机茶种类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主要的目标市场在西欧、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内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有机茶生产与经销企业(如浙江的更香、彩云间等),在北京、上海等经济繁荣的大都市掀起了一股有机茶热潮。尽管如此,我国有机茶在国内的销售与消费总体来说不容乐观。相比快速增长的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有机茶在其中的消费比重还非常小。由于缺乏国内有机茶消费的统计数据,在假定市场出清的前提下,目前国内生产的有机茶基本上是内销和外贸各占50%左右(2005年全国有机茶产量1.2万吨,内销量达0.6万吨;2006年产量1.4万吨,内销量0.75万吨;2007年产量1.85万吨,内销量0.9万多吨;2008年产量2万多吨,内销量1.05万吨左右),与总体茶叶内销占75%左右的市场份额相比,有机茶内销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要进一步推动我国有机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调整贸易方向,重视和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企业必须根据自己产品的特色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制定适合本土市场的营销策略。二、市场趋势分析(一)市场需求预测本报告采用成长曲线模型对产品市场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市场发展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成长曲线模型为:Yt=e(k+abt)该模型称为龚泊兹曲线,它反映了时间序列呈现S型增长曲线,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相似,因此可以用来预测产品市场的周期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近15年的茶叶消费量如表4-2所示:表4-21992-2007年全球茶叶消费量情况单位:千吨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消费量27172821294030273107318733203501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消费量36373745381738733899396840674152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成长曲线模型:Y消费=e[8.57+(-0.72)*0.93t]可以预测2008年至2013年,全球茶叶的需求量将如表4-3所示:表4-32008-2013年全球茶叶消费量预测单位:千吨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消费量421842824341439844514502同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我国近15年的茶叶消费量如表4-4所示:表4-41992-2007年全国茶叶消费量情况单位:千吨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消费量382401417429436440449460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消费量472480489508538574615620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成长曲线模型:Y消费=e(5.81+0.17*1.09t]可以预测2008-2013年我国茶叶消费量如表4-5所示表4-52008-2013年我国茶叶消费量预测单位:千吨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消费量655693739792853925可以看出,全球以及我国在近五年的需求仍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其需求趋势如图4-1所示:消费量(千吨)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份图4-12008-2013年我国茶叶消费量预测趋势图(二)市场前景分析在食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品茶人讲究的已不仅仅是茶叶的味道,更关注的是茶叶有无农药残留。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高品质的茶产品,目前在世界上已逐渐形成消费时尚,尤其在发达国家市场有机茶供不应求的趋势日益突出,且价格比普通茶叶要高出50%以上。长期以来我国绿茶的国内标准远远低于国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国内客户的低要求、低标准造成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再不能只把茶叶作为初级原料销售,而应更多的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产品质量。表4-6本茶场2008-2013年绿茶销售情况表单位:吨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消费量468528623760826845由表4-6可看出,茶场2008年至2013年的绿茶增长迅速,随着信宜茶市场逐渐进入正常发展轨道,高品质绿茶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茶场将对有机茶的生产和出口提供良好的环境,提升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公司的茶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卫生条件及产品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增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三、竞争优势(一)质量优势茶场拥有自有茶园680亩,五年内还将收购茶园1万亩,茶场自有产权茶园总面积将达到2万亩,茶场拥有先进的茶园管理技术,有利于茶叶的质量控制,从原料来源上保证产品质量。目前茶场拥有的生产线生产能力与鲜叶原料产量不匹配,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条件也相对老化,不能完全满足国家食品卫生政策对加工条件的新要求。本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炒青绿茶生产线,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改造,淘汰茶场原有初加工车间部分陈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满足国家食品卫生政策的要求,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二)品牌优势三唛顶茶场在市场中已具有相当知名度和美誉度,2000年到2003年一直被工商部门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2007年被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广东名牌”产品,产品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能顺利保障项目的实施。(三)成本优势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茶场将对现有老旧的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淘汰,并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茶叶生产效率,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茶场拥有自有茶园3.26万亩,计划收购茶园6万亩,有利于控制茶叶收购价格,与省内其他茶叶生产企业相比,茶叶收购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具有成本优势。(四)规模优势三唛顶茶场集种植、研发、生产、自有品牌销售为一体,拥有从种植到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拥有10万亩的茶园,将形成以自种、自采、自制、自销为特征的茶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减少企业成本,实施规模化战略。通过本次募集改扩建后,茶场将形成年产10000吨绿毛茶的生产能力,公司的产能大幅度提高,规模优势明显。四、营销策略(一)消费习惯分析据统计,40%的消费者认为购买消费茶叶是生活习惯,家中,办公室,茶馆,茶楼,宾馆餐厅,户外是消费者消费茶叶的主要场所,其中,有17%的消费者购买茶叶时关注其保健功能,特别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越来越重视,有机茶的消费将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高消费群众的青睐。(二)产品目标定位有机绿茶属于中高端消费品,绿茶档次将会偏向于中高档产品。结合茶场对经销商及消费者问卷、访谈调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本项目绿茶的档次定位为“中档偏上”或高档”类保健型茶叶。(三)目标市场消费场所:办公场所,家中,茶馆,茶楼,宾馆餐厅,户外等场合消费年龄:中青年消费者。消费者收入水平:主要应是具有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消费者。(四)营销渠道1、通过茶业批发市场将茶叶批发给茶业经销商,通过经销商的销售网络,将“三唛顶茶业”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目前国内最大的绿茶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广西、山东、苏州、兰州及北京,每年2月至4月、9月至12月主要销往苏州、上海、山东省以及甘肃省绿茶市场;3月至10月主要销往广东广州、广西横县的茶原料市场。表4-5全国批发市场数据批发市场主要交易茶叶品种全市场年交易量(吨)交易金额(亿元)1广西横县茉莉花茶500007.22山东茶叶批发市场中低档绿茶及花茶250006.253苏州茶叶批发市场中低档绿茶及乌龙茶龙井和少量花茶80003.34兰州茶叶批发市场中低档绿茶300015北京茶叶批发市场铁观音、普洱茶高档绿茶及茉莉花茶50003数据来源:各茶叶市场三唛顶茶场拥有多年绿茶销售经验,批发市场渠道已经建立成熟,目前茶场已经在山东、广西、苏州、兰州、北京建立相应的批发渠道,销量基本稳定。2、利用茶场极具优势的产、供能力,批发市场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向浙江省、湖南省、江西省及广东各进出口公司以及茶叶生产厂家提供原料;同时,直接向北京吴裕泰茶叶公司、更香茶叶公司等茶叶生产商供货,经再加工后销售。北京吴裕泰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公司,公司现有140余家连锁店,分布于北京、天津以及华北的大中城市,店铺数量位居国内同行业之首,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经济效益在行业内名列前茅。更香茶叶公司是国内最先打出“有机”概念企业,更香茶叶公司目前销售收入额已超亿元,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拥有近50家连锁店。3、面对国际市场对茶业的巨大需求,“三唛顶茶业”依托进出口公司或直接出口,将名优绿茶和花茶原料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的目标项目建设依托茶场无公害茶园的茶树良种、生态环境和规模优势,通过引进有机茶园建设技术,建立有机茶园生态环境系统、有机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机肥持续供给系统、有机茶产品开发、检测、人员培训。规模建设1万亩有机茶园,把茶园建设成为广东省合箩茶有机茶园试验、示范、培训基地,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茶区的茶园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要求茶园建设为主,提升茶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茶园的整体产出水平。二、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按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对茶场营盘山环线的现有茶园进行有机茶生产技术推广及加工工艺改造,续渐建成有机茶园10000亩,改造生产工艺,生产有机茶产品520吨。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拟采用有机茶园转换建设的三大技术,具体要求是:首先对现有茶园全面进行生态环境改造,创建良好的茶园多层多种的生态环境体系;其次是按照有机茶园的技术要求,制定良好的茶园病、虫、草害防治体系;第三是建立良好的有机肥肥料供给体系,禁止化学肥料进入茶园。四、技术方案(一)产品方案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三唛顶牌”名优有机合箩茶产品,采用的原料为公司拟进行有机茶园建设的茶园鲜叶为原料。产品主要以生产有机特种茶、有机绿茶、有机合箩茶为主。有机茶鲜叶摊青杀青做形干燥拣剔装箱入库有机茶茶坯拼和筛分烘干拣剔装箱入库五、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一)建立多层多种茶园生态群落系统新建有机茶园或将常规茶园改建转化为有机茶园,实行多种作物多层次结构的立体种植,使茶园成为物质能量充分利用的自然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达到各种作物共生互利、抗逆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改善、单位面积内各种作物的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的目的。本项目拟选用以下树种和立体种植结构建立有机茶园:(1)茶——林结构有机茶园采取两种方式在茶园中配置林木。第一种方式是,每隔8—16行茶树种植一行林木,树种以广东樟、桤木或水冬瓜树为主,每亩茶园以400米计算,每行以40米计算,每亩茶园需种植林木10棵,10000亩茶园需种植100000株林木,每株按15元计算,需投入资金150万元。第二种方式是,沿茶园道路种植林木,树种以灯台树为主,适当配植苦楝等,与广东樟、桤木组成混交林带,再由横向道路(环山车道)与纵向道路(茶园分区道)的林带组成林网。茶园道路分为主干道、干道、支道组成,每亩茶园约有100米的横道与纵道。每亩茶园种植树木按4棵计,10000亩茶园需种植40000株。(2)茶——果结构有机茶园本项目选择三华李、龙眼、板栗为有机茶园间种的主要果树。但该项目只是作一定的试验和示范。茶场计划在茶场选640亩茶园进行试验、示范,每亩种植按10株计,1000亩种植10000株。(3)茶——肥(绿肥)结构有机茶园针对常规梯级茶园经常耕锄除草,致使土壤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本项目拟采用自然生草栽培和人工种草(绿肥)等措施,保护土壤。“自然生草栽培”就是对梯级茶园的梯面土壤实行铺草覆盖,从而减少中耕铲草次数,逐步达到免耕。对梯壁上的杂草,则采用刀割来替代用锄铲除,通过对主要杂草的不断割和对恶性杂草的手工拔除,促使低层匍匐性草类得到发展,形成自然保护植被覆盖梯壁。茶园铺草标准以厚3厘米,并以稻草和非恶性杂草为主,每亩需稻草2吨,按3000亩茶园作为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试验工作。茶园人工种草主要是选择豆科绿肥,如小饭豆、紫云英等,在茶园梯面外方,实行轮作,并及时刈青埋压或覆盖土壤。在梯壁上则种植多年生宿根豆科绿肥,逐步形成梯壁土壤活覆盖层。(4)对厂区、居住区、医院、学校、主干道和主通道选用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如沙松、杉树,达到防御灾害,绿化环境,为茶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5)广东植物资源丰富,可供选择作茶园间种和道路绿化的植物很多,在设计和实施有机茶园立体种植计划时,除主要种植上述树种和草类外,还可根据植物多样性原则,因地制宜配植其他树种、绿肥,以保证所建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二)建立有机肥供给系统建设有机肥——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系统中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环节。有机肥是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的源泉,是植物的粮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农业的核心。能否建立有机肥就地持续自给系统,是有机茶成败的关键。(1)种——种植绿肥:利用茶园内台面和立体空间及路、沟等种植多种绿肥是用地与养地结合的基础措施,是有机肥的主要来源。茶树幼龄期和台刈重修剪期,台面空间大,是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培肥地力的重点时期,可夏种绊牛豆与冬季毛叶苕轮作或间种豆类、花生等每年二季。部分台埂还可种猪屎豆、日本青、三毛豆、金光菊、三叶豆、蒿枝等。沟边、围埂、路旁、宅旁和空地可种金光菊、猪屎豆等。护坡可种毛蔓豆等。绿肥每季亩产一般在500~1000公斤以上,猪屎豆等每年可割2~3次。新垦地首次种豆科绿肥应接根瘤菌。公司种植绿肥以夏冬两季为主,种植以公司已获成功的猪屎豆和小饭豆为主,每亩需种子1kg,肥料(铜肥、磷肥)20kg,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种子投入为15元/亩,肥料投入为15元/亩,则每亩共需投入30元。(2)养——养猪积肥:有机农业要求种植业、饲养业和有机肥沤制业紧密结合。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有机肥料生产同时进行,是物质能量循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三个缺一不可的环节。种植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畜禽“过腹还田”,可使“地力常新”,又改善人类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也增加农户收入。每户茶农平均为二个劳动力、管理茶园7亩,如常年养猪3~5头,禽类30~50只,每年可为每亩茶园提供人畜肥1.54~2.36吨。(3)沤——建池沤肥:沤制有机肥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建以猪厩、厕所、沼气池合一及田间粪池配套的沤制有机肥设施,形成猪——沼——茶模式,是有机茶园的最佳选择。既可充分利用各种有机残体废弃物,又减少环境污染、肥料损失和病虫害传播;既生产优质有机肥,又提供生活能源,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田间粪池既可沤肥,又可贮肥。田间也可就地取材堆制高温堆肥。(4)还——秸秆还田:间套种植作物的各种秸秆、荫蔽树残落物、茶树修剪枝叶、野生杂草每年产量约0.3~0.5吨以上不等,均可作就地覆盖物或翻压还田或制成堆肥后还田。(5)补——补缺调节:对个别缺乏元素和不适宜土壤性状采用0CIA允许使用物质补缺和调节。如用桐子饼补氮,硫酸钾补钾,硫酸镁补镁,硼酸补硼,硫酸锌补锌等。(三)有机肥施用的方法(1)调节性状:依土壤分析结果计算,用OCIA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物质,调节土壤性状及N、K、Ca、Mg、Fe、Mn、Zn、B等元素含量,使之达到茶树要求范围。(2)绿肥养地:以种植绿肥为主,结合残落物、茶树枝叶、杂草和秸秆还田,就地覆盖翻压养地。幼龄期台面每年冬种毛叶苕,夏种绊牛豆等高产豆科绿肥二季,盛花期就地翻压,所有残落物及茶树枝叶覆盖还田。每年坡埂猪屎豆等绿肥,每年割2~3次压青,不断更新猪屎豆老残株。路、沟、箐、宅旁及所有空地种金光菊等绿肥及饲料,利用好四周野生绿肥。(3)腐熟追肥:积制人畜禽肥、沤制沼液渣肥,以优质腐熟肥做常年追肥。充分利用茶园内所有有机残体沤制优质腐熟肥。(4)有机替代:腐熟有机肥替代尿素;钙镁磷肥、磷矿粉、骨粉(最好与有机肥堆沤后施)替代过磷酸钙;灰肥或硫酸钾替代氯化钾。(5)施足氮钾:利用高氮饼肥和高钾灰肥施足茶树需量最大的N、K。引进菌根、固氮菌与生物钾肥以及确有肥效的准许用于有机食品生产的微生物肥料。(6)对症补缺:定期分析土壤,叶片诊断,观测茶树生长发育状况,对症补施Ca、Mg、Fe、Mn、S、B、Zn等元素肥料。有机茶园施肥用量方案见下表:有机茶园施肥参考用量表(按亩产52kg干茶定量)肥料种类参考用量(kg)备注1、绿肥压青1000~2000幼龄期及更新期年2000~3000公斤或秸秆还田500~10002、腐熟人畜肥700~1000或沼液渣肥1500~25003、饼肥90~1804、灰肥40~80或K2S044~85、其他Ca、Mg、S、P、Fe、Mn、B、Zn对症定量补缺由于有机肥仅靠农户积肥和种植绿肥是远远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故公司在种植有机肥的基础上,需要给每亩茶园每年施三次肥料,分别以5月、9月、12月份施入,每次每亩用量为60公斤,共需投入商品有机肥180公斤,以市场基准价每公斤1.5元计算,10000亩茶园共需要投入270万元。(四)有机茶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建设茶树病虫害是自然灾害,其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受气候、土壤、病虫害来源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又与茶地选择、茶园建设、茶树栽培、茶树品种、茶园管理如耕作、施肥、采摘、修剪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有机茶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建立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体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辅以物理防治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作物病虫的发生与危害,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产品优质高产。(1)建立生态防治园地:生态防治是指依靠茶园内压生物间的制约与依存关系扩充内压防治能力,在农田环境中创造出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而有利于天敌繁衍和主栽作物持续发挥控制作用的方法。依据生态学原理和茶树习性,建立上有适当覆荫、下有覆盖的生物多样性茶园。保持生物多样性基地生态系统平衡,增加益虫与天敌,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平衡生态,既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危害机率,又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系统。实践及研究结果证明:凡保留植物种类多,荫蔽适度,合理的地面覆盖,全园及四周生态条件好的茶园地,病虫害轻,反之则较严重。故要求有机茶园内坡埂、台面、路边、箐旁及所有空地和四周,均应保留或种植多种覆荫树、防护林、水源林、薪炭林、风景树或陪植植物,地面种植绿肥、豆类或蜜源植物覆盖,并尽量选择种植对茶树害虫有毒杀、诱集、忌避,助长天敌繁殖或能改土肥土或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如广东樟、蓖麻、银合欢、台湾相思、印度苦楝、灯台树等。(2)加强农业防治基础: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定向改变某些环境因素,使之不利于病虫的发生和为害。有机农业认为,肥沃的土壤和科学的水肥管理有利于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合理的耕作轮作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减轻危害。因此,农业防治是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它既是一种防治手段,也是一种增产措施。有机农业要求建立植物——土壤——微生物和谐共处和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平衡的土壤生态系统。实践证明,凡土壤过酸过瘦、缺肥、养分失衡、过干过湿、水、肥、热、气不协调,作物长势就差、病虫害及生理病害和缺素症较多。反之,则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生理病和缺素症也少。农业防治的基础是土、水、肥。主要措施有:慎选种茶地块:生产实践证明,有些茶园多年来病害多、长势差、产量低、效益差,主要是由于茶地选择不当,如坡陡、土质差或地下水位高、土层薄、前作为根结线虫病易感作物,如烟草、花生、豆类等。在由常规茶园向有机茶园转换期间,可将这部分不宜植茶地块退茶还林,或种绿肥以发挥更好效益。选用抗病虫良种:利用不同茶树品种对不同种类病虫害常具有不同的抗性,可作为预防措施。加强茶园管理:茶园管理好坏不仅影响茶树的生育及其对病虫的抵抗力,而且影响茶园中病虫的生育,有的措施还可直接消灭病虫。深耕:冬耕可将在表土越冬的病虫深埋入土,能减少象甲类、尺蠖类、刺蛾类和茶云纹叶枯病、螨类等病虫的越冬基数。修剪:轻修剪对钻蛀性害虫、茶茎枝病害以及茶树上的蓑蛾、卷叶蛾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在蚧类、粉虱类、地衣苔藓等茎部及茶丛内病虫害发生严重的茶园,采取重修剪或台刈等方法防治很有效。采摘: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直接除去为害芽梢及嫩叶的病虫,如茶饼病、芽枯病、小绿叶蝉、跗线螨、茶黄蓟马、茶橙瘿螨等病虫。同时要强调合理采摘、防止强采捋采,以免造成伤口,为茶轮斑病等病菌提供侵入的途径,加重病害的发生。施肥:在肥料不足的情况下,茶树抗逆力降低,容易感染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等病害。偏施氮肥往往会加重茶饼病等叶部病害。适当增施磷钾肥,可减轻茶炭疽病和茶叶害螨的发生。增施有机肥不利于茶叶害螨和茶饼病的生长繁殖。灌溉和排水:茶赤叶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螨类等在干旱季节易发生,进行灌溉抗旱,可抑制这类病害的发展。茶树根病、红锈藻病和长绵蚧等病虫害,在地下水位高和易积水处发生较重。茶园排水是防治上述病虫害的必要措施。此外,秋冬季修剪清园、剪除病虫枝,掩埋地面枯枝落叶、清除杂草均可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不利于病虫生育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3)应用物理防治方法:指用引诱、捕杀、隔绝、驱除害虫或挖除病株、剪除病虫枝叶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主要方法有:人工捕杀:捕捉害虫、挖病株、剪除病虫枝叶等。抹干或涂干。引诱捕杀:利用灯、火光亮或糖醋液、性激素、声波引诱捕杀或干扰其生殖活动。电脉冲:防治钻蛀性害虫及地下害虫。捕虫网、有色粘虫板等。(4)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食虫昆虫,如捕食螨、蜘蛛,寄生性昆虫、真菌、细菌、病毒或其它有益生物天敌控制病虫害达到防治的目的。它具有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效果较持久等优点。但其防治对象专业性强,见效较为缓慢。茶园生物防治可分为:1、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或螨类防治害虫。害虫的天敌昆虫分为寄生性昆虫和捕食性昆虫(或捕食性螨)两类。寄生性昆虫:有寄生蜂和寄生蝇。如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在茶小卷叶蛾卵内;单白绵绒蜂寄生于茶尺蠖幼虫;寄生蜂在蚧类、粉虱类寄生率均较高。寄生蝇寄生于茶毛虫幼虫。捕食性昆虫:有瓢虫、草蛉和捕食性盲蝽等,如红点瓢虫捕食蚧类,人工饲养盲蝽,以控制茶网蝽虫口数,捕食螨是茶叶害螨的重要天敌,人工饲养德氏钝绥螨防治茶跗线螨。茶园中的捕食性蜘蛛种类很多,已发现50多种常见的有斜纹猫蛛、草间小黑蛛、迷宫漏斗蛛等,对控制茶园中主要害虫,如茶尺蠖、小绿叶蝉、卷叶蛾等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天敌昆虫和螨类、蜘蛛的应用上,主要是人工饲养,在适宜时释放,这需要一定设备和技术。在生产上采取的措施是保护天敌。有机茶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等,这对天敌是最好的保护措施;此外,在修剪虫枝时,先将剪下的虫枝放置于田间天敌保护器中,待其成虫羽化飞回茶树后,再处理虫枝以保护天敌,充分发挥益虫(螨)的作用。2、以菌治病虫:利用有益的细菌、真菌或放线菌及其代谢物防治病虫害。在昆虫寄生性细菌中,常用的有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青虫菌、杀螟杆菌)已成为商品,简称Bt制剂。苏云金杆菌可产生毒素,在昆虫肠道内几分钟内致使麻痹而停食,直至死亡。它对茶毛虫、刺蛾、茶蚕等防效较好。在有益真菌治虫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是利用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茶毛虫、油桐尺蠖、茶小卷叶蛾、茶蚕等,白僵菌通过与昆虫皮肤接触或经口吞入肠道,害虫停食而死亡。应用韦伯虫痤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此外,蚧虫上的腥红菌、小绿叶蝉上的园孢虫霉等均可在适宜条件下流行,致使害虫死亡。(5)辅以允许使用的药剂有机茶园允许使用的农药除上述生物农药外,还有动物源农药:性信息素、互利素等;植物源农药:除虫菊酯、苦楝、川楝素苦参碱等;矿物源农药:硫悬浮剂、可湿性硫、石硫合剂等。其中植物源农药对(益虫)有杀伤作用,只在病虫害大量发生不得已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只能非采茶季节使用。随着国际、国内有机农业的兴起及推广,目前市场上推广应用的生物农药品种很多,但要选好适用的品种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试验及检测。本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承担单位近年的试验观测,目前市场上大量推广的印楝素、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在有机茶园中试用效果比较好,基本能有效地控制茶园病虫害。在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上,公司将结合大草地茶场的成功经验,于每年的春茶结束和冬季封园管理中,结合茶园的实际,对生物农药印楝素、白僵菌等先进试验,计划分2次进行,每次每亩用药投入25元,2次计划每亩投入50元,10000亩茶园共需投入资金50万元。(五)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训由于有机茶的生产、加工是严格按有机茶标准操作,首先必须对现有的技术人员及茶农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建议组织必要的科技人员到有机茶的主产地考察借鉴。为使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必须对有机茶园管理采摘人员、车间加工操作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分公司、茶场及车间管理等科技人员进行有关有机茶园管理、鲜叶采摘、有机茶叶加工工艺技术、检验方法、机械操作与维护等理论进行系统的培训。预计培训有机茶园管理采摘人员及茶叶加工操作人员1000人次,培训三次,有机茶叶加工操作人员300人次,预计资金投入5万元。(六)有机茶生产车间改造为保证有机茶卫生质量,规范有机茶加工企业的卫生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根据国家《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出口茶叶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拟对加工工艺进行改造,改造项目如下:1、生产车间,采用框架结构,单层,车间高度净空6米;内墙面1.8米以下内墙用钢化磁砖贴面,其余为双飞粉墙面,顶棚采用石膏防火板吊顶,窗户采用塑钢窗并配纱窗,车间地面铺设瓷砖,屋顶换成木板垫层的小青瓦屋顶。2、储鲜房采用砖混结构,地面采用水磨石地面,内墙面1.8米以下内墙用钢化磁砖贴面,其余为双飞粉墙面,窗户采用塑钢窗并配纱窗。3、成品库采用砖混结构,在水磨石地面的基础上加铺木地板,内墙面1.8米以下内墙用钢化磁砖贴面,其余为双飞粉墙面,窗户采用塑钢窗并配纱窗;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层数占地面积1加工车间m22000钢架、瓷砖地面120002成品库m22000钢架、瓷砖地面12000六、产品质量(一)茶叶生产执行标准茶叶生产执行如下标准:1、《有机食品茶叶》2、《有机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3、《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5、其它产品执行经备案的企业标准。(二)龙生茶品质标准原料鲜叶的质量按照《广东省地方标准DB/5300B35025-87》执行,具体质量控制指标见表5-4。表5-4鲜叶级别标准鲜叶级别正常芽叶比例对夹叶、单叶比例一级1芽2叶初展和1芽2叶50%~70%细嫩对夹叶、单片叶50~30%二级1芽2叶及1芽3叶初展和1芽2叶50%~70%细嫩对夹叶、单片叶50~40%三级1芽3叶40%~50%,1芽2叶及1芽4叶10%~50%同等细嫩的对夹叶、单片叶45%四级1芽3叶20%,1芽4叶50%同等细嫩的对夹叶、单片叶75%五级1芽3叶5%,1芽4叶10%同等细嫩的对夹叶、单片叶85%六级1芽4~5叶5%,1芽4叶10%放老叶95%(三)产品质控措施为保证“三唛顶”茶的产品质量,茶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用满意的质量和优良的品质来取信于消费者。1、公司2007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2012年以来,又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目前正在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工作。公司各级部门,将严格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管理文件》,认真作好产品质量检测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2、专设了质管部,配备专业的质检设备和质检人员,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3、企业技术中心将不断为提高产品品质作好技术支撑工作。4、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操作培训和生产技能培训。5、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自动化监控设备,不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七、项目厂址项目建设主要在三唛顶,生产车间位于信宜市金垌镇。该地是茶产业、生物产业、食品加工业等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综合性产业聚集地区,占地约7平方公里,项目使用地块位于茶场园区东南角,原有林地植被保存完好,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条件满足茶叶生产的要求。八、项目进度安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序号月份阶段1234567891011121项目准备阶段2有机茶园生态系统建设3有机茶园有机肥供给系统建设4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5生产车间建设6人员培训7竣工验收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一、原材料供应项目需要的原材料及数量如下表6-1:表6-1主要原材料一览表序号原材料名称数量(吨)1鲜叶(特、一、二级)20002鲜叶(三、四、五级)2200合计4200本项目所需茶叶鲜叶由公司所属茶园种植基地提供,目前公司的1万亩原料基地已经进入丰产期,鲜叶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原料的供应。二、燃料及动力供应本项目的主要燃料为电和燃油(柴油),信宜市的水电资源丰富,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302.1万千瓦,可开发量52.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系数0.173。目前,全市水电已经与国家南方电网并网,年发电量超过6.32亿千瓦小时,预计到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千瓦,年发电量170亿度。电力供应有充分保障。本项目的燃油主要购买需要的数量不大,燃料的供应有保障。表6-2主要燃料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数量备注1电1000度/年水电2燃油3000吨/年柴油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一、环境保护(一)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混合区标准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的二级标准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Ⅱ类标准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1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二类标准11、其他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二)原则环保工程设施与主体工程按照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原则,工艺和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无污染的设备和材料,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兼顾的原则,处理后的污染物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三)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1、对空气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期间对空气环境影响的主要污染是在地基开挖、构筑物建设、土石方等有关建筑材料的运输、堆放过程中,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粉尘。但由于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多是尘土和建筑材料灰尘,其中并无特殊的污染物,在下雨或小风的时候,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范围较小,且程度减轻。因此,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恰当选择弃土堆放场地,同时封闭弃土堆放场,严禁弃土向外溢扬,清运弃土时必须采用密闭的运输工具,不得让弃土沿路泼洒污染环境。施工过程中扬尘较大的施工作业面可采用湿法作业,在作业面上适量喷水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减轻施工的扬尘。2、对表水的影响项目施工期间,由于土石方的开挖,如遇雨水的冲刷,会造成一定量的水土流失,从而造成污染地表水,施工还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该项目基础设施需提前建设,先完善排污管网,将废水引入原有排污干管,减少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周围的水环境的影响。3、噪声的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其产生的噪声源均大大超过声环境现状,给区域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应尽可能将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集中进行突击作业,白天作业,优化施工时间,以缩短施工噪声的影响时间。由于施工机械作业时间相对短暂,项目的施工期较短,施工噪声对于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4、固体废弃物的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将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弃土,应尽可能做到就地消化利用,不能处理的建筑垃圾、废弃土应外运至指定地点加以妥善处置,而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通过点堆存后,外运至指定地点加以处理。(四)运行期间的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1、对地表水的影响项目运行期间将会产生一定量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由区域内排污系统收集,区域地表雨水通过雨水排水系统收集,废水水质达一级排放标准,可排入原有污水管道系统,对地表水的影响较小。2、噪声的影响主要为输送振动槽、过渡输送机、翻板烘干机等部分设备在生产中产生的噪音。厂址用地范围除建构筑物、道路、人行道、汽车装卸场地外均进行绿化,绿化面积达35%,在厂房周围设置分散绿化带,种植吸尘、降噪植物,沿路设立乔木、灌木间植的绿化带,增加立体绿化层次,净化空气,阻隔噪声。厂区选址在深山内,对附近的村民的噪音较小。3、固体废弃物的影响项目运行期间有一定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产生,生活垃圾由专人集中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工业垃圾包括塑料薄膜、塑料袋、编织袋等包装物等,由于包装物用量不大,且为多次回收反复使用,不会形成“白色污染”。(五)运行期间其他综合治理措施1、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使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2、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及机械噪声对工人健康产生影响,可以使用个人防护用具降低粉尘及噪声危害。3、项目建成后要及时补偿被破坏的地表植被,夯实填埋被松动而又不利用的土地,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确保周围自然景观不受影响。4、在生产管理中尽可能采用无污染的设备和材料,回收所有废旧塑料薄膜和塑料袋,努力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妥善处理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六)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主要是进行有机茶园系统的建设,并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全面提升公司的茶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卫生条件及产品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公司将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兼顾的原则,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严格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环保知识教育,以切实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二、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本项目在生产中存在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在工业卫生方面存在着粉尘、噪声、高温等问题,为此在设计中必须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操作环境,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1、噪声:主要来自输送振动槽、过渡输送机、翻板烘干机等;2、高温:主要来自于热风炉、热风管道。(二)职业卫生防护措施1、根据各装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遵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转的“三同时”方针,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适度的劳动条件。2、在建筑物设计中充分考虑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如:气象、地震、暴雨、洪水等可对本项目造成的危害,并设置卫生间、更衣室等必要的设施。3、各建筑物之间有足够距离,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各装置之间道路畅通。4、选用低噪音或带消声减振的设备,尽量使操作环境的噪声达到允许值以下。5、所有转动设备均安装安全罩或安全栏,平台四周凌空外设1.2m高防护栏。6、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接零保护,正常运转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插座的安全孔均有接地保护,定期检修电气设备和电缆,防止损坏漏电,消除隐患。7、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安装防雷保护装置。8、建筑设计上考虑自然通风排出余热,高温设备和管道的外面采用隔热材料保护,设置风机排出余热和进行事故排风。9、根据岗位的需要发放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设置必要的洗消室,建立职工健康监护制度。(三)食品卫生严格按各类制茶的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茶叶卫生标准》及国家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茶叶生产、检验、包装车间等各部门严禁未经更换衣服、鞋人员入内。人流、物流通道进口处均设防蚊蝇措施,工作服及工具每周清洗、消毒两次。(四)消防1、茶叶生产企业属于重点防火单位,绿毛茶加工厂总图布置满足对防火间距及消防通道的要求,各建筑物之间按消防要求保持足够的消防间距。仓库做到防火、防盗、防霉变、防腐蚀。2、消防用水采用低压给水制,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管网合并,并在给水网上设置地上消火栓,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常年法律顾问全面常年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化养护与生态环境改善合同4篇
- 2024年文化产品贸易合同
- 2025年个人住房借款质押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固定资产转让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一次性用品采购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铝合金门窗定制安装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美甲店合作经营合同
- 2025年丝印加工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三人合伙开店合同经典版(2篇)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5年山东光明电力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神经发展障碍 儿童社交沟通障碍康复规范》
- 2025年中建六局二级子企业总经理岗位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5月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管理类和其他类)
- 注浆工安全技术措施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3-9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清华版)教科书资源下载
- 上海牛津版三年级英语3B期末试卷及答案(共5页)
- 行为疼痛量表BPS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硬笔书法田字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