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

A.正确B.错误

2.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

A.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不予处罚D.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3.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职能的专责机关。

A.国家监察B.审判监督C.国家安全D.治安管理

4.2018年高考如约而至,首批()参加高考,考生总数达975万,为2010年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届,是高中新课标公布后的首次高考。

A.“90后”B.“95后”C.“00后”D.“10后”

5.第

2

2009年7月4日,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的()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京闭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宣读了《北京倡议》。

6.()基层党建大数据中心揭牌,平台设置先锋、堡垒、e支部大数据和综合指标四大板块,有323个功能模块、1175个功能点和图表、千万余组数据。

A.江苏省B.吉林省C.河北省D.湖北省

7.近日,最高法发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的冷静期。冷静期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冷静期结束,人民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

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

8.某县人民检察院在对本县的一起涉嫌强奸犯罪案审查中,认为公安机关提出的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遂依法向公安机关发出了立案通知书。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

A.可以提出抗辩B.可以申请复议C.应当立案D.应当补充说明不立案理由

9.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A.一B.二C.三D.四

10.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A.是B.不是

二、多选题(10题)11.国务院组成人员有()。

A.总理B.副总理C.部长D.副部长

12.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有()。

A.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中共中央是我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国家机关

C.中国共产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

D.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3.第

42

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4.9月8日下午14时许,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京揭晓,()摘得三项大奖之一的“生命科学奖”。

A.李家洋B.王慧远C.袁隆平D.张启发

15.第

50

创造思维的形式有()。

16.关于行政法表述正确的有()。

A.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的数量特别多,居各部门法之首

B.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常常交织在一起,并往往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中

C.目前我国行政法已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D.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

17.公共危机是指一系列中止和平进程或瓦解社会正常关系、秩序的事件,表现为某种不可预知事件的发生。其特点有()。

A.公共性B.突发性和紧急性C.负面影响性D.高度不确定性

18.《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A.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与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

19.在现代市场体系的分类中,生产要素市场中的技术市场又可以分为()。

A.技术开发市场B.技术咨询市场C.技术服务市场D.技术转让市场E.技术培训市场

20.以下对于法律案的提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B.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C.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人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人会议议程

D.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三、4.案例分析题(3题)21.某机关职员田某和胡某是夫妻关系。该机关主管张某因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而与同事关系紧张。一日,因职员田某的一点小过错,张某即对其当众训斥,因以前张某曾追求过田某之妻胡某而没有结果,田某认为这是张某借机报复。从此,田某对张某怀恨在心,并消极怠工,上班经常迟到。田某越是消极怠工,张某越是对其当众训斥,而田某愈发认为张是故意刁难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某年某月,张某因经济问题被立案审查,田某认为时机已到,为把张某彻底搞垮、搞臭,遂与妻子胡某商量,捏造张某犯罪事实:某年某月某日,张某把田某之妻胡某骗至宿舍中强行奸淫。周密计划后,田某、胡某遂向有关机关告发了张某。问: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犯罪?

22.某县人民检察院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0年4月6日以贪污、受贿嫌疑将县人大代表侯某逮捕,同月26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5月20日县人民法院对侯某作出1年管制的判决。侯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7月2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侯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02年5月10日侯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80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

侯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23.甲、乙、丙、丁四被告都是已成年的男子。一天他们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丁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被告聚集在一起,由丁带领到一艘装有出口衣料的货船上,盗得出口布料三捆,价值人民币3000余元;第二天,甲要乙去找丙想办法销赃,乙找到丙后,丙一再表示不干,乙说“上船容易下船难,不去小心你的狗命”。丙出于无奈,遂把赃物卖掉,所得赃款由四被告平分。问:在本案中,谁是主犯?谁是从犯?谁是胁从犯?并说明理由。

四、5.公文改错题(0题)24.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五、1.单项选择题(0题)25.公文中兼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

A.议论、描写、说明B.议论、说明C.议论、叙述、说明D.抒情、说明

六、4.案例分析题(0题)26.2001年5月16日上午,有一头牛跑到某乡食品站院内吃白菜,贾某将牛圈上,待失主认领。次日上午,有人到食品站串门,认为被圈的牛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捎信给二人。当晚,二人来食品站牵牛,指责贾某不该将牛圈上,双方发生争吵,王某将贾某拖出院外,进行殴打,孙某也参与殴打,把贾某打成脑震荡,经住院治疗,医疗费和误工共损失280元,贾某要求王某和孙某赔偿,遭到拒绝,贾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牛跑到乡食品站吃白菜,原告将牛圈上,且通告牵回,并无不当;被告无理取闹,共同殴打原告致伤,这是违法行为,除批评教育,向原告赔礼道歉外,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因调解未成,法院即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判决如下:被告王某、孙某赔偿原告损失280元,其中孙某承担80元,由于孙当时无力支付,先由王某代孙某偿付,然后再由孙某偿还王某。

问: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

1.Y

2.A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从重处罚的适用。\n答题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4条规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3.A

4.C

5.D2009年7月4日,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的全球智库峰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京闭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宣读了《北京倡议》。《北京倡议》提议,智库应针对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国界的、为促进人类共同及长远利益为宗旨的战略研究,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全球危机预防及解决方案。为提升智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智库应在促进各经济体间的政策协调,引导对经济形势的合理预期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6.B

7.A

8.C

9.A

10.B

11.ABC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第2条的规定,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本题答案为ABC。

12.ABC【解析】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A项错误;中共中央不是我国的国家机关,B项错误;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利制定基本法律,中国共产党不可以制定法律,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项正确。故选ABC。

13.ABCD

14.ACD

15.ABCD

16.ABD解析:我国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行政法法典。故选ABD。

17.ABCD【解析】公共危机包括因不可抗力或突然袭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冲突以及战争、恐怖袭击或其他极端行为引发的各类事件,具有公共性、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广泛的社会影响性以及决策的非程序化的特点。故选ABCD。

18.AB解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对赔偿范围作了排除规定,即以下情形不属国家赔偿范围:行政机关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故选AB。

19.ABCDE生产要素市场中的技术市场又可以分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中介、技术培训、技术入股等方面。故本题选ABCDE。

20.ACD《立法法》第1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第13条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合,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n第15条规定,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故本题答案选ACD

21.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他人有罪的行为。本罪的特点是:①犯罪对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但没有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则不构成犯罪。②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假借司法机关以达到诬陷之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实;二是向有关国家机关或单位作虚假告发。二者缺一不可。行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实虽有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之目的也不构成犯罪。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但事实上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并无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目的只是意图损坏他人名誉或使其受纪律处分不构成本罪。认定本罪须注意其与报复陷害的区别所谓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有:①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无身份限制;后者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②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利用职务、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的行为对是否利用职权、是否构成犯罪等没有影响;③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让被害人受到刑事处罚;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④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结合本案来看田某、胡某虽然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客观上也实施了诬告陷害的行为但是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滥用职权的行为而且张某也不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或举报人。所以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他人有罪的行为。本罪的特点是:\r\n①犯罪对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但没有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则不构成犯罪。\r\n②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假借司法机关以达到诬陷之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实;二是向有关国家机关或单位作虚假告发。二者缺一不可。行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实,虽有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之目的,也不构成犯罪。\r\n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但事实上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并无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目的,只是意图损坏他人名誉或使其受纪律处分,不构成本罪。认定本罪,须注意其与报复陷害的区别,所谓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r\n两罪的主要区别有:\r\n①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无身份限制;后者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r\n②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利用职务、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的行为对是否利用职权、是否构成犯罪等没有影响;\r\n③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让被害人受到刑事处罚;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r\n④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结合本案来看,田某、胡某虽然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客观上也实施了诬告陷害的行为,但是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滥用职权的行为,而且张某也不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或举报人。所以,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

22.侯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与县人民法院违法行为的确认依据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时间是2000年7月2日从这一天算起两年内侯某均有权提出赔偿请求。侯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与县人民法院违法行为的确认依据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时间是2000年7月2日,从这一天算起两年内侯某均有权提出赔偿请求。

23.在本案中甲是主犯乙、丁是从犯丙是胁从犯。根据我国刑法有关条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甲提议盗窃并分派乙、丁进行犯罪预备甲同乙、丁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后甲又让乙找丙销赃最后平分赃款。可见在这起共同犯罪中甲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是胁从犯”。案中乙、丁积极参加这起共同犯罪但又不是造意犯和组织者比起主犯甲来说乙、丁起了次要作用是从犯。丙参加了犯罪的预谋但仅表示同意未参加盗窃事后销赃是在乙的胁迫下无奈实施的参加了平分赃款。丙参与了事先通谋事后销赃应属共同犯罪但丙销赃行为是在乙胁迫下实施的因此他是胁从犯。在本案中,甲是主犯,乙、丁是从犯,丙是胁从犯。根据我国刑法有关条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甲提议盗窃,并分派乙、丁进行犯罪预备,甲同乙、丁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后,甲又让乙找丙销赃,最后平分赃款。可见,在这起共同犯罪中,甲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是胁从犯”。案中乙、丁积极参加这起共同犯罪,但又不是造意犯和组织者,比起主犯甲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