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000亩三七种植项目云南维和药业无量药谷种植有限公司PAGEPAGE68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666668(4000亩)1.建设项目由来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又名田七、金不换等,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重要的中药材,被称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止血定痛、跌打损伤等,对心脑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免疫系统等均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有止血、抗休克、抗疲劳、抗辐射、瘀伤接骨等作用。三七在云药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七种植业是三七产业发展的源头。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种植公司”)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1年6月1日在某市州某县彝族自治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公司名称为“##药业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某县振兴南路63号。2011年7月,公司进行了工商变更,将注册资金变更为1000万元,公司地址为某市州某县#山镇#水库管理所,公司名称变更为“某有限公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药材的种植与开发,当前药业公司主营产品的主要原料为三七总皂苷,三七总皂苷主要从三七中提取。为保证公司三七能得到充足的供给,供给三七的质量达到药业公司较高的标准要求,以及避免三七价格剧烈波动给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带来较大影响,种植公司拟在三年建设期内完成4000亩三七连片种植项目。##药业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考察了某县#山镇的土壤、气候等情况下,集合当地的土地等资源,在#山镇种植有6000亩的三七基地,此次4000亩三七种植项目选址于6000亩三七基地同地块区域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受某有限公司的委托(委托书见附件),昆明阳光恒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在接受委托之后在对项目区域进行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公司编制完成了《4000亩三七种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2.工程内容及规模2.1项目建设面积项目种植用地总计4000亩,所使用土地大部分为小湾电站建设后的占补平衡地,少部分租用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三七种植均穿插于林地之间,涉及少量林下三七培育。项目所使用坡耕地不涉及退耕还林情况,林地间穿插种植或林下培育不涉及砍伐林木。2.2总平面布置及结构设计项目三七种植围绕某县#山镇草子地山、三锅枪山等坡耕地进行种植,向四周进行辐射,办公生活区位于#水库附近。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工程主要内容见表1-1。表1-1工程主要内容工程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备注主体工程生活办公区6000亩三七种植项目中生活办公区已建好,包括有:办公用活动样板房,生活居住用活动样板房及居住帐篷、食堂、浴室、厕所等基础设施,生活办公区共计占地约4500m本项目依托原建生活办公设施,仅增加200顶军用帐篷及少量活动板房,用于新增人员住宿。新增住宿用室均布置于6000亩三七种植项目生活办公区内,已有居住设施旁。主要依托6000亩已建设施。三七种植区三七种植面积:4000亩。新建。公用工程生活办公区给水系统:生活用水水源为#水库供水,给水管网,抽水设备均在6000亩项目建设时建成。工作人员饮用水均来自项目区外运送进项目区的桶装矿泉水。依托6000亩已建设施。排水系统: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曝气池、竖流沉淀池、调节池、消毒池)处理达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用于项目区种植田地灌溉。新建。三七种植区给水系统:由#水库和箐沟水等提供。邻近水库的种植区从水库铺设管道用水泵将水库水引入种植区内;远离水库的种植区从附近沟箐铺设管线引水或从项目区旁水窖引水;种植区附近无取水条件的使用水罐车将水库水送至种植区内灌溉使用,种植区内6000亩项目已建灌溉用水蓄水池80个(每个水池平均容量约为20m³)。取水仅为旱季取水,水均被吸收,不外排。新建引水管沟。水库抽水、蓄水设施依托6000亩已建设施,水窖依托项目区内当地村民修建的雨水收集水窖。辅助工程生活办公区供配电:项目用电由某县电力公司#山变电站引一条10kv线路,选用一台230KVA,10/0.4kv变压器,即可保证正常用电。依托6000亩已建设施。供热:太阳能和电能。依托6000亩已建设施。三七种植基地公路:约200亩,均为乡村原有道路,项目已进行平整完善投入使用,均为弹石路。依托6000亩已建设施。环保工程生活区设置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一套,雨天出水收集池一个(有效容积不小于30m³)生活区设置一座垃圾收集转运房。新建。2.3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项目工作人员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80人、三七看护人员350人,共计430人,年工作365天,实行轮休,在种植、采收、移栽阶段需聘请临时工,每个种植周期(3年)聘请临时工人数合计约120000人次,平均临时工人数约110人次/d。2.4生产设备项目种植区主要设备见表1-2。表1-2种植区主要设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浇灌设施抽水机台120出水管(20m/根)m7200三插管个120喷头个6002遮阴网材七叉棵1200000边条棵78000铁线kg450000遮阴网kg436000围边网kg1400003塑料薄膜塑料薄膜kg600003耕作工具钳子把600锄头(28cm宽)把3000锯子把60钉锤把120砍刀把120斧子把240打洞敲把600喷雾器个600旋耕机台154交通工具皮卡车辆12农用车两10注:遮阴网与塑料薄膜为每个种植周期(3年)更换一次。2.5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项目种植不施用化学肥料及农药,施用有机肥料,由于三七喜阴,需对三七种植区进行遮盖,需要一定量的遮阴网和塑料薄膜,项目原辅料见表1-3。表1-3项目原辅料一览表序号材料名称数量(t)单位供应渠道1红籽7.21.8kg/亩2三七专用有机肥(主要成分为油枯和紫茎泽兰)300t25kg/亩,基肥1次,追肥2次祥云县祥禾苗农业生物有限责任公司3遮阴网576t144kg向薄膜公司定做4塑料薄膜60t15kg向薄膜公司定做5电1.2万kw·h/a电由某县电力公司#山变电站引一条10kv线路,选用一台230KVA,10/0.4kv变压器变压供电。2.6产品及产量三七收获主要收获花、茎(三七)、根、毛根等,产品及产量一览表见表1-4。表1-4项目产品及产量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亩产量(kg)面积(亩)总产量(t/a)1三七花5040002002三七20040008003根2540001004毛根604000240合计13402.7灌区概况(1)土地利用现状项目种植用地总计4000亩,所使用土地大部分为小湾电站建设后的占补平衡地,少部分租用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三七种植均穿插于林地之间,涉及少量林下三七培育。项目所使用坡耕地不涉及退耕还林情况,林地间穿插种植或林下培育不涉及砍伐林木。拟建项目与6000亩三七种植项目在同一区域内,三七种植区块均为分散种植,拟建项目部分种植区块与6000亩已建种植区块将有交叉。现有相关政府部门调规予某有限公司使用的土地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2)灌区水利概况项目种植区灌溉用水采用#水库库容水和附近箐沟水,邻近水库的种植区从水库铺设管道,采用抽水机、水泵经管道将水源直接引入项目种植区内灌溉,水库抽水设施依托6000亩已建设施;远离水库的种植区从附近沟箐新建引水管沟引水或从项目区旁水窖引水灌溉,水窖依托项目区内当地村民修建的雨水收集水窖;种植区附近无取水条件的采用水罐车抽取#水库内水库水,再运送至各种植片区内作为灌溉用水使用。种植区内6000亩项目已建灌溉用水蓄水池80个(每个水池平均容量约为20m³)。取水仅为旱季取水,水均被吸收,不外排。#水库位于某县#山镇#村,始建于1957年2月,于2005年3月进行除险加固扩建,除险加固扩建后,坝高25.4m,库容扩大至121.7万m3,可控制灌溉面积9865亩。项目用地大部分为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6000亩三七种植取用#水库及流入#水库的箐沟水作为灌溉水源,抽水仅为旱季抽水。根据《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000亩三七种植项目灌溉用水量为380004.75m3/a,其中部分取用沟箐水,部分取用#水库水库水,扣除已建项目在#水库内的年取水量,#水库仍有富裕水量,且根据现场勘查,已建6000亩三七种植项目取水总体上不影响#水库的水量,拟建项目建成运行后,项目取水方式多样,取水点较分散,对当地的水资源利用影响较小,同时,项目所在区域沟箐水#,部分种植区域旁有当地村民种植农作物时期建设的雨水收集储存水窖,可保证即使干旱年度的灌溉用水需求。此外,项目涉及区域内已几乎没有当地村户常驻,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及饮用水均依托当地山区内山泉水,并不使用#水库水库水,故,项目从#水库内抽取生活用水或灌溉用水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日常用水。(3)管网渠系概况本项目灌溉主要采用喷灌,项目方建供水管网至各个灌溉区域蓄水池内,由抽水机通过抽取#水库或沟箐内的水通过管网引至种植区域附近蓄水池并进行灌溉。种植区内6000亩项目已建灌溉用水蓄水池80个(每个水池平均容量约为20m³)。本项目新建浇灌塑料软管40000m,钢管67000m。3.环境保护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169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3万元,占总投资的1.26%,具体明细见表1-5。表1-5环保措施投资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治理措施名称投资(万元)1项目区生活废水治理生活办公区: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曝气池、竖流沉淀池、调节池、消毒池)及其配套管网,,雨天出水收集池一个(有效容积不小于30m³)1852田间旱厕。53噪声治理设置水泵房及其减振防噪设施.44固废治理垃圾收集桶、垃圾转运房、垃圾转运车。165绿化办公生活区绿化。3总计2134.本项目与某有限公司6000亩项目的依托关系某有限公司租用当地已开垦坡耕地进行三七种植等项目的建设。与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位于同一区域内。项目管理人员及主要技术人员部分与6000亩种植项目共用,其余办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增加80人左右,三七看护人员增加350人左右,均在项目区已有生活区内食宿,大部分办公、生活基础设施依托#药谷项目区已建设施,新设置部分帐篷,旱厕,污水处理设施。此外,新建4000亩项目在种植、采收、移栽阶段需增加聘请临时工,每个种植周期(3年)新增聘请临时工人数合计约120000人次,平均增加临时工人数约110人次/d。新建项目供电公用设施依托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已建供电设施。供水、排水公用设施部分依托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已建设施,新建部分供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新建项目增加建设旱厕,定期对旱厕清掏出的粪便均可用于某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土壤增肥。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某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在某县#山镇建成6000亩三七种植基地,6000亩项目区域为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穿插于林地之间,占地全部为小湾电站建设后的占补平衡地。附近村落、水系被项目区环绕,6000亩项目生活办公区、进厂道路、厂区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设完成运行,种植区域大部分已经完成种植,目前,主要是对种植的三七进行养护。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现有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120人,三七管理看护人员280人,均在项目区内食宿。在种植季节聘请3150名临时工。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土建工程量不大,主要是活动样板房的安装与居住用帐篷的搭建,根据对项目的调查,项目区活动样板房及居住用帐篷已经建设完成,且对占用区域进行了相应的绿化。项目生活办公区内设置有3座蓄水池(300m3一座,50m3两座)用于生活办公区供水。种植区内已建灌溉用水蓄水池80个(每个水池平均容量约为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已于2012年6月18日取得由某市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下发的《关于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大环审【2012】44号。·项目区原有污染情况:项目种植用地总计4000亩,所使用土地大部分为小湾电站建设后的占补平衡地,少部分租用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三七种植均穿插于林地之间,涉及少量林下三七培育。项目所使用坡耕地不涉及退耕还林情况,林地间穿插种植或林下培育不涉及砍伐林木。拟建项目与6000亩三七种植项目在同一区域内,三七种植区块均为分散种植,拟建项目部分种植区块与6000亩已建种植区块将有交叉。现有相关政府部门调规予某有限公司使用的土地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所使用土地大部分亦为小湾电站建设后的占补平衡地,少部分租用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三七种植均穿插于林地之间,存在少量林下培育,不涉及砍伐林木。6000亩已建三七种植区块分散布置于区域山坡上,由于种植区域存在一定坡度,且为保证三七生长,种植涉及区域内地表原有草本层均需清除,一定程度上会对该区域水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区域内水土流失风险,针对该问题,建设方采取了以下措施:(1)三七棚内开多条横沟,阻断或减小水流冲击力;(2)三七棚内开多条直沟,以保障正常排水;(3)三七棚外修筑排水沟,从各方向防治汛期洪流;(4)三七种植面覆盖松叶,减缓灌溉水浸入土层速度,降低灌溉水对种植面土壤冲刷力度,以避免浇灌过程中造成种植面水土流失。据现场勘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6000亩项目三七种植区内未发现有明显水土流失情况,建设方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区域内水土流失防治有显著效果。项目方租用的坡耕地原种植有青稞、荞麦等农作物,在原有的耕作过程中,农户对土地开垦并一定程度上施用农药、化肥等,对区域内的土壤肥力造成轻微不良影响,在局部区域内造成一定的农药污染。项目区食堂油烟原排放浓度为0.78mg/m3,6000亩项目职工用餐厨房油烟排放量约为42.12g/d,15.37kg/a。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现有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120人,用水量为8.4m3/d,3066m3/a,目前生活办公区产生的废水量为6.72m3/d,2452.8m3·主要环境问题1、在三七种植和收获时期,由于地表裸露且种植区块大部分存在一定坡度,在强降雨条件下,会形成一定的水土流失;2、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生活、办公基础设施已建成运行,大部分种植区域内已完成三七种植,项目现处于三七看护阶段,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看护人员均已进场,正常工作。据《关于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大环审【2012】44号要求,该项目应建设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但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建设,且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尚未完善,存在部分项目区生活污水未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即外排,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不完全的情况。项目区需要补充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筒,建设垃圾转运站,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须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或暂存后定期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处置。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某县位于#省西部、某市白族自治州南端,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9′-25°10′之间。东与县接壤,南与景东县毗邻,西南与县以江为界,西至江与县隔水相望,北与县相连。县域东西横距59km,南北纵距55km,总面积1731.63km2。县人民政府驻某县镇,距省会昆明356km,至府下关103#山镇位于某县东南部,地处山和山中部,东接县,南连县,西接公朗镇,北邻近乡。全镇国土面积251.95km2。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2.地形、地貌、地质某县彝族自治县整个地势由中部向东北、西南逐渐降低,河流多沿断层发育。县域东西横距59km,南北纵距55km。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坡陡,山河相间。南部自西向东有礼社江、哀牢山、石洞寺河、#山、公郎河、瓦郎山和黑惠江;北部自西向东是菜子山、乐秋河、芹菜塘山、巍山河和太极顶山。山岭与河谷之间相对高差大,谷底海拔一般在1300m-1800m,山岭海拔常在2000m以上,河流切深最大达1523m,海拔最高2503m(瓦腊库后山山顶),最低1349m(小碱房)。项目地形为山峦和坡地构成的山区或半山区,地貌单元类型为构造侵蚀高山—高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变化大,地形坡度以中山陡坡为主,为中山陡坡构造剥蚀地形;地处#省西部,横断山脉南缘纵谷区,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山脉、河流多呈北西—南东或近南北向延伸,山脊多呈长垄状,山顶呈半浑园状或尖峰状,沟谷切深在200m左右。沟谷多呈“V”字型,纵坡较大,侵蚀主要为水力侵蚀,山坡顶部坡度约为18°—25°。3.水文水系河流分为元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有9条干流、59条支流,总长286km。主要河流中乐秋河、富谷河、灰河、某县项目附近水系主要为#水库,及少量的箐沟水,入比则箐、旱滩箐、烂滩箐、风水箐、挂桃箐等,箐沟水属于季节性流水,均注入#水库内。#水库位于某县#山镇#村,始建于1957年2月,1963年12月投入使用,原设计坝高27m,总库容150万m3,1983年“三查三定时坝高为19.54m,为均质土坝,总库容73万m3,兴利库容16.2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400亩。主要灌区为保台、牛街、华山、卫国等地。于2005年3月进行除险加固扩建,除险加固扩建后,坝高25.4m,库容扩大至121.7万m3,可控制灌溉面积9865亩。#水库主要功能为灌溉用水水源。此外,项目涉及区域内土地已几乎由当地政府划规予某有限公司,区域内几乎没有当地村户常驻,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及饮用水均依托当地山区内山泉水,并不使用#水库水库水。4.气象某县彝族自治县地理气候属于低伟山地季风气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8.9℃,年极端最高气温33.6℃,最低气温-1.1℃,多年平均蒸发量2972.2mm,全年日照时数2457小时左右。平均相对湿度63%,全年无霜期306天;主要风向西南风,但受近年澜沧江电站水库影响,主导风向改变为西南风,频率38.22%;多年平均降雨量740mm,主要降雨期为每年五至十月,其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20年一遇最大降雨量为:3小时69.5mm、6小时71.9mm、5.植被及生物多样性项目所处山区周围地形复杂,海拔高差较大,森林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暖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等,优势种为#松和旱冬瓜。附近分布有少量的高山栲、桉树、合欢、桑树等乔木,各村落附近种植有桃、杏子、核桃等经济作物。灌木层高0.1-2.5m,主要为车桑子、杜鹃、小漆树等,灌草主要为紫茎泽兰、茅草、矮蒿、毛蕨菜等。本项目区域内周围零星分布有当地农户种植的冬小麦、青荞麦及少量灌木林。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种植区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三七植株,土地利用类型为坡耕地,均为当地农户开垦的荒草地,土地利用面积为4000亩,项目种植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为三七植株,项目种植区植被种类单一,生物多样性较差。项目区出入动物主要为鼠类、昆虫、常见鸟类为主。项目区内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项目区内人为活动明显,区内生态环境以人工生态环境为主,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型生态系统。项目区域周围水土流失为轻度。6.土壤根据某县彝族自治县土壤普查,全县有棕壤、黄棕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盐土8个土类,分为16个亚类、34个土属、66个土种、10个变种。项目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红壤为主。大部分土地和离地表面普遍拥有5-10cm枯枝落叶及腐殖质,其下是自然发育的土层,土层达60cm。7.地震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查得项目所在的某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社会环境简况(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某县彝族自治县全县辖5镇3乡,即:某县镇、小湾东镇、公郎镇、宝华镇、#山镇和永翠乡、乐秋乡、碧溪乡,下辖80个村(居)民委员会、1133个自然村、1607个村(居)小组。2011年,全县总人口2255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7万人,占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人口11.01万人,占总人口的49.7%。非农业人口1.49万人,占总人口的6.7%;男11.56万人,占总人口的51.58%,女10.9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2%。年内,出生2030人,死亡1328人;人口自然增长705人,自然增长率3.19‰;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27人。县域内居住着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景颇、瑶、藏、布朗、怒、独龙、满、土家20种民族。#山镇国土面积251.95km2,耕地面积1830.6公顷,辖光明、保平、德安、新政、古德、马街、可保、卫国、红星、#、宝台、和平、华山等13个村民委员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名小组,2011年,全镇有9860户,有总人口36236人,其中:农业人口3523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3人。镇内居住着汉、彝、苗等11个民族,除汉族以外,其它少数民族18219人,占总人口的50.28%,出生人口2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65‰。2.社会经济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35万元,比上年增加26715万元,增长12.91%,其中:第一产业67010万元,比上年增加6430万元,增长7%,第二产业30309万元,比上年增长9496万元,比上年增长30.34%,第三产业794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789万元,增长12.36%。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到38:17:45。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4697万元,比上年增加6911万元,增长38.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339万元,比上年增加4220万元,增长34.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91万元,比上年增加15730万元,增长30.39%。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0302万元,比上年增加33621万元,增长25.49%;贷款余额227332万元,比上年增加2509万元,增长12.41%。实现农业总产值118384万元,比上年增加12659万元,增长12%;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93万元,比上年增加13532万元,增长13.44%;人均总收入5525万元,比上年增加637万元,增长13.03%;农民人均纯收入2502元,比上年增加260元,增长11.6%。2011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10公顷,总产1057.5万kg,比上年下降26.92%;农民人均占有粮299kg,比上年下降27.43%。种植烤烟480公顷,收购烤烟94.5万kg,比上年下降11%;农村经济总收入16801万元,比上年增加2194万元,增长15.02%;人均总收入4768万元,比上年增加609元,增长14.64%,农民热不、年均纯收入2480万元3.教育、文化2011年,全县现有中学15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2所,有小学83所,教学点10个,有幼儿园31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30所;有乡镇成仁技校8所,村级成人技校80所,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有教职工1942人,其中:普通高中228人,职高63人,初中673人,小学916人,幼儿园18人,进修学校10人,县教研室人员34人;有待客教师212人,其中:初中7人,小学205人。2011年,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9171名,小学在校生19093名,在园幼儿4472名。2011年,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演出146场,观众大54万人次,演出湿地跳菜36场,接待人数6400人次,开展文艺培训辅导326场次,4864人次,辅导文艺队180多支。4.卫生医疗2011年,某县全县有医疗机构卫生机构127个,其中:国家医疗卫生机构31个,集体医疗机构80个,企业、民营医疗机构2个,符合法定资质批准的个体行医户14个;全系统在职职工391人,其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3人,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58人。全年在国家医疗机构就诊24.62万人次,住院1.27万人次,业务收入4596.02万元。5.文物保护据本次调查项目所在地及周边附近区域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和某市白族自治州某县彝族自治县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9′-100°45′,北纬24°17′-24°55′之间,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长约83km,东西宽约5-7km,保护区总面积31313hm2,核心区面积17644hm2,缓冲区面积10804hm2,实验区面积2865hm2。2000年4月,国务院将合并后的景东和某县#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定名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位于#山镇的#、卫国村委会,距离##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约20km,在某县草子地山、三锅枪山区域,不属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表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生态环境等):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附近主要水系为#水库,其余水系为比则箐、旱滩箐、烂滩箐、风水箐、挂桃箐、羊草沟等箐沟,整个项目区除#水库常年有水外,其余的箐沟均为季节性流水,箐沟水均注入#水库。某县彝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10月31日对#水库的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指出#水库所采水样水质属“中性、软水”范畴。所检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要求,监测数据见附件监测报告。2012年8月21日,某有限公司委托#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分析检测中心对公司所在区域箐沟水进行取样检测,从检测结果可知,公司所在区域箐沟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标准要求,检测数据见附件检测报告。由以上所述监测结果,#水库水质可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项目区箐沟水可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标准要求。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地处某县#山镇,区域内无工矿企业,周围无较大的大气污染源,区域内主要为农村,居民生产活动以务农为主,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以农业生活燃料燃烧,属于无组织排放,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012年8月,某有限公司委托宾川县环境监测站对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进行监测,共设置5个监测点,由监测结果可见该区域内空气环境质量能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监测报告见附件。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处区域主要噪声源主要为周边村庄生活噪声及交通噪声,声环境质量良好,根据现场勘查情况,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4.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所处山区周围地形复杂,海拔高差较大,森林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暖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等,优势种为#松和旱冬瓜。附近分布有少量的高山栲、桉树、合欢、桑树等乔木,各村落附近种植有桃、杏子、核桃等经济作物。灌木层高0.1-2.5m,主要为车桑子、杜鹃、小漆树等,灌草主要为紫茎泽兰、茅草、矮蒿、毛蕨菜等。本项目区域内周围零星分布有当地农户种植的冬小麦、青荞麦及少量灌木林。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种植区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三七植株,土地利用类型为坡耕地,均为当地农户开垦的荒草地,土地利用面积为6000亩,项目种植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为三七植株,项目种植区植被种类单一,生物多样性较差。项目区出入动物主要为鼠类、昆虫、常见鸟类为主。项目区内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项目区内人为活动明显,区内生态环境以人工生态环境为主,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型生态系统。项目区域周围水土流失为轻度。5.土壤环境现状项目海拔1950-2400m,土壤多为山地黄红壤,主要为荒地和坡耕地,地表普遍拥有5-10cm枯枝落叶及腐殖质,其下面为自然发育土层,大多数地块土层达60cm。2011年11月,项目方在项目区内取土样委托#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对项目种植区进行土壤检测。从项目区土壤检测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土壤环境较好,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详见附件检测报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以项目区内的#水库、比则箐、旱滩箐等为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级别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进行保护。2.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以项目占地区内分布的上#地村、大山村、白达村等为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级别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中的二级标准进行保护。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与空气环境保护目标相同,同样为项目占地区内分布的各个村落。保护级别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8)中的1类标准进行保护。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以项目区内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植被、水土保持为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5.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以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为土壤环境保护目标。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由于保护目标中各村落被项目区包围,方位和位置按距项目种植区最近的方位和位置表明。表3-1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位置保护级别地表水环境#水库E,100m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比则箐烂滩箐风水箐挂桃箐箐沟流经项目区空气环境上#地村67户,N,500mGB3096-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山神平掌村5户,S,350m#水库管理所7人,W,100m西舍埂村32户,S,800m大山村13户,N,300m平下地村15户,W,400m上躲扎村47户,E,250m白达村48户,N,500m声环境上发大地村67户,N,500mGB3095-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山神平掌村5户,S,350m#水库管理所7人,W,2西舍埂村32户,S,800m大山村13户,N,300m平下地村15户,W,400m上躲扎村47户,E,250m白达村48户,N,500m生态环境项目区域及附近生态环境项目周边区域和项目区域内周围动植物不被破坏。土壤环境项目区域土壤项目区域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表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见表4-1。表4-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除pH值外mg/kg)序号项目二级标准依据1土壤pH值6.5-7.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2镉≤0.303汞≤0.504砷≤305铜≤2006铅≤3007铬≤2008锌≤2509镍≤5010六六六≤0.5011滴滴涕≤0.502.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区附近的#水库及箐沟水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见表4-2。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除pH值、大肠杆菌群外mg/L)序号项目Ⅲ类1pH值(#纲)6~92高锰酸盐指数≤63化学需氧量(CODc)≤204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5氨氮(NH3-N)≤1.06总磷(以P计)≤0.27总氮≤1.08石油类≤0.059粪大肠菌群(个/L)≤1000010挥发酚≤0.0051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区环境空气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见表4-3。表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单位:mg/Nm3序号项目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m3)执行标准小时平均日均浓度年平均(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1TSP-0.300.202SO20.500.150.063NOx54PM10-0.150.075CO10.004.0-4.声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类区标准。见表4-4。表4-4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dB(A)类别适用区域等效声级[dB(A)]昼间夜间1类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5545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运营期无生产性废水产生,主要废水来源于员工生活污水。生活办公区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淋浴、冲厕、餐饮等产生的生活废水通过项目生活办公区内管网收集进入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曝气池、竖流沉淀池、调节池、消毒池)处理达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区种植田地灌溉。三七种植田间看护人员生活污水仅涉及少量餐饮废水,该餐饮废水进入田间所设旱厕内,项目种植区内旱厕定期进行清掏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基本可得到有效处理、处置,无外排项目区地表水体情况。回用于田间灌溉用水水质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见表4-5。表4-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单位:mg/l序号项目1pH5.5-8.52SS1003BOD51004COD2005氯化物350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7全盐量1000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按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4-6。表4-6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m3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NOx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TSP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项目生活办公区设置有两处员工食堂,食堂烹调产生油烟。项目运营期职工食堂厨房油烟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标准值见表4-7。表4-7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基准灶头数及规模中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备最低去除效率(%)75备注其它规定和要求按GB18483-2001规定执行3.噪声排放标准项目区土地平整,道路修建均已完成,基础生活办公设施大部分均依托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已建设施,仅需新搭建部分居住帐篷,活动样板房,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一套及其配套管网。项目施工期不涉及大量土建工程。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详见表4—8。表4-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昼间夜间7055项目运营期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见表4-,9。表4-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单位:dB(A)类别等效声级[dB(A)]昼间夜间1类55454.固体废物执行标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5、水土流失强度质量标准评价区域内水土流失强度评价标准执行国家水利部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中Ⅱ级轻度侵蚀,标准值见下表4-9。表4-9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一览表级别侵蚀模数(t/km2·年)Ⅰ微度侵蚀<500Ⅱ轻度侵蚀500~2500Ⅲ中度侵蚀2500~5000Ⅳ强度侵蚀5000~8000Ⅴ极强度侵蚀8000~15000Ⅵ剧烈侵蚀>15000总量控制指标通过调查和分析计算,建议指标如下:(1)废气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厨房油烟、汽车尾气和旱厕、垃圾收集恶臭,产生量较小,不设总量控制指标。(2)废水由于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生活办公区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通过项目生活办公区内管网收集进入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区种植田地灌溉。三七种植田间看护人员少量生活污水进入田间所设旱厕内,项目种植区内旱厕定期进行清掏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基本可得到有效处理、处置,无外排项目区地表水体情况。故,不设总量控制指标。(3)固体废物废旧塑料薄膜:60t/种植周期(三年),合理处置,处理率100%。生活垃圾:133.59t/a,合理处置,处置率100%。污水处理系统污泥:0.5t/a,合理处置,处置率100%。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1.1施工期项目区土地平整,道路修建均已完成,基础生活办公设施大部分均依托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已建设施,仅需新搭建部分居住帐篷,活动样板房,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一套及其配套管网。项目施工期不涉及大量土建工程。施工期历时较短,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期基本不产生污染物。因此,本环评不再对项目施工期进行详细分析评价。1.2运营期项目运营期主要涉及三七种植及采收。项目运营期工序见图5-1所示。茎叶采收花采收根采收种子采收日常管理整地、架棚播种移栽采收茎叶采收花采收根采收种子采收日常管理整地、架棚播种移栽采收挑拣外运图5-1三七种植采收工序图项目三七种植工艺流程说明:1)整地和架棚:对种植区内土地进行清理、平整,铲除地表枯草,挖制阻断或减小水流冲击力的横沟,保障正常排水的直沟,种植区域周边排水沟。利用围边网及遮阴网搭建三七种植棚。2)播种和育苗:A、播种:种子储藏:果实(红籽)采收后除去果皮,种子晾干后用湿砂保存备用。种子选择与分级:三七种子按要求优选与分级,三级以上种子才能在生产中使用,并根据种子等级分别播种。播种时间: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种子处理:用58%瑞毒霉锰锌500-8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200ppm浸种30-50分钟,晾干后播种,或用专用包衣剂包衣后播种。种子的处理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处理,不在本项目区内进行处理,种子的处理主要是促进发芽率。播种密度:播种密度为4cm×4cm,或5cm×5cm,每亩播种量18-20万粒。播种方法:用自制打穴器在床面打出浅穴人工点播,或用三七专用播种机机播。覆土和施肥:用细土覆盖三七种子,以见不到种子为准。覆土后,用三七专用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床面,施用技术:播种盖土后,直接撒施于床面,加盖松毛,每亩施用量为20-25kg。盖松毛:将松毛均匀铺盖于床面,以床面土不外露为准。地膜育苗:播种后用白色地膜覆盖,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温度,提早出苗,促进种苗地下部分生长,还可以防霜冻。浇水:播种后浇水一次,之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度在25-30%之间,直至雨季来临。B、田间管理:除草:播种后,每隔7-10天除草一次,保持床面及作业道清洁无杂草。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追肥:苗期肥料以三七专用有机肥为主。出苗展叶30%左右即可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用20-25kg。隔30-35天追施一次。修补荫棚:因日晒雨淋荫棚时常破损,应及时补修,保证透光均匀。防涝:雨季随时检查三七园,及时排水。3)移栽定植:A、起挖:起挖时间: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起挖方法:用削尖的竹条或木棍,从苗床面的一边向另一边,将一年生种苗挖起。如土壤干燥板结,应浇水后隔三天采挖。起挖时避免损伤种苗。清除损伤、瘦弱和病虫危害的种苗。B、定植:移栽时间:起挖后尽快移栽定植,避免种苗放置时间过长。种苗分级:种苗按照表3-4的要求分级移栽。种苗处理:用58%瑞毒霉锰锌500-8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200ppm浸种30-50分钟,晾干后移栽。种苗的处理在#项目总公司进行处理,不在本项目区内进行处理,种苗的处理主要是增加发芽率和成活率。种植密度:种苗种植密度为10×12.5×15cm,每亩种植2.6-3.2万株。移栽方法:移栽时,第一行和第一列种苗的根部向床内方,芽向沟方向放置。种苗放置方向一致,以便管理。覆土和施肥:用细土覆盖,覆土后,用三七专用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床面,每亩施用量为20-25kg。盖松毛:将松毛均匀铺盖于床面,以床面土不外露为准。地膜育苗:播种后用白色地膜覆盖,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温度,提早出苗,促进种苗地下部分生长,还可以防霜冻。浇水:移栽后浇水一次,之后每隔7-10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度在25%左右,直至雨季来临。C、田间管理:除草:移栽定植后,每隔7-10天人工除草一次,保持床面及作业道清洁无杂草。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追肥:三七为喜钾植物,肥料的合理施用是三七栽培的关键技术。移栽定植后施用三七专用有机肥。出苗展叶30%左右即可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用20-25kg。隔30-35天追施第二次。8月(开花期)至10月(结果期)是三七最重要的需肥时期。调整荫棚:根据生长季节调整荫棚透光度,中海拔地区不超过15%,高海拔地区不超过20%。荫棚破损应及时补修,保证透光均匀。注意调节园内温湿度。防涝:雨季注意随时检查七园,及时排水。摘蕾:非留种三七应在7月中上旬摘除花蕾。4)采收:A、采收时间: 三七根采挖一般在9月下旬至12月下旬。三七果实于10-11月采摘。留种田摘除果实(红籽)后20-30天采挖。三七茎叶采收与三七根采挖时间相同。三七花采收时间为7月中下旬。B、采收方法:采摘果实:三七果实由绿转成红色,具光泽时即成熟,可分批采摘、分批贮藏,也可全红后统一采摘。采挖三七根:用削尖的竹条或木棍,从苗床面的一边向另一边顺序采挖。如土壤干燥板结,浇透水后隔三天采挖,采挖时防伤根,保证根系完好无损。受损根或病根应清除或单独存放。采收三七茎叶:选择健康的三七茎叶,距离地面2-4cm处剪断。采收三七花:在三七花蕾生长到直径3-5cm时,用手从花蕾基部摘除。2.污染源强分析2.1施工期项目位于某县#山镇,项目区域为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穿插于林地之间,占地4000亩,全部为小湾电站建设后的占补平衡地。项目区土地平整,道路修建均已完成,基础生活办公设施大部分均依托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已建设施,仅需新搭建部分居住帐篷,活动样板房,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一套及其配套管网。项目施工期不涉及大量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期历时较短,施工工艺简单,除板房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修筑过程中产生少量固体废物外本项目施工期基本不产生污染物。本环评不再对项目施工期进行详细分析评价。2.2运营期2.2.1大气污染物项目运营过程中不产生生产废气,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职工食堂厨房废气和进出项目区汽车排放的尾气,此外还有少量垃圾收集、旱厕产生的恶臭。职工食堂厨房废气①炉灶废气炉灶废气主要产生自食堂厨房燃料。项目采用液化石油气及电作为烹调能源。液化石油气及电为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很少,主要通过厨房烟道排放。②厨房油烟项目区已设置职工食堂,供给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用餐,为中型食堂。项目新增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80人、三七看护人员350人,共计430人,年工作365天,实行轮休,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项目生活办公区内食宿,看护人员在田间看护点内食宿。新增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食堂内用餐,三七看护人员在看护点自行解决用餐问题。食堂新增用餐会增加食堂油烟产生量,根据类比资料食堂用油量约为60g/人·d,则项目耗油量约为4.8kg/d,1.752t/a。据同类项目经验值,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2.83%,则项目职工食堂厨房油烟产生量约为135.84g/d,49.582kg/a。按每天日高峰期5小时计,则高峰期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27.168g/h。项目食堂共设3个灶头,灶头排风量为18000m3/h,处理前的油烟浓度为1.51mg/m3。本项目职工食堂厨房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标准,安装经环保认证,处理效率在75%或以上的油烟净化器,经抽油烟机处理后项目油烟排放浓度为0.377mg/m3。根据《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区食堂油烟原排放浓度为0.78mg/m3。本项目增加的员工进场,在职工食堂用餐后,食堂油烟排放浓度达到1.16mg/m3。油烟经净化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有关规定即排放浓度≤2mg/m3,厨房油烟集中抽排经烟道排放。经核算,本项目职工用餐厨房油烟排放量约为33.962)汽车尾气项目种植面积较大,日常田地管理及种植、采收阶段运输均需使用车辆。车辆行驶会产生一定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THC、NOx等,为少量、间歇无组织排放。3)恶臭在营运过程中项目区的垃圾桶、旱厕会产生少量的恶臭,产生量较小,呈无组织排放。2.2.2水污染物项目用水为灌溉用水、员工用水和绿化用水。1)灌溉用水项目种植区生产用水主要为灌溉用水,三七属于草本类植物,根据《#省农业用水定额标准》“#省主要旱作物中等干旱年份灌溉用水定额标准”中滇西北地区的灌溉用水量估算项目三七种植基地用水量,《#省农业用水定额标准》中对滇西北地区农业喷灌用水定额为每年1350-1500m3/hm2m3/hm22)生活用水项目新增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80人、三七看护人员350人,共计430人,年工作365天,实行轮休,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项目生活办公区内食宿,看护人员在田间看护点内食宿。根据《#省用水定额标准》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新增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用水量按70L/d·人计算,看护人员由于不涉及淋浴及冲厕用水,用水量按35L/d·人计算。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用水量为5.6m3/d,2044m3/a,排污系数取0.8,则产生的废水量为4.48m34000亩三七种植项目看护人员用水量为12.25m3/d,4471.25m3/a,排污系数取0.8,则产生的废水量为9.8m3/d,3577m3/a。看护人员生活项目在种植、采收、移栽阶段需增加聘请临时工,每个种植周期(3年)新增聘请临时工人数合计约120000人次,平均增加临时工人数约110人次/d,该部分人员均不在项目区内食宿,仅在工作时间在项目田间进行工作,生活用水仅涉及少量洗手水,水量按3L/d·人计,则临时工人用水量为0.33m3/d,120.45m3/a,排污系数取0.8,临时工人产生的生活废水为0.综上,项目生活用水量合计为6635.7m3/a,产生的废水为5308.56m3/a。生活废水污染物主要为COD、BOD3)绿化用水项目绿化主要为生活区的绿化,绿化面积约为200m2,绿化用水按2.5L/m2计算,旱季约为212天,则绿化用水为0.5m3/d,106m根据项目用排水情况进行估算,项目用水及废水产生情况见表5-1。表5-1项目用水及废水量情况表序号类别用水量废水量1灌溉00生活办公区5.6m2044m4.48m1635.2m2田间看护点12.25m4471.25m9.8m3577m3临时工0.33m120.45m0.264m96.36m5绿化0.5m106m00合计(非雨天)1041.48m44075.5m14.544m5308.56m项目水平衡图见图5-2。4.48m4.48m318.68m3定期清掏后,用作种植区肥料10.064m31.12m30.066m30.33m34.48m35.6m31022.8m31018.32m3种植基地灌溉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发达水库水库水、沟箐水、水窖蓄水0.264m3种植区作物和土壤吸收2.45m39.8m312.25m3看护区旱厕看护区用水临时工人用水绿化植物吸收0.5m30.5m3生活办公区用水绿化用水发达水库水库水图5-2项目水平衡图注:表示损失量,图中种植基地灌溉用水及绿化用水均存在于非雨天。由项目水平衡图结合表5—1可以看出,项目运营期灌溉用水量为0.5m3/d,绿化用水均被植物吸收和蒸发,不外排。人员生活用水量为18.684.48m3/生活办公区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淋浴、冲厕、餐饮等产生的生活废水通过项目生活办公区内管网收集进入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曝气池、竖流沉淀池、调节池、消毒池)处理达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区种植田地灌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对COD、BOD、SS的去除率可达到80%,对氨氮、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30%。三七种植田间看护人员生活污水仅涉及少量餐饮废水,该餐饮废水进入田间所设旱厕内,项目种植区内旱厕定期进行清掏处理。本项目生活污水污染物产消情况见表5-2。表5-2生活污水污染物产消情况项目CODBOD5SSNH3-N磷酸盐污水中污染物浓度(mg/L)4.481635.2m7各类污染物产生量(kg/d)出污水处理设施浓度(mg/L)4.9标准允许浓度(mg/L)——达标情况——污染物消减量(t/a)—0.523t/a0.262t/a0.392t/a0.012t/a0.003t/a由上表可见,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基本可得到有效处理、处置,项目生活办公区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出水可达到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项目本身为种植项目且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周边种植区域分布较广泛,出水可做到完全回用,项目污水无外排项目区地表水体情况。为满足雨天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不能及时回用出水暂存需求,本项目在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口增设一座出水收集池(有效容积不小于30m³)2.2.3噪声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车辆噪声和人为活动噪声,项目面积较大,车辆噪声和人为活动噪声产生源较分散,源强在40-60dB(A)之间。此外,项目采用管网对三七基地进行灌溉,采用抽水机进行抽水,水泵噪声源强约为80dB(A)。水泵及抽水机均依托6000亩三七种植项目已建设施,该设施均布置于室内,采取有一定基座强化稳定,减振降噪措施。2.2.4固体废弃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三七种植后的废旧塑料薄膜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1)生活垃圾项目不设置生产区,设置生活办公区,生活办公区仅为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居住,人数有80人;三七看护管理人员分散居住于对应种植区块内,人数为350人。合计常驻项目区内人员有430人。上述工作人员生活垃圾按0.8kg/d·人计,全年365天工作,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44kg/d,临时工人主要在田间工作,且不在项目区内食宿,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按0.2kg/d·人计,临时工日均人数约110人,产生的生活垃圾22kg/d,8.03t/a。综上所述,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合计为366kg/d,133.59t/a,其中可回收部分约有100kg/d,36.5t/a。建设方在项目区内分散设置垃圾收集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可回收部分回收外卖当地废品收购站,不可回收部分统一收集后定期由垃圾转运车运至某县垃圾填埋场处置,垃圾清运量约为266kg/d,97.09t/a。2)废弃遮阴网及废旧塑料薄膜三七种植过程中使用遮阴网、围边网、塑料薄膜,遮阴网及围边网合计用量为每种植周期(三年)576000kg,其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用量为每种植周期(三年)60000kg。待种植周期结束时,遮阴网及围边网完好部分回收循环利用于下一周期,损坏部分收集外卖给当地废品收购站,废弃量约为172800kg,即172.8t;塑料薄膜每种植周期结束时全部废弃,外卖当地废品收购站,废弃量为60t。3)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项目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废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泥,产生量约为0.5t/a。统一定期收集后用于项目种植区用肥。2.2.5土壤污染项目种植区为坡耕地,开辟为三七种植基地后,原先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生物物质循环被人工物质循环所代替,三七作为药用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人工除草和耕作,并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为油枯,项目不涉及使用化肥及农药,土壤肥力一般会发生优良改善。2.2.6水土流失由于项目所在区域旱雨季分明,年降雨量在740mm左右,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之间,由于项目种植采用顺坡种植,种植区域坡面较大,在雨季会降雨条件下会形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为方便分析项目建设运行对所在区域水土环境影响情况,本环评报告根据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对项目区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简要预测。水土流失预测主要针对项目三七种植一个周期(3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预测内容包括种植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新增水土流失量,确定水土流失部位、侵蚀面积、侵蚀时段及总的水土流失量。式中:—水土流失量(t);—预测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取2500t/km2·a;—扰动的地表面积(km2),4000亩折合为2.67km2;—预测扰动影响时间(a),3a。经预测,拟建项目种植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0025t。表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进出项目厂区车辆CO、THC、NOx、扬尘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职工食堂油烟1.51mg/m349.582kg0.377mg/m312.4kg垃圾桶、旱厕恶臭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生活办公区污水水量1635.2m3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于项目区种植田地灌溉。此外项目建设雨天出水收集池一个(有效容积不小于30m³),以便雨天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不能及时回用出水暂存。COD400mg/L,1.792t/aBOD5200mg/L,0.896t/aNH3-N25mg/L,0.112t/aSS300mg/L,1.344t/a磷酸盐7mg/L,0.032t/a看护区污水生活污水3673.36m3进入相应的田间所设旱厕内,项目种植区内旱厕定期进行清掏处理,该部分废水不外排。固体废弃物生产固废废旧塑料薄膜、废弃遮阴网60t/a、172.8t/a统一收集后,外卖给废旧回收公司生活固废生活垃圾133.59t/a分类收集,36.5t/a可回收部分经回收外卖,97.09t/a不可回收部分统一收集,定期用垃圾转运车转运到某县垃圾填埋场处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泥0.5t/a统一定期收集后用于项目种植区用肥。噪声车辆水泵车辆噪声水泵噪声40-60dB(A)80dB(A)厂界达标(昼间55dB(A),夜间45dB(A))其他项目种植区水土流失量预测为20025t。主要生态影响:项目所处地域地势开阔,工程地块为三七种植及办公生活用地,人类活动频繁,生活办公区已经建好,无原生植被,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项目运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项目运营无生产废水的产生,主要为生活废水,产生量较小,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不会改变项目区附近水体的现状及水体功能级别,不影响现有的水生生态环境。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分类收集后,可回收部分统一外卖给当地废品回收站,不可回收部分收集暂存于垃圾转运房,再定期用垃圾转运车转运到某县垃圾填埋场处置。在三七种植过程中进行人工除草和耕作,并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为油枯,项目不涉及使用化肥及农药,土壤肥力一般会发生优良改善。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对项目区域内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表七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区土地平整,道路修建均已完成,基础生活办公设施大部分均依托某县#药谷6000亩#三七产业化出口型建设项目已建设施,仅需新搭建部分居住帐篷,活动样板房,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一套及其配套管网,出水收集池(有效容积不小于30m3)。项目施工期不涉及大量土建工程。项目新修建灌溉引水管沟等灌溉设施及种植区整地涉及到少量土石方工程,但由于项目管沟新修量较小,主要铺设钢管、塑胶管引水,项目种植用地多为当地农户已开垦坡耕地,无需大面积平整,只需对原有坡耕地上的杂草进行清理即可。项目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2.1对土壤的影响分析项目区域属于传统的农业区,用地原先为当地农户种植的青稞和荞麦,在原先种植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原有土壤有一定的板结,使土壤肥力有一定的下降,保水固土能力也有一定的下降,且使用农药,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农药面源污染。项目种植区为坡耕地,开辟为三七种植基地后,原先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生物物质循环被人工物质循环所代替,三七作为药用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人为的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和耕作等,土壤肥力一般会发生明显优良改善。项目在种植三七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人为的施用有机肥,不使用农药、化肥,有机肥的施用可促进土壤的熟化和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促进土壤的保水固土能力,并加速土壤的熟化,使得土壤肥力上升。项目的建设可改变原有地表土壤的板结等情况,促进土壤的涵养水分能力和增加土壤肥力。在三七种植过程中使用一定的塑料薄膜,属于普通农膜,由于普通农膜不能降解,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农膜残留量也将成倍累积,最终导致土壤物理性质严重恶化,土壤的生产性能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会影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求项目对地表残留的农膜进行人工清理,经人工清理后收集,定期外售给废旧回收公司。综上,项目三七种植过程中对项目区域土壤的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促进土壤的熟化。2.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根据《#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某县水土流失面积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某县属于重点防治的水土流失区域,详见表7-1。表7-1某县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统计表单位:km2县名土地总面积微度侵蚀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某县1738.601129.3664.96609.2435.04358.2558.80238.2339.1012.772.100.000.00由于项目区附近覆盖有草丛、灌木林地,生态环境较好,水土流失总体属轻度侵蚀,侵蚀以降雨条件下形成的水利侵蚀为主。项目的用地为原有农户开垦的坡耕地,主要是人为耕作过程中对土壤的破坏在降雨条件下形成的水土流失,人为对土壤的翻耕破坏了土壤结构,且当地农户在种植荞麦、青稞的过程中施用化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得土壤存在轻微板结现象、阻塞土壤孔隙,在高强度高能量的暴雨冲击下,径流极易带走表层土壤而形成面蚀,另外,小股径流沿流水方向切入地面,使地面出现密布的小沟而形成沟蚀。再者,项目现有种植区部分位于#水库附近,种植为顺坡种植,在降雨条件下形成的水土流失可能会进入#水库内,影响#水库的水质。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4000亩种植区域内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0024t。项目所在区域涉及范围内已经进行三七种植,根据对种植区域的调查,产生的水土流失较轻,除在种植和收获期间对种植区域进行翻耕,在降雨条件下会形成少量的泥石流,其它时间基本不产生泥石流,区域附近的林地、灌木灌草等植被具有一定水土保持的功能,此外,建设方采取了:(1)三七棚内开多条横沟,阻断或减小水流冲击力;(2)三七棚内开多条直沟,以保障正常排水;(3)三七棚外修筑排水沟,从各方向防治汛期洪流;(4)三七种植面覆盖松叶,减缓灌溉水浸入土层速度,降低灌溉水对种植面土壤冲刷力度,以避免浇灌过程中造成种植面水土流失。通过以上措施,对项目种植区水土流失防治有较显著作用。为减少项目种植区域的水土流失,本环评要求项目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水土流失对周围区域的影响:1)三七种植区域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因地制宜,搞好总体规划;2)对种植区域周围加强绿化,固梯护理,在坡度较大的种植区域下游修建拦渣坝等;3)合理选择种植区域;4)在临近#水库附近的种植区域,要求本次种植之后不得进行种植并覆绿;5)在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有机肥,严禁使用化肥,以加强土壤的抗蚀性;6)在种植和收获季节加强对种植区域的管理,加强对种植区域附近水保措施的围护,防治在降雨条件下,种植和收获时期由于地表裸露形成水土流失;7)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管理,使种植区域内尽量不存在裸露地表,合理耕作,科学管理;8)修建排水沟,为了有效的防治较大降雨时种植区域内水土流失,建设方须在种植区块内及种植区域周边布设排水沟,在排水沟末端布设沉砂池,汇水经沉砂沉淀处理后补充用于种植灌溉用水;;9)加强对#水库附近种植区域的管理,在种植坡度较大的区块坡脚处修筑挡土墙、汇水沟等,防治暴雨期间,顺坡冲刷的泥土大量进入#水库内污染#水库水质;10)定时清理排水沟,以保持项目区的排水顺畅;11)加强对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其运行状况,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或整改措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对项目区水土环境影响较小,预计采取相应措施后本项目水土流失治理率可达到97%以上。2.3项目病虫害影响分析项目种植三七后,在免疫能力弱的时候,将会滋生病虫害,为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及危害,项目在三七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采用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来降低虫害。人工防治是及时清理病虫害母本,一旦发现病虫害的个体及时的进行清除,及时剪除病虫枝叶及寄生枝叶、清理并消除病原物。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益虫吃害虫的方法来防治虫害,如瓢虫等。物理防治是采用光、热等方法对害虫进行捕杀和诱杀,在害虫繁殖期间,在园内树立起涂抹花生油的黄色板,吸引害虫。为防止虫害对项目的影响,建议项目方加强对三七养分的抚育,选取三七种子时候选取优良的种子,改善基地内的卫生状况,并聘请相应的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三七多功能环境友好型内生真菌菌肥,改善三七微生态环境,优化三七根际微生物区系及三七生长环境,促进三七植株对营养的吸收,提高三七的抗病害能力,通过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项目三七的种植及管理过程中病虫害影响较小,且基本不会产生农药危害。2.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所使用地块为小湾电站建设后的移民占补平衡地,均为当地农户在林地间隙间开垦的坡耕地。在项目进行建设前,种植有青稞、荞麦等农作物,一年种植一季,在种植过程中靠自然降水进行灌溉,降雨较少的年份不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开垦和管理的不完善,在雨季降雨量较大的时候会产生少量的水土流失,使得地表土壤流失。在种植过程中人为的施用化肥和翻耕,使得土壤肥力和含蓄水能力有一定的下降。项目租用当地农户开垦的坡耕地进行种植之后,在耕作过程中不适用化肥和农药,使用三七专用有机肥,有机肥由紫茎泽兰和油枯制成,为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含有作物需要的营养成分和各种有益元素,养分比例全面,有利于作物的吸收,且含有大量有机质,可促进土壤的熟化程度,改善土壤由于施用化肥而造成的板结、盐渍化等,提高土壤的抗逆性,保证土壤的生态环境,另外,有机肥的施用可加速土壤的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保土、保肥能力。同时还应根据土壤渗透性、保肥等特点,施肥时采用少量多施或根外追肥的方法,减少由于一次性大量肥料投入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项目除草采用人工除草、除虫采用人工、物理防治,不施用农药,减少了农药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污染。项目种植三七过程中,收获和种植季节,地表的裸露和人为的对地表的翻耕,在降雨条件下会形成少量的水土流失,另外,土壤中含有未完全被种植物吸收的有机肥可能随着地表径流而流失到附近的水体中,可能造成水体轻微污染。为防止在收获和种植季节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和污染附近水体,本环评要求项目在种植和收获季节做好种植基地的管理工作,完善附近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施肥时选取合适的施肥时机,尽量避开暴雨期间施肥,可采取肥料深施、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实用技术,既可减少肥料的流失,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由于项目区内临近#水库处已经种植有三七,在降雨季节会有少量的水土流失形成,携带泥沙、有机肥等进入#水库,污染#水库的水质。因此,要求项目在现有临近#水库附近的种植区域内种植的三七在首次收获后不再种植,并选取当地原有的物种对#水库附近种植区域进行覆绿。从周围生态环境来看,本项目区域内周围零星分布有当地农户种植的冬小麦、青荞麦及少量灌木林。项目种植区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三七植株,土地利用类型为坡耕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给予孩子信心的语文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市场需求变化试题及答案
- 食品类营销试题及答案大全
-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
- 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
- 化学改进教学措施教学总结(14篇)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江苏省金坛市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 男女生铅球测验教学设计
- 2024山东能源装备集团液压科技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计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 (青海专版)2023中考化学命题研究中考真题分析及2023备考策略
- CB/T 615-1995船底吸入格栅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我们爱和平》课件
- 卫生法(教学讲解课件)
- 高三冲刺100天励志主题班会课件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 德能勤绩廉个人总结的
- 中层干部岗位竞聘报名表格评分表格评分标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