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敏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敏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敏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敏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敏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繁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单位名称: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推荐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编写时间:2009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OO九年制PAGEPAGE22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繁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汉江上游是国内大鲵原生区之一。近年大鲵数量锐减,濒临灭绝。响应国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方针政策,陕西汉水大鲵公司开展了“大鲵人工高效繁殖配套技术研究”,针对大鲵雌雄发育不同步,自然繁殖,成活率低,采用生态养殖雄性亲本提高精子活力,人工催产、受精、孵化等技术,产卵率达到90.5%,受精率80.56%,成活率95%,达国内领先水平。进一步开展该成果转化、示范、推化,使其成为多数养殖户均能熟练掌握的技术,并扩大规模生产,为保护和利用大鲵资源提供科学可靠种源和技术保障。(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600万元。全面开展对已获得的《汉江上游大鲵人工高效繁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和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转化工作。达到使广大大鲵养殖户均能在养殖大鲵生产中获得相同或更高繁殖率、成活率等效果。通过直接扩大繁殖大鲵规模和帮扶指导1000户以上养殖农户应用该人工高效繁殖大鲵技术,提高繁殖生产效率,实现人工催产率达到90%以上,受精率达到80%以上,孵化率达到83%以上,成活率达95%以上,大鲵生长发育速度较常规养殖提高33%以上,使大鲵人工养殖进入规模化产业化阶段。项目执行期内,共实现人工繁殖大鲵优质种苗12.5万尾,向自然江河放流大鲵种苗5000余尾,以大大提高大鲵自然种群数量;并向社会提供商品大鲵(有国家渔政部门发给的许可证)3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8500万元以上,缴纳税金680万元以上,获纯利润3000万元以上。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2、阶段目标:本项目执行期由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共两年时间,分3个阶段进行。其中第一阶段由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为本项目扩大示范建设期,a、对已建设的天星、敦敦石、大河坝、喜神坝四个大鲵仿生态繁育基地,完善全部工程建设,完成配套引水渠,蓄水池,宿公宿舍、办公房及食堂的建设,并进行种鲵培养和人工受精卵化试繁试养。b、完成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建成1000口养殖池。此阶段共落实资金700万元,繁殖大鲵种苗15000尾,增高成鲵10000公斤,可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第二阶段由2010年元月至2010年8月为本项目投产试产期,此阶段中首先完成研发中心建设,配备各项检测设备、仪器;同时在新建繁育基地开展繁殖大鲵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此阶段落实资金800万元,繁殖大鲵苗种30000尾,养成鲵150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第三阶段由2010年9月为本项目扩大生产期,此阶段将全面扩大繁殖和养殖生产,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达到项目预期的各项目标任务。此阶段共繁殖幼鲵80000尾,养成鲵350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100万元。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总投入3600万元,现已到位投资2100万元,新增投资1500万元。单位:万元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用途金额到位时间项目前期建设繁育基地场地,繁养池及基础设施建设,养殖饵料及其他原材料21002009年5月底已到位项目建设各繁育基地配套设施,研究中心及购置设备,科研费用。7002009年10月到位400万元2010年6月到位300万元流动资金用于繁育大鲵饵料及人员工资等8002009年10月到位300万元2010年6月到位500万元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大鲵(Andriasdavidiansa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处于由水生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过的中间形态,对于研究动物起源、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故有“活化石”之称。由于大鲵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及观尝价值,因此近年来乱捕滥猎大鲵的现象日益猖獗,再加上栖息地的人为破坏,逐步减少甚至丧失,导致野生大鲵生境破碎,限制了大鲵繁殖散布能力,降低了觅食区域,使大鲵近年来数量急骤下降,多数原有大鲵生存的区域已基本绝迹。国内现存大鲵天然繁殖地已公开报道的屈指可数。为了有效保护和挽救这一珍贵生物资源,国家农业部和渔业行政部门制定了多项保护和鼓励开展驯养繁殖大鲵的政策及措施,使国内有关地区开始重视并致力于人工驯养繁殖大鲵活动,许多省区在大鲵人工繁殖幼苗方面取得了成功。据我们实地调查和初步结果,在大鲵原分布的17个省区,目前开展大鲵迁地保护工作的主要有:浙江省有2家大鲵养养殖场,亲本数量约1100尾,年产幼苗在1万尾左右;广东省有5家、亲本数量约7000尾,年产幼苗2万尾;湖南省有13家,亲本数量6000尾,年产幼苗2万尾;贵州省有5家,亲本数量1000余尾,年产幼苗5000尾;云南省有1家,亲本数量200尾;四川省有4家,亲本数量600尾;山西省有3家,亲本数量400尾;甘肃省有1家,亲本数量150尾;湖南省有3家,亲本数量500尾;江西省有3家,亲本数量560尾;湖北省的房县、十堰等地养殖大鲵以成鲵为主;陕西省汉中市内现有大鲵养殖户3000多家,其中已获渔政部门批准建立的400多个大鲵驯养繁殖场中,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无论从大鲵驯养繁殖规模,还是从驯养繁殖技术水平均处于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现已有亲鲵3600余尾,后备亲鲵2000余尾,年幼鲵繁殖能力达3万尾以上,随着亲鲵逐步进入繁殖高峰期,年繁殖能力将进一步扩大到20万尾以上。国内原有大部分大鲵生存地区因大鲵数量已很少,且人工繁殖技术尚处于摸索试验初期、繁殖率较低,大规模养殖缺乏种苗,因而短时间内发展速度仍较缓慢。而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由于已率先突破了高效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现已具备快速繁殖大鲵种苗技术及设施等各项必备条件,因而极有可能通过进一步开展大鲵人工高效繁殖技术和成果的转化,利用汉江上游流域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已膨勃发展起来的数千户养殖户的积极性,在本公司的直接带动下,会使繁殖大鲵幼苗的速度更快,使汉中市内原有的大鲵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地方的一大支柱产业。通过将本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后,人工催产获产率由原来的国内最高60%提高到90%以上,受精率从50%提高到80%以上,孵化率从原国内最高74%提高到83%以上,幼鲵成活率从原国内最高80%提高95%以上,实现年繁殖大鲵幼苗生产能力20万尾,相当于国内原有繁殖能力的总种;养殖成鲵4万尾,比原有增加近2万尾。(二)项目创新点1、技术创新:该项目成果充分发挥汉江上游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汉中市内人工养殖大鲵的发展实际,在认真对大鲵自然繁殖及全人工繁殖模式下繁殖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较长时间的试验研究,创造出了仿生态养殖雄性大鲵亲本和人工繁殖催产、受精等技术措施相结合的大鲵繁殖新模式,即以人工仿造大鲵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促进雄性大鲵性腺自然发育和成熟,并辅助进行大鲵人工催产、受精及孵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大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使其分别达到80.56%、83.51%和95%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2、生产工艺创新:该项目在对大鲵开展人工繁殖生产试验中,首先严格按优选制定的技术标准选择养殖示范基地场地和建造生态养殖池。所选择的场地具有自然水源条件,其水质、水温满足大鲵生产发育及性腺成熟的生理需要,其中PH值在6.5—7.3之间,溶解氧在5.6ml/L以上;水温10—25℃,最佳水温18—22℃。所建养殖池完全符合大鲵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所需要的环境,即仿生态环境,为培育健康种鲵提供了最关键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强对雄性亲鲵的培育和亲本配对选择,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投喂所需营养丰富的饵料,保持常流水,调节水流量及水温等措施,促进雄鲵性腺发育,提高其精子活力;大鲵亲本达到生理及形态上的精子和卵子同步成熟;选择亲本雌鲵在5龄以上,雄鲵8年以上的健康个体配对,满足了人工高效繁殖大鲵所需的重要种3、成功实现了“公司+农户+研发”的产业化开发模式,公司通过苗种繁殖、苗种供应、技术培训,病害防治指导等措施,辐射带动了该区域大鲵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养殖农户增值的主要选择,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4、采取向自然江河放流大鲵种苗的方式,承担保护大鲵种群的义务,体现了“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方针原则,探索出了一条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三)知识产权状况该项目是由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该成果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进行了科技成果技术鉴定,知识产权属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所有。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的阐述本项目主要转化内容是通过对“科技成果进行全面推广应用,新建设5个繁育示范基地,1个研发中心和扶持指导800户养殖示范户开展规范化繁养大鲵。1)、繁育示范基地按标准化设计方案进行建设。①养殖产地选择:选择海拔800~1200m的河流旁空闲地域,地段有5—10%的坡度;周围及上游地段常年有流水,且人烟稀少,无污染,水质清澈,高氧高透明;场地属安全地带,不存在山体跨塌,泥石流以及上洪的威胁,交通和通讯尽可能便利。②生产养殖池建设:选择周围植物浓密,可方便引水和排水的地方建池,生态环境适应大鲵生长发育需要,水深保持20~30cm,流落差控制在5%左右,水流速度不能太快,形成流水声,地底铺设粒沙和小卵石,两边栽种水草.为防止疫病传播,养殖池分段设置隔离,依地确定地宽、深度和曲向,接近自然;设置大鲵栖息洞穴,洞口要全部掩埋在人工缓流水中,周围栽种水草植物;水流利用附近的泉水或自然河流水,水量保持不断流,且水流充足,引水上游建蓄水池,使流水进入养殖池前进行沉淀,定期检测水质是否安全有无污染。③亲鲵培育:亲鲵培育是繁殖的关键环节。根据大鲵性腺发育的基本规律,按不同发育期大鲵对营养和水温环境的需求,做好饵料和水流的调节。本项目除加强对现有2600尾亲鲵的培育和管理之外。对新选出的2000尾后备亲鲵进行精心管护,使其尽量正常发育达到可做种鲵的性状标准。同时为扩大繁殖能力,从现有生态繁殖的子一代成型大鲵中再优选出3000尾做为后备亲鲵进行培育。根据近两年对亲鲵培育所积累的经验,制定出规范化亲鲵培育及管护操作规程,使每个繁育示范基地均按统一的操作方法进行亲鲵的培育,为该项目后期加快繁育进度和提高繁育效率奠定可靠基础。2)、研发中心在原有野生经济动物研究所的基础上,新建大鲵原生态繁殖研究开发部和大鲵驯养繁殖化验分析室,大鲵饵料研究及加工生产技术研究室,配备专业研发人员进行研发工作,并负责指导和培训养殖户各项生产操作技术,优选和培育大鲵亲体,以保证所繁育大鲵种质优良和不被退化。通过不断深入研究,试验和开发大鲵繁养新技术,使该项目技术转化达到更深化程度。3)、加大对示范养殖农户的扶持、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力度。对当前汉中市内及周边膨勃发展起来的大量大鲵养殖农户,因一般规模很小,缺乏先进技术,养殖效率差,公司进一步采取“公司十农户”的模式,与自愿与公司合作的养殖户建立密切协作关系,公司承担技术指导服务,并以最低优惠价提供优质种苗供养殖户以扩大养殖规模,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养殖户养殖现场进行指导,如发现问题,立即协助进行解决,并定期集中组织技术培训活动,使养殖户的人员素质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养殖户所待销的幼鲵和成鲵,由公司按预先约定的价格回收,并由公司统一向国内各地大鲵繁殖场或需求大鲵产品的部门(经国家许可的部门)交流出售。对养殖生产中遭受意外灾害损失严重的养殖户,公司给予适当补偿或帮助灾后重建养殖场地。通过以上各项有效措施,使公司直接带动的1000户养殖户均能顺利正常发展,并使其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使公司繁育大鲵的规模和实力得到更加壮大。大鲵人工高效繁育养殖工艺技术路线流程图场地选择场地选择亲鲵选择亲鲵配对控制水温及防治水发霉仿生养殖基地建设亲鲵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受精孵化成鲵幼鲵稚鲵胚胎发育商品鲵种苗养殖示范户外地养殖单位技术方案:本项目在现有大鲵人工高效繁育配套技术研究所取得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完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扩大建立规范化高效繁育示范基地,加强对协作示范养殖户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并深入研究人工繁殖过程中各关键技术环节尚存在的不足或有侍解决的新问题,加以研究和尽量给予突破解决,防止实施中出现重大技术失误事故发生。通过在项目实施中不断实践研究和总结,使人工繁殖大鲵技术水平更有所提高,达到新一轮国内领先技术水平。(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本项目开展生产性试验示范主要在所建立的繁育示范基地中进行。总体建设5个繁育基地:①大鲵仿生态繁殖基地4个,分别有:a、位于留坝县火烧庙乡的天星亮大鲵仿生态繁育基地,占地4800平方米,修建8条人工小溪流用于繁养池,配套建设幼鲵饲养池;b位于留坝县火烧店乡的另一处敦敦石大鲵仿生态繁育基地,占地3600平方米,修建人工小溪流6条及配套幼鲵饲养池;c位于勉县小河庙乡的大河坝大鲵仿生态繁育基地,占地4600平米,修建8条约160米长的人工溪流;d位于南郑县喜神坝乡的喜神大鲵仿生态繁育基地,占地4200平方米,修建6条人工小溪流。②大鲵标准化养殖基地1个,位于公司本部所在地城固县龙头镇新光村,基地扩建面积20亩(13000平米),一期已建成繁殖饲养池2600平方米,二期将建成繁养池8000平方米,包括建成不同规格的大鲵饲养池5000余口,其中亲鲵培育池600口,后备亲鲵培育池600口,幼鲵培育池1800口,成鲵饲养池本项目实施中充分利用汉中市内汉江上游流域丰富的山区自然溪流水源和植被茂密、气候湿润的自然环境条件,建设大鲵繁殖、养殖基地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水泥、山石、河沙等,当地均可解决。该项目实施中需扩大建设各处繁殖、养殖示范基地,现均已经正式选址定位,并已开展施工建设。需增加建设大鲵研发中心,为提高研发工作定量分析能力和水平、研发中心需配置高精度的分析化验设备,如生化分析、饵料营养分析及疫病检测等设备。该项目实施中不存在任何“三废”问题。该项目实施中涉及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管理及经营许可审批,已申报经审批已获得的批准及许可证有:许可证(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大鲵既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野生动物,它还有很多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大鲵肉质鲜美,富含DHA活性钙等70多种活性物质,金属硫蛋白,胶原蛋白等,对人体有滋补奇效。经营养检测分析,它的肌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属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它的肌肉中所含的EAAI大于牛肉和鹿肉,所含胶原蛋白和CHF,对于人体没有排异性,它具有美白、嫩肤、去皱容颜的功效,可作为美容化妆品的原料,有极大的研发价值和市场开发前景。它所含多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细胞代谢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它还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能软化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因此,大鲵是集美容、美食、药用、观尝于一体的特种经济动物。该项目产品除主要用于对大鲵种群数量的增殖与保护外,可利用伤残及子二代以上个体进行加工各类保健食品、化妆品和保健药品等产品。因而国内外潜在市场极其广阔。据有关方面所获得的信息,目前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对大鲵的需求十分高涨,仅国内许多养殖单位需求大鲵苗种,近期每年约需80万尾以上。另有一些国家特许的酒店需要作为食品销售,一些老、弱、病、残者需用于特种治疗和营养保健之用,也需要大量可供的大鲵产品。该产品出口的市场前景也很广阔,许多国家,尤其东南亚地区长期从我国进口。由于目前国内总体大鲵数量少,现所养大鲵主要作为保护种群,扩大繁殖所需,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将会处于求大于供的局面。汉中市内汉江上游流域作为国内大鲵最侍适生区和原产地之一,目前仍保留的天然种群数量及品质居国内之首。汉中发展大鲵产品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按目前发展势头,将在数年内把汉中建成全国最大的大鲵优良种源繁殖生产基地,并以此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出口换汇农业的龙头产业,因此在国内外该项目产品都将具有绝对竞争优势。预计近期至少占有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预算该项目在实施期内需总投资36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大鲵人工繁殖示范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开展示范推广技术指导及扶持养殖农户发展等费用,另需配套相应流动资金。现已投资2100万元,用于前期各示范基地建设,后期尚需新增投资1500多万元,主要用于后续仿生态繁育示范基地建设、购置研究中心分析化验设备和流动资金。现已到位并已用于该项目建设的投资,其中1600万元,从以往经营所获盈利中筹集,另500万元为本公司法人及其他合伙人员集资投资。新增投资1500万元,主要仍从本公司当年盈利中支出,其中600万元于2009年10月底前到位,800万元于2010年6月底前到位。另申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给予无偿资助100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曾被汉中市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立项,并无偿补助经费12万元。资金使用计划表单位:万元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用途金额到位时间大鲵人工繁殖示范基地场地修建、养殖池建设、引水渠、蓄水池建设8002008年底标准化养殖基地购场地、建设繁养地、亲鲵培育、幼成鲵养殖池5002009年5月底大鲵饵料及人工资购饵料及工作人员工资8002009年5月底仿生态繁殖示范基地各基地配套水、电设施,办公用房等建设5002009年10月底300万2009年6月底200万大鲵研究中心建设分析化验室建设、购置分析检验设备2002009年10月到位100万元2010年6月100万元流动动资金用于大鲵饵料及人员工资费用8002009年10月300万元,2010年6月500万元3600(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1、技术风险该项目主要开展转化大鲵人工高效繁育及规模化驯养技术科技成果。通过反复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成果已经达到了完全成熟和实用化程度,只要按已制定的技术规作规程认真操作实施,并落实好各项配套技术措施,就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及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因此,该项目目前不会出现因技术不成熟而产生的风险。2、市场风险目前国内大鲵因多数原产地环境遭受破坏处于频临绝迹,而渴望发展大鲵的养殖户又急需大鲵种苗,食品、保健行业也急需供应部分大鲵产品进行开发利用,使国内市场存在求大于供的局面,因此发展大鲵产业近期不会出现市场风险问题。3、降低风险的措施尽管该项目产品目前基本不存在技术或市场方面的风险,但因属于生物养殖且价值较高,就目前已掌握的人工养殖技术,发生疫病的可能不能够完全避免。从“预防为主”的原则出发,项目实施中更应加强对大鲵疫病的防治研究和采取多种防病措施,养殖池进行必要的隔离,注意水质净化、环境消毒、铒料卫生等,随时观察大鲵形体状态,使发生较大疫病的可能降至最低程度。(六)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实施主要完成六项工作任务。具体以甘特图表示如下:其中任务1:项目前期建设大鲵人工示范基地11600平方米,任备二完成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10600平方米,任务三完成仿生态繁殖示范基地建设8800平方米;任务四完善大鲵研究中心建设配齐设备;任务五大鲵规模化繁殖示范,繁育幼鲵15万尾,成鲵4万公斤;任务六技术培训、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分析(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本项目成果转化是通过建设满足大鲵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生理要求的仿生态繁育池、培育池、标准化人工养殖池等设施条件,并严格按大鲵人工高效繁殖配套技术及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规模化繁殖和养殖大鲵,无论所建设的繁养大鲵设施或是繁殖、养殖技术都是被实践验证可行且可重复实现所达到的效果。所建设的设施与所繁养的大鲵数量也是基本配套的。预计该项目实施完成时,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各项技术和经济目标。(二)市场、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成本分析幼鲵成本(尾):人工繁育大鲵从亲鲵培育至孵化养殖成幼鲵,按5年1个周期和现行市值价格计算如下表:成本构成单位数量单位成本单项成本合计说明亲鲵购用费尾180001600一次购用,平均每年1600元亲鲵饲养管理费尾130003000按当年计算幼鲵饲养管理费尾10010010000按亲鲵平均年产子100尾疫病防治费尾100101000按1年计算100尾幼鲵成本合计尾10015600平均每尾幼鲵成本尾1156成鲵成本按每尾成鲵须由幼鲵经5年饲养成成鲵,原幼鲵成本158元/尾,加上5年饲养费、人工费、疫病防治费、折旧费共700元,则每尾成鲵5年成本共856元,平均成鲵5年生体重1.5公斤,则平均每公斤成鲵生产成本为570元。以上成本计算中均按生产中实际成本构成平均计算,其中幼鲵成本中幼鲵饲养管理占总成本的2/3。该成本中饵料费用最高,受市场商品价格影响较大。若能自产铒料,即可明显降低生产成本。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该产品目前每尾幼鲵售价200元左右,商品成鲵每公斤1000元较为合理。5年产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预测单位:万元年份生产规模(尾)年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利润2009年幼鲵30000474600126成鲵20000114420008562010年幼鲵600009481200252成鲵300001716300012842011年幼鲵10000015802000420成鲵400002288400017122012年幼鲵15000023703000630成鲵500002860500021402013年幼鲵20000031604000840成鲵600003432600025683、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累计可实现销售收入8500万元,获净利润2400万元,缴税总额68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国内有关地区加快发展大鲵开发利用产业发展,促进实现规模化养殖生产,使全国范围内的大鲵利用与保护更加趋于合理化,并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满足国内外市场急需,促进农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药业等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年份012345合计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回收流动资金回收260026004200420062006000200820080002001180010000200160033000308006001600现金流出固定资产投入流动资产投入经营成本税金2100130080025264003001618208374830050026123364212373248056164976640702062208002522220001600192582464净现金流量-2100744521988258447807778累积净现金流量折现系数i=0.1净现值折现系数i=0.3净现值折现系数i=0.35净现值-21001000-21001000-21001000-2100-20260.900660.700520.65048-15740.81003660.492210.4231914140.72913980.3436860.27454429880.65616960.240620058928150.1688030.1165544241282-309用内插法计算:内部收益率=30%+282/(282+309)×5%=32.4%投资回收期=累积净现金流量开出现正值年份数-1+EQ(上年累积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3-1+1574/1988=2.79(年)根据以上计算:(按5年期内计算)项目净现值为4241万元内部收益率为32.4%投资回收期为2.79年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单位地址:陕西省城固县龙头镇新光村注册时间:2007年注册资本:100万元登记注册类型:民营企业主管单位:陕西省城固县水利局登记注册类型:有限公司(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情况,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和投入情况;科研转化队伍情况;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储备情况等。公司法人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梁永金,大专学历,水产专业。长期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与人工驯养繁育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特种养殖和养殖场经营经验,先后从事中华鳖、黑熊等动物的养殖,从2000年开始,即从事大鲵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和养殖生产。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对大鲵的全人工繁育技术有很深的研究,并掌握了亲鲵培育、人工催产受精、人工孵化、幼鲵饲养与管理等大鲵人工驯养繁殖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是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事业带头人。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带头人,他在大鲵保护与繁养中首创了“公司+基地+农户+研发”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农民保护大鲵并使农民脱贫致富,受到了市县人民政府的多次表扬和奖励。梁永金现为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理事,汉中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城固县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汉中市野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公司职工队伍情况共有固定员工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人(包括硕士生导师1人),专业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人员、生产人员和管理销售人员比例为17/26/7。(四)单位管理情况(1)、管理制度建立情况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城固县新光大鲵驯养繁殖场,成立以来,为最终实现有效保护大鲵和推进大鲵繁育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建立了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已制定有《公司章程》、《全人工繁育大鲵操作技术规程》、《仿生态繁殖大鲵技术要点》、《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2)、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情况公司现制定有大鲵亲鲵优选标准,仿生态繁殖场建设标准,放流大鲵个体形体标准、大鲵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能保证大鲵繁育和企业正常业务进行。(3)、单位已获得国家、行业认证情况由陕西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认可,给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颁发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陕水野驯繁字【2004】6号)、《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陕水野经字【2007】1号)。2008年10月,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经过论证和现场考察,同意“汉水大鲵公司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在国内经营利用”(农渔野函[2008]6号)。(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上年度单位财务状况总资产:3650万元总负债:0固定资产总额:1080万元总收入:82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760万元净利润:460万元纳税总额:66万元流动比率:187.5%速动比率:31.5%总资产报酬率:13.8%附件: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1-§1.1项目简介 -1-§1.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2-§1.3编制依据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2.1橡胶密封件项目提出的背景 -3-§2.2国家产业政策 -6-§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项目优势 -11-§3.1市场优势 -11-§3.2技术优势 -16-§3.3组织优势 -17-§3.4政策优势: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17-§3.5区域投资环境优势 -17-第四章产品介绍与技术介绍 -20-§4.1橡胶密封件产品介绍 -20-§4.2产品标准 -21-§4.3产品特征及材质 -21-§4.4产品方案 -26-§4.5产品技术来源 -27-第五章项目产品发展预测 -28-§5.1产品行业关联环境分析 -28-§5.2行业竞争格局与竞争行为 -33-§5.3竞争力要素分析 -39-§5.4项目发展预测 -41-§5.5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 -43-第六章项目产品规划 -47-§6.1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47-§6.2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47-§6.3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51-第七章项目建设规划 -58-§7.1项目建设总规 -58-§7.2项目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案 -61-§7.3项目建设节能方案 -65-§7.4项目建设消防方案 -66-§7.5项目建设生产劳动安全方案 -69-HYPERLINK\l"_Toc319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