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综合实习报告_第1页
大三综合实习报告_第2页
大三综合实习报告_第3页
大三综合实习报告_第4页
大三综合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一实习时间:2011-6-27 实习地点:红领巾水库带队老师:刘静、许丽、国润才、杨光实习内容:1.红领巾水库简介红领巾水库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水磨沟沟口,是一座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水库。水库始建于1958年,1960年正式投入运行。水库运行四十多年,对灌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下游32万亩土地、71个行政村、横穿灌区的公路铁路等设施的防洪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水库枢纽为III等中型建筑物,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788m3/s,洪水总量3290万立方米,校核洪水频率为200年一遇,洪峰流量2585m3/s,洪水总量4600万立方米,水库总库容16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820万立方米,由于淤积,加固前有效库容640万立方米。水库工程由土坝、溢洪道、放水洞、泄洪洞组成,士坝为粘土心墙砂石混合坝,坝高41.2米,坝顶长238米,设计最大坝宽245米,坝顶宽3米,上设防浪墙。溢洪道设在大坝左侧,为侧堰开敞式,侧堰长85米、泄槽底宽20米、全长429米。溢洪道设计浅量1650m3/s、最大泄量2430m3/s。泄洪洞全长410米、洞径3.1米,尾部设弧形闸门,进口50米处设检修闸门。泄洪洞最大泄量100m3/s。坝下设两条洞径分别为1.2米和1.4米的放水洞,两洞最大泄量合计为23m3/s。水库运行四十年,各种设施设备老化,原设计防洪标准不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2001年国家批准除险加固工程立项,项目总投资347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300万元,地方配套1171万元。红领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2年12月1日正式动工,2005年8月份完成了全部建设内容,并于9月份通过验收,评定为优良工程。工程加固后,将原大坝加高342米,按原坝坡同比例加厚。泄洪道侧槽底扩宽宽至16〜32米,泄槽底宽扩宽至20米,对原堰顶及泄槽底板进行加国,堰顶浇筑60cm厚钢筋砼并打锚杆与原堰连接;侧槽及泄槽内的冲坑用毛石和混凝上回填,面上铺设的40c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溢洪道经过扩宽加固,泄流能力达到3600m3/s,能抵御10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新增西泄洪冲砂洞一条,成洞直径3.1米,洞长291米。洞尾部设弧形钢闸门,出口设扩散段渥齐段及消力池。经初步试运行,水流平稳,拉淤效果明显。项目实施后,水库防洪标准大大提高,校核洪水标准可由原来的200年一遇洪水提高到1000年一遇,总库容由原来的1660万立米提高到2100万立米,原来年久老化失修的各类设施设备得以维修加固,水库达到了除险加固之日的,防洪和灌溉效益显著提高,红领巾水库将以崭新的面貌,更大程度地造福灌区广大人民群众。实习二实习时间:2011-6-28 实习地点:带队老师:国润才、当地领导实习内容:1.黄土丘陵区侵蚀地貌黄土丘陵区在内蒙古所占比例不到20%,但却是内蒙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划分的土壤侵蚀类型为八大类:水力侵蚀类型、风力侵蚀、重力侵蚀类型、冻融侵蚀类型、冰川侵蚀类型、混合侵蚀类型、化学侵蚀类型、生物侵蚀类型。水力侵蚀的形式主要有雨滴击溅侵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库岸波浪侵蚀和海岸波浪侵蚀。雨滴击溅侵蚀发生在降雨初期,侵蚀作用不明显。面蚀分为层状面蚀、细沟状面蚀、砂砾化面蚀和鳞片状面蚀。其中细沟状面蚀是黄土丘陵区最主要的土壤侵蚀表现形式。根据侵蚀沟形成和各个发展时期的特征,以及径流集中规律与地形地质条件,侵蚀沟分为四个阶段,即向长、向深、向宽、停止阶段。第一阶段称沟头前进阶段,因沟头前进方向,由坡面下部开始,向径流汇集的地方即坡面上部前进,而径流是由上部产生流向坡面下部,所以沟壑发展方向与径流流向正好相反,又称溯源侵蚀。第二阶段为沟底下切阶段,主沟头常形成天然跌水墙。一般下切到侵蚀基准面为止,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沟岸扩张阶段。第四阶段是侵蚀沟停止发展阶段,一般情况下不需治理,只要加以利用即可。重力侵蚀是在水力足够引起滑坡和泥石流时发生的。其中的陷穴是黄土地区的特有地貌。化学侵蚀在黄土地区表现在水分向下淋溶形成钙积层和向上蒸发盐分积累在地表形成土壤盐渍化。黄土地区的特点⑴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少(<2%),没有粘性,主要含无机质(阴离子和阳离子).⑵持水性差,透水性强,水分下渗到一定程度形成钙积层.易形成陷穴.⑶粒土性.坡面治理工程主要是梯田,沟道治理工程主要是淤地坝.若坡面用作农业用地,则修梯田;用作林草放牧,则修水平阶和水平沟,我们实习的地方以水平沟和水平阶为主.淤地坝淤地坝按用途分为生产坝和骨干坝。按容量等分大型坝、中型坝和小型坝。实习地点处所在淤地坝为中型坝,设计淤积年限为十年淤满,但因为上游治理措施的采取和降雨量小,十年并未淤满。校核洪水位按200年一遇计算,为全拦全蓄式的.坝高14m,坝顶宽4m,前后坡比例为1:2,坝上有生物护坡措施,主要为种植柠条、沙棘的水平沟水平阶。因马道要修在15m以上的地方,台阶为40cm宽,所以我们所见的淤地坝没有修马道。在淤地坝的一侧有斜卧管放水洞,放水洞流量为十年一遇,理论是3到5天排完。淤地坝下游沟道有沟底防冲林,主要防护树种为杨树,属于沟道防治措施的一种。淤地坝在早期起小型水库的作用,淤满后发展农业。实习三实习时间:2011-6-29 实习地点:四子王旗及武川县周边带队老师:国润才、白晓昭、许丽、当地领导实习内容:1.第一个实习点植被主要有益母草、小叶锦鸡儿、百里香、千里光。农业技术措施指的是用增加地面糙率、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或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法,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与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综合治理体系。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范围很广,包括大部分旱地农业栽培技术,其中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的部分按作用可分为:以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为主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农业技术措施和以增加土壤抗蚀性为主的农业技术措施3类。⑴等高耕作包括等高沟垄耕作、区田耕作、坑田耕作和水平防冲沟等。⑵增加植物被覆为主的耕作措施包括草田轮作、间作套种与混种、等高带状间作、砂田等。⑶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耕作措施从主要作用来看,深耕、少耕法和免耕法3类措施均能起到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种植制度主要有间混套作、复种。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是浙江,能达到2.7。精耕细作、间混套作和复种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两大法宝。四子王旗节水灌溉四子王旗地处内陆,在内蒙古中部,属浅山干旱丘陵区,隶属乌兰察布市,面积23175km2,纬度41°-42°,经度112°-115°。寒暑变化强烈,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3-4^,平均无霜期108天,年降水量仅300哑左右,年蒸发量高达2300哑以上。为切实摆脱农业生产年年受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实现科学发展,四子王旗根据自身特点,尊重和顺应自然、市场两大规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业思路,倡导'精准”农业。采取'政府补贴、大户承包、农户联营”等方式,大力开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截止日前,全旗共建成大型马铃薯指针式喷灌118套,中小型卷盘式喷灌112套,膜下滴灌1.55万亩,使全旗的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万亩。膜下滴灌技术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生产方式变革,而且真正实现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经过两年多的试验与推广证明,膜下滴灌技术在灌溉方式、节水增产,提高肥效,改善品质,提前早收,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效益改写了四子王旗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结束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正在引发着全旗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一是膜下滴灌实现了由浇地到浇作物的历史性转变。二是节水增产。根据四子王旗膜下滴灌对比试验,每亩膜下滴灌马铃薯生育期平均灌水为105立方米,而要采用大田漫灌方法,每亩地最少灌水350立方米,膜下滴灌比漫灌平均节水245立方米,平均节水率为70%;采用喷灌方法每亩需水245立方米,膜下滴灌比喷灌平均节水140立方米,平均节水率为57.1%。长期以来,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区绝大部分为旱作坡梁地,产量低而不稳,效益较低,丰收年平均每亩能够收入商品薯400—500公斤,亩纯收益为250—350元左右,欠收年只有200公斤左右,不够种植投资本钱。在条件许可的地带实施膜下滴灌措施后,基本上能够保证作物生长需水。据实地测算,膜下滴灌马铃薯从种植到收获亩均投入成本约600—800元(其中固定设施使用年限按15年计算,每三年更换一次支管,年亩均投入103元),今年四子王旗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夏伏70天连旱,大部分旱作农田颗粒无收,但滴灌马铃薯亩均产量仍达到4500斤以上,按现价每斤0.51元计算,每亩毛收益可达2295元左右,亩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而喷灌马铃薯亩均投入在1600—1800元间,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滴灌马铃薯亩均比喷灌马铃薯增收495—695元间。同时在正常年景下,采用滴灌、喷灌的马铃薯平均亩产为2500公斤,最高产可达3200公斤;漫灌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800公斤;滴灌比漫灌马铃薯产量亩增加700公斤。由此可见,采用滴灌的水产比平均为23.8kg/立方米,喷灌的水产比10.2kg/立方米,漫灌的水产比平均为5.14kg/立方米,滴灌的水产比喷灌增加13.6kg/立方米,比漫灌增加18.66kg/立方米,水产比分别提高了233.3%、463%。如果按经济效益来算,膜下滴灌比漫灌每亩地节水245方,比喷灌节约水140方,如用井水灌溉,每小时出水10方,可节约24.5小时,若每小时按10元计算,可分别节约灌水费用245元、140元。每亩地增产的马铃薯按1元/公斤算,可实现增收700元。考虑到节水的投资和增产的收益两方面的情况,光这一个优点每亩就可为采用漫灌的薯农增节经济收益945元,比喷灌薯农增节经济效益140元。三是膜下滴灌极大地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膜下滴灌通过封闭的管网将肥、水、药经灌水器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不仅造不成任何地水肥流失,而且实现了水肥同步,提高了肥料和水分的利用率。在漫灌与喷灌的条件下,肥料的利用率一般为30-40%,在滴灌的条件下,肥料的利用率可以达到70%以上,提高了40-30%。其原理就是根据作物在不同的时期对水分和肥料的不同需求而能够灵活的进行调控,通过水肥耦合效应,以扩散,离子交换等形式而被作物直接快速的吸收利用,避免了施肥因挥发,深层渗漏而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今年我旗常规田亩施35公斤马铃薯专用肥折人民币91元(马铃薯专用肥的价格每50公斤130元),肥料利用率按30---40%计,那么薯农肥料上有用的仅有27.3-36.4元。而滴灌肥料利用率可以达到70%以上,每亩地只用24.5公斤肥料,而这些肥料仅仅只需要63.7元,每亩地可节省27.3元。四是延长了无霜期,改善马铃薯品质。由于覆膜可增加地温,有效归避了无霜期短这一制约我旗秋粮作物生长结实的主要自然因子,使所产马铃薯的品质得到了不断改善,使膜下滴灌马铃薯的商品率达到了90%左右。同时由于膜下滴灌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因而使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有效地将马铃薯的上市时间延长近20多天。五是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由于采用了膜下滴灌,所以不用开沟,修渠,打埂,在灌水时不用人看管,同时将常规生产上的追肥和打药都和滴水融为一体,因此在灌水,施肥,打药这方面的部分或全部劳务开支均可节省下来。从另一方面改变了田间管理制度,不仅减少了劳动作业,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充分解放劳动生产率提供了技术条件,因而相应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六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因作物从下种,出苗开始,就得到了适时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所以马铃薯各类生长指标表现均优,植株生长健壮,而且比常规马铃薯体内溶液浓度高,所以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表现较强。膜下滴灌以其独有的低投入高产出特性,真正实现了农民用得起,而且能增收日标,广大农民投资膜下滴灌节水灌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日前,全旗已落实2010年膜下滴灌建设面积6万亩,其中完成新打配套机电井108眼,确定保灌面积达4.5万亩,并于去年秋冬季完成工程实施开沟面积3.8万亩,完成地下部分管道安装3.5万亩,预计今年5月中旬新建的4.5万亩膜下滴灌工程将全部投入运行。届时全旗的膜下滴灌面积将达到6万亩。实习四实习时间:2011-7-2 实习地点:杭锦旗穿沙公路周边地带带队老师:、白晓昭、国润才、张昊实习内容:1.当地沙生植物和适沙特性羊柴(是良好的固沙植物)、花棒、沙拐枣、沙柳、沙芦苇、沙米、沙蒿、地母。这些沙生植物大多叶退化为鳞片状,茎肉质,灰绿色,有叶植物的叶上有短柔毛或蜡质,根系庞大,扎根深,花期短。库布齐沙漠简介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西、北、东三面均以黄河为界,地势南部高,北部低。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南部为构造台地,中部为风成沙丘,北部为河漫滩地,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沙漠成因和沙物质来源其沙漠来源,可能有三:来自古代黄河冲积物;来自狼山前洪积物;就地起沙。公路防沙治沙措施主要是防风固沙林和沙障。沙障又称机械沙障、风障,是用柴草、秸秆、粘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的障蔽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主要作用是固定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又分生物沙障和机械沙障,机械沙障是用工程方法修建的,枯立木也算作机械沙障,生物沙障是用活的生物枝条或全株做的。根据沙障防沙原理和设置类型,大致可将沙障概括为平铺式和直立式两种类型,按照设置形式及结构和建筑材料还可进一步划分。我们实习点所见沙障为机械格状立式沙障。开发建设项日区水土流失在杭锦旗亿利金属建设区附近,可以看到大量排放的盐碱土,盐碱土是由未经净化而排放的盐碱水蒸发后留下的固体形成的。盐碱土含有多种离子而呈白色、绿色,在堆积成片的盐碱土内几乎没有植被生长,在堆积体外围零星分布有白刺、柽柳、沙地旋覆花。晾碱池内形成黑色、白色污染。实习五实习时间:2011-7-3 实习地点:锡尼镇至磴口路上带队老师:、白晓昭、国润才、张昊实习内容:1.风力发电实习点约有130多个风力发电机,以前进口价为600多万/个,现今价格为400多万/个.风力机每转一圈约挣4.5元.安装风力机一般选择在附近有大电网的地方,进行并网.一般进行风电互补,光照充足时,光能发电,光能不足时,一般风力足,靠风能发电,发电中最耗损的是蓄电池,路灯的蓄电池,隔2-3年换一次.限制风力发电的因素有:持续性差;一次性投入大,村民难以接受;火电厂、水电厂对其的排斥作用。按一步代表1米算,风车主轴长54-55步,则为54-55m长。侧叶25-32步即25-32m。2.生态学实习实习点属于荒漠和草原过渡带。生态过渡带具有边缘效应,即生长在过渡带内的植物群落有增加的趋势且生长繁盛,但敏感脆弱,易遭破坏。实习点植物主要为燥原葬、蓝刺头、藏锦鸡儿、骆驼蓬、麻花头、沙生针茅、驼绒藜、银灰旋花。实习六实习时间:2011-7-4 实习地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周边带队老师:白晓昭、国润才、张昊实习内容:1.生态学实习生活型分为乔木(有明显主干,高5m以上,其中高不足10m为小乔木,10-20m为中乔木,20m以上为大乔木)、灌木(无明显主干,高5m以下。其中高不足1m的为小灌木)、半灌木(近地面处具有木质化基部,往上逐渐转化为草质化茎,这部分当年枯死,翌年重新发出新枝。其中高度不到1m的称小半灌木)、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单子叶、双子叶)。生态型按水分因子分水生、湿生、中生、旱生。旱生又分为中旱生、典型旱生、强旱生。分析生态因子是要关注限制因子,即某因子过高或不足,影响大。如在非湿润地区,水分就是限制因子,按水分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实习地在荒漠草原西部的过渡带。附近有三大块:樟子松带、草甸(主要在水沟附近)、盐化草甸。实习植物沿途植物有胡杨(下部叶似柳叶,上部叶像杨树叶肾形、菱形)、芦苇(是世界种,在水中直立,高达2m;中生环境中,高度减小,百立;沙生环境斜生;盐碱地则匍匐,叶片变化)、鹅绒藤(藤本)、苦豆子(有他感作用)、沙枣(胡颓子科)、苜蓿(人工种植的)、宽叶独行菜、芨芨草、狗尾草、赖草、乳苣、白刺、沙地旋覆花、沙竹、苦马豆、黄花草木犀、叉枝鸦葱、沙拐枣、砂蓝刺头、梭梭、油蒿、披针叶黄华(野决明)、新疆杨、雾冰藜、沙打旺(斜茎黄耆)、沙鞭(沙竹)、旱柳、小叶锦鸡儿、麻花头、柠条、羊草、打碗花、杨柴、假苇拂子茅、海乳草、盐爪爪、碱蓬、碱地凤毛菊、黄芪、骆驼蓬(蔷薇科)。实习七实习时间:2011-7-5 实习地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乌海周边带队老师:白晓昭、国润才、张昊、蓝登明实习内容:1.实习点一植物霸王(蒺藜科)、四合木、油蒿、刺叶柄棘豆、拐轴鸦葱、荒漠红沙、糙叶黄芪、骆驼蓬、狭叶锦鸡儿、异萼木旋花、中亚紫菀木、雾冰藜、隐子草、戈壁天门冬、燥原葬、松叶猪毛菜、中亚细柄茅、灌木亚菊、头序鸦葱、蒙古扁桃、斜茎黄耆、黄花软紫草、冠芒草、虎尾草、长叶红沙。实习点二植物蛛丝蓬、白刺、蒺藜、沙米、八宝、景天、山苦菜、画眉、杨柴、刺沙蓬、大白刺(齿叶白刺)、多果骆驼蓬、小果白刺、轴状鸦葱、蒙新苓菊。3.化学固沙化学固沙可以看作是机械固沙的一种特例。此种措施收效快,便于机械化作业,但成本高,多用于严重风沙危害地区的开发建设项日的防护,如铁路、公路、机场、国防设施、油田等,选择化学胶结物时应考虑沙地的透气性,尽可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常见化学胶结物有沥青乳剂、油叶岩矿液、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也可使用一些天然有机物,如褐煤、泥炭、城市垃圾废物、树脂等。化学固沙的原理是利用稀释了的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加上稳定剂,用高压枪喷洒于松散的流沙沙地表面,水分迅速渗入到沙层以下,而那些化学胶结物质则滞留于一定厚度(1〜5mm)的沙层间隙中,将单粒的沙子胶结成一层保护壳,以此来隔开气流与松散沙面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防止风蚀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属于固沙型的,只能将沙地就地固定不动,而对过境风沙流中所携带的沙粒却没有防治效能。一般3-5年,形成的结皮便会老化失效,但这时所栽植的植物也可以起到防风蚀的作用。实习八实习时间:2011-7-6 实习地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周边带队老师:白晓昭、国润才、张昊、许丽实习内容:1.巢式样方调查(表现面积)⑴用回字法调查某一范围内的样方.即先在要调查样地中心选择50cm*50cm大小的区域,统计里面的植物种,然后以此区域为中心扩展,扩出150cm*150cm的区域再进行调查,以此类推,扩到350cm*350cm为止结果见附表。⑵用面积倍增法调查,先选择50cm*50cm的区域,统计区域的植物总数,固定其两条边,扩为50cm*100cm的区域调查,再扩为100cm*100cm区域调查,扩到200cm*400cm为止,即每后一个面积是前者的2倍。结果见附表。(3)用对角线法,即在所调查区域作一条对角线,对角线和两条邻边不动,以此扩充出50cm*50cm、100cm*100cm、150cm*150cm、200cm*200cm的面积进行区域内植物总数调查。结果见附表。对高大草本进行调查,做了两个5m*5m的区域,对区域内的植物进行株高测量、数日统计、丛幅测量、盖度及总盖度估计。对梭梭林做了20m*20m的区域,在区域内的梭梭测量了胸径、株高、冠幅。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见附表。土壤剖面观察。所挖剖面处在坡面中段,沙丘顶部,挖深1m,0-1.1cm为结皮层,1.1-12cm为干沙层,12cm-1m为湿沙层。实习九实习时间:2011-7-7 实习地点:三盛公水利枢纽带队老师:白晓昭、国润才、许丽、陈局长实习内容1.三盛公水利枢纽简介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地处东径106°52'-107°06'、北纬40°12'-40°18'之间,是河套平原与乌兰布和沙漠的结合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漠的边缘。工程始建于1959年,座落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总干渠的入口处。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灌溉丰饶的河套平原,主要靠东西长180多公里的总干渠。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恰似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闸全长309多米,巍然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这项工程包括一条长2.1公里的拦河大坝、3处进水闸和一个2000千瓦左右的发电站,能够保证河套灌区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30万亩引黄灌区适时适量地自流引水灌溉,一条总长180公里的总干渠使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过去的290万亩增加到77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达1700万亩。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2.三盛公风景区三盛公水利枢纽景区有一个由三把锁环相扣的巨锁,银白色锁面上刻着〃永固〃〃永吕〃〃永恒〃六个大字,形成三锁鼎立的〃同心锁〃。"同心锁"雕塑是用三盛公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中拆卸下来的拦河闸"退役"闸门制作而成,高27米、重240吨。景区公园道路两旁排列着30件形态各异的小型金属雕塑。窃窃私语的人形雕塑用废弃排气筒制成;唯唯诺诺的蜗牛雕塑用引风机蜗壳做成;面带微笑的猪形雕塑由汽油桶制成;急速奔跑的机器人、当街弹唱的'披头士"等,由金属废弃物制成。三盛公水利枢纽景区公园里有一座巨型古筝雕塑,钢身,钢弦。琴身大于船,琴弦赛指粗。古筝雕塑平躺于黄河河畔、三盛公水利枢纽景区公园的艺术广场,长27.5米、宽6.5米,重56吨,有21根钢丝琴弦,筝头以褐色为底纹,写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古筝面板为淡黄色,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这座雕塑用三盛公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拆除的闸门、钢丝绳、钢构件等废旧材料建造而成,"退役"闸门为琴身,控制闸门升降的启闭机钢丝绳为琴弦,启闭机钢构件为琴弦支架。3.LI6400实习LI6400是测植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仪器。能测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光辐射强度等。注意:①仪器测量前要先预热②新测量时要先匹配,即把侧面两个按钮都扭在SCRUB上,待显示△CO2在0.5以下,AH2O在0.05以下,再测量。实习十实习时间:2011-7-8 实习地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周边带队老师:格日勒实习内容:1.上午做枯落物水量测定和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去实习基地周边采了枯落物,和土壤样方。将枯落物和土壤样方称重,再将枯落物至于太阳底下曝晒,土壤样方捣碎曝晒。至下午3点左右,再分别称量,再将枯落物和一个土壤样方放在水中浸泡,第二日再称量。土壤容重=环刀内土壤干重/环刀体积。下午,白晓昭老师针对乌兰布和沙漠讲授了沙障的制作技术、沙漠成因和沙物质来源以及风沙地貌。沙障制作要考虑孔隙度、沙障高度(一般越高越好,但考虑性能,地表10cm沙最多,所以40cm为宜)、配置形式(行列式或格状)、间距、沙障类型和材料选择(最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我们尝试用芦苇和枝条做沙障)。沙漠成因有地质地貌因素(青藏高原隆起)、气候因素(主要是降水)、地球运动、人为因素。沙物质来源有河流冲积、湖泊沉积、洪水沉积、坡积残留。风沙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风蚀地貌常见的有风蚀雅丹、风蚀柱、风蚀洼地、风蚀残丘。风积地貌有沙波、沙丘、沙垄。晚上,格日勒老师讲了植被恢复的机制和恢复区的地貌特征。植被恢复机制有①气候的驱动,包括降雨、温度、光照。②植被的自我修复作用③景观格局的驱动作用,流动沙丘中,离有植被的固定沙丘越近,植被恢复越快。恢复区的地貌特征:固定沙地、零星的流动沙地、丘间低地。过渡带有固定半固定的灌丛沙堆,主要为梭梭、白刺、柽柳。实习^一实习时间:2011-7-9 实习地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周边带队老师:格日勒实习内容:1.防护林的效益:减少风沙危害,保护农田和水渠公路,改善小气候,增加林地湿度,减小温差,增产。梭梭梭梭是三级濒危植物,全世界有梭梭^一种,中国有两种,白梭梭在新疆分布,黑梭梭分布在内蒙。梭梭是中亚荒漠主要建群种,固沙的先锋树种,靠种子繁殖,扦插成活率低。梭梭喜欢生长在干燥、疏松、通风、土壤中有一定盐分的立地条件上,当地下水埋深浅时,反而会发生根腐现象。若梭梭生长季环境湿度太大,则容易得白粉病。梭梭还有二次休眠现象,在4-5月开花,花期5-8天,子房暂不发育,进入夏眠,9-11月,子房才开始发育、结实。而且种子是胎生的,幼苗成熟了还包被在果实内。一般用植苗造林,播种造林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