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小学中段数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小学中段数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小学中段数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中段数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获奖科研报告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将数学文化置于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中,并明确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目前数学文化仅仅是渗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小学数学常态课没有与数学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课前初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课中进一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专题性深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探究出小学中段数学常态课堂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常态课;数学文化;融合;有效措施

一、引言

数学文化进课堂是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向,在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文化已被正式纳入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体系。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等,受到了国内外数学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由于我校是公租房配套学校,学生人数近3000人,学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生理年龄、地理位置、家庭环境等因素,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不理想,虽然教师已意识到数学文化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但效果不明显,如何将小学数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成为当下老师的难题与关注的核心点。笔者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实践,探究出小学数学常态课堂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

二、小学数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

笔者在四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初步探究出小学數学常态课与数学文化的融合的三种有效途径:课前初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课中进一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专题性深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以下几种措施都关注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

(一)课前融合方式——初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

1.课前三分钟---数学故事引入

在课前,根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来讲三分钟数学故事,数学故事的素材可以来源于网络或者书中故事以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年级《数学文化读本》、康居西城小学校本教材。例如,在第二单元学习线、锐角、直角、钝角时,可以选自《数学文化读本》中西方数学的传播者—利玛窦的故事,知道利玛窦和我国数学家一起为一些数学知识命名,他与徐光启合作,创造出的中文词汇如点、线、面、直角、钝角、锐角等,并沿用至今,利玛窦带来的数学文化,在推动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同时,还使得中西方数学文化产生了剧烈的碰撞和融合。在课前三分钟的展示中,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点的由来,进一步感知古人的数学文化魅力。除此还可以是学生适当根据已有的数学故事进行合理改编、创作,让其更贴近本节课的数学知识,从而让数学文化初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前三分钟---数学活动引入

数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老师,当本堂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内容无涉及数学文化时,引入数学活动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上课的兴趣,探究如何进行活动操作的欲望。操作性的数学活动可以由教师主动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行参与,例如教师可以直接展示较难的九连环、魔方、鲁班锁等活动,学生可以直接展示较为简单,易操作的飞叠杯、创意构型等数学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动笔动脑的数学活动,在学习加法的运算律时,结合课本后的“你知道吗”—聪明的高斯,高斯10岁时除了这样一道题:1+2+3…98+99+100+99+98+97…+3+2+1的结果是多少时,就可以让同学们猜一猜,你该怎样解决这道题,学了这个单元有什么作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加法运算律的认知,总之,利用数的一些规律,可以使运算变得简便。

(二)课中融合方式——进一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

1.课中引入---数学名家名言

名人名言,是从浩瀚的语言大海中提炼的精华,它哲理深刻,意境高远,语言精辟,发人深思,引人向上。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讲这句名人名言,帕斯卡曾说过:“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的”。计算器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过程,更需要人类为之不停地创新创造,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在另一个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减计算。利用名人名言的教育价值,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能使学生在身、心、智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教育和启示,同样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也有着一定作用。

2.课中引入---数学知识发展历程

在课中教学中,结合本课相关知识点,教师应该对所涉及到的数学文化知识加以补充,例如在课中学习《万以上数的认识》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那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呢?只看这个知识点还很抽象,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介绍或《数学文化读本》中的资料介绍十进制的由来,据说,人长着10根手指,是十进制计数法产生的重要原因。原始人在用在用实物计数时经历过扳着手指数数的阶段,如果10根手指数完了,就用一块石头代替,接着又数,直到数出物体的数量为止。十进制计数法是指每相邻两个计教单位之间的进率都为10的计数方法,哪一位上满10就向前一位进1。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很早认识到进位制的国家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60进制,古巴比伦使用的是以60为基数的六十进制数字体系。六十进制至今仍用于计算角度、地理坐标和时间。通过数学知识发展历程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

(三)专题性融合方式——深入走进小学数学常态课

策略类专题课---《田忌赛马》

为了使学生对对策论知识有所理解,能愉快地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首先我们可以从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利用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模式,采取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其次让学生分析田忌第二次所采用的对策获胜的策略,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