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1.gif)
![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2.gif)
![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3.gif)
![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4.gif)
![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35024c0d8630b4f0a297804e0d8e28d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随文认读9个生字,通过语境中感悟、词义区辨等方法,读准“只、种、乐”3个多音字,采用重点识记“孤、单”2个生字,认识“倒八、子字旁”两个新偏旁,会写“快”等生字。2.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3.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进入故事情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有朋友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由《雨点儿》引入作者,认识作者。3、认识喜鹊。二、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指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并组词。认识“孤、单”的偏旁。观察“快”字,并指导书写。三、整体感知1、串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回忆自然段标志(开头空两格),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体会“一”的变调。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认读多音字“只”,根据意思判断多音字的读音。生字词“窝、孤单”。3、树和喜鹊都很孤单,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读一读,如果同桌还不能读正确,请你停下来帮帮他;读完后,想一想从课文哪些词语中发现树和喜鹊真的都很孤单,轻声说给同桌听。4.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师生合作讲述等方式,初步感受“孤单”,理解“孤单”:原来“孤单”就是——除了自己,再也没有别人了!认识“孤单”一词里的两个新偏旁“子字旁”和“倒八”(板贴偏旁名称)。5.联结自我感悟“孤单”。如:爸爸不在家,妈妈不在家,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感到——孤单。老师走了,同学们也走了,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会感到——孤单。想一想自己感到孤单的时候,用上“孤单”说一说。6.
想象描述“孤单”。孤单的树会和孤单的喜鹊说些什么呢?7.
朗读表现“孤单”。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四、合作交流1.自读第二部分,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感到快乐呢?2.交流反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短语“好多好多树、都有鸟窝、都有喜鹊”。3.为什么有了邻居就快乐了呢?4.根据交流理解,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部分。5.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没有朋友的“孤单”和有了“邻居”后的快乐。五、总结收获1.按课文内容填空。2.总结道理:有朋友才快乐!
《树和喜鹊》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单元的课文了,已经认识了自然段,并能正确标注段号了。同时,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这些教学任务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才能达成。《树和喜鹊》效果分析《树和喜鹊》是部编版语文第二册的第6课。这是一则有趣的童话,写的是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起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老师整堂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心里感受,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谈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单。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能理解课文,学生体会了这篇课文的人文价值。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着重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时,整堂课非常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十分温和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化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抓住学习重点。老师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用自己投入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整堂课上自始至终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热情,如:一开始,学习练习上下文理解“孤单”,孩子们积极地响应,能想想自己什么时候觉得孤单,后来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教师引导到位,突破了教学难点,理解了有伙伴的重要性。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还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读课文的时间。其实,无论是什么年段的语文课,课堂上都应是书声朗朗。朗读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引领着学生欣赏课文中每一处风光秀美的地方。反复地读,把文章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不必老师再费口舌去分析讲解,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到。比如,学习第6自然段,以读带讲,师生合作对读:师读“每天天一亮”生往下接“喜鹊们……”;师读“天一黑”,“他们……”,向往快乐是孩子们的美好天性,学生立刻明白树和喜鹊快乐的原因,结合自身实际能理解到朋友的重要,无痕渗透人文教育。在反复朗读中,还能读出“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类词语的妙处,课适时积累拓展。另外,对于朗读的指导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有些地方,如2、6自然段的感情基调是不同的应该读出差别来,前者声音低沉,后者欢快。读准字音后,读不仅就是读,还得有感情,老师可以进行范读,让学生试着比较一下怎样读更好。《树和喜鹊》教材分析《树和喜鹊》是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的作品改编。故事采用三段式结构来写:先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再写那里种了树,来了很多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最后写树和喜鹊都很快乐。三个场景描写之后,都各起一段,用一句话写出树和喜鹊的感受。低年级小朋友对这种三段式结构的故事,容易亲近,并易产生阅读的兴趣。故事故事语言浅显,句式工整,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如第一部分:“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这部分,没有一个长句,没有一个生僻字。这种儿童“习语式”的语言,低年级儿童几乎都能一读就会,很容易做到流畅朗读。有了这个基础,再进入文字深处,让文本和学生产生联结,也就不是难事了。“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三个词带组成的画面,充溢着“形单影只”的无奈,再加三个“只有”,“孤单”带来的无助感就会从文字直逼人心。一年级的孩子虽小,但也会对语言营造的意象产生反应。阅读这样的语言,他们对朋友、对伙伴的渴望之情会不可抑制地滋长起来。“孤单”的情感记忆,也会从故事中树和喜鹊身上迁移晕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爸爸妈妈不在家,只有自己一个人时的无聊;老师同学都出去活动了,因身体原因独自留在教室里的无奈;外出旅游,和家人走散了,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的无助……当作品中的文字和读者个体产生联结,文字就产生了新的生命。第一部分,把“孤单”烙进学生心里。第二部分,句式和第一部分一模一样,内容和第一部分形成了呼应:“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多么令人欢喜的画面!第一场景中的孤单,在这里,荡然无存。好多好多树在一起,“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该有多么欢心!透过文字,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树和喜鹊会对自己的邻居说些什么,树和喜鹊彼此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在文字描述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里,学生会对“邻居”一词,赋予“幸福、温暖、快乐”等情感色彩。那么,面对真实世界中的邻居,还用担心他们会有冷漠的言行吗?大可不必!这,不正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开花的实例吗?第三部分,课文是这么写的:“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部分对喜鹊的快乐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叽叽喳喳叫”“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安安静静睡觉”……这种同宿同飞的画面,传递着几多快乐,几多幸福!树呢?没写树,是否意味着树就不快乐了呢?显然不是。当喜鹊高兴地一起飞出去时,可以想象不会飞行的树,留在原地,它们会做些什么?或许是树和树牵手,和风儿捉迷藏,或许是和来做客的小蜗牛聊聊天,也或许是他们自己之间说着各自的见闻……不直接写,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快乐”是无穷尽的。学习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是本课要着力凸显的。面对一年级学生,要把学习解词的方法和识记词语、理解内容、朗读课文融合在一起,创设情境,让他们学得有趣,学得有效。《树和喜鹊》评测练习一、选择正确的读音。1、这里只(zhīzhǐ)有一棵树和一只(zhīzhǐ)喜鹊。2、我在家门口种(zhǒnɡzhònɡ)下了一颗种(zhǒnɡzhònɡ)子。3、听音乐(lèyuè)能使我快乐(lèyuè)。二、照样子写一写。1、叽叽喳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姐姐在写作业,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和喜鹊》课后反思对于教师而言,从教材内容、作者情况乃至写作背景等各方面来熟悉教材是必须的,然而往往因为驾驭过多的资料,也让我常常考虑过多、上课追求面面俱到。这样下来就造成了顾此失彼的后果,整节课下来,《树和喜鹊》的教学目标不明显,我本想借着这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明白有朋友更快乐的道理。然而整节课上下来,才发现自己最大的误区是感情调动不够。一边是学生已经熟悉了教材,一边是熟悉教材后反而有些态度上的不端正,我太急于求成了,乃至没有预设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课文。备课不等于上课,我至今尚未把握好上课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这一要领,抓大放小、提纲挈领的功夫在我今后的备课中还要不断加强。《树和喜鹊》课标分析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元宵节古诗词灯谜(后附谜底)
- 教学设计中应用原则及过程研究论文
- 公司员工管理手册
- 公司商品陈列标准手册模板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1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争取人类和平人民版选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统计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软件系统软件升级与售后服务协议3篇
- 排水管网改造及淹积水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院培训课件:《伤口评估与测量》
- 金矿探矿权合作协议书范文范本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小学五年级美术《青花瓷》
- 醇基燃料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情侣自愿转账赠与协议书范本
-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水族箱饲养淡水鱼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 公转私付款合同模板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十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
- 《气象学与气候学》全书电子教案B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