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楼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安置楼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安置楼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安置楼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安置楼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忠市板桥乡罗家湖中心村11#安置楼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吴忠市宏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吴忠市板桥乡罗家湖中心村11#安置楼工程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吴忠市宏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08年5月25日前言为了加强吴忠市板桥乡罗家湖中心村11#安置楼工程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保障该工程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响应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效益年”的号召精神,结合吴忠恒枫乳业有限公司奶粉工业园工程特征,我们编写了《吴忠市板桥乡罗家湖中心村11#安置楼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做为该工程安全生产的指导性文件,要求所有该工程参建人员积极学习有关内容,严格按照《吴忠市板桥乡罗家湖中心村11#安置楼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规定实施安全生产,有组织、有步骤、有保障地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目标的落实,为最终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而共同努力!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吴忠市板桥乡罗家湖中心村11#安置楼工程,工程项目地点位于吴忠市板桥乡。该工程为:砖混五层带阁楼,建筑面积:2976.6㎡;工程由宁夏恒润铁路集团公司设计。工程项目计划于2008年5月28日整体开工,2008年11月12日整体竣工交付使用总工期为168天。工程质量标准:优良,争创整体吴忠地区“明珠杯”。安全管理目标:消灭重大安全死亡事故,轻伤控制在3‰以下。第二章安全保证体系2.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2.1.1在全区吴忠市做到安全与文明施工的示范工程和标准化工地。2.1.2本工程要求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安全事故率控制在3‰以内。2.2编制依据2.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2.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2.5吴忠市板桥乡罗家湖中心村11#安置楼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2.2.6《吴忠市宏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2.3安全保证组织2.3.1成立以现场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领导小组:组长马绍忠,副组长王启海,组员徐有忠、马剑锋、马少元、茹茂森,专职安全员马剑峰。2.3.2安全保证体系网络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项目部技术总负责责责工项目部技术总负责责责工施工管理施工管理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劳资管理消防保卫技术管理安全监督2.4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落实情况2.4.1项目部、班组建立各级、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其职责分工,确定安全责任。各类人员应认真严格履行其安全职责。2.4.2项目部对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检查和考核办法,并按规定期限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及兑现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分包单位在其分包范围内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4.3项目部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种作业应另行补充。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悬挂在操作岗位前。2.4.4施工现场按该工程项目配备专职安全员1名。2.5安全教育及劳动保护2.5.1安全教育对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定期安全教育制度并认真执行,项目部将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记录其结果。新入施工现场的工人必须经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留有文字记录存档。工人变换工种,应先进行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知识的教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电工、焊工、架工、起重工等特殊工人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准独立操作,每年要进行一次复审。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按规定进行年度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5.2劳动保护建立劳动保护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项目部将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为施工现场每位工人配备质量合格的安全帽,根据不同工种施工需要配备合格齐全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按规定发放。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挂好安全带,使用手持和移动式电动工具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现场作好安全网的封闭、“三宝”、“四口”及“五临边”的防护和塔吊、脚手架体的加固。经常检查生产设备、工具、安全防护用品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和正常运行。2.6安全技术管理2.6.1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等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主管领导审批,专业部门会签,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程项目,如脚手架、模板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用电、垂直运输设备的安拆等,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2.6.2在正式作业前按分部分项工程和针对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但口头讲解,同时应有书面交底卡,并履行签字手续。2.6.3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三日一检查,检查出隐患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并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2.7防物体打击和高空坠落措施2.7.1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质量合格的安全帽;独立悬空作业的人员须正确悬挂质量符合标准的安全带,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检验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对建筑物进行全封闭。2.7.2楼梯口设置防护栏杆,根据孔洞口大小进行适当防护。工程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设置防护棚,防护棚顶部材料采用5cm厚模板,两侧沿栏杆架用密目网封严。所有防护应整齐牢固,做法必须统一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2.7.3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栏杆,并沿栏杆用密目网封闭。2.7.4各作业层工具、材料必须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丢放。组织好交叉作业,防止相互间的影响、伤害。2.7.5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认真细致,不得嬉笑打闹,所用材料要堆放平衡,使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不得随意乱放,避免失手坠落伤人,严禁空中抛物。2.7.6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2.7.7严禁酒后高空作业,6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天气,禁止高空作业。2.8防坍塌措施2.8.1防基坑坍塌措施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坑边堆置土方和材料不应离槽边过近,堆置土方距基坑上部边绝不少于1.2m,施工机具距槽边距离应根据情况计算确定。当基坑施工深度达到2m时,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危险,按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规定,搭设临边防护设施。2.8.2脚手架搭设措施脚手架搭设必须严格按专项技术措施和交底内容进行施工。脚手架搭设完毕,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分段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搭设脚手架所需钢管必须顺直、无扭曲,扣件完好无损坏。脚手架基座处,须将基层土夯实,设木垫板。等所有立杆落稳座实后,搭设扫地杆,将立杆连为一个整体,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脚手架基座处设排水沟,将雨水和施工用水及时排走,严防基土受到水浸产生下陷。使用时严格控制使用荷载,确保脚手架有较大的安全储备,严禁超载使用,以防出现脚手架侵斜、倒塌。2.8.3防垂直运输工具坍塌措施垂直运输工具塔吊、门式架的安拆必须严格按专项措施进行。垂直运输工具搭设完毕,需由检验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使用。垂直运输工具底座处须作好排水,防止沉陷倾斜。2.9安全管理控制程序(附下表)安全管理控制程序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熟悉安全技术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措施书面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班组安全活动日定期安全工作会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安全交底资料安全检查评比表违章学习登记重大隐患通知书整改指令书事故处理报告安全设备材料准备安全知识三级教育易燃易焊有毒物品处理应用四新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措施特殊作业管理人员教育特殊工作安全措施发现问题下达整改指令分析安全动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违章人员教育安全工作总结评比准备工作安全交底施工资料整理竣工2.10、安全保证技术措施2.1(1)本工程是五层砖混结构,采用双排外脚手架。脚手架钢管采用Φ50钢管,壁厚3-3.5mm,钢管长度以4-6m和2-2.4m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锯口的不得使用。(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3)竹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CM螺孔不得大于1CM,螺栓必须拧紧,螺孔间距50CM,长度一般为2.5-3.0m。(4)钢管外架立杆应垂直稳定在垫木上,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用扣件边接边拧紧螺栓,不得使用铁丝绑扎,立杆底端要埋地下30cm。(5)脚手架每平米负荷量不得超过270公斤,脚手架进料口及转角处应设有剪力撑和斜撑,并在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6)脚手架板必须满铺,对头时应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小于20cm。(7)脚手架外侧、平台、斜道,要绑1m高的防护栏和钉18cm档脚板。(8)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护,禁止行人入内,拆除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2.10.2、卷扬机安全技术措施(1)卷扬机和地锚应连接牢固,卷扬机滚筒上应有防止脱绳侧挂网防护。(2)进料口应设防护棚不小于3米,保护严密,提升架两侧挂网防护。(3)卷扬机龙门应安装避雷针,接地体长度2-3米。2.10.3、塔吊安全技术措施(1)各种起重机应装设标明机械性能的指示器,应根据需要安装卷扬限位器、载荷控制器、联锁开关等装置,轨道式起重机应装置行走限位器及夹轨钳,使用前应检查试吊。(2)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尾部卡牢,工作中最少保留三圈以上。单机或多机吊装时,必须有统一指挥,动作配合协调,吊重应分配合理,不得超过单机允许重量的80%。(3)作业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4)起吊时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和行走,起重臂物件必须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5)吊物件应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或变换方向,平移应高出障碍物0.5米以上,下落应低速轻放,防止倾倒.(6)物件起吊时,禁止在物件上站人或进行加工,必须加工时应放下整好并将吊臂、吊钩及回转的制动器刹住,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岗位。(7)吊重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8)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重物下落应用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9)严禁斜吊和吊拨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物件。(10)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将起吊物件放下,刹住制动器,操作杆放在空挡,并关门上锁。2.10.4、“三宝”及“四口”防护要求(1)安全网必须按规范要求绑扎牢固,规格材质符合要求,并取得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准用证。(2)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3)楼梯口、电梯口应设防护栏杆(4)预留洞口应设防护盖,并在其四周设防护栏杆(5)通道口设防护棚,防护严密,材质坚固。2.1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求(1)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离高压线距离在1KV以下时不小于4米。(2)临时用电线路完好,电杆上设绝缘横担。严禁将电线挂在脚手架或树木上,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平方mm,铜线不小于10平方mm。(3)开关箱位置安装正确,设防雨措施,并设接地和保护接零,箱内清洁无杂物。一机一闸一保护,并安门上锁有专人负责。(4)熔断丝安装符合要求,不得用其他金属丝代替。(5)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6)做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作重复接地。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7)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接地作相线或零线。(8)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丝。(9)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做它用,重复地线应与保护零线连接。(10)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不小于12米,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平方毫米的绝缘铜线或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绝缘铝线。(11)与电器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横截面积不小于2.5平方毫米绝缘多股铜线。(12)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为负荷线。(13)正常情况下,下列电器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a.电机、变压器、照明、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b.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c.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d.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拦和金属门。e.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摸板的金属操作平台等。f.安装在电力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支架。(14)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15)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不得用铝导体作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地下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圆钢,不宜采用螺纹钢材。(1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漏电保护装置。(17)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采用瓷瓶等敷设高度距地面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防水措施。铝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铜线截面不小于1.5(18)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开设置,如在同一箱内应分路设置配电箱、开关箱箱底距地面垂直距离为1.3-1.5米,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箱底与地面垂直距离为0.6-1.5(19)配电箱、开关箱内电器安装符合要求,安装牢固,工作零线、保护零线接法正确,应采用绝缘导线,不得外入带电部分。2.10.6、现场消防措施(1)消防为主,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树立消防意识,义务消防人员经培训上岗。消防设施齐全、完好、位置合理。(2)现场临时设施按施工组织设计搭设,不许擅自搭设房屋,必须搭设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3)现场临时设施有一定防火间距,施工现场道路布置应保证消防需要。(4)电气焊要集中布置、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引火证制度,焊接时看火人员在施焊结束半小时后方能离开焊接现场。(5)木工操作场地周围应有通道,刨花、锯末及时清理运出,不得现场点燃。闸刀箱周围要保持清洁。(6)现场实行专职消防员,确保消防安全进行。第三章现场文明施工措施3.1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争创吴忠市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和标准化工地。3.2文明施工保证组织3.2.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现场文明施工生产保证领导小组,组员由项目技术负责、文明施工管理员、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3.2.2文明施工保证组织网络体系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技术负责安全监督施工管理总平面管理消防保卫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劳资管理文明施工监督安全监督施工管理总平面管理消防保卫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劳资管理文明施工监督施工班组施工班组3.3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文明施工是一种体现在建筑工地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与社会文明相互和谐的精神风貌。我项目部将在施工中创建文明工地,树立企业优良形象,展示企业优质作风。3.3.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将监督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3.3.2现场围挡本工程施工现场围墙利用砖砌围墙,在围墙上制作宣传标语,以达到美化施工现场环境和宣传安全标语、企业质量管理目标的效果。3.3.3封闭管理为加强现场管理,出入口设大门,门卫按门卫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配戴工作卡以示证明,工作卡应佩戴整齐。出入口设置门头,门头设置公司标志(公司名称)。3.3.4施工场地工地地面做硬化处理,使现场地面平整坚实,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保证畅通排水。在搅拌站等易积水的地方,做砼硬化地面。施工场地设平整坚实的干道,且保持通畅通,不堆放物件、材料。工程施工现场的废水、泥浆及时清理,保证路面不受污染。施工现场的管道不能有跑、冒、滴、漏或大面积积水现象。3.3.5材料堆放施工现场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各种材料、构件堆放必须按品种、分规格堆放,并设置明显标牌。各种物料堆放必须整齐,砖垛、砂、石等材料成方,钢筋、模板、构件、大型号工具应一头齐、两头平并用木方垫起。作业区及建筑物楼层内,工完场清,除现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层外,楼层凡达到强度的随拆模随及时清理运走,不能马上运走的须码放整齐。楼层内清理的垃圾应及时运出,施工现场垃圾也应分类集中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混放,除现场有集中存放处外,班组使用的零散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存放。3.3.6现场防火施工现场根据施工作业条件制定消防制度或消防措施,并记录落实效果。按照不同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如电气设备附近应设置干粉类不导电的灭火器材。对于设置的泡沫灭火器应有换药日期和防晒措施。灭火器材设置的位置和数量等均应符合有关消防规定。施工现场建立用火审批制度。凡有明火作业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审批时应写明要求和注意事项),作业时,应按规定有监护人员,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时方可离开。3.3.7治安综合治理施工现场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加强巡逻检查,防止盗窃、抢劫等现象的发生,严禁工作之余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现象发生。3.3.8施工现场标牌施工现场的进口处设整齐规范的“七牌三图”。施工现场在明显处设必要的安全标语,施工现场设置读报栏、图板报等宣传园地,丰富学习内容,表扬好人好事。3.4各作业面文明施工管理3.4.1模板工程模板支撑严格按照文明施工要求搭设整齐,支撑搭设完毕后,多余架杆模板均应清理干净,不得有多余杂物堆放于施工楼层或外架上,圆盘锯允许在木工加工车间使用,以防锯末落到模板内,墙、柱模板内垃圾清扫干净验收后方可支设,拆除砼模板时,必须一次拆除干净,不得有剩余模板附在墙边或梁板支架上,所有架杆均需一次性全部转移干净,完毕后立即组织清扫,做到楼层无杂物、无积水和无垃圾。3.4.2钢筋工程钢筋绑扎完毕后,施工楼层上的所剩钢筋全部吊离施工楼层,不得堆放于预留洞口空位或外架上,施工现场结构钢筋不得随意切割处理,钢筋加工车间原材、成型钢材及废料均应分批挂牌、统一整齐堆放于规划地点。3.4.3砼工程现场搅拌站砂、石、水泥均应分别堆放,搅拌站污水应沉淀后清除,混凝土搅拌完后对搅拌站及管道及时清洗,砼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草袋、洒水养护,保持施工现场清洁。3.4.4砌体工程砌体材料在每一施工层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堆,浇水均应采用桶装水,不得用自来水喷淋而使施工层积水,砌筑砂浆应堆放于铁皮上或灰斗内,保证楼面清洁卫生,每一施工层完工后均应清扫干净,将垃圾由指定通道运送出现场,以保证现场清洁卫生。第四章土方开挖工程安全措施4.1土方开挖的安全措施4.1.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单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边坡支护要设计计算书。4.1.2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不大于2.5米;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4.1.3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4.1.4基坑开挖应严格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4.1.5机械挖土,多台阶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验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4.1.6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第五章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用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5.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5.1.1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不许断,在从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5.1.2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际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5.1.3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5.1.4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烧的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1.5m。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1.5mm。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5.1.5电气设备的安装:配电箱内的电气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气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和电气连接。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气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气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铜芯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配电箱内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烫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5.1.6电气设备的防护: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5-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1-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7m。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5.1.7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具;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3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4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5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5.1.8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具,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总、分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箱内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5.1.9施工现场的电缆线:电缆线路应用穿管埋地或沿墙、电杆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电缆在室外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橡皮电缆沿墙或电杆敷设时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扎.固定点间的距离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的荷重.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电缆的接头应牢固可靠,绝缘包扎后的接头不能降低原来的绝缘强度,并不得承受张力。在有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临时电缆必须采用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同时应靠近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沿墙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m。5.1.10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照明装置: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采用瓷瓶、瓷夹或塑料夹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进户线在室外处要用绝缘子固定,进户线过墙应穿套管,距地面应大于2.5m,室外要做防水弯头。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按图纸要求施工,但铝线截面最小不得小于2.5mm2,铜线截面不得小于1.5mm2。金属外壳的灯具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所用配件均应使用镀锌件。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小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插座接线时应符合规范要求。螺口灯头及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线接在与中心触头相连的一端,零线拉在与螺纹口相连的一端。.2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各种用电设备、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临建内的照明灯具应优先选用拉线开关。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3m,与门口的水平距离为0.1-0.2m,拉线出口应向下。严禁将插座与搬把开关靠近装设,严禁在床上设开关。5.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5.2.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5.2.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5.2.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器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记录。5.2.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5.2.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的,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5.2.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5.2.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牌、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5.2.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5.3配电室5.3.1配电室位置选择和环境条件要求。便于配电源引入和技术管理,确保配电装置免受污染、腐蚀、变形和防止误动作,使运行安全、可靠。5.3.2配电屏(盘)和控制屏(台)的接地、接零要求。符合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要求。5.3.3参照GBJ53-83《工业与民用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适应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保证电气设备散热条件,防止因雨雪和动物侵害所造成的电气短路事故。5.3.4参照GBJ54-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适应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保维护、操作配电安全。5.3.5配电屏(盘)应装设的检测仪表、保护装置和配电线路标记。装设漏电保护器主要用以保护配电线路。5.3.6配电屏(盘)或配电线路维修时,防止误操作的措施。5.4配电线路5.4.1电缆线路施工现场电缆埋地时间较短,负荷容量较小,适当降低了埋设要求。符合JGJ1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要求在电缆线路与热力管道交叉时,采取加大交叉间距的措施代替热力管道隔热措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电缆架空敷设的要求,防止电缆绝缘损坏、机械损伤,保证对地安全距离。电缆接头的连接和绝缘包扎的要求,保持电缆接头的绝缘强度不低于电缆的绝缘强度,防止电缆接头被拉断。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建工程内部临时电缆配线的要求,保证敷设线路经济、可靠、保持安全高度。第六章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1一般要求6.1.1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模板施工前,现场负责人要认真审查施工组织中关于模板的设计资料,要审查下列项目: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模板设计图包括结构构件大样及支撑体系、连接件等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模板设计中安全措施是否周全。当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钢模板构件中是否有严重锈蚀或变形,构件的焊缝或连接螺栓是否符合要求。木料的材质以及木构件拼接节头是否牢固等。自己加工的模板构件,特别是承重钢构件其检查验收手续是否齐全。同时要排除模板工程施工中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做到现场防护设施齐全。土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要做好夜间照明的准备工作,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绝缘、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并做好模板垂直运输的安全施工准备工作。现场施工负责人在模板施工前要认真向有关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新的模板工艺,必须通过试验,并培训操作人员。6.1.2保证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6.1.2.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和2m以上时,要根据高空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要有可靠安全的操作架子,4米以上或二层及二层以上周围应设立安全网、防护栏杆。临街及交通要道地区施工应设警示牌,避免伤及行人。操作人员上下通行,必须通过马道、乘人施工电梯或上人扶梯等,不许攀登模板或脚手架上下,不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狭窄而无防护栏的模板面上行走,高处作业架子上、平台上一般不宜堆放模板料,必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码平稳,不能堆得过高。必须控制在架子或平台的允许荷载范围内,高处支模工人所用工具不用时要放在工具袋内,不能随意将工具、模板零件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冬季施工,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的冰雪事先清除掉,避免人员滑倒摔伤,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注意防火,木料及易燃保温材料要远离火源堆放,采用电热养护的模板要有可靠的绝缘、漏电和接地保护装置,按电气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做。雨季施工,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设施,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源电压不得超过240V,在潮湿地点或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得超过24V。各种电源线应用绝缘线,并不允许直接固定在钢模板上。模板支撑不能固定在脚手架或门窗上,避免发生倒塌或模板位移。模板的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米。6.2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6.2.1普通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的危险,必须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之后,才能开始作业,操作人员上下基坑应设扶梯。基槽(坑)上口边缘1米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向坑内运送模板如果不采用吊车,应使用溜槽或绳索,运送时要有专人指挥,上下呼应,模板支撑支在土壁上,应在支点加垫板,以免支撑不牢固或造成土壁坍塌。地基土上支立柱应垫通长垫板。采用起重机运模板等材料,要有专人指挥,被吊的模板构件和材料要捆牢,避免散落伤人,重物下方的操作人员要避开起重机臂下方,分层分阶的柱基支模,要待下层模板校正并支撑牢固之后,再支上一层的模板。砼柱模板工程柱模板支模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或用钢筋、钢丝绳拉结牢固,避免柱模板整体歪斜甚至倾倒。柱箍的间距及拉结螺栓的设置必须依模板设计要求做。当柱模在6米以上,不宜单独支模,应将几个柱子模板拉结成整体。梁与整体砼楼板支模⑴、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方法。在已拆模的楼盖上,支模要验算楼盖的承载力能否随上部支模的荷载,如果承载力不够,则必须附加临时支柱支顶加固,或者事先保留该楼盖模板支柱。上下层楼盖模板的支柱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首层房心土上支模,地面应夯实平整,立柱下面要垫通长垫板。冬季不能在冻或潮湿地面上支立柱,否则土受冻膨胀可能将楼盖顶裂或化冻时立柱下沉引起结构变形。6.3拆模的安全技术措施6.3.1拆模时对砼强度的要求。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砼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下列要求:.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砼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下表的规定,方可拆除。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砼强度项次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达到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1板≤250>2,≤8752梁、拱、壳≤875>81003悬壁构件≤275>2100.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砼强度未达到要求,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砼结构,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5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砼强度应能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对于大体积砼,除应满足砼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保温措施,拆模后要保证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0℃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顺序,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而发生事故。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备警戒线,以防有人在拆模时被砸伤。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一定要上下呼应,专人指挥。用起重机吊运拆除的模板时,模板就堆码整齐捆牢,才可吊装。第七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7.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7.1.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和扣件组成,它的构造形式有单排和双排架两种。7.1.2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和小横杆间距见下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参数(单位:m)用途构造形式水平运输条件立杆间距操作层小横杆间距大横杆步距小横杆挑向墙面的悬臂长横向纵向砌筑单排双排不推车推车1.2-1.51.5≤2≤1.5≤1.0≤0.751.2-1.412.-1.4-0.45装修单排双排不推车推车1.2-1.51.5≤2≤1.5≤1.5≤1.01.5-1.81.6-1.8-0.40注:最下一步的步距可放大到1.8米。7.1.3扣件和底座的基本形式有:直角扣件(十字扣):用于两根呈垂直交叉钢管的连接;旋转扣件(回转扣):用于两根呈任意角度交叉钢管的连接;对接扣件(筒扣、一字扣):用于两根钢管对接连接;底座:用于承受脚手架立柱传递下来的荷载,用可锻铸铁制造或用厚8mm、边长150mm的钢板作底板。7.1.4立杆的接头,相邻杆要错开,并布置在不同步距间,其接头距大横杆的距离不要大于步距的1/3;立杆的垂直偏差,当架高在30m时,要从底部开始,将相邻两步架的大横杆错开布置在立杆的内、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且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该排架总长的1/300,也不要大于50mm。7.1.5小横杆应贴近立杆布置(对于双立杆,则设置在双立杆之间)用直角扣件与大横杆扣紧;当为单立杆时,上下层小横杆应沿立杆左右侧布置,并在两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1-2根小横杆;随着架子的搭设不宜拆除临近立杆的小横杆。7.1.6剪刀撑:当架高在30米以下时,要在两端设置,中间每隔12-15m设一道,且剪刀撑应联系3-4根立杆,并与地面的夹角为45°-60°;30米以上的架子,需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设置剪刀撑外,每隔7-9根立杆要设一道,且每排架子应不少于3道,上述所有剪刀撑应沿架高连续设置,在相邻两道剪刀撑之间,沿竖向每隔10-15m高加设一组长剪刀撑,要将各道剪刀撑连接成整体;剪刀撑的两端除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中间还要增加2-4个扣结点,与相交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7.1.7连墙杆要设置在框架梁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其垂直距离不大于1米,也不要大于3个大横杆的步距;水平距离为4.5-6.0m,也不要大于立杆的4个纵距,水平斜拉杆应布置在有连墙杆的步架平面内,以便加强横向力度。7.2脚手架的使用与防电、避雷措施7.2.1设置供操作人员上下使用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7.2.2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才准使用。特别是高层脚手架和特种工程脚手架更应进行严格检查后才能使用。7.2.3严格控制各式脚手架的施工使用荷载,特别是对于桥式、吊、挂、挑等脚手架更应严格控制施工使用荷载。7.2.4在脚手架上同时进行多层作业的情况下,各作业层之间应设置可靠的防护棚档(在作业层下挂棚布、竹笆或小孔绳网等),以防止上层坠物伤及下层作业人员,任何人不准私自拆改架子。7.2.5遇有立杆沉陷或悬空、节点松动、架子歪斜、杆件变形、脚手板上结冰等问题,在未解决以前停止使用脚手架。7.2.6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和大雪天气应暂停脚手架作业。雨雪后进行操作要有防滑措施,且复工前必须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继续作业。7.3脚手架的维修、验收和拆除7.3.1脚手架大部分时间在露天使用,由于施工周期比较长,长期受着日晒、风吹、雨淋,再加上碰撞、超载变形等多种原因,导致脚手架出现杆件断裂、扣或绳结松动、架子下沉或歪斜等不能满足施工的正常要求。为此,需及时进行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的要求。故凡是有杆件、扣件和绑扎材料损坏严重者,要及时更换,加固以保证架子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能满足其结构、构造和使用的要求。维修加固的材料,应与原架子的材料及规格相同,禁止钢竹、钢木混用,禁止扣件、绳索、铁丝和竹蔑混用。维修加固要与搭设一样,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3.2脚手架的验收架子搭设和组装完毕,在投入使用前,应逐层,逐流水段由主管工长、架子班组长和专职技安人员一起组织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内容如下:架子的布置:立杆、大小横杆间距;架子的搭设和组装,包括工具架和起重点的选择。连墙点或与结构固定要安全可靠;剪刀撑、斜撑应符合要求;架子的安全防护;安全保险装置要有效;扣件和绑扎拧紧程序应符合规定;脚手架的起重机具、钢丝绳、吊杆的安装等要安全可靠,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规定;脚手架的基础处理、作法、埋置深度必须正确可靠。7.5脚手架的拆除7.5.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7.5.2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脚、穿软底鞋方允许上架作业。7.5.3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第八章卸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措施8.1方案选择本卸料平台只适用于二层木方钢管竹胶板的转运等事项,考虑到距地不高约10m,采用直接从地面搭起,搭设面积12m2,有效使用面积10m2,构造尺寸为3m×m米,立杆纵距1.5m,平杆步距1.2m,在一层地面处用架杆与砼柱做可靠连接,立面四面设置剪刀撑到顶,基础采用垫50mm厚30cm宽木板。在二层进出口护栏杆伸入室内1m,顶面满铺竹架板,板下增加平杆间距不大于脚手架的设计参数:立杆纵距La=1.5m,立杆横距Lb=1.5m,步距h=1.2m,脚手板为竹脚板,连墙杆为1处(与1m×1m柱拉紧)。8.2稳定性试验8.2.1荷载计算8.3作业注意事项8.3.1基础对搭设场地进行平整、夯实等地基处理,确保立杆有稳固可靠的地基,然后按构架设计的立杆间距La和Lb进行放线定位,铺设垫板(块)和安放立杆底座,并确保位置准确,铺放平稳,不得悬空;8.3.2搭设作业程序: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第一根)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与纵向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0N.m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设置与砼连接杆→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架、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在构架横向平杆之间加设的,用于缩小铺板支承跨度的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或围护封闭措施;8.3.3搭设作业注意事项:①底立杆应按立杆接长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设置,至少应有两种适合的不同长度的钢管作立杆;②在设置第一步架时,应沿平台三面设置抛撑,以确保架子稳定;③连柱件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二步;④杆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处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⑤剪刀撑的斜杆与基本构架结构杆之间至少有三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或搭接接头部位至少有一道连接;⑥作业层的栏杆和挡脚板一般应设在立杆的内侧;⑦作业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和安全带;⑧搭设时不得随意改变设计,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请示技术主管人员解决;8.3.4拆卸作业要求;拆卸作业按搭设作业的相反程序进行,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连墙杆件待其上部杆件拆除完毕(伸上来的立杆除外),后才能松开拆除去;②随开扣件的平杆件应随即撤下,不得松挂在架上;③拆除长杆件时应两人协同作业,以避免单人作业时闪失出事故;④拆除作业区有专人看护,避免人进入拆卸区;8.4安全使用措施8.4.1防护栏设置挡护高度≥1.1m的栏杆和挡脚板,且栏杆间的净空高度应≤0.5m;8.4.2护栏伸入作业层内1m;8.4.3在平台上堆积材料时,不得超过以下规定;钢管堆积不得超过3T,钢模不超过40块,木方不超过2m38.4.4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8.4.5工人在架上作业中,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第九章塔吊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9.1.1塔吊安拆队质保管理体系总总工程师总工办建筑公司塔吊队工长质安员档案室起重机信号工司机维修工电工机械工测绘工9.2塔机拆装人员配置塔吊队长1人,全面负责塔吊队行政、技术工作;工长兼测绘员1人,组织项目施工及测绘;技术主管1人全面负责技术工作;质安员1人,负责安全技术质量检查。配备电工2人,机械维修工1人,起重工及司机3人,共计10人。9.3塔机拆装机械设备、机具及仪表仪器。9.3.1设备配8吨汽车吊1台,8吨载重汽车四台,四轮拖拉机2台。9.3.2仪表仪器:检测仪、经纬仪、水准仪、万用表、钳型电流表、接地摇表、绝缘摇表。9.3.3机具:油压千斤顶,机械千斤顶,倒链、绳索、垫木、撬棍、手锤、活动搬手、力矩搬手、梅花搬手、管钳索具等机具具。9.3.4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9.3.5安拆工程任务书:详见附表《塔式起重安卸任务书》;9.4安全技术措施拆装塔机是一项工程复杂、危险性大的工程,应特别注意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技术法规,并按以下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工作;9.4.1司机必须持证上岗,非操作人员不可登机操作,司机如遇身体不适,应提前向工长或机长说明,更换操作者,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9.4.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塔机说明书中有关技术要求及安装工艺。9.4.3施工人员施工前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用具。9.4.4安装拆卸时,风力不可大于六级,如遇雷、雨和浓雾等天气,应停止工作。9.4.5高空作业时,起重臂和平衡壁下,不可站人。9.4.6安拆作业时,必须听从指挥,作业人员不可擅离职守,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批准后有人顶岗。9.4.7安装作业前,必须组织安全技术交底活动,并履行签字手续。9.4.8安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结构变化情况,如遇有构件发生变形,立即报告停止作业。9.4.9安装完毕后,检查工具、机具是否妥善放置及收齐。防止堕落伤人。9.4.10安装结束后,由工地负责人组织自检,并按程序填写自检报告。9.5安装拆卸工程技术交底书。9.5.1根据塔吊的基础图的技术要求;制作基础,其承载力要求大于2kg/cm2。9.5.2现场电源电压应稳定在380V±5%。9.5.3底座安装后,其平面平整度小于1/10000。9.5.4有踏步的两根主弦杆组成的平面应垂直于建筑物。9.5.5爬升架的外伸框架要与建筑物平行,套架油缸的一面应对准塔身的踏步一面套入,并使爬升架的爬爪搁置在基础节最后一个踏步上。9.5.6检查液压系统有无泄漏。9.5.7平衡重安装后,各部位锁轴、螺栓应紧固,按说明书规加配重。9.5.8起重臂各部位锁轴、螺栓应紧固好。9.5.9起重、小车变幅钢丝绳应按说明书进行穿绕。9.5.10若顶升时,应将电缆放松,长度大于该塔总高度。9.5.11安装标准节时,应注意其爬爪方向。9.5.12调整小车位置,使塔吊上部的重心落在顶升的油缸横梁的位置上,使塔身与爬爪架滚轮间距为2-5mm,检查顶升横梁是否放入踏步上,爬爪是否搁在踏步上。9.5.13塔吊顶升完毕后,旋转平衡臂至不同角度,检查位于平衡正下方塔身标准节螺栓是否拧紧,拧紧时应从上至下拧紧。9.5.14若拆塔时应注意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在拆卸过程中不准不放配重就拆起重臂,否则会造成重大事故。9.5.15安装附着架时,其最高一套随着架以下塔身垂直度应为1/1000,预埋连接板必须满足水平受力和垂直受力要求。9.6安全交底书;9.6.1每个在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全数佩戴安全帽,塔吊上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9.6.2操作时要将安装的各零部件用袋子装好,避免掉落伤人。9.6.3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装,不能违章操作。9.6.4安装时工人注意力要集中,且不可在上面打闹。9.6.5密切配合吊车司机,严格塔吊下站人。9.6.6塔吊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5,安装前必须检查基础强度,7天应到设计塔基强度的80%,检查各零件应完好,如有损应及时更换.9.6.7检查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顶升的其它部位完好时,方可进行操作。9.6.8对安装使用的所有工具检查应全部合格。9.6.9当遇大风超过6级或是浓雾和雪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作业。9.6.10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施工工艺操作,严格违章操作。9.7技术交底书;9.7.1严格按施工组织程序、工序管理程序和关键工序控制点及薄弱环节管制点进行施工管理。开展“三工序”、“三检测”及QC小组活动,不合格者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并坚决返工,奖优罚劣。9.7.2在施工中,奉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教育员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现场安全设施满足需要,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9.7.3起重机的砼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9.7.3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30。9.7.4基础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1000。9.7.5埋设件的位置、标高和垂直度及施工工艺符合出厂说明书要求。9.7.6起重机的砼基础应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9.7.7起重机的基础周围必须修筑边坡和排水设施,并必须与基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9.7.8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9.7.9起重机安装、拆卸前必须按照出厂有关规定,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批后,作为作业技术方案,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9.7.10拆装作业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砼基础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和技术要求。②对所安拆搭式起重机的各机构、各单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滑轴、卷扬机和钢丝绳、吊绝、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使隐患排除于安拆作业之前。③对自升塔式起重机顶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顶升脚(爬)等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④对安拆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检查,不合格者必须立即更换。⑤检查拆装作业中配备的起重机,运输汽车等辅助机械必须状态良好,技术性能应保持安拆作业的需要。⑥安拆现场电源、电压、运输道路、作业场地必须具备拆装作业条件。⑦安全监督岗的设置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已达到要求。⑧起重机的安拆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当遇大风超过4级浓雾和雪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作业。9.7.11指挥人员必须经过区技术监督局专业培训过的人员,获得资格证书,但熟悉安拆作业方案,遵守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使用明确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所有参与拆装作业的人员,都必须听从指挥,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有错说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联系清楚后再进行。9.7.12拆装人员在进入工作现场时,必须穿载安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熟悉并认真执行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当发现异常或疑难问题时,必须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不得自行其是,必须防止处理不当而造成事故。第十章提升架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0.1概述SMZ15自升式门架升降机是一种新型的垂直运输机械,适用于建筑结构、内外装饰及房屋维修等各类工程。具有适用性广、架设方便、使用安全、价格合理等优点。本机普通建筑升降机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⑴本机设有自升装置,架设、拆卸靠本身设置的工作机械可独立完成,高度随着建筑物的升高而升高,架设省力、费用低。⑵采用附着杆附着,不用揽风绳,改善了施工条件。⑶架设、拆卸时,始终有两立柱联成一体,工作平衡,安全可靠。⑷采用手摇卷扬机提升自升平台,用扒杆安装标准节,劳动强度低。⑸采用继绳安全保护装置,一旦因故断绳,设置在吊篮两侧的卡板将吊篮卡滞的空中,阻止了吊篮坠地事故的发生。⑹设有一定的安全保护装置,提高了安全可靠性,但禁止载人升降。10.2主要部件该机主要部件有底架、立柱(导轨架)、压重梁、卷扬机、吊篮、自升平台、联动滑轮、附着装置等组成。10.2.1底架:由槽钢拼焊而成,它将立柱、压重梁连成一体,同时又是整个机具的支承基础;地方狭窄的可使用水泥地基连成一体。10.2.2立柱:又起导轨架的作用,由多个标准节组成。标准节由角钢拼焊而成,节间由4条M16或M18螺栓连接。导轨架高度由用户根据所需建筑高度自行选定;10.2.3压重梁:由型钢拼焊而成。它与支点(现浇砼块)连接,亦可在压重梁上压配重块,但每个支点不少于1.5t(每侧不少于3t);10.2.4吊篮:是提升物料的主要工作机构,由型钢组焊而成,侧柱上有滚轮,可沿立柱主弦滚动,起导向作用。下有用弹簧联接的两根钢管,可以自动搭在支架上,以便在空中停留时起支撑作用;10.2.5自升平台:是改变门架起升高度的主要机械。平常又起提升横梁作用,上装起升滑轮、套架、手动卷扬机、自翻卡板和扒杆,它把两立柱始终连成一整体门架,又可利用扒杆增减标准节,利用手动卷扬机实现平台升隆,通过自翻卡板自动停在所需高度的立架横梁上,从而改善了门架的起升高度,配有自升平台,是新型门升降机与老式门架升降机的主要区别;10.2.6支架:系角钢组焊件,固定某一标准节下部水平杆上,高度由进出料位置选定,当吊篮提升至所选定的高度,通过其下两根弹簧连接的两根钢管自动搭在支架上,方可进出料;10.2.7联动滑轮:位于吊篮上方,正常工作时,通过它提起吊篮,当钢丝绳破断时,联动滑轮随自重下落,由弹簧牵动联动杆,带动吊篮上的双偏心轮运动,双偏心轮互相挤压自锁,使吊篮可悬挂于立杆的任一位置水平杆上,防止坠地。故障排除后,提升吊篮,双偏心轮复位,吊篮正常工作;10.2.8附着装置:附着杆一端用螺栓与标准节相联,另一端通过预埋件或竖固件与建筑物墙体连接,门架升高后工作平衡;10.2.9卷扬机:是提升吊篮的动力机械,固定在立柱的一侧,属于单独的配套机构。10.3基本参数设计项目数据最大安装高度(m)9381635445362721最大提升高度(m)9078605142332418最大提升重量(T)1.21.5吊篮底面积(m2)1.5×3.6压重梁支点有效压重(T)>1.5卷扬机型号JK1.6提升速度(m/min)≈20工作环境温度(℃)-20~40整机重量(不含卷扬机)(T)8.54.010.4安装10.4.1安装场地要求:场地要求平整夯实,基础承载能力强,禁止在松土或沉陷不均的基础上安装.基础承载能力要求大于8t/m2。在4m×4.5m立柱安装场地范围内,排水畅通,不得有积水浸泡基础;基础平面偏差应≤10mm/m;立柱安装后,要求在两个方向上作垂直度检查,倾斜度应保证在1‰以内,达不到标准,应在底架下塞垫调整片,直到调整到符合要求为止。10.4.2安装步聚:安放底架;放置自升平台就位,使套架中心线与立柱中心线重合;将第一组立柱标准节放入套架内,底端与底架用螺栓连接;将提升滑轮置于安装好的两立柱顶端;安装手动卷扬机自升平台上,并按规定的绕绳方式穿好提升钢丝绳;将扒杆安装于自升平台上。利用手动卷扬机提升自升平台上,直到台面与立柱顶面平齐取下提升滑轮置于平台上;利用扒杆安装好第二组标准节,并将提升滑轮置于第二组标准节顶部;重复步骤7提升平台;0安装、固定压重梁;1安装撑杆、并紧固以上各件连接螺栓,检查安装好的标准节垂直偏差,调整到符合要求。2检查压重(或安置压重)连接是否可靠;3安装卷扬机;4放进吊篮,按图所示穿绕好钢丝绳,安装好联动安全装置;此时,门架升降机就基本安装就绪。以下主要是如何实现升降。5将第三组标准节送入吊篮,起升吊篮到接近极限高度,然后利用扒杆安装好第三组标准节,将提升滑轮置于第三节标准节顶部,再重复步骤7提升平台;6按步骤15所述方法继续升高门架到规定的第一次使用高度,在相应的高度上安装好支架,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7当门架架设高度超过15m时,应在第6m、12m处设置附着,以后每间隔6m增加一道。如果门架在风力较大地区工作,应改为每增3m设一道附着。具体情况由有用户掌握,以保证门架工作平稳为准则。10.4.3安装中技术要求:立柱兼作导轨架,为吊篮运行滚动的轨道,其标准节接头处偏差小于0.5mm,安装时必须注意调整;立柱全高的垂直度偏差应≤1‰;各连接螺栓必须紧固;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具有高空作业的身体条件,系好安全带,门架下和立柱周围6m内禁止站人,以防物体跌落伤人;四级风以上禁止安装作业;10.4.4安装后整机性能检验;安装完毕应有专门检验人员按标准要求进行下列检验:立柱垂直度检验;紧固连接件检验;空载运行试验;额定载荷试验;模拟断绳试验;超载25%试验。10.5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项10.5.1操作者必须持建筑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上岗,应熟悉本设备技术性能,能熟练掌握吊篮升降,特别是吊篮距平台3-5m高度位置时,注意及时停机,。卷扬机出现故障时,及时拉断总闸;10.5.2使用吊篮前必须检查各连接件是否可靠,钢丝绳是否断股,升降机是否灵活,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活可靠。10.5.3交接班交待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应停机修理,禁止机械带病作业;10.5.4停机一段时间后,应先进行空机运行检查,然后才能带载运行;10.5.5禁止超载、偏载运行,禁止带人运行。个别超长物件需打开吊篮门运行时,宜减载30%,通常情况下要关好吊篮门运行,以防物料震落伤人;10.5.6进入吊篮内的载荷(货物)应平稳,载荷重心应基本于吊篮水平面中心相一致,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应不得超过各自全长的1/6;10.5.7禁止在6级风以上作业;10.5.8收班时,离开操作现场前应放下吊篮,严禁将吊篮搁置在支架上长期停放。10.5.9收班时要拉闸断电,锁好电源箱,防止无关人员启动卷扬机。10.6拆架拆架基本按照与安装步骤相反的次序进行。10.6.1先拆除支架;10.6.2放下吊篮,再落自升平台,即将手动卷扬机的提升滑轮置于立柱顶部,先稍向上提起平台,拉动自翻卡板尾部绳子使卡板倾斜离开立柱,并将绳端系在平台上,保持卡板倾斜。反摇手动卷扬机使平台下移一个标准节,放松卡板尾绳,使平台卡在下移的标准节上,从柱顶取下提升滑轮置于平台上,并上升吊篮。10.6.3用平台上的扒杆,将上一节标准节卸下,放入已上升的吊篮内,将卸下的标准节运至地面卸下来,再按步骤2放下下一个标准节,如此重复,将标准节一组一组的拆下去;10.6.4当需要拆哪一组附着时就拆哪一组,不可把所有附着架同时拆除,以防拆架时晃动;10.6.5拆到只有两组标准节时,就开始拆下吊篮、卷扬机、撑杆,放下平台,卸标准节,压梁。10.7维护、保养及运输10.7.1卷扬机、起升滑轮轴承应经常加注润滑油,卷扬机按其使用说明书注油。滑轮轴承加注ZG-2润滑油。10.7.2一般情况下每月或暴雨后,需对门架升降机基础沉陷、螺栓紧固、钢丝绳磨损、立柱是否倾斜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10.7.3每项工程结束,对卸下的标准节、吊篮、平台等结构要全面清洗,除锈刷漆。电机、手动卷扬机要进行维修保养。10.7.4储藏时禁止杂乱堆放、碰撞、挤压,要按顺序放好,转场运输时要捆绑牢固。第十一章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1.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11.2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11.3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11.4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11.5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11.6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充。传递物件禁止抛掷。11.7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纵建筑物应事先设置壁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11.8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11.9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11.10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的要求。第十二章临边与洞口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12.1临边作业12.1.1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计防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头层墙高度超过3.2m的二层楼面周边,以及无外脚手的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应装设安全防护棚。双笼井架通道中间,应予分隔封闭。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12.1.2临边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和连接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毛竹横杆小头有效直径不应小于70mm,栏杆柱小头直径不应小于80mm,并须用不小于16号的镀锌钢丝绑扎,不应少于3圈,无泻滑。原木横杆上杆梢径不应小于70mm,下杆梢径不应小于60mm,栏杆柱梢径不应小于75mm。并须用相应长度的圆针针紧,或用不小于12号的镀锌钢丝绑扎,要求表面平顺和稳固无动摇。钢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18mm,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以其他钢材如角钢等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用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12.1.3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栏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当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竹、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50×5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竹、木杆件栓牢。⑵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上项方法固定。⑶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当栏杆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⑷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12.2洞口作业12.2.1各种板与墙的洞口按其大小和性质分别设计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格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12.2.2在施工现场与场地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深度在2m以上的敞口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12.2.3物料提升机上料口,应装设有联锁装置的安全门,同时采用断绳保护装置或安全停靠装置;通道口走道板应平行于建筑物满铺并固定牢靠,两侧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档脚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两侧。12.2.4楼板面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12.2.5短边长为50-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