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介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VB程序设计》第2课:《自我介绍》。教材以制作“自我介绍”小程序为例,让学生了解开发程序的一般过程,学会使用文本框控件、单选按钮控件,学用会代码设置字体、文字的大小、TextBox控件的Text值。学会编写单选按钮、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代码,学会用使用分行符、和字符连接符。二、学情分析经过第1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VB程序界面和常用控件以及控件的部分属性设置,本节课学习起来相对轻松,但本节课内容涉及大量的控件属性设置和代码命令编写,学生操作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教学目标知识识标了解开发程序的一般过程;②掌握把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技能目标①学会使用Textbox控件、单选按钮控件,学会用代码设置字体文字的大小、Textbox控件的Text值;②学会编写单接钮、命令按钮的Cick事件代码,学会用代码选中单选按钮;③学会使用分行符,对较长的代码进行连接;④学会使用字符连接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从分析问题入手,通过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习惯;②培养学生自主完成程序设计的兴趣。四、重难点:代码的理解与编写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互相讨论、教师加以辅导六、教学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现代人要生存发展,就需要与他们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大屏幕展示“自我介绍”的程序界面)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二)、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任务(1)、分析问题1、分析“自我介绍”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2、分析需要用到哪几种控件,各需要几个?(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教师用课件在大屏幕展示分析结果)

任务(2)“自我介绍”界面设计(用课件在大屏幕显示制作内容)1、学生新建工程文件2、设置各控件的属性。(小组合作完成)任务(3)编写代码(大屏幕显示主要代码程序)

教师讲解代码含义,分析需要编写代码的位置:“退出”按钮的click事件代码、三种字体单选按钮的click事件代码、“显示”按钮的click事件代码。并布置任务3

任务3、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在相应位置输入程序代码。任务(4)调试与运行教师用课件讲解操作过程并布置任务4。任务4、调试“自我介绍”程序想一想: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点单选按钮时,自我介绍内容已经全部显示,“显示”按钮不用也出来显示结果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并找学生回答)任务(5)保存文件并生成可执行文件(大屏幕显示主要操作步骤)任务(5):学生参照课本和大屏幕提示,自己保存程序并生成可执行文件。(查看学生作务完成情况,学生把可执行文件提交作业)任务(6)学生作品点评七、课后探索:设计“我的名片”小程序。

八、课堂小结本节课知识点比较多,操作步骤零碎,总体完成情况较理想,在代码操作部分,各个单选按钮代码分别设置了“Text6.Text="姓名:"+Text1.Text+";E-mail:"+Text2.Text+";爱好:"+Text3.Text+";优点:"+Text4.Text+";需要改进的地方:"+Text5.Text”这段代码使得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果学生先点了“黑体”或“楷体”,不用点“显示”按钮,显示框也出现所有要显示的内容了,而且反复输入代码,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我在这里先讲解语句的含义,只让学生输入一次代码,其它需要的地方,用复制的方法,减少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和想要的结果还是有一部分差别,所以建议,这个单元选按钮click事件代码“Text6.Text="姓名:"+Text1.Text+";E-mail:"+Text2.Text+";爱好:"+Text3.Text+";优点:"+Text4.Text+";需要改进的地方:"+Text5.Text”去掉,因为“显示”按钮的click事件中也有这段代码。

效果分析在本节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首先,本节课是以动手为主探究课,学生对这类课程比较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把学生学习热情转化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成绩。从课堂上观察可知,教学效果明显。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能够结合课程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安装内存条,体验安装成功后的喜悦,收到良好的效果,深得学生的好评。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且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改进。理论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的形式,在课件的制作上,力图做到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能够吸引不同层次学生听课的兴趣。同时积极开展课堂和课外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思想,鼓励兴趣信心,开阔视野。为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从更多的教师那里获取知识;本节课教师备课认真、精心负责;在授课内容及方法上,学生认为内容丰富具有前沿性;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易于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充分互动和沟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VB程序设计的第2课。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VB界面、说出窗口构件的名称。了解常用控件添加和删除以及属性的修改。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来了解开发程序的一般过程和掌握把握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学习TEXTBOX控件、简单CLICK事件代码编写、学会使用代码选中单选按钮、学会使用分行符并会使用字符连接“+”,这样就水到渠成使学生进入了由“学”到“用”的阶段,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2、从“自我介绍”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通过对“自我介绍”的制作,培养学生自主完成程序设计的兴趣。评测练习一、对本课所学的四种控件各种属性进行练习。二、进一步学习VB代码,自己尝试写一段清空文体框的代码。三、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我的名片”的窗体文件,并编写相应代码。课后反思1.设计理念: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2.教学亮点: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恰当、及时的评价往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通过练习反馈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相互交流收获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于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操作正确熟练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于后进生采取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待改进地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计算机兴趣,唯一不足就是农村中学,课时少,平时实践的机会少,但愿以后能多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课标分析一、《初中信息技术》要求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二、《自我介绍》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