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的探索与实践获奖科研报告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低。阅读教学往往占用课时多、花费时间长,师生虽然耗费了精力,但有时却收效甚微。基于此,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探索实践
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教师的热点课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一、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课外书籍的杂乱无章
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这就造成学生不愿意花时间思考的现象,尤其是对那些经典作品的思考。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因为内容比较深,对有些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比较困难,同时也因为缺少一定的阅读能力,导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一本好书,如何去阅读一本好书。目前,学生读书更多的是想了解这本书中写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而至于作者的意图、文章的思想感情等,学生很少去关注。
(二)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讲、练、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高中生而言,这种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缺少吸引力,难以激发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环节,很多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设计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一味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个体差异,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教学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分析
(一)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因而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鉴于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采用,从而推动高质量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例如,以《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为例,文章紧扣“清、静、悲凉”的字眼,对故乡的秋景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描写“秋天”为主题的文章和诗词自古以来就有,且不在少数。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对秋天悲凉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学生熟知的古诗词《天净沙·秋思》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词朗诵,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意境美。应景的音乐和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看和聆听着,我也趁机引导阅读课文内容,看文章是如何对秋景进行细致的刻画和描写的。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应用
语感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但它又不是毫无头绪、纷杂不清的,而是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悟能力。这种感知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然而,对言语材料的研究仅停留在表层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领会言语的深层意义和情味。因为语感更多的是捕捉、挖掘语言文字内在的信息,促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然而,语感应用取决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感悟力的强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应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我与地坛》时,开头有这样一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乍一听,觉得这个句子似乎有语病,但如果将它放入文中并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就能了解到“不可思议”是指那些作者从来不曾留意的小事而现在竟然会给他带来如此大的震撼,这样写既让学生理解了句意,又会吸引学生继续往下阅读。
(三)整理阅读思路,提高阅读学习质量
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整理阅读思路,让学生找到与自身实际学习需要相符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促进阅读学习质量的提高。主干法、归并法是两种主要的阅读学习思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需抓住文本的主干,将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去掉,呈现更加简练清晰的内容,同时也应归纳、合并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层次。如在讲解《老人与海》时,应帮助学生整理阅读思路,先找出文章的主干,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再合并理解教学的每一个层次,把握文章的情感与主旨,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文章,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应对多门学科的课程安排,这也决定了他们需要在紧凑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然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改善阅读教学效果十分关键。改变当前高中阅读教学现状,实施有效阅读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教学环节,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能,调动他们在阅读教学中的积极性,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对课堂的参与度极低,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转变这种局面,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以《祝福》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一篇小说,通过对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小说的篇幅较长,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我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保证每组都有一、两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阅读文章内容,同时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学习。
结束语
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非开挖工程行业需求状况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超级电容器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茶碱缓释片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纤维素醚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商务谈判与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师范学院《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图案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大连财经学院《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生物医学检验仪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YS/T 431-2009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 SB/T 10439-2007酱腌菜
- 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布局和操作流程文件
-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 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资料课件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 酒店员工奖惩管理规章制度
- 视频号精细化运营培训课件
- 雅马哈便携式电子琴KB-100说明书
- 固定财产清查登记汇总表
- DB12-T 1153-202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设施大修和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