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西神像雕刻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美术-中西神像雕刻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美术-中西神像雕刻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美术-中西神像雕刻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美术-中西神像雕刻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中西神像雕刻中国古代神像雕刻1.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造像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融合了儒,道文化及民间神话传说,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形象逐渐吸收了中国的神仙,勇将和智者的形象特点.2.佛教造像主要由两类作品组成(一)寺院中供奉的或可携带的单体石雕像,金铜雕像,一般以小型为多.(二)我们在名山大川中看到的那些古代宗教洞窟,摩崖石窟中的大型雕像,这些雕像与自然环境,建筑和周围的壁画同生共存,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3.佛教美术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皆以”佛”为中心展开.主尊佛像总是居于最显著位置,旁边对称排列菩萨,天王,罗汉等.4.唐代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成熟期,出现了“九尊”格式.“九尊”: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金刚.“九尊”格式形象地诠释了佛教的意义:位于中间的佛像体积较大,神情庄严,深沉,稳重.旁边的两弟子阿难,迦叶一胖一瘦,一长一幼.这种对比体现出佛法的内涵:面相端庄象征纯正,智慧和悟性;面相清瘦,饱经风霜象征苦行,坚忍和意志.菩萨形象温和可爱,使人产生亲近感;天王力士保护佛法,形象则威猛夸张.5.早期佛教雕塑的手法明显受印度影响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山西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1000米,共有大小石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整座石窟气势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远景

龙门石窟系我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窟,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龛。奉先寺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置于9米宽的三道台阶之上。

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头高4米,耳长1.90米,位居佛龛中央,身披袈娑,面容丰满,嘴角微翘,略含笑意,眼帘低垂,宁静的目光蕴涵着无穷智慧,其端庄大度、淳厚安详的仪态令人肃然起敬。天王和力士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传说卢舍那大佛的脸是根据武则天的面容建造的。

莲花洞

龙门石窟莲花洞利用天然溶洞开凿洞窟也是龙门石窟的一种,这种方法省时省力,见效快,莲花洞即是一例。莲花洞又名伊阙洞,在洛阳市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以北。开凿于北魏晚期,因窟顶浮雕有一朵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泉州。我国现有最大的石雕老君像,坐落在泉州老君岩上石像高6米宽8米,神态超然的老子端坐自若、目光炯炯、仙风道骨、出神入化。真个是“老子天下第一”,让人忘却许多人间烦恼。中国传统道教奉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古希腊神像雕刻名称:维纳斯的诞生

时期:约公元前470-前460年

规格:高102厘米长140厘米

材料:大理石浮雕

存藏处:意大利罗马特尔美博物馆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和美神,传说她出生于大海浪涛之中。该浮雕表现维纳斯被两个山林水泽女神搀扶从浪涛之中徐徐涌出的情景。作品中她伸展双臂,侧面仰视一侧女神,衣服紧贴于身,衬托其初生时娇嫩的肌肤。阿芙洛蒂德雕像

与中国佛教造像进行比较,希腊神像更写实,更接近人的形象.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说:“再没有比人体更美的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裸体的神像形体健美,神态和悦,具有一种人间凡人无法达到的完美,永恒的品质.中世纪神像雕刻围绕宗教教义和教堂建筑而展开古希腊雕像那种自由的,典雅的健美形象,变成充满宗教虔诚感的形象.夏特尔大教堂在教堂门侧的立柱上,雕刻有许多直立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表现圣经中的先知和圣徒,有的是表现皇帝和皇后,体现了政教合一的思想。这些大门侧柱上的石雕,虽然有着中世纪典型的被拉长的身材和呆滞的目光,但也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动作也有所变化。其中以教堂南墙的《四圣徒像》最为出色,这是圣经中四个不同时代的圣徒形象,都以圆雕的形式出现的,神态生动,富有个性,形体比例也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品准确,他们服装的质感也被雕刻家们细腻地表现了出来,有很强的质感。米开朗基罗

作品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曾说,他绘画时“不是用手,而是用脑”。他以另一项原则─对男性美的崇拜─来反映他的柏拉图主义思想,并肯定人是依上帝的形象来创造的。

中年所作“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而奋斗的力量。他在梵谛冈西斯廷教堂八百平方米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四年,独力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晚年所作梅迪奇陵墓雕像《晨》、《暮》、《昼》、《夜》等,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显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他的重要作品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建筑设计有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和加必多利广场行政建筑群等,并有诗集传世。《摩西像》《摩西像》,高25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15-1516年,现位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摩西是纪元前十三世纪的犹太人先知,旧约圣经前五本书的执笔者。带领在埃及过著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到达神所预备的流着奶和蜜之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约旦河与死海的西岸一带),神借著摩西写下《十诫》给他的子民遵守,并建造会幕,教导他的子民敬拜他。哀悼基督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酥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布鲁特斯胸像》米开朗基罗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意大利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生活始终是在为教会和佛罗伦萨执政者美第奇家族服务,他们令人窒息的统治使艺术家深感苦闷,因此,米开朗基罗一直在向往着一位伟大的英雄来铲除暴君。这尊《布鲁特斯胸像》就是对封建暴君蔑视和对英雄渴望的象征。

《大卫》《大卫》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大卫》取材于《旧约》中的神话故事。古代以色列的大卫王,少年时曾是牧童。有一次他到前线给与敌人作战的哥哥们送饭,遇到凶悍的敌方巨人哥利亚正在逞凶,在危急的时刻,大卫用甩石机杀死了哥利亚,挽球了民族。大卫局部米开朗基罗把大卫塑成一位健壮的青年,表情刚毅,目光炯炯有神,微低着头,侧目怒视前方,左手握着搭在肩头的“甩石带”,似乎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雕像强烈地表现了一位正义战士的无畏勇气与力量。

《创造亚当》壁画,280×570cm,创作于1510-1511年间,梵谛冈西斯汀礼拜堂天花板《创造亚当》的构思极富想像力,以亚当的躯体为中心。他悠闲地斜靠着,伸手去接触那赐予他生命的上帝。亚当的左手似将移动,充满了被控制住的感觉,而上帝则上前伸出右手食指,这两只手是整个创世记的象征。

画面的焦点是神与人指头的接触,该作品强调人体动作,使二人之间的联系具有动感。梅迪奇陵墓雕像《晨》《暮》《昼》《夜》

这四个人物形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他们辗转反侧,似乎是为世事所扰,显得忧心忡忡,既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也代表着受时辰支配的生与死的命运。

梅迪奇家族陵墓和其雕塑作品是纪念碑式的杰作,同时也是米开朗基罗艺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这四件雕像所表达出的不安、紧张以及带有辛酸的屈从,正是作者心灵深处真实写照。作品中留下的只有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感伤。大理石雕像,为梅迪奇家族的陵墓所作

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20-1534年。美第奇《晨》《晨》的形象是处女的化身,她丰满而结实,全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辉,似乎正从昏睡中挣扎着苏醒过来,但没有欢乐,只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暮》

《暮》被表现成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他松弛的肌肉无力地下垂着,上了年纪的脸上沉浸在平静的反醒中,或许是由于苦闷而在发呆。

《昼》《昼》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男性人体雕像,他好象刚刚从睡梦中被惊醒醒,右手在背后支撑着身体,眼睛圆睁着,正越过自己的肩头向前方凝视着。《夜》

《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她右手抱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到安宁。圣家庭与圣约翰

蛋彩.木板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