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伤仲永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伤仲永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伤仲永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伤仲永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伤仲永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北宋)王安石一、仲永其人仲永是谁?交代了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家世。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二、仲永其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用原文的句子来说明。仲永之“异”1.未见书具啼求;2.未学书诗为名;3.文理皆有可观;4.指物作诗立就。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仲永才思如此超凡脱俗,写得如此详细,结果如何?泯然众人矣三、“王子”之论才气超凡脱俗的方仲永,落了个泯然众人的结果,王安石对此如何评价的呢?四、深入研读1.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A: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B: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四、深入研读伤的意思是哀伤、叹息,仅叹息仲永的天赋泯灭吗?四、深入研读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语气、语调、语速)2.忽啼求之(着重)3.不使学(语气)4.不能称前时之闻。(语气)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王安石12

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13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如果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那么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刻苦。即便小有成就,也不应该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使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

课外文言文阅读: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2)或中夜不寝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独下帷绝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