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形象,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讨论评价项羽的人物性格,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情感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对人物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教学过程]一、导入《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此诗概括了项羽平生的业绩,体现了他的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请大家齐读《垓下歌》。同学们从诗歌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项羽?(板书:气盖世)二、文本探究1、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项羽英雄气概的语句,并做赏析。垓下被围: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美人和之——侠骨柔情东城快战: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站,比三胜之。快,痛快。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一将。披靡,倒下。项王瞋视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畏惧、倒退。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聚,使……聚集——骁勇善战乌江自刎: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让……称王彼纵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独,难道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德,恩德——知耻重义小结:这样一个侠骨柔情、骁勇善战、知耻重义的英雄,最后却以乌江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进一步感受项羽的英雄气概。对项羽之死,易中天曾评价: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死得惊天动地。我们是不是也会感叹命运不公,请同学们再读《垓下歌》,找出诗歌中表达项羽失败原因的语句。(板书:时不利)2、项羽自己认为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从文中找到答案。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渡何为!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句话重复多遍,就是你命运的预言。追问1:项羽的失败是命中注定吗?你能从文中找到项羽失败的原因吗?性格错误——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多情善感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恃勇自负资料连接,补充史实:(1)战略错误——“背关怀楚”
即放弃关中险要之地,而回到楚地,建都彭城,使刘邦得富饶之地以养精蓄锐,并最终灭了项羽。(2)政策错误——放逐义帝分封诸侯,这是违背当时求统一、重集权的历史大势的,故而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并最终联合起来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小结:“自衿功伐”、“欲专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一生自矜武功,并企图以武力经营天下。项羽长期征战,滥杀无辜,恃勇逞强,尤其是钜鹿之战后,项羽坑杀秦兵士卒二十万,后占领秦咸阳又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激起了百姓的不满。残暴嗜杀,因此失去民心,导致最终失败。3.项羽虽然失败了,但无碍于他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英雄,比如李清照,请大家齐读《夏日绝句》。从诗歌中看,李清照赞美和敬仰项羽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肯过江东。(板书:过江东)那么,项羽究竟应不应该过江东?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各抒己见,讨论一下。历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看下面两首诗,齐读《题乌江亭》杜牧和《乌江亭》王安石。三、总结:历史不可假设,项羽虽然死了,但他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有骨气,有尊严。他是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这就是项羽之死的人格价值。两千多年过去了,项羽的人格光芒穿透历史的云层,依然熠熠生辉,照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他的选择使他的人格魅力永存。《垓下之战》学情分析【学生情况】1、本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又是一篇文言文,学生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完成初读并扫清文字障碍。加之部分学生缺少兴趣,畏学厌学,怀着“文言无用论”的心态,阅读本身存在困难。2、感悟鉴赏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普遍重“言”而轻“文”,着力点都功利性地放在死记一些文言知识点上了,而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几乎不关心。至于感悟思想、鉴赏美感,则毫无兴趣。3、学生之前接触过《史记》中的作品,比如《鸿门宴》,对项羽有一定的了解。但品评历史人物还缺少必要的经验,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应对策略】1、教师必须引导和监督做好预习工作,保证学生的充分阅读,确保扫清文言知识障碍,至少拿出一个课时来阅读,保证对文本的正确了解。2、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讨论,通过展示和交流,增加学生的思维密度,拓展学生的思路,加深理解。第一课时:熟读文本,预习阶段,积累、落实文言知识点。第二课时:阅读相关历史材料,观看影视作品片段。《垓下之战》效果分析课程观念认为,一节优质的课程,要关注知识是否是通过学生的探究等方式来获得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能有更深的体验和感知。如果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实验来获得的,学生会学得更扎实,印象更深刻,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垓下之战》这堂课中,我设计三个问题和环节,层层深入地赏析人物形象,加深阅读感受。如:“项羽是个怎样的形象”和“从文中看,项羽失败的愿意是什么?”“你觉得项羽应不应该过江东?”等。从学生对问题的阐述与回答的结果来看,学生从这一堂课中,基本掌握了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通过赏析人物形象,探寻到了文本中项羽人格魅力的所在。应该说,在这节课上所呈现出来的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具体分析如下:一、听课的反应表现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学生在《垓下之战》这节课中的听课表现,学生的参与度是很广的,参与激情还是比较高的,同学们能做到主动参与互动,基本上都能很流畅的做答,也勇与发表自己的观点。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形成融洽的氛围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把激活课堂、与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放在首位。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感情的交融,心灵的默契。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乐于交流与合作。教学中,当自己一呼不能百应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或调侃、或煽情,适时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成效。《垓下之战》这节课,反映出师生之间有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很融洽,尤其是我提出了“项羽静静应不应该过江东”后,我可以感受到来自于学生那里对问题探究的渴望和找寻答案的热切。我想,这个环节的设计也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三、兴趣的激发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如果一节课学生对老师的课毫无兴趣或是在老师的威压之下被迫学习,那教学效果绝对是甚微的。同样如果一名教师的课老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又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努力地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我们老师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难以想象,一个厌弃语文学习的学生能将语文学好!《垓下之战》一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激发,预习的时候学生们就能够感情充沛的诵读《垓下歌》。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时,大家更是畅所欲言,热烈讨论,能够说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垓下之战》教材分析【教材介绍】我讲授的课文《垓下之战》是鲁人版《史记》(选修)第五单元“英雄悲歌”中的文本,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文本描写了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前的最后一仗,通篇气势磅礴,情感饱满,脉落清晰。即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项羽以一当百的豪迈,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又通过陌路悲歌的描写,使读者体会到西楚霸王英雄末路的悲壮。作者以一种对悲剧性人物个性化的体验和感觉,运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极具生动形象、贴近人性的艺术感染力。【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项羽是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也是司马迁极其推崇的英雄。据此,我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教学重点赏析其败亡前“垓下被围、东城快战、自刎乌江”三个场景中的具体表现,在讨论和争辩中加深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了解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其失败原因做个性化解读,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教学难点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其失败原因做个性化解读,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教材指导思想】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自主探究——合作释疑为基本教学模式,以文本为载体,立足人物形象的赏析,灵活地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深入思考人生成败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和个性化解读,以学生为主体,以文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主要采用“对话体悟法”、“点拨讨论法”两种方法,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高二语文《史记垓下之战》课堂检测学案编制:审核: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兵罢食尽
结束
B.
其不至固宜
应该
C.
乃引兵解而东归
松弛
D.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回头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期山东为三处
B.
地方千里
C.
吾知公长者
D.
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
宁许以负秦曲
B.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
C.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
由此与错有却
D.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徒慕君之高义也
4.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A.
乃引兵解而东归
B.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
马童面之
D.
令诸君知天亡我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君王能与(韩信、彭越)共天下
B.
使(士兵)各自为战
C.
今释(项羽)弗击
D.
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汉王)止军
6.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项王嗔目而叱之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
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7.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敌当前,四面楚歌,项羽面对虞姬,慷慨悲歌。他认为自己有超世的气概,只是时运不济,对宠幸的虞姬不知如何是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沉溺声色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B.
项王率领部下壮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认为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决不是作战的过错。这深刻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C.
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杀掉了一名汉将和督尉,共杀死有百八十人,以证明自己“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论断。
D.
项羽是有机会逃生的,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乌江
。但他想到自己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愧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亭长,宁死不辱。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8、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思考1.本人塑造的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2.项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课后反思这次我执教的《垓下之战》一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准备和实践过程,我发现,如果将语言教学与学生切实的人生感悟兼顾起来,文言文教学也可以意趣横生。一、反复诵读,事半功倍。我将《垓下之战》分了两个课时,第一节是常态课,第二节是公开课。第一节的主要环节就是诵读。高二的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实词,对虚词的用法也已比较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相关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阅读功底,所以我认为,教师放弃串讲,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是把握文意、培养语感最有效的办法。在课堂上,学生将课文读足三遍,然后结合导学案梳理文言知识。虽然《垓下之战》选文较长,但故事性比较强,比较好理解。反复诵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疏通文意,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文言语感。二、还原历史,亲近文化。我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包括与项羽有关的一些影视剧。影视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演活了历史,这对我们亲近、了解古人有很大的帮助。在刚刚上课时,我就选择了影视作品中项羽吟唱《垓下歌》的片段,为课堂营造出了悲壮豪迈的分为;赏析完项羽的英雄形象后,我穿插了一段经典的影视片段,名家的直观演绎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了项羽英勇而又柔情刻骨的一面。除了名家演绎,我还搜集了大量从古至今不同人对项羽的评价语句,在授课中适时分享给同学们,引导同学们正确评价人物形象,感受项羽的历史价值。比如分析完项羽的形象之后我引用了易中天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死得惊天动地。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时,除了对文本中提及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又补充了一部分史实以及司马迁对项羽失败愿意的评价……通过古今的表演演绎,还原历史,亲近文化,帮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并渐入佳境,最后豁然开朗,教学效果大大增强。三、联系现实,启发人生。历史不可假设,项羽毕竟死了。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项羽依然活在我们心中,项羽的人格光芒穿透历史的云层,依然熠熠生辉,照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他的选择使他的人格魅力永存。在分析完课文情节和人物性格之后,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敬仰提出问题:项羽究竟应不应该过江东?学生非常很活跃地自由发言,打造了课堂教学的又一番精彩。
这堂公开课激发了我对文言文教学的极大兴趣。文言文教学,只有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将“言”“文”并行,古今链接,才能意趣横生,让学生从中获得文化熏陶、审美享受,进而启迪人生的智慧。《垓下之战》课标分析本人此次授课内容为鲁教版选修《史记》第五单元“英雄悲歌”中的《垓下之战》,《垓下之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工程承包资金周转借款合同
- 2024年度商品代销协议书3篇
- 2024年全球艺术品拍卖与交易合同
- 2024年专业护坡工程安装施工承包合同版B版
- 2024公司委托代持股协议
- 2024年大型油田勘探开发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许可协议
- 2024国际贸易中合同的内容及格式
- 2024年墓穴风水咨询与规划合同
- 2024年劳务派遣协议修订协议正式版一
- 包装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 人工智能集成在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最佳实践
- 学用电风扇(课件)人教版劳动六年级上册
- 2023年体检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 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学生盲区分析及应对策略
-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件+绪论
- 住院医师规培入科教育(妇产科)
- GB 5009.22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 催化剂初始装填量及补充量的计算方法
- 论企业营销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