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1页
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2页
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3页
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4页
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考点精练一人口的增长[2022·河北省衡水中学模拟]城市的总人口主要由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两部分组成。号称“世界工厂”的广东省东莞市曾因电子、服装加工和玩具制造等企业云集而吸引了大量外来女性工人,但近年来女性工人数量有所减少。下图示意2008~2014年东莞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1.2008~2014年,东莞市常住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A.持续下降B.持续增长C.波动下降D.波动上升2.导致2009年东莞市总人口增长率为负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人口政策B.老龄化加剧C.金融危机D.死亡率增加3.东莞女性工人数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是()A.两孩政策B.产业调整C.家庭婚姻D.民工回流[2022·济宁市高三期末]下图为“2000~2011年亚洲某国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增长率统计图”。2011年该国人口总量为亿,城市化率为31.3%。据此完成4~5题。4.2000~2011年该国人口密度总体变化趋势是()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5.若图中变化趋势基本不变,则近期该国()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C.城市加速发展D.农村人口增多下图为“1975年~2050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统计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6~7题。6.自2013年以来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开始萎缩,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外迁,劳动年龄人口流失严重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严重C.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出生率降低D.育龄妇女素质提高,生育意愿下降7.我国为应对未来因劳动年龄人口增量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延迟退休年龄②放宽大城市户籍人口准入政策③优化产业结构④完善医疗设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22·湖南重点中学联考]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量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下图为“1984~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8~9题。8.下列时段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的是()A.1966~1973年B.1973~1980年C.1980~1990年D.1990~2020年9.由图文材料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A.1998年B.2008年C.2018年D.2028年[2022·湖南长沙市一中月考]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读“放开政策后未来15年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图”,完成10~11题。10.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未来14年我国()A.未成年人口比重急剧增加B.老龄人口比重逐渐降低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降低D.人口总数持续快速增长11.抚养比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指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和0~14岁未成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实施二孩政策后一直到2040年,我国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是()A.先增后降B.先降后增C.持续降低D.持续增高[2022·河北衡水中学调研]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拐点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下图为“亚洲四个国家不同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示意图”,甲国为印度。结合材料完成12~13题。12.图中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日本、越南、中国B.越南、中国、日本C.越南、日本、中国D.中国、越南、日本13.为了便于分析,人们认为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于50%的时期为人口红利期。据图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开始时间为()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2022·湖南省五市十校联考]人口抚养系数指的是非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该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指标。读“广东省1990~2010年人口抚养系数图”,回答14~15题。14.在1990~2010年的二十年间,广东省()A.老年人口总数变化不大,从而导致老年抚养系数变化不大B.从长远来看,少儿人口比重的长期下降,对于将来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C.由于产业升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下降,引起出生率大幅下降D.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年轻型15.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势必会趋于老龄化,为了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化,当地应该()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泉②加大计划生育的实施力度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增强对外来劳动力的吸引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1分)2017年年末我国大陆人口为139008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737万人,增速为0.59%。图1为我国2007年、2010年和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图2为2008~2017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及增速统计图。(1)描述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3分)(2)说出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8分)(3)说明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的原因。(4分)(4)推测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6分)考点精练二人口合理容量[2022·江西省宜春月考]考古发现,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复活节岛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A.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不超过1000人B.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提高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稳定D.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优于t2时期2.关于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各阶段实际人口数量低于环境承载力B.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C.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数据分别为人口数、可承载人口数、人均粮食消费和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3~4题。3.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C.科学技术进步D.土地资源减少4.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B.加大煤炭资源开采C.控制人口数量,发展科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标准[2022·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月考]下面图1、图2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A.水资源 B.土地资源C.经济结构 D.生活水平6.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A.小于亿人B.介于亿人到亿人之间C.介于亿人到亿人之间D.大于亿人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4分)(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8分)(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6分)真题专练人口的数量变化[2021·山东卷,7~9]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题。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D.行政区划变动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 B.旅游业C.制造业 D.物流业[2021·浙江1月选考,15~16]2000年到2015年,广东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约2千万。下图为该省2000年、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金字塔图。据此完成4~5题。4.与2000年相比,2015年该省劳动力()A.15~19岁比例增加B.平均年龄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