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医养生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医养生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医养生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医养生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6《中医养生学》复习资料概论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说。中医养生的意义及其发展简史【主要内容】1、中医养生学的意义及其作用。2、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掌握养生保健的意义。2、理解中医养生学的概念。3、了解中医养生学发展概况。一、养生的意义(一)保健延年:“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二)防治疾病:“不治已病治未病”。1、无病重防: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贼邪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欲病早治:《素问•刺热论》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3、已病防变:叶天士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二、发展简史(一)先秦时期养生学说的奠基1、自从发现并应用了火,人类就开始了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实践活动。①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②儒家主张修身、处世。③管子则主张存精以养生。2、《内经》为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其含义广泛,主要包括未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早治、瘥后调摄等。调摄情志-指通过调养心神、舒畅情志等方法,保持人体的心理平衡,从而保证身体健康。饮食疗法

-是指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既可食用,又可防病治病的食物来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调和阴阳-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使二者协调合和,恢复其平衡的原则。形体锻炼-是指人们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病抗衰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体育锻炼活动。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二)唐汉时期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发展1、华佗提出动形养生的理论,实践中创立了五禽戏法。2、张仲景提出饮食“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的养生主张。3、《神农本草经》载有85种具有“耐老”“增年”作用的中药。4、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5、陶弘景撰写的《养性延命录》为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6、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在养生学上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三)宋元时期的学术争鸣1、宋·陈直撰《养老奉亲书》为现存最早的老年医学专书。2、金元四大家为老年病的防治开创了新的领域。3、元·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古代营养学专著。(四)明清时期的养生学术兴旺与普及1、张景岳注重温补真元的方法防治疾病。2、李中梓《寿世青编》力倡以调养脾胃为中心的五脏调养法。3、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饮食营养的丰富资料。4、叶天士的《临证指南》,记载了300多例老年病的治疗经验。(五)现代中医养生保健取得显著成就1、预防为主,收到防病保健作用。2、培养专才,开展社会性保健教育。3、开展交流,取得良好效果。三、主要内容1、养生原则及方法。2、保健食疗。3、常见病调养。四、学习方法和要求1、明确学习目的。2、全面掌握,不可偏废。3、联系相关学科学习。4、与时俱进,发展创新5、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复习思考题】1、中医养生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2、养生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如何?3、简述中医养生学发展史?(大致可分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养生家、代表作及其主要学术观点?)中医对自然衰老的认识【主要内容】1、衰老的概念及其特征。2、衰老的因素。3、衰老的机制。4、衰老的表现。5、死亡的机理。6、对“天年”的诠释。【目的要求】1、掌握衰老的原因及其机理。2、掌握衰老的自我判断方法。3、理解导致死亡的机理。4、了解衰老的概念及其特征。衰老又称老化。《辞海》:“生物体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机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一、衰老的过程1、衰老是生命活动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趋势2、衰老的共同特征:普遍性、整体性、渐进性和退化性。二、衰老的原因1、遗传因素:寿夭与先天禀赋遗传有关。王充在《论衡》说:“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寿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寿命短。”2、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会给人带来精神和形体的衰老。《素问·疏五过论》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3、情志因素:过度的情志因素,能损伤形体,折损寿命。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4、环境因素:“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5、饮食起居因素:饮食、起居、嗜欲等与机体的强弱、寿夭有密切的关系。清·袁开昌《养生三要》“尽管先天赋予强壮之身躯,若不注意调养,也必然损寿或夭折。”6、疾病因素:疾病是导致或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东晋葛洪指出:“养生以不伤为本。”7、其它因素:孔子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三、衰老的机制1、“体质”说人类的衰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张景岳说:“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后天薄弱者多夭。”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基因控制。2、“亏虚”说(1)肾气亏虚:《内经》强调肾气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肾气盛衰决定人体强弱和寿命的长短。虞天明《医学心传》指出“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老年肾虚与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降低,以及大脑衰老有密切关系。(2)阴阳虚衰,体内阴阳平衡的失调,无论是阳气不足,或者阴精减耗,都会加速衰老,减其寿命。《景岳全书》“阳强则寿,阳衰则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气血阴阳虚证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3)脏腑亏虚,《内经》认为人的衰老、夭亡与五脏亏虚密切相关。《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故能长久”。人生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4)精气神损耗,历代医家与养生家,都反复强调精气神亏耗与衰老的因果关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精者,生之本也。”《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宋·《圣济总录》强调“万物壮弱,由气盛衰”。(5)髓海不足,《灵枢·海论》说:“脑为髓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衰老表现眼目昏花,耳聋耳鸣,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及精神语言异常等。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衰老者大脑萎缩退化。3、“蓄积”说《内经》认为气虚血瘀是重要的致衰机理。《灵枢·营卫生会》说:“壮者之气血盛,……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老者之气血衰……气道涩”,气道涩、瘀滞,百病变化而生。现代医学认为体内产生有害物质如自由基产生过多,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引起衰老,甚至发生疾病。四、衰老的表现1、形体外观征象:(1)毛发变白;(2)皮肤干燥、松驰、皱纹、粗糙;(3)寿斑。2、体态衰老征象:(1)身长缩短;(2)体重减轻;(3)体表面积减少;(4)体内脂肪堆积;(5)骨质退行性变。3、眼、耳和牙齿衰老征象:(1)两目昏花;(2)耳聋、耳鸣;(3)牙齿松动,甚则脱落。4、内脏衰老征象:(1)心脏衰老、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功能不全。(2)肺脏衰老,呼吸功能衰退。(3)脾胃衰老,消化和吸收功能衰退。(4)肝脏衰老,解毒、排泄、合成功能衰退。(5)肾脏衰老,泌尿、生殖、智力功能衰退。附:衰老的自我判断表1:从医学检查的角度来看衰老的改变与个体的自我感觉的某些现象来判断医学检查自我感觉大脑脑细胞数减少脑体积缩小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智力测试水平下降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思维分析力下降心心肌肥厚心排血量降低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如早搏)心率减慢心率不规律心跳有时出现停跳肺肺活量减少易发生呼吸道感染X线示老年性肺气肿胸闷稍活动有气急感消化器官消化酶分泌减少肝解毒功能下降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肾膀胱肾萎缩膀胱萎缩夜间尿多毛发毛囊萎缩黑色素合成聚集障碍毛发脱落头发由黑变白牙牙根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眼睛视敏度测定值减低视物模糊性腺睾丸、卵巢萎缩、血中雌、雄激素水平下降性欲减退→低下→消失五、死亡的机理1、无胃气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2、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3、五脏功能衰竭《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4、阴阳分离决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六、中医对“天年”的诠释1、天年天年,与天数、天寿、天限是同义词,即指人的自然寿命。2、寿命寿命:机体生存的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见表2。只要重视保健,推迟衰老,人人可望活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寿命。表2:我国不同年代人口平均寿命年代地区平均寿命(岁)1949195719631978198119851991全国11个省市部分地区21个省市部分地区23个省市部分地区全国全国全国355761.768.26868.9269动物的个体寿命为:寿命=生长期*寿命系数人的寿命=25年*(5—7)=125—175年表3:几种动物与人的生长期和寿命动物生长期寿命寿命/生长期猫1.58125--8狗210--155—7.5牛420--305--7.5马530--406--8象25125--1805—7.2人25125—1755--7表4: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百岁老人数普查次数普查年份(年)百岁老人数(人)123419531964198219903384480037656434表5: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划分标准为:18—44岁青年人45—59岁中年人60—74岁年轻老年人75—89岁老年人90岁以上长寿老人3、老年健康的特征:眼有神、声息和、前门松、后门紧、形不丰、牙齿坚、腰腿灵、脉形小。【复习思考题】1、何谓衰老?有哪些特征?2、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有哪些?3、导致衰老的机理怎样?4、谈谈衰老的自我判断方法?5、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划分标准怎样?有何意义?养生方法《内经》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重视人体精、气、形、神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养生法则。法于阴阳—顺应四时—养正避邪和于术数—锻炼身体—强筋壮骨食饮有节—节制饮食—滋补气血保精养神,益气全形形与神俱,尽终天年起居有常—按时作息—怡养神气不妄作劳—劳逸结合—保全形气一、调摄情志指通过调养心神、舒畅情志等方法,保持人体的心理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主要内容】(一)情志与发病的关系1、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2、情志因素引起疾病的机理 (二)情志的调摄方法1、思想清静2、精神乐观3、意志坚强4、性格开朗5、调和七情6、生活调节【目的要求】1、了解情志与发病的关系。2、理解“情志致病与治病”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3、掌握情志致病的机理。4、掌握调摄情志的方法。(一)情志与发病的关系情志波动过于持久激烈,超越了常度,引起机体功能紊乱而致病。1、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1)社会因素如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变迁,社会动乱,饥馑灾荒等精神创伤,均可影响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变化又能影响健康。(2)环境因素如四时更迭、月廓圆缺、声音、气味、颜色、食物等,都可影响情绪的变化,其机理在于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3)疾病因素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2、情志因素引起疾病的机理(1)导致气机失常如《素问·举痛论》提出:“百病皆生于气”《养生延命录》指出:“喜怒无常,过之为害。”(2)导致阴阳失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3)导致精血亏损如《灵枢·本神》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4)导致损形伤神 如《灵枢·本神》说:“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破睏脱肉,毛悴色夭。”(二)精神情志的调摄方法1、思想清静思想清静,即心神之静,指思想安静而无杂念的状态。《素问·痹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陶弘景:“静者寿,躁者夭。”方法:排除私心杂念,《内经》谓之“恬淡虚无”。2、精神乐观即精神上的愉快舒畅。(1)乐观作用:

调济精神;流通气血。(2)保持乐观的方法:陶冶性情,培养乐观性格。遇违乐之事,善于解脱。3、意志坚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一种状态。《灵枢·本脏》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强调意志具有统帅精神,调和情志,抗邪防病的作用。4、性格开朗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方法:丰富生活内容,陶冶性情。5、调和七情(1)和喜怒喜怒的表现:喜太过:喜笑不休,甚乃狂。暴怒:轻则头晕头痛、面红耳赤,甚则呕血、昏厥。调和喜怒的方法:调心养性控喜怒;养精保神和喜怒。(2)去忧愁忧愁的表现:失去欢乐,悲伤恸苦,失眠烦躁,精神压抑、低沉、消极,甚至酿成大疾。忧愁的消除:养性除忧;增智排解。(3)节思虑思虑的表现:心情不快,眩晕,纳呆,腹胀,善太息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月经不调等。思虑过度的排解:劳逸结合;清心寡欲。(4)防惊恐惊恐的表现:心慌、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神志失常等。惊恐的避免和排解: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排除人为的惊恐因素。6、生活调节(1)言语谈笑:“言谈有节,可以延年。”(2)兴趣爱好:兴趣和爱好广泛,有益于身心健康。【复习思考题】1、情志与发病有何关系?举例说明?2、情志致病的机理是什么?3、调摄情志的方法有哪些?4、你对“情志致病与治病”是如何认识的?有何体会?二、运动形体运动,指人们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病抗衰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体育锻炼活动。【主要内容】1、运动保健的作用2、运动保健的原则3、常用传统健身术【目的要求】1、掌握运动保健的作用、原则及要求。2、掌握太极拳、保健按摩的方法。3、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意义。4、了解运动保健的定义、源流及原理。(一)运动在保健中的意义1、流通气血,调养精神张子和:“惟以血气流通为贵。”2、强壮筋骨,促进脏腑功能如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二)运动健身的原则1、运动适度,因人而异:“形劳而不倦”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常欲小劳”3、动静结合,形神兼养:“形神统一”(三)常用传统健身术1、五禽戏:华佗所创,通过模仿飞禽走兽的体态形神,而有调节和增强五脏乃至全身功能的作用。2、太极拳:宜在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能收到强心健脑,健脾和胃,舒筋壮骨,防病抗衰的效果。3、气功:分静功和动功,通过调身、调心、调息,达到强身壮体、防病延年作用。4、自我推拿保健:是指自我运用一定的按摩手法,又在自己身体上的某些部位、穴位予以治疗,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之目的。(1)作用:①消除疲劳。②提高抗病能力。③滑利关节。④促进血液循环。⑤调节胃肠道功能。(2)要求:①自我按摩前,应洗净双手,宽衣解戴,打开窗户,注意空气流通。②先静坐3分钟,排除杂念,思想集中,全身放松。③尽量做到动作协调,手法柔和,用力均匀,快慢一致。④选择自我按摩的时间,睡前或起床后。⑤每个部位或穴位所进行的按摩时间大约3~5分钟,或以局部微热皮肤发红为准。(3)手法:①浴面:提神醒脑。②揉太阳:有醒脑作用。③擦风池:有提神醒脑作用。④摩腹:健脾和胃的作用。⑤擦肾俞:有壮腰固肾的作用。⑥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为保健要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⑦搓手脚: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保健功效。⑧擦涌泉:有保健并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的作用。【复习思考题】1、运动保健有何作用?2、怎样理解“法于阴阳、和于术数”?3、你对“生命在于运动”如何认识?有何体会?4、太极拳、自我保健按摩有何作用?方法有哪些?三、合理饮食即科学膳食,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饮食和调能化精养脏。饮食失调可导致疾病。【主要内容】1、饮食的质2、饮食的量3、饮食的烹调4、饮食的时间5、饮食的卫生6、食后保健7、特殊嗜好——烟、酒、茶【目的要求】1、掌握饮食的质和量的调控方法。2、理解“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指导意义。3、了解饮食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一)饮食的质1、饮食宜清淡(1)多食素,少食肥甘厚味《韩非子》说:“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2)饮食宜清淡,而不宜过咸《内经》“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2、饮食宜多样以米、谷、豆类为主食,以各种肉类和蔬菜作副食,再辅食一些水果。原则:食物要全面,营养要平衡。3、五味戒杂乱饮食太杂,五味相干,影响脾胃纳运功能,易产生疾病。(二)饮食的量进食宜饥饱适中,否则易伤肠胃。1、饮食有节饮食适量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应做到“因人而异”。2、病宜少食疾病初愈,胃气未复,宜少食以养胃。(三)饮食的烹调1、饮食宜温热熟软温热熟软2、烹调不宜太过烹调应适当,否则有可能影响食物的性味及营养成分。(四)饮食的时间1、食能以时提倡: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要少的饮食习惯。2、少食多餐(五)饮食的卫生1、进食时精神集中:“食不语”。2、细嚼慢咽:“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3、姿势端正:“和精端容”4、禁食腐败变质食物进食不洁或有毒食物,可发生疾病。(六)食后保健1、食后摩腹: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2、食后散步: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3、食后漱口:有清洁口腔的作用。(七)特殊嗜好——烟、酒、茶1、禁烟烟草中致癌和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约有1200种,吸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2、节酒(1)种类:分白酒、黄酒、果酒、啤酒、药酒5类。(2)作用:温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3)酗酒或长期大量饮列性酒有害。①急性酒精中毒②慢性酒精中毒(4)饮酒的原则:①饮用低浓度,有营养的酒为宜。②适量,以不醉为度。忌酒:冠心病、高血压、传染病、溃疡病、癌症等。3、饮茶(1)种类:绿茶、红茶和花茶。(2)作用:①清心明目,醒脑;②消食导滞,去脂;③解渴;④利尿;⑤解酒。(3)大量饮茶:①消谷善饥;②失眠。【复习思考题】1、饮食如何从质、量方面来确保身体健康?2、怎样理解“食饮有节”、“谨和五味”?有何意义?3、提倡禁烟、节酒和饮茶,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四、起居保健 起居保健是指对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安排及采取一系列健身措施,以达到防病强身,益寿延年之目的。【主要内容】(一)适应环境1、顺应四时气候2、与社会家庭和谐(二)安定居处1、居处与健康的关系2、预防居处致病的原则和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气候致病的原则和方法。2、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何又要“避气毒气”?3、了解气候与健康的关系。(一)适应环境1、顺应四时气候:(1)生理与气候变化相应;(2)病理与气候变化攸关。(3)预防气候致病的原则和方法1)顺时摄养①根据气候特点,调适人体的起居动静。②利用气候因素,进行身体锻炼:日光浴;空气浴;耐寒锻炼。2)避邪防病:

防寒保暖;

针药预防;

隔离防病。2、与社会家庭和谐(1)家庭和睦相处(2)社会与发病(二)安定居处1、居处与健康的关系(1)优美环境有益健康(2)环境不良可致疾病2、预防居处致病的原则和方法(1)选择良好居处①要背山临水而居。②要居住在阳光充足。(2)创造优美环境基本要求:宁静、清新、优雅。(3)保持清洁卫生①清洁、整齐、卫生、舒适的居处环境,可预防和减少疾病,促进健康。②重视居室的通风、采光和保暖,强调阴阳适中。【复习思考题】1、如何利用气候因素锻炼身体?有何体会?2、你对“病从口入”是如何理解的?3、优美环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五、保养肾精肾精是一种与人体生殖、生长壮老已和寿夭等有关的一种物质。【主要内容】1、肾精与健康的关系2、保养肾精的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保养肾精的方法。2、理解肾精的概念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入房的禁忌症。(一)肾精与健康的关系1、婚育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现象:顺时而婚育,则阴阳交泰,生理调畅;应婚而不婚,则反致阴阳交争,壅遏多病。2、婚育不当可导致多病早衰:早婚纵欲,耗损肾精,先天不固,生机失常。早孕多产,违背生理常规,伤耗精血,导致疾病。近亲婚配,影响下一代健康与寿命。性生活混乱:不合社会道德;有害身心健康;性病流行。(二)保精的方法1、房事当节——欲不可绝,亦不可纵。(1)节制房事次数(2)遵守房事禁忌禁饱食醉酒入房忌情绪剧烈波动和疲劳之际入房禁止经期产后入房病中要控制入房(3)妥善安排妊娠期房事(4)严禁性生活混乱2、切忌酒醉入房——以防耗精早衰。3、提倡晚婚晚育——精盛、血旺之时,符合自然生理,才不伤身体。4、补精疗法——饮食、药物、按摩、针灸、气功等。【复习思考题】1、试述肾精的概念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保养肾精的方法有哪些?3、入房的禁忌症有哪些?六、既病防变即既病之后,应及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加重。《内经》说:“上工救其萌芽。”【主要内容】1、治病萌芽2、防止恶化3、防止传变【目的要求】1、掌握治病萌芽的机理和方法。2、理解防止恶化及传变的意义。3、了解“上工救其萌芽”、“上工治未病”的基本含义。(一)治病萌芽——最佳时机,早治早愈。1、病邪较轻,邪类较单纯。2、正气尚足,修复能力较强。3、病位较轻,祛邪易于速去。(二)防止恶化——调治不当或失治误治,使病情恶化。1、防止合邪增病:加强病中调护,如防寒保暖、饮食宜忌等。2、控制疾病发作:重视缓解期防治,如哮喘等。3、避免误治:防药证不符;防药物过量;防治疗先后失序。4、预防危变:警惕危象的先兆,避免和减少死亡率特别重要。(三)防止传变——病位由浅入深,或由一处向多处慢延。措施:“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阻断病邪进一步传变。【复习思考题】1、何谓既病防变?有何意义?2、你对《内经》“上工救其萌芽”是怎样理解的?第二章保健食疗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通过饮食,摄取机体所需要营养物质,并达到防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1、保健食疗的意义和作用。2、中医食疗学发展概况。3、中医食疗学的特点。4、老年保健食疗原则。5、衰老诸证食治。6、食方举要。7、食物性味、功能及其主治。【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食疗学的特点。2、掌握常用食物的性味、功能及其主治。3、掌握常用食疗方的组成、制法与运用。4、理解保健食疗的意义和作用。5、理解老年保健食疗原则及衰老食治。6、了解中医食疗学发展概况。7、了解食疗中的“三因制宜”。一、食疗作用1、健身作用。2、防病作用。3、治疗作用。4、康复作用。二、中医食疗学发展概况1、形成于秦汉2、《内经》奠定了理论基础3、至晋唐已渐成熟4、迨至宋代已进入发展期5、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三、中医食疗学的特点(一)预防为主1、调整阴阳,合理配制膳食,预防疾病的发生。2、选择适当的食物协调脏腑,以防疾病的传变。(二)辨证配膳1、相同疾病因证的不同而选不同的饮食。2、不同的疾病见相同证可选相同的食物。(三)三因制宜1、食疗应适应气候,因时制宜。2、食疗应因人制宜,配制膳食。3、食疗应因地制宜,配制膳食。(四)性味辨解1、食物的性凡属寒性凉性的食物,能起到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如西瓜、苦瓜等。凡属热性或温性的食物,能起到温中、补虚、除寒的作用,如姜、葱等。2、食物的味酸味:有敛汗、止泻、涩精等作用,如乌梅等。苦味: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如苦瓜、蒲公英等。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作用。辛味:有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开胃等作用,如葱、生姜等。咸味:有软坚散结作用,如海带、紫菜等。3、食物的归经“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五)贵在调和1、谨和五味,骨正筋柔。2、注意食物的搭配。3、药物与食疗的配合。四、老年保健食疗原则1、数量品种要适当,忌过多过杂。2、饮食要有规律,忌暴饮暴食。3、饮食要清淡,忌过咸饮食。4、饮食要新鲜易于消化,忌过冷过热饮食。五、衰老诸证食治(一)健脾1、常用食物:淮山、茯苓、大枣、莲子、茨实、扁豆、香菇、蜂蜜等。2、食疗方例:茯苓桃仁粥。

茯苓15克,胡桃仁12克,粳米3、饮食宜忌:①宜甘温补益,以利补气健脾。②不宜生冷寒凉及肥腻类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二)补肾1、常用食物:海参、胡桃仁、冬虫草、猪肾、鹿肉、黑芝麻、牛奶等。2、食疗方例:①桃仁酒:胡桃仁浸米酒饮用。作用补肾气,强腰膝,固牙齿,乌须发,益颜色。②芝麻粥:黑芝麻研末,加入粳米煮粥。作用补肝肾,益精血,明耳目,乌须发。3、饮食宜忌:①宜食血肉有情之品,以增强补益养生作用。②忌滑利类食物,以免耗损肾精肾气。(三)老年保健食物1、有益老年健康的植物类食物如黑大豆、胡麻仁、枸杞子、茯苓、大枣、胡桃、葡萄、莲子、茨实、淮山、刺五加、龙眼、桑椹子等。2、有利老年健康的动物类食物如蜂蜜、花粉、胎盘、人乳、酸牛奶、蚂蚁、牡蛎等。六、四季食疗(一)春季饮食养生1、常用食物:①清补养肝食物:芹菜、荠菜、菠菜、枸杞叶、海带、鸡蛋、瘦猪肉、淮山等。②通利肠胃的食物:萝卜、海蜇、菠菜、黄瓜、香焦等。2、食疗方例:韭菜炒猪肝。芹菜炒肉。3、饮食宜忌:①饮食应清淡为宜,以顾护肠胃。②少吃过于辛温燥辣之品,以免助热动火。③不宜肥甘厚味,以免阻滞肠胃。(二)夏季饮食养生1、常用食物:①清热解暑食物:银花、菊花、绿豆、赤小豆、苦瓜、紫菜、西瓜等。②益气生津食物:淮山、茯苓、西瓜、番茄、苹果、葡萄、菠萝、鸭肉等。③清暑利湿食物:薏苡仁、赤小豆、茯苓、冬瓜等。2、食疗方例:①绿豆汤。②天生白虎汤。3、饮食宜忌:①宜酸甘食物,以开胃生津。②宜多饮清凉饮料,以清热生津。③不宜过食生冷,防损伤脾阳。④不宜肥甘厚味,以免损伤脾胃。⑤不宜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动火。(三)秋季饮食养生1、常用食物:梨、银耳、百合、山药、瘦猪肉、鸭肉、牛乳、花生、苹果、柿饼、蜂蜜等。2、食疗方例:①冰糖炖银耳。②猪肺粥。3、饮食宜忌:①宜甘寒滋润,以利生津润肺。②不宜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助热伤津。(四)冬季饮食养生1、常用食物:狗肉、羊肉、鹿肉、鸡肉、牛肉、虾、海参、人参、冬虫草、山药、胡桃肉。2、食疗方例:①狗肉煲。②羊肉汤。3、饮食宜忌:①宜食血肉有情之品,以增强补益强壮的作用。②宜适量饮酒,如人参酒、十全大补酒等,以温补肾阳。③不宜生冷寒性食物,以免损伤肾阳。七、食物的性味、功能及其主治(一)谷物1、大麦(入药麦芽)性味:甘、平。功效:消食健胃、回乳。应用:①治食物积滞不消化所致的脘闷腹胀、泄泻等②用于小儿乳食消化不良之吐乳。使用注意:授乳期不宜用。2、糯米性味:甘温。功效:补益脾胃,益肺气。应用:①用于气虚自汗,体倦乏力。可用本品与小麦同炒、研末,米汤送服。②产后或病后体弱,用糯米酒、鸡肉、红枣各适量食用,有补益作用。3、粳米性味:甘平。功能:①补中健脾。②除烦止渴。应用:①陈仓米炒焦烧成灰冲水加姜,用于止泻效尤。②治病宜作粥食。(二)豆类1、绿豆性味:甘、寒。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应用:①用于热病或暑热烦渴。②用于食物、药物或农药中毒,可配甘草同煎。③解酒,有保肝作用。2、赤小豆性味:甘、平。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应用:①为滋养性利水消肿药,适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②用于痈肿疮毒,以本品研末,用醋调涂患处。3、黄豆性味:甘、平。功效: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应用:①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消瘦萎黄。可用本品磨浆,煮沸服。②用于误食毒物,可与甘草煎服。③用于痈肿,生豆浸捣,捣烂如泥,外涂患处。4、黑豆性味:甘、平。功效:补肾健脾,利水消肿。应用:①用于脾虚水肿、脚气,或湿痹。前者加薏苡仁、茯苓;后者加苡仁、木瓜煎汤服。②豆衣可补肾阴养血作用。(三)果品1、苹果性味:酸、甘、平。功效:健脾益胃,生津润燥,清热除烦。应用:①用于烦热口渴,饮酒过度。生食或熬膏服。②用于脾阴不足,消化不良,少食腹泻。可用本品绞汁服。2、梨子性味:甘、寒、微酸。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润肺止咳。应用:①用于热病伤津,为滋养食疗佳品。②用于阴虚肺燥之咳嗽,放入川贝蒸食。3、西瓜性味:甘、寒。功效:清热解暑,生津利尿。应用:①清热解暑,西瓜生食,最善清解暑热,为食疗佳品。②用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生食或配生地、淡汁叶煎汤服。4、甜橙性味:甘、凉。功效:清热生津,理气化痰。应用:用于胃阴不足,口渴心烦,或饮酒过度。可生食或绞汁饮。5、柚子性味:甘、酸、寒。功效:消食和胃,理气化痰止咳。应用:①用于胃阴不足,心烦口渴,饮酒过多,生食即可。②用于痰气咳嗽,将本品切成块,去核,酒浸一宿,煮烂,以蜂蜜拌匀,时时含咽。6、柿子性味:甘、寒、涩。功效:生柿——清热解酒毒;柿霜——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止咳;柿蒂——治呃逆。应用:①用于燥热咳嗽,以本品生食。②用于治热病烦渴,或饮酒过多,可食用红熟的柿子。(四)肉类1、鸡肉性味:甘、温。功效:补益五脏,补虚温中。应用:①用于虚损消瘦,可配黄芪以大补气血。②用于气血不足,产后乳汁缺乏,可与当归、大枣共煮食。③用于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耳鸣,用雄鸡,以米酒和水各半,煮熟食。2、猪肉性味:甘、平。功效:滋阴润燥,补血。应用:①用于阴虚肺燥,可配北沙参、百合、杏仁,煮熟,食肉,饮汤。②用于气血不足,可与黄芪、当归、杞子同煮,饮汤食肉。③用于血少津枯之便秘。可用本品煮汤频服。3、燕窝性味:甘、平。功效:益气补中,养阴润燥。应用:①用于虚损,为高级滋补品。②用于阴虚肺燥,可配银耳,炖熟服。4、狗肉性味:甘、咸、温。功效: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应用:①用于脾胃虚寒。可与小茴香、桂皮、陈皮、生姜配伍,煮熟食用。②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尿、小便频数。配黑豆,煮熟食。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5、羊肉性味:甘温。功效:温中暖肾,益气补脾。应用:①用于脾胃虚寒,腹中冷痛,肢冷不温,本品加粳米煮粥食。②肾虚腰膝、阳萎、夜尿多,本品煮熟,加大蒜,生姜等调味食。注意:感冒及素体有热者不宜。(五)鱼类1、鲤鱼性味:甘平。功效:利水消肿,通乳。应用:①脾虚水肿,配赤小豆120克,陈皮6②产后乳汁不足。配木瓜煎汤服食。2、墨鱼性味:咸、微温。功效:补肝肾、滋阴养血、涩精、制酸。应用:①用于肝肾不足,或血虚所致的闭经,配当归、桃仁煎汤服食。②收敛固涩,用于遗精、白带。③制酸,用于溃疡病。乌贼骨研粉内服或外用均可。3、泥鳅性味:甘平。功效:补中益气,祛风利湿。应用:①用于脾虚气弱、消瘦乏力。配党参、淮山、大枣煎汤服。②用于肾虚阳萎。用泥鳅250克4、海参性味:甘、微咸。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应用:①用于精血虚亏,与瘦肉煮汤,加盐、姜等调味服食。②用于肾虚阳萎,与羊肉煮汤,加盐、姜等调味服食。(六)蔬菜类1、菠菜性味:甘、凉。功效:利肠通便,生津止渴,养肝明目。应用:①用于消渴多饮。用菠菜根、鸡内金等份为末,米汤送服。②肝阴虚,目昏眼花。与猪肝煮汤食。2、芹菜性味:甘、微苦、凉。功效:清热平肝,利小便。应用:①治肝阳上亢。作凉菜食或绞汁服。②治疗热淋,小便不利。用本品去叶绞汁服。3、葱性味:辛、温。功效:发汗解表,通阳散寒。应用:①用于风寒感冒。可配淡豆豉,煎汤服。②用于阴寒内盛,腹痛腹泻。可配干姜、附子。4、蒜性味:辛、甘、温。功效:温中健胃,消食,解毒,杀虫。应用:①腹冷痛,食滞。用醋浸透食。②饮食不节,呕吐腹泻。可生食。5、苦瓜性味:苦、寒。功效:清热解暑明目。应用:①治疗肝热目赤或疼痛。可配杭菊花、桑叶等,煎汤服。②用于治疗热病或暑热烦渴。可单用炒食或煎汤服。(七)调料类1、饴糖性味:甘、温。功效: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应用:①用于脾胃虚弱。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煎服。②用于肺虚干咳。配萝卜绞汁服。③用于乌头、附子等药过量引起的中毒。单用本品煎服。2、醋性味:酸、甘、平。功效:消食开胃,散瘀止血,解毒。应用:①用于油腻食积,饮食减少。单服清稀的醋。②用于吐血、便血或衄血。可单服本品。3、盐性味:咸、平。功效:调味和中,益肾润燥。应用:①大汗或吐泻后,配白糖,以沸水化服。②肾虚,送服补肾药。③阴虚火旺,大便燥结,空腹时服淡盐开水。4、酒性味:辛、甘、温。功效:活血通脉,温中祛寒,宣导药势。应用:①可作调味用,有去腥,增加香味的功效。②用于痹证,用本品浸泡威灵仙、木瓜、蛇肉等药,可助药力。5、生姜性味:辛、微温。功效:温中止呕,发汗解表。应用:①用于脾胃虚寒,配桔皮、红糖煎汤服。②用于感冒风寒,配苏叶煎汤服。八、常用食疗方选(一)粥食类1、苡米粥组成:苡米50克制作与用法:苡米煮粥,调白糖适量。功效:健脾祛湿。应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水肿等。2、猪心粥组成:猪心一副,粳米、白萝卜各100克制作与用法:将猪心洗净,切块。白萝卜切块。猪油下锅,加入猪心,萝卜炒散,加精盐、粳米、清水,煮成粥,可随餐服。功能:定惊补心。应用:心气虚弱,惊悸,自汗不眠等症。3、猪肝粥组成:猪肝、粳米各100克,绿豆50制作与用法:绿豆、粳米加入清水,煮成粥,入猪肝、精盐、麻油稍煮即成。功效:补肝明目,抗癌。应用:肝热目赤等。4、猪肾粥组成:猪肾二枚切细,粳米50克制作与用法:猪肾与米共煮成粥,入葱、姜,作早餐食用。功效:补肾壮腰。应用:用于老人肾虚腰酸腰痛等症。5、百合粥组成:鲜百合50克,粳米50制作与用法:先煮米成粥,放入百合煮熟,食时放糖。功效:补肺益脾,定喘止咳。应用:用于肺燥干咳。(二)羹汤类1、滋补健身,延年益寿——当归羊肉羹组成:当归50克,羊肉500制作与用法:将羊肉切块,加适量的酒、葱、盐、生姜及当归,用文火焖煮至羊肉烂熟,去药渣即成。功效:温阳补血,益肾调经。应用:用于肾阳虚亏、精血不足、畏寒腰酸、月经不调等症。2、病后体虚——虫草炖鸭汤组成:冬虫草15克,老鸭1制作与用法:入冬虫草于鸭腹内,加酒、葱、姜、盐等调料,加水炖煮,熟后食用。功效:益气填精,滋阴补血,健脾补肺。应用:用于病后或手术后体质虚弱、消瘦乏力等症。(三)饮汁、膏类1、五汁饮组成:梨汁30克、藕汁20克、荠汁20克、麦冬汁10制作与用法:将五汁和匀,凉服。不拘时。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应用:凡高热伤津而口渴可饮用。2、琼玉膏组成:地黄、人参、茯苓、蜂蜜。制作与用法:将地黄、人参、茯苓煎煮,加蜂蜜,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顿饮。功效:补肾健脾,养阴益气。应用:用于脾肾两虚,气阴双亏。(四)酒类1、风湿痹痛——五加皮酒组成:五加皮50克、当归20克、牛膝30克制作与用法:将上药浸白酒1个月即可饮用,每次饮1小杯,早晚各一次。功效:祛风除湿,壮筋骨。应用:用于风寒湿痹痛。2、跌打损伤——三七酒组成:三七、海桐皮、苡仁、生地、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15克,白酒2000ml制作与用法:将上药浸酒一周,即可饮用。每日1—2次,每次15ml。功效:活血止痛,祛瘀通络。应用: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3、滋补强壮——宫廷补酒组成:红参、仙茅、韭采子、丹参、枸杞子、蛇床子各50克,鹿茸25制作与用法:将上药加入适量白酒内浸泡即成。每日1—2次,每次10ml。功效:补肾壮阳,益气填精,延年益寿。应用:适用于畏寒肢冷、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萎早泄等症。4、肾虚腰痛——鹿茸酒组成:鹿茸5克,山药50克,白酒500制作与用法:将鹿茸、山药浸泡在酒中,封固七天后饮用,每次一小杯。功效:补肾壮阳。应用:适用于肾虚腰酸,阳萎不育,夜尿频多等症。注意:药性偏热,故阴虚有热者不宜饮用。【复习思考题】⒈中医食疗有何作用?⒉为什么说《内经》为中医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⒊中医保健食疗学有何特点?⒋常用食物的性味、功能及主治怎样?⒌食疗方鲤鱼赤小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虫草炖鸭汤、五汁饮、琼玉膏、五加皮酒等的组成、功效是什么?第三章疾病预防与康复肥胖症的防治肥胖是人体内脂肪的贮存量超过正常人的一般平均量,其标志是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目的要求】1、掌握肥胖症的概念及其防治方法。2、熟悉饮食在控制体重及防治肥胖症的意义。3、了解体重的计算方法及肥胖症的诊断要点。一、病因病机本病与遗传、饮食、运动、性别与职业、年龄、精神因素、代谢因素、内分泌因素等有关。二、诊断与并发症(一)诊断要点1、体重实测超标分度:超重:超过标准体重10—19%者。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30%者。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50%者。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者。2、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肢重、畏热、多汗,稍活动就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弦或滑。(二)并发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三、预防、治疗与调护(一)预防1、控制饮食①少食:“已饥方食,未饱先止。”②清淡:少吃或不吃肥肉之类含脂肪高的食物,还应限制摄糖量。2、加强锻炼:运动可以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产生减肥效果。(二)治疗1、验方①荷叶:煎水代茶饮,有清热利水的作用。②茶叶:解油腻助消化。2、食疗:①冬瓜粥:用鲜连皮冬瓜100g,粳米100g。有化浊利湿,清热止渴的作用。②荷叶粥:鲜荷叶1张,粳米50g,有健脾化湿的作用。3、针灸治疗:梁丘为减肥经验要穴。4、西医治疗:①使用食欲抑制剂,如苯丙胺等。②使用泻药,如硫酸镁等。③手术去除脂肪,适用于肥胖致畸,如巨腹、巨乳等。(三)调护1、注意饮食宜忌:①食物中要少盐。②不吃含糖高的零食、甜食。③晚餐不要吃得太饱。④不吃肥腻食品。⑤不暴饮暴食。2、老人肥胖症多属本虚标实,治疗上宜攻补兼施,而不宜用消导泻下药。3、预后:肥胖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影响寿命。【复习思考题】1、肥胖症的标志是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20%,常用来计算体重的公式有哪些?2、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最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方法是什么?癌症的三级预防癌症即恶性肿瘤,是三大杀手之一,死亡原因排在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张景岳说:“古人的预防之道,由于治于未形,所以用力少而成功多,言明未病先防,是防止疾病发生,最积极而有效的措施。”癌症预防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通过三级预防措施来实现。【目的要求】1、掌握癌症三级预防的概念及其措施。2、熟悉饮食致癌与防癌的辨证关系。3、了解癌前期病变及早期发现癌症的方法。一级预防:减少或消除致癌因素,或阻断致癌环节,减少癌症的发生。1、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1)不要吸烟: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2)不吃发霉的食物。(3)少吃烟薰火烤或油炸食品。(4)少吃盐腌食品。(5)不要酗酒。(6)少吃含有添加剂、色素等的食品。(7)不要过热饮食。(8)摒弃恶习,如吸毒、性乱等。2、提倡科学的膳食结构(1)合理的饮食营养①膳食中的结构要合符健康的比例。②增食蔬菜水果。③常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