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护理心理学(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护理心理学(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护理心理学(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护理心理学(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心理学1第一章绪论.pptx2第二章心理过程.pptx3第三章人格.pptx4第四章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pptx5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理危机.pptx6第六章患者心理.pptx7第七章护士职业心理.pptx8第八章心理评估与心理治疗.pptx9第九章心身疾病与心理护理.pptx全套PPT课件绪论第一章3学习目标1、掌握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的概念。2、掌握心理实质、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熟悉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研究方法、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4、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着重研究知、情、意三个彼此联系的心理过程和决定心理过程特色的人格心理差异。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概念(一)心理现象二、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个性)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个性)人格稳定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01人的脑干网状结构是维持大脑觉醒状态的必要条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由大脑皮层完成,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行动进行调控。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但脑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心理活动,只有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人的心理活动。所谓客观现实是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一切事物,它包括自然现实、社会现实和主体的自身状态。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0203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但大脑和客观现实都不能直接产生心理活动。心理的产生,还必须依靠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低级发展到高级。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二、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这种反应离不开自然环境,更离不开社会环境。重点提示第二节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护理心理学的概念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此定义中所指的“个体”,包括护理对象和护士。护理心理学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必须同时掌握护理对象、护士两类个体的心理活动规律。表述“护理情境”为“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指护理情境并不局限于医院。此外,广义的“护理情境”,还包括所有影响护理对象、护士心理活动规律的社会条件。(一)护理心理学是交叉的边缘学科二、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护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和护理学之间的交叉边缘学科。护理心理学既需用心理学的理论阐明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其心理活动的规律;还需广泛吸收医学、护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二)护理心理学是新兴的独立学科二、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护理心理学,已从心理学和护理学的孕育中脱胎而出,成为具有独特观点及体系的新兴独立学科。任何新兴独立学科的诞生,都有促其产生的内外动因。护理心理学的主要外在动因是:人类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护理体制变革等,临床护理中的诸多问题,必须协同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来解决。护理心理学独立的内在动因是通过整体护理临床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在护理领域中积累丰硕成果,从而促使护理心理学应用研究有序地走向成熟。(三)医学心理学对护理心理学的深刻影响二、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何一门新兴学科都有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渊源。半个多世纪以来,医学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对护理心理学的形成与建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引导和技术支撑作用。如最初临床心理护理的思路,多源于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临床护士普遍采用的“解释、安慰、鼓励、暗示”等,正是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技术。(一)护理对象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患者2亚健康状态的人3健康的人(二)护士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护士的心理之所以成为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因为患者的心身健康与护士的心身健康息息相关,在临床上,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患者,都可能引起患者复杂的心理反应,甚至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研究护士的心理特征的培养,良好职业素质的塑造和养成,如何维护和促进护士的心身健康等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护理对象(患者、亚健康状态的人、健康的人)及护士本身。重点提示完善理论体系,探索应用模式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研究各类疾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和应用心理评估的工具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1234四、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56第三节护理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起源于古代一、护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护理心理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人类社会之初,那时就植入了护理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历史根基。早在3000多年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献——古印度《吠陀经》即有身心辩证关系的思想萌芽。随后据此编写、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阁逻迦集》明确提出“护士必须心灵手巧,有纯洁心身”;“护士应该注意患者的需要,给患者以关心”;护士应具有“良好的行为,忠于职务,仁慈和善,对患者有感情”等,无一不体现古代学者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密切关注。希波克拉底创建的“体液学说”,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多种类型,他认为医治疾病应考虑患者个性特征等因素。这些主张对护理工作应根据患者个性特征、因人而异的做法产生很大影响。(二)形成于近代一、护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护理心理学形成于近代,可限定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间,即从南丁格尔创立第一所新型护士学校到建立并推行责任制护理前的这段时期。南丁格尔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同时她还提出,护士必须“区分护理患者与护理疾病之间的差别,着眼于整体的人”,护士应该是品格高尚的人;作为专门学科的人才,应是人类健康的使者;护士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等。近代护理心理学在南丁格尔的引导下,开始从数千年来自发、朴素、粗浅的原始阶段,逐渐步入比较自觉、理智、精细的准科学阶段。继南丁格尔之后,随着护理学科的内涵不断扩展,护理学领域由护士单边技术操作的“独唱”状况,步入护患双边互动、相得益彰的“合唱”境界,护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丰富起来。(三)发展于现代一、护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刻影响下,50多年来护理心理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护理程序”的概念,带动了护理专业的革命性发展。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性目标,再次强调了“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观点。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概念更新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其“反应”指发生在整体的人身上、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同时还提出护理的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一)学科建设趋于成熟二、护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护理学会先后成立了相应的学术组织,如“护理心理学科委员会”“心理护理研究会”“临床心理护理学组”等。开展护理心理学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护理心理学讲座”“临床心理护理学习班”等,在护士中普及心理学知识,推进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实践,引导护士开展护理心理学研究。1995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护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护理心理学》,将护理心理学归为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96年经有关专家学者讨论正式将护理心理学命名为《护理心理学》,并将它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由此护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心理学在进一步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构建独特的理论体系,实践应用模式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二)学科教育蓬勃发展二、护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护理心理学已作为护理教育的必修课,先后在本科、大专、中专等专业教育中全面展开,且已从普及知识性讲座过渡到系统的专业必修课。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本科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心理学课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教学要求不断明确,教学时数不断增多,教材质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护理心理学教学对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职业心理素质、增强护士的职业技能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二、护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护理心理学》命名的教材和专著已有20多个版本,各院校自编教材更是多种多样,为护理心理学的普及性专业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尽管护理心理学有了可喜进展,但从其学科内涵看,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专业理论体系,亦缺少科学化应用模式和独具专业特色的研究成果。护理心理学无论是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都还处于学科创建的初级阶段,学科的成熟和发展有待同道的共同努力。1995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护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96年《护理心理学》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由此护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95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护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96年《护理心理学》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由此护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重点提示第四节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一)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一、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从20世纪30年代起,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患病总是由于“心”“身”两方面相互作用对机体产生影响。同各种致病的物质因素一样,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基于这种认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被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健康观念的更新,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建立。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倡导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的核心,因此要求护理工作者由“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化成“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观念上来。在护理过程中,既要实施有效的生理护理,又要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保证患者始终处于有利于治疗与疾病康复的最适宜状态。因此,从业人员只有全面掌握护理学与护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才能主动适应现代护理模式。(二)患者能得到全身心护理的需要一、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人是有身心两方面功能的活的完整系统,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的,从事创造性劳动并身处复杂社会生活之中,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大量临床事实表明,当人患病以后,这种复杂心理活动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直接影响疾病的疗效。加之人类疾病谱的变化,精神疾患及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心身疾病日益增多。要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仅凭单一的护理知识与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以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状态对疾病演变过程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认识心理状态对疾病演变过程的影响,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消除患者的不良刺激因素,为患者营造有利于治疗与康复的心理环境。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良好的生理机能,促成其心身互动的良性循环。(三)护士具备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一、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护理工作中,面对患者千姿百态的心理表现以及复杂烦琐的护理需求,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稳定而宁静的心境、谦和而文静的风度与气质、敏锐的感知观察力、准确快速的记忆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情绪感染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然而,护士也是生物的人、社会的人,有其性格特征,同样受其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的影响,同样因工作环境、家庭、社会信息的刺激而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及情绪反应。若处置不当,一定程度上会对护理工作及其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护士必须有意识地调节和改变自我,不断注重培养和优化自己的职业心理素质。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刻苦磨炼,强化训练,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技术精湛、心理素质优良、知识结构完善的护理工作者。(一)观察法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间存在什么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于护理领域则指护士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言语等外显行为,并如实记录,然后综合分析,判断患者心理活动的变化与规律。观察法是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最常用方法,根据观察的情境不同、时间长短、内容差异又可作如下区分。1按观察情境分2按观察时间长短分3按观察内容差异分(二)实验法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情境下,研究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系统地改变,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所受到的影响,以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掌握知果溯因、知因推果等科学规律的方法。对护理心理学研究,指在人为条件下,以诱发患者某一心理现象的发生与改变所进行的一种特殊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3种。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3模拟实验法(三)调查法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一般分为问卷法和访问法两种方法。广义指通过晤谈、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的研究方法;狭义指研究者以所需研究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一些题目,一般采用选择题和是非题,让被调查者根据其意愿表达态度或意见。1问卷法2访问法(四)测验法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测验法也称心理测验法,指以心理测验作为个体心理反应、行为特征等变量的定量评估手段,据其测验结果揭示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心理测验量表按不同研究目的而设置,采用文字、符号、图像等多种形式呈现,如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几乎囊括上述各种形式,而大多数测验量表则以文字形式呈现。目前心理测验量表主要有智力测验量表、特殊能力测验量表、人格测验量表及诊断测验量表4大类。护理心理学研究使用最多的是人格测验量表,既可用于护士,也可用于患者;诊断测验量表主要用于患者。(五)个案研究法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指以个人或团体(一个家庭或一个工作群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属于综合性研究方法,必须积累足够的个案资料。进行个案研究时,采用多种方法并用,才能收集到各种有价值、较全面的研究资料。如个案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等资料,常采用访问法或调查法;个案心理特征的资料,多采用测验法获得资料;个案行为特征的资料,一般通过观察法来搜集。根据研究问题的取向广泛搜集资料,运用专业知识对个案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最后获得研究的结论。护理心理学研究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重点提示谢谢聆听!护理心理学心理过程第二章学习目标1、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的概念。2、掌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掌握知觉的特征、记忆的过程和注意及意志的品质。4、熟悉情绪情感对健康的影响及健康情绪的判断标准。第一节认知过程(一)感觉的概念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就在我们的头脑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如我们感受到一定的温度,闻到某种气味,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等。同时,感觉也反映机体内部的刺激,我们感觉到身体的姿势和运动,感受到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如舒适、疼痛等。不论对外部还是对内部刺激的反映,感觉都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是脑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种类一、感觉1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包括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三)感受性及其测定一、感觉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过弱的刺激如落在皮肤上的尘埃通常觉察不到,只有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觉察。那种刚刚能够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的基础上,并不是刺激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人们觉察。要引起一个感觉变化,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数量。能觉察出两种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阈限或最小觉差(JND)。对两种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称差别感受性,但差别阈限是相对的。(四)感觉的特征一、感觉1感觉的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的发展与补偿4联觉5感觉后像(一)知觉的概念二、知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和知觉这两个概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都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不同点在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通过某一感觉器官获取事物单个属性信息的过程;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往往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在头脑中把多种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整体映像的过程。(二)知觉的种类二、知觉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指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指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指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反映。(三)知觉的特征二、知觉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一)记忆的概念三、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等,在一定条件下以再认或回忆的形式反映出来,就是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种类三、记忆记忆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按记忆内容,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2按记忆时间,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记忆的过程三、记忆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1识记2保持3再现(四)遗忘及其规律三、记忆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研究了遗忘的规律,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时间规律。遗忘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如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思维的概念四、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种特性。(二)思维的种类四、思维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三)思维的基本过程四、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具体可分为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四)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四、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五)思维的品质四、思维思维品质虽是人们共有的心理特征,但不同的人之间有很大差异。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阔性 2深刻性3敏捷性 4逻辑性5独立性 6灵活性(六)创新思维的培养四、思维创新思维指打破常规、有创造精神的思维。创新思维在科学发明、社会改革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解决那些无固定方法和现成答案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思维的形成,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和锻炼:①突破定势;②培养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③学会合作;④放松,形成良好的心态。(一)想象的概念五、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表象是感知过的客观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人脑中的想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记忆表象,而且能够在原有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这种新形象可以是没有感知过的,也可以是世界上还不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例如,中国龙是由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鹿的角组合而成的,龙现实中不存在,而蛇、鱼、鹰、鹿客观存在,是表象。(二)想象的种类五、想象根据想象产生时有无预定目的,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类。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指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是一种自发、简单、缺乏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现象。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六、注意(一)(二)(三)(四)注意的特征1.指向性2.集中性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种类根据有无目的性,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不同年龄的人,注意的稳定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人,注意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5~7岁的儿童,每次注意持续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注意持续的时间为20分钟;10~12岁的少年注意持续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注意持续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知识链接第二节情绪与情感过程(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一、概述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主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代表着感性反映的过程,人和动物都有。情感一般指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发展起来的特殊心理现象,因此,多与社会文化、个体的社会需求的满足相联系。它是内在的、稳定的、意识性的,往往无明显表情和行为冲动伴随,故称高级社会性情感,只适用于人类。(二)情绪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一、概述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1从性质上看,有肯定的情绪情感和否定的情绪情感2从强度上看,各类情绪、情感的强弱不一样3在紧张度上,情绪有紧张和轻松之别(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一、概述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表现在:①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情境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态度的反映,因而情感是人格结构或道德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②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比较稳定。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情绪和情感不可分割。二、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一)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的重要线索;面部表情是情绪在面部肌肉上的表现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身段表情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表现(二)(三)言语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信息的手段。语调表情是情绪在语言的音调、速度和节奏等方面的表现三、情绪情感的分类(一)人类的情绪种类繁多,非常复杂,而基本情绪主要有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基本情绪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的影响下,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的状态。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情绪状态(二)(三)人和高等动物都有情绪,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人的情绪具有社会制约性,只有人才具有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体验。社会性情感(一)情绪情感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四、情绪与护理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直接关系到心身健康,而所有心理活动又都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因而情绪成为心身联系的一种纽带。情绪与人的健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的阐述,中医“内伤七情”学说把情绪因素列为疾病的内因。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更以大量证据证明了情绪因素的致病作用,从而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二)健康情绪的判断标准四、情绪与护理由于人类社会化的影响,人们知道该怎样来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往往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准则以及传统的习俗来规范自己情绪的表达方式。一般认为,符合这个准则的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健康情绪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诱因明确2反应适度3情绪的稳定性和灵活性4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三)自我调控情绪的几种方法四、情绪与护理1转移注意力2倾诉3降低自己的过高需要4改变认知5语言暗示6恰当幽默1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快乐、愤怒、恐惧、悲哀是人类的基本情绪。3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应激;积极的情绪有益于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健康。4判断健康情绪的标准有:诱因明确、反应适度、情绪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重点提示第三节意志过程一、概述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凡是基于某种愿望或需要,确定一个奋斗目标,通过自我调节生理、心理活动,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一)(二)(三)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根据实践的目的去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组成复杂的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的目的。以克服困难为核心目的的确立与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战胜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意志行动的过程。以有目的为前提意志行动的目的性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三、意志的基本品质及培养(一)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品质在人的人格中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人奋发前进的内部动力。在意志品质上,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坚忍性、果断性、自制力四个方面。意志品质(二)1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2理想与具体实际工作相结合3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4培养健全的体魄5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意志品质的培养谢谢聆听!护理心理学人格第三章学习目标1掌握人格、需要、动机、能力、气质的概念。2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四种气质类型的心理和行为特点。3熟悉动机冲突及性格的类型。4了解自我意识。第一节概述一、人格的含义人格一词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指演员戴的面具及扮演的角色。面具随人物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就如同我国京剧中的脸谱一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译为人格。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的种种表现,即遵循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部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格概念作了不同的阐述,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定倾向性”指趋向和选择,即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个体经常表现出的某种选择和趋向,如个体要求什么,喜爱什么,憧憬什么或回避什么等。人格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人格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其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倾向性(二)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其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即处理事物的水平、方式和方向。人格心理特征二、人格的结构三、人格的特征(一)(二)(三)(四)独特性不同的遗传因素、不同的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每一个人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特有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所谓稳定是相对的,而塑造则是绝对的。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人格的内在统一性。其次,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和其他人格特征的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可以理解为体现在个人身上的社会化程度和角色行为特征。四、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一)(四)影响因素(三)(二)生物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生物遗传因素人在实践活动中,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在起积极的作用。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的自我调节才能起作用。自我教育个人从事的实践活动,是制约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一大要素。实践活动环境是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环境等。环境因素1、人格的概念: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人格具有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生物性与社会性等特征。3、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等。重点提示第二节人格倾向性一、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动物的需要和人的需要有本质的区别1234(一)需要的概念1①自然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或生理需要。②社会需要并非与生俱来,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如对社会交往、劳动生产、文化学习、成就和爱以及道德规范的需要等,都是社会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2①物质需要是指以占有物质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的需要,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等。②精神需要指占有社会精神产品,如欣赏文艺作品、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电影等以获得需要的满足。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一、需要(二)需要的种类一、需要1生理需要主要是指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安全需要23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与爱的需要。二者基本满足后,社会需要就成为强烈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三)需要的理论一、需要4一方面指需要别人的尊重、赞许和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认可,需要威望与名誉;另一方面指需要有成就、有实力、有价值感,对环境有施加影响的能力。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的需要5(三)需要的理论二、动机(一)(二)(三)(四)动机的功能1.始动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调节功能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种类与需要相对应,起源于有机体生理需要的动机称为生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可以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动机冲突常见的动机冲突有三种基本形式。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三、兴趣1兴趣是个体对一定事物所特有的稳定而积极的态度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的概念人的兴趣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兴趣的内容、范围、指向、稳定性、效能水平来分类。兴趣的种类23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阔性3兴趣的持久性 4兴趣的效能兴趣的特点第三节人格心理特征(一)能力的概念一、能力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例如,会讲英语,会开车,可以做开胸手术等;二是指尚未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它是通过学习、训练后发展起来的能力。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形成的基础,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的展现。(二)能力的种类一、能力通常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2、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三)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与个别差异一、能力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趋势大致如下:①在12岁以前智力呈直线发展,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发展趋于缓慢;②在20岁左右,人的智力发展达到顶峰,以后保持水平状态直到35岁;③36岁以后智力开始缓慢下降,到60岁以后智力迅速衰退。(三)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与个别差异一、能力2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1)发展水平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人群中表现为常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2)表现早晚的差异:有的人能力发展较早,幼年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称为“早慧”。(3)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的不同成分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由此产生结构上的差异。二、气质(一)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气质的概念气质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气质特性的有机结合。构成气质类型的气质特性有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和内外倾向性等。气质的类型(二)(三)气质是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不仅与人的其他心理现象有密切关系,还在个体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质的意义(一)性格的概念三、性格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关于这一定义解释如下。1性格表现在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中2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3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二)性格的特征三、性格性格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包含着许多特征,这些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方面的性格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过程方面的性格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意志过程方面的性格特征。(三)性格的类型三、性格在心理学中,由于性格的复杂性,使性格类型的划分迄今仍未能达成完全的共识,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1按心理活动的倾向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2按心理过程的特点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3按个体对身心疾病的易罹患性分为A型行为性格、B型行为性格和C型行为性格4按个体的独立程度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1、体液说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2、按个体对身心疾病的易罹患性将性格分为:A型行为性格、B型行为性格和C型行为性格三种。重点提示第四节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担负着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协调任务。二、自我意识的特性(一)(二)(三)自我意识的社会性自我意识是在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群体协作的方式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自我意识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从个体的发展看,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动物只是单纯地适应外界环境,动物没有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而人有高度发达的大脑。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标志着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1自我认知是指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和评价。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的一种态度。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最主要的是自尊,自尊不足就形成自卑。自我体验23自我控制包括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自我控制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自我控制(一)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我四、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通过认识他人而逐渐认识自己的。8个月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了。在一至两周岁时儿童对自我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年龄、性别,开始在不同情况下认识了。近两周岁时,儿童言语中出现了人称代词“我”。人称代词“我”的掌握,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即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二)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四、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价自己,比较容易建立起较正确的自我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社交的、文学的、艺术的、体育的等。如果一个人在几项活动中都取得了成果,就说明这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此,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以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评量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会较客观些。活动结果对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意义,还在于活动结果往往要受到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从而影响一个人在周围人们中的地位。个人在人们当中的地位又必然会影响他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四、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自我观察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自己的一些特性,例如,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脸型(美或丑)、身材(胖或瘦),从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认识到自己的富有程度。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的特性包括社会性、能动性和同一性。重点提示谢谢聆听!护理心理学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第四章学习目标1掌握挫折的概念。2掌握一般心理防御机制。3熟悉影响挫折的因素。4了解几种常见的挫折理论。第一节挫折概述一、挫折的概念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驱动下,从事某种目的性活动过程中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紧张、失望或痛苦的情绪体验。挫折的内涵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挫折的概念(一)挫折情境是指人们在从事目的性的活动过程中,那些使动机无法实现的障碍或干扰实际呈现的情境状态或情境条件,如学习落后、考试失败、亲人去世、受到打击、工作不如意等,都是造成挫折的情境,是导致挫折体验的重要条件。挫折情境是导致挫折体验产生的事件或情境。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是指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识、知觉和评价。挫折认知包括对实际遭遇的挫折情境的认知和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挫折情境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不尽相同,个体的认知结构、性格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判断。挫折认知(二)(三)挫折反应是指主体在挫折情境下产生的焦虑、愤怒、烦恼等负性情绪交织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者相互作用导致主体出现挫折感。挫折反应二、几种挫折理论挫折——攻击理论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挫折不是攻击行为根源的理论1234第二节影响挫折的因素一、客观因素(一)(二)(三)(四)社会环境因素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期,生活方式、价值评价体系、教育导向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自然因素指一切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客观因素,如地震、台风、海啸、酷热、酷寒、急性疾病流行等。家庭因素家庭情况也会对中职学生的心理产生一些影响。学业因素学生学业状况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一些影响。学习成绩、排名、专业能力对学生在校期间和就业都会产生影响。(一)个体生理原因二、主观因素生理因素是指一些先天的因素,包括身高、体格、容貌、健康状况、生理系统等。这些因素往往会与学生的理想发生一些冲突,比如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其貌不扬、口才不佳的学生可能较难在与他人交往中做到潇洒自如、游刃有余;一些先天性疾病可能会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些偏见,导致交往困难,影响正常交友。这些生理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挫折感。(二)自我认知偏差二、主观因素中职学生自幼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生活经验缺乏,往往对自我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遭遇失败时,对自我评价可能偏低,产生失败感和焦虑感;而取得一定成功后,自我评价偏高,沾沾自喜,自我膨胀。例如,一位学生刚入学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拿奖学金,在学生团体中担任职务,发展个人才华。然而,由于没掌握学习方法和学生评价体系的变革,盲目给自己定过高目标,导致一年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打击,体验挫折的痛苦。有一些学生在遭受一些打击后,就表现出消极被动,认为一切没了意义,畏缩不前,从此自暴自弃。(三)人际交往状况二、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后就会产生一些成长性的需要。中职学生处于学校环境,有强烈的归属感,对朋友、交往有热切的期望,以满足归属需要。由于交往经验和技巧的不足,沟通不够畅通,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现象经常发生,易产生挫折体验。不少学生感觉不知如何跟同学、老师处理关系,由此不少学生产生“这里的交往跟以前不一样”“没有知心朋友,孤独”的感觉。另外,有一些学生由于对问题的看法跟别人不一样,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久而久之易产生自闭、退缩,往往在集体生活中不合群,受到周围人排斥,产生挫折感。(四)动机冲突二、主观因素动机冲突也是引起中职学生产生挫折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同一时期会存在多个动机,有主动机和属动机之分。如果这些同时存在的动机不能同时满足,且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的心理现象。社会转型期对学生的要求以及进入职业学校后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选择冲突。当两个或多个动机同时存在,难以取舍时,就会形成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常常使学生感到左右为难,内心极易产生激烈的冲突和焦虑不安的情绪。有些学生为此寝食难安、焦虑、学习效率下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职学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选择度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动机冲突也必然增多。(五)恋爱与性问题二、主观因素中职学生处于向成人过渡的敏感年龄段,该年龄段的个体生理各方面趋于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这个年龄段处于人生的第二叛逆期,极力想脱离家长、学校的管束,寻求独立。处于该年龄段的中职学生有强烈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需要,但是由于还处于心理尚未成熟时期,还受到学校各项制度的约束,性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此引起的挫折对学生的挫折感是很深刻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里的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于爱情遭遇挫折引起的。学生由于性机能趋向成熟、性意识觉醒、性心理发展,学校生活又创造了很多的交友机会,故学生们渴望交友。与恋爱相关的单相思、被动恋爱、失恋等都会增加中职学生的心理挫折感,也有学生由于性压抑、性幻想、性自慰而产生心理挫折。第三节心理防御机制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采取一些方式来解决烦恼,减轻内心痛苦,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这种方式可以是自觉的也有可能是不自觉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为我们自身构筑起的一道心理防护墙或缓冲带。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二、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受挫者个体为了恢复平衡心理,减轻痛苦、烦恼的体验的一些方式。这些方式都有其特征,通过学习这些特征,能使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些防御机制。(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2)防御机制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出现,也可以多个方式同时出现。(一)积极心理防御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积极心理防御的机制是正确面对挫折,承认挫折存在并给予积极应对,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最后战胜挫折。积极地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坚持、补偿、升华。坚持,指个体发现目标难以实现时,个体通过心理潜力激发要求自己做出加倍努力,通过自己积极努力,使目标最终得以实现。补偿,当个体行为受挫时,或因某方面的缺陷而使目标无法实现时,采用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补偿因失败而丧失的自信与自尊。这就是俗语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升华,是指个体的欲望和需要转化到能被社会接受或赞许的目标和对象方面,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方式。(二)消极心理防御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消极心理防御的机制是指遭受挫折后采取一些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非理性行为来应对挫折。消极心理的防御机制包括:退化、逆反、逃避、反向。退化是指个体受到挫折时,表现出与个体年龄、身份不相符合的幼稚行为,或盲目轻信他人、跟从他人。逆反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时,一意孤行,并且对正确的方面盲目地反抗、抵制、排斥。通俗来说就是“你说东我偏往西”。(二)消极心理防御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避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不敢正确面对挫折情境,而是逃避到比较安全的环境中的行为。逃避表现一般有三种:一是逃往另一现实,如学习不好就沉迷游戏;二是逃向幻想,如沉迷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敢面对现实;三是拒绝接受,如拒绝学习。反向是指个体遭遇挫折后,采取与个体动机相反的行为方式。如自卑的同学遭遇挫折时往往表现出高傲自大、不屑一顾。持这种心理的人一般不敢正面表露自己的真实动机,而从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三)中性心理防御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中性心理防御的机制是指个体受到挫折时,采取一些暂时减轻痛苦的行为,以摆脱挫折带来的不良体验,减轻内心的冲突。中性心理防御的机制包括:掩饰、合理化、压抑。掩饰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面上不动声色,把心里的烦恼、焦虑掩藏到内心深处,尽量显示自己的长处,提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以弥补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合理化是指个体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好的理由来解释,但这种解释往往是不真实的、不符合逻辑的,但个体却以此来说服自己,感到心安理得。(三)中性心理防御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是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压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适度的压抑有利于情绪的调整,但长期的压抑会导致更强的挫折和心理不适应感。综上所述,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积极的行为有助于学生适应挫折、化解困境,利于成长;消极的行为只能暂时平衡心理冲突,不能解决问题,有时会使当事人沉浸在一种自欺欺人、脱离现实的环境中,降低适应能力,埋下心理隐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中职学生应该树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增强个体心理耐挫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谢谢聆听!护理心理学心理应激与心理危机第五章学习目标1掌握心理应激、应激源、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的概念。2掌握心理危机与应激相关障碍的干预技术。3熟悉心理应激的过程及心理应激的应对。4熟悉心理危机的分类及常见原因。5了解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及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处理。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应激一词在物理学中被译为压力、应力,原意是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塞里将这个词引入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当前,在医学心理学领域中,一般将心理应激定义为:当个体“觉察”环境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产生过重负担时所表现出的心身紧张性反应状态,其结果是适应或者适应不良。二、心理应激过程(一)输入二、心理应激过程一般将应激源分为以下四类。1躯体性应激源2心理性应激源3社会性应激源4文化性应激源(二)中介二、心理应激过程当个体觉察到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自己又无法应对时,即处在应激情境中,此时机体就会出现生理的和(或)心理的反应,这一过程被称为中介,它包括生理中介和心理中介两方面。(三)反应二、心理应激过程当个体经认知评价而觉察到应激情境的威胁后,就会产生许多心理的和生理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应激反应,主要包括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四)结果二、心理应激过程1适度的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使人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2长期的、超过个体适应能力的应激源会损害个体健康,对人体健康起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躯体方面的损害(2)心理方面的损害(3)社会文化方面的损害三、心理应激的应对(一)根据心理活动中的共同原则,可以将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概括为选择性忽视、选择性重视、改变自己原有的价值系统、改变愿望满足方式、降低期望并消极应对、迁怒。应对护士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以保证当自身处在应激情境时能应付自如,或指导患者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应对各种应激情境。1有效应对的原则2有效应对的主要方法学习有效的应对方式(二)第二节护理工作中的应激问题护理工作的应激既有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变化方面的原因,又有护理工作本身特殊性及护士的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外研究者对护士心理应激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发现以下几方面是引起护士心理应激的常见原因。一、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一)工作性质特殊(二)人际关系复杂(三)个人情感与职业情感的矛盾(四)工作与家庭的矛盾二、应激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01生理方面常见的症状为头痛、血压升高、心慌、胃肠不适、乏力、睡眠障碍、肌肉紧张等。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惫、人际关系不协调、不满、自卑、沟通障碍、抑郁等。心理方面0203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等。行为方面三、护理工作应激的处理医院加强管理,为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护士积极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护士主动争取心理和社会支持1234第三节心理危机的干预01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即出乎人们意料、突然发生的事件,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暴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危机02心理危机标志着个体正在经历生命中的巨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惯常的生活模式,其特征是高度紧张,伴之以焦虑、挫折感和迷茫感。心理危机一、心理危机的干预概述二、心理危机的常见原因三、心理危机的分类(一)成长性危机也称发展性或内源性危机。它是个人在正常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身心发育急剧变化的青少年,对婚姻生活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和处理夫妻角色能力的新婚夫妇,缺乏足够育儿本领的父母面对第一个孩子的诞生,以及习惯于忙碌的退休老人等。成长性危机境遇性危机也称外源性危机、环境性危机或适应性危机。指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是个人遇到无法控制或预测的突发或超常事件时产生的异常反应。与其他种类危机相比较,境遇性危机具有随机性、突发性、震撼性和灾害性等特点。境遇性危机(二)(三)存在性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标、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而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存在性危机(一)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四、心理危机与应激相关障碍1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会经历四个不同阶段。首先是冲击期。其次是防御期。再次是解决期。最后是成长期。(一)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四、心理危机与应激相关障碍2心理危机的结果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这种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一般会有四种结果。第一种是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渡过了危机但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承受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出现一过性的自伤行为。第四种是未能渡过危机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二)心理应激相关障碍的分类、定义及症状表现四、心理危机与应激相关障碍《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简称《CCMD3》)中将应激相关障碍划分为三大类,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其中,急性应激障碍主要是指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急性反应性精神病)。以下对此三类障碍分别做简要介绍。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3适应障碍(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内涵及目的五、心理危机干预1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心理危机干预又称危机介入、危机管理或危机调解,就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而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的技术与过程。2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恐惧、震惊或悲伤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进行调整,并学会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增进心理健康。(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五、心理危机干预(1)迅速明确干预目标,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动员当事人的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当事人自己解决危机。(4)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5)心理危机是心理问题,不是疾病,当事人不是患者。(三)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五、心理危机干预Belkin等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这三种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奠定了基础。(1)平衡模式也称平衡/失衡模式。(2)认知模式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四)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五、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运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1沟通技术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首要条件就是要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否则,干预技术很难执行和贯彻。影响沟通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来说,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项:①态度诚恳,表达能力要强。②避免给予过多的保证,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③避免使用专业性或技术性的难懂的语言。④注意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四)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五、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运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2心理支持技术这类技术的运用旨在尽可能地解决目前的心理危机,使当事人的情绪得以稳定。可以运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要注意支持是指给予情感支持,而不是支持求助者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四)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五、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运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3干预技术干预技术亦称解决问题的技术,一般步骤如下:(1)问题或危机的评估。(2)制订干预计划。(3)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术。(4)危机解决和随访。(四)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五、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运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4心理危机干预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点(1)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24~72小时。(2)干预时态度要平和,语气要稳重,充分调动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3)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尤其是在遭遇重大灾害的时候,心理危机干预和社会工作服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4)干预结束时,要让当事人做出承诺。谢谢聆听!护理心理学患者心理第六章学习目标1、掌握患者角色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患者角色适应、患者需要的一般规律及其内容。2、熟悉患者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3、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患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第一节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一)疾病行为的概念一、患者的疾病行为疾病行为,是指患者显示其病感的行为。“病感”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可由躯体疾病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病感”与“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有人有“病感”,医生却得不出任何关于他患病的诊断;又如,有人“病感”很严重,医生却认定其患病程度轻微;再如,有人已患有较严重疾病却几乎毫无“病感”,如早期癌症患者,常因体征不明显而无“病感”。“病感”虽是促使个体求医的直接原因,但是“病感”并非是患有疾病的标志。“疾病”与“病感”是两个不同概念,“病感”是个体的主观体验。(二)疾病行为的类型一、患者的疾病行为根据个体的主观体验不同,疾病行为通常分为以下三类。1主动疾病行为主动疾病行为指个体无论是否患有疾病,稍有不适即表现出明显“病感”的行为。2被动疾病行为被动疾病行为指个体尚无对所患疾病的“病感”,或对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或出于其他目的不愿显现“病感”的行为。3医源性疾病行为医源性疾病行为指多发生在易受暗示的个体在受到某种暗示后所显现“病感”的行为。(一)患者角色的基本特征二、患者角色1原有社会角色退化2自制能力减弱3求助愿望增强4康复动机强烈5人际合作意愿加强(二)患者角色适应二、患者角色常见的患者角色适应困难表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患者角色强化2患者角色缺如3患者角色隐瞒4患者角色牵强(角色假冒)5患者角色异常(一)主动求医行为是指个体察觉“病感”或经他人提示而认同自己有病时,主动前往就医的行为。这在求医者中占绝大多数。主动求医行为(二)被动求医行为指个体在产生“病感”后,未发生求医动机,在他人催促或强迫下不得已而形成的就医行为。被动求医常见于有“病感”而不愿或不能主动求医者、缺乏自主意识或讳疾忌医者。被动求医行为三、患者求医行为的基本类型(一)疾病认知(二)就医条件四、患者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三)(四)(五)求医经历医疗经费社会支持(六)个体人格第二节患者需要的一般规律一、患者需要的特点分析(一)人的需求,本是复杂的多维结构,时常由多种需要交错并存,且随境而迁。在疾病的特殊状态下,疾病行为、患者角色引发的多种心理活动,促使患者的需要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患者需要的错综复杂性进入患者角色后,个体日常需要的内涵可发生较大改变,一些平时未意识到的需要,突然上升至患者需要的重心,患者可因始料不及产生较强挫折感。患者需要的不可预料性(二)(三)患者需要随其健康动态而不断变化,患者需要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变更。患者需要的不稳定性患者常见的共同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患者需要的主要内容(一)健康需要(二)安全需要(三)爱与归属需要(四)尊重需要(五)信息需要(六)刺激需要第三节患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一、患者心理活动概述患者心理活动,指个体针对患者的特定角色,围绕“疾病”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患者因疾病认知而产生的心理活动,主要取决于其对自身疾病所持态度,重中之重在于患者能否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的疾病认知,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消极的疾病认知,却可能使患者“雪上加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紧张和焦虑可降低有机体抵抗细菌和其他致病因素的能力”。有关调查证实,同为癌症晚期患者,持积极疾病认知者的存活时间长于消极疾病认知者。(一)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认知”严重程度成正比二、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疾病本身的轻重缓急、痛苦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但患者对“病痛程度”的体验,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即患者所认知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一致。(二)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实际严重程度成正比二、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不同个体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显著差异,主要受其个性等心理特质的影响。即使那些平日乐观、开朗且自制力较强的个体得知身患重病后,同样会因疾病的严重后果而产生复杂心理活动或激烈内心冲突,同样会产生恐惧感。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具有正常心理活动的个体,都不会对其可能面临的“死亡威胁”无动于衷。包括个别没有“病感”的患者在内,当他们在家人的敦促或强制下被动就医并得知病情严重后,往往也都不会再拒绝就医,相反会产生一种追悔莫及的自责。患者的心理活动,也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不同年龄阶段而产生的患者心理活动,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三、患者心理活动与年龄的关系(一)患者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与其年龄增长呈先正比后反比趋势(二)患者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与其年龄增长呈先反比后正比趋势(一)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知危险程度成正比四、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治疗方式的关系患者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知危险程度,与个体的医疗知识背景有一定相关性。来自实践的报告表明,对其疾病治疗方式的危险程度估计过高的患者,其中自己是或曾经是医务工作者的占相当一部分。特别在其发生急症或接受有一定风险的治疗时,他们总会过多地联想曾经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最严重的不良预后,因而由疾病治疗方式所致的心理活动强度也特别高。(二)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治疗方式的实际危险程度成正比四、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治疗方式的关系此类问题,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十分突出。如根据医院管理制度及相应法规,无论患者将接受的手术大或小、复杂或简单,术前都必须把手术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向患者及亲属详细交代,并要求患者亲属签字以示认同。但主刀医生在进行术前谈话时,通常都采取同一模式。于是,无论是接受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还是接受心脏换瓣手术的患者,同样都要面对“可能发生麻醉意外而心脏骤停,可能出现术中大出血,可能发生术后感染”等一系列令其难以认同的术前交代。尽管这两类手术风险截然不同的患者,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知危险程度均受到相似“术前交代”的影响,但他们因手术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强度绝不可能等同。谢谢聆听!护理心理学护士职业心理第七章学习目标1掌握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概念。2掌握护士角色人格的要素特质。3熟悉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护士的角色人格的匹配模式。4了解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途径并能开始自觉塑造护士形象。第一节护士角色人格的概述(一)护士角色人格的定义一、护士角色人格的定义及其分析护士角色人格是护理心理学范畴的一个特定概念,是在个性心理学关于“人格”以及社会心理学关于“角色人格”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角色人格,亦称“地位人格”,是指具有某种社会特定地位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成相似角色适应性行为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护士的职业角色化是通过护士个体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如同个体的社会化一样,也是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会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