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2、能力目标: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3、情感目标: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聊亲人(整体入手感知情感)1、(出示课件“亲”字的演变过程),引入亲人你能否结合你的体会谈谈你对亲人的独特感受。可长可短,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2、我们享受着来自亲人的温暖和感动。中朝两国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缘关系,却把对方当成了至亲至爱的亲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魏巍的《再见了,亲人》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忆亲人(抓住题眼了解背景)1、对于这场战争,你能了解多少?2、学生汇报3、师补充资料,渲染情感师:1958年10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分手之际他们握着手说(再见了,亲人。)二、讲亲人(细读事例感受情感)(一)具体讲1、(出示课件)你们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一个是朝鲜人民,一个是中国人民,却说他们是亲人。那可得讲一讲。你怎么理解这个“讲”字?2、正像你们讲的那样,不光是理解课文,要把你看到读到的故事,变成自己的话有理有据地讲出来。在讲之前,结合课前预习,先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一共讲了几个人物?围绕每个人讲了什么?3、温馨提示:请你们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把文中的人物称作是亲人?看看哪些字眼儿触动了你感情的那根弦儿,哪些话语增添了你心中的力量,一会儿讲给大家听。(先小组交流,再展示)4、学生自学思考,边学边画批注,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过渡:大家学得很认真,一会儿站起来给大家讲的时候,相信你们会侃侃而谈,落地有声。5、生汇报,集体交流预设:(1)大娘:“三天三夜”没睡觉,没吃饭,还要和敌人战斗,有什么想法?什么叫“雪中送炭”,大娘给我们送来的是什么?“唯一”的小孙孙,大娘的其他亲人呢?“唯一”又说明了什么?大娘全心全意爱着的小孙子啊,讲到这里,你想说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出示: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用反问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讲得有情)(2)小金花:抓住小金花动作的细节讲到小金花时有疑问吗?(解决问题:为什么妈妈牺牲的时候没有哭,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时候,小金花却流泪了呢?)(3)大嫂:架着双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形容一下崎岖的山路是什么样子的?牵绊住大嫂的是什么?品读: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请你把这个反问句中的“您”改成“大嫂”,再讲一讲。(评价讲得怎么样)6、在“讲亲人”环节,你有没有文章中的三个事例在写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回答。7、师总结:有送别的情景——往事的追忆——情感的抒发(现实情景和往事结合,给人情真意切的感受)(二)概括讲师:(出示课件:句式训练)1、为了志愿军,大娘();为了志愿军,大嫂();为了志愿军,小金花()。师:难道朝鲜只有这样几位亲人?为什么写的都是女性,而且是老、中、小的代表?(她们分明代表着朝鲜人民啊)2、请变成一句话再概括地讲。播放课件: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3、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用一句话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3、通过你们由衷地讲,我们感到这友谊的确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所以分手的时候他们大声地说(放课件:再次回扣到课题)——再见了,亲人!三、诵亲人(深情朗读抒情情感)1、你怎么理解“诵”2、现在你们就是志愿军。你想和谁告别就和谁告别。可以选择一段可以选择几句话。3、生朗读4、(放课件:大娘照片)看,这就是当年青年报上登载的75岁的李大娘和战士张喜武挥泪告别的情景。补充:一幕幕感人至本文作者魏巍对当时的场景还做过这样的描述—生齐读:这前行的队伍,不分行列,也许这不像队伍吧?可是这确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队伍,这是心连着心,肩并肩的友谊巨流!这支巨流,行进在晨曦初露的东方,行进在依依惜别的深情5、通过深情朗读,和大娘诵别。四、别亲人(直抒胸臆升华情感)1、(出示课件“别亲人”)再见了,亲人——他们就这样依依分别(教师语气很慢,很动情,同时播放站台上当时真实的告别场景)2、引导读课文最后三段3、听着志愿军的话语,朝鲜人民会怎样告别?请拿出你的笔,写下朝鲜人民的心声。4、齐读改动后三段话,创造性使用教材5、回读“亲人”五、课堂总结1、总结:师:50年过去了。我们不想评论这次战争的历史价值,但是,当年,面对美国的侵略,亲人的正义和良知凝结成的力量最终战胜了侵略者。因此,我们要感谢文章的作者魏巍,让我们仿佛也经历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感受了那样的亲人情怀。他让我们领会了这样的亲人是何等伟大,他们的爱是壮烈的。(板书“壮烈”)师:今天,我们也许不会遇上这样的壮烈,更多的是在和平的日子中幸福的感受。2、推荐阅读:课下就请阅读《我的老师》,相信你会体会到更多亲人的重量和分量。3、齐读诗歌,结束课堂出示:让我们爱朝夕相处的骨肉至亲,是他们给我们生命中最初的阳光;让我们爱情同手足的老师同学,将我们平凡的生活泛起欢快的波浪;让我们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以心感动心,以火点燃火。当亲人的涵义普遍超越了家庭,世界将无比温馨和辉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补充相关的资料来拉近学生和课文的举例,进而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此外,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以言语为凭借,进行有深度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领悟文字隐含的丰富情感,使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心灵中有活力的生命元素。通过整体把握,细读理解,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体验对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解读,通过情境性练读、对比性朗读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和情感的同构共生。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效果分析《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情感浓厚的精读课,课堂仅仅围绕“亲人”展开教学,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主题,依托文本,跨越教材,充分体会了文章中“深情厚谊”。整节课中,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能畅所欲言,对文本的理解也逐步深入。多种努力下,学生慢慢融入到文章中呈现的“亲人”氛围,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重朗读,领会感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体会、传递、升华情感,体会亲人的独特情怀。但课堂的结尾,学生对战争中体现出的“伟大”和“壮烈”体会有难度,表述不够条理、深入,反思后,可能举得补充资料太少,学生对战争又没真切体会,如果补充一段《上甘岭》的视频,效果肯定会好一些。整节课下来,老师能及时评价学生,但有时评价语有些单一,指导性不强。有时提问过于集中,不能面向全体,应该考虑到后进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评测练习请拿起手中的笔,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朝鲜人民的心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再见了,亲人》节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一、鲜明主题传递情感首先抓住文题的“亲人”二字,从对“亲”字的来源及字形释义开始,轻松的引导出学生对身边的拥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的感情的体会,接着很自然的联系到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民族的中朝两国人民。在抗美援朝背景的铺垫下,抗美援朝中的中国战士与朝鲜人民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用亲人来称呼?使同学们回到文本,紧紧围绕文本思考,文本是如何来体现这种"亲人"的关系和情感的,通过学生的发现和思考,同学们都了解了文本中的“亲人”的深刻含义,在进入文本的解读后,通过“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的教学过程逐步深入对文本的解读,最后通过朗读回到课题“再见了,亲人”,最后则通过对课本中的前后两篇作者相同的文章的内容的初步比读收尾。二、发掘教材,调动情感。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字,哪些地方让触动了你感情的弦儿?”“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并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三、关键词句抒发情感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课文在“讲亲人”环节,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唯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中的这个“唯一”,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四、深情朗读升华情感“重朗读,领会感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重视了读的训练。自由读、个性读、自由诵读、创设情境读、齐读,朗读的形式多样,在读中体会、传递、升华情感,体会亲人的独特情怀。在教学中,我注意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要他们自己讲一讲应该读出什么感情,由于要求明确,学生朗读的质量就比较高。我还创造性地将朗读教学、课文分析与情感的激发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老大娘送志愿军一段,采用引读方式,层层深入,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志愿军的一员,进入彼情彼景,深入体会感情,形式比较活泼,效果较好。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走出课堂,细细思索,顿觉在语文的工具性体现上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我觉得整个课堂,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之间这种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情感目标达成度较高。以后,我将不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房租租凭合同范本
- 劳动安全协议合同范本
- 包子店加盟签约合同范本
- 人工打草合同范本
- 冲孔加工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年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力工合同范例
- 中国铁建合同范本
- 包月工作合同范本
- 供应链可持续采购实践
- 菌菇智慧方舱栽培及食用菌菌包中心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园林垃圾处理政策解读
- GT 42456-2023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IACS组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 《胎心监护及判读》
- 养老院管理-护理员-绩效考核表
- 奥尔夫技能考核方案
-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教案
- BPO糊的生产工艺
- 装饰装修工程安全管理培训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