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氯卤素习题_第1页
高中化学氯卤素习题_第2页
高中化学氯卤素习题_第3页
高中化学氯卤素习题_第4页
高中化学氯卤素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卤素作业题

作业题目难度分为3档:三星☆☆☆(基础题目)

四星☆☆☆☆(中等题目)

五星☆☆☆☆☆(较难题目)

本套作业题目1-9,17题为三星,10-11,13,15-16,18-20为四星,12,14,21为五

星。

1.生活中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哪些性质:

①密度比空气大②易液化③能溶于水④有毒()☆☆☆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④

【解答】

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利用了它的毒性,使田鼠中毒死亡;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

田鼠洞中,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大,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与空气混合

时,在混合气体的下部,所以能够被田鼠呼吸,从而达到灭鼠目的。

故选D.

2.当不慎有大量CL逸到周围空气里时,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溶液的

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是()☆☆☆

A.NaOHB.NaClC.NH3*H20D.NaHCO3

【解答】

A.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浓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

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A错误;

B.NaCl不与氯气反应,且NaCl溶液抑制氯气的溶解,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

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故B错误;

C.氨气本身具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氨水吸水氯气,故C错误;

第1页(共14页)

D.NaHCOa溶液显碱性,碱性较弱,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

用浸有NaHCO:,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D正确;

故选D.

3.据美国有线电视网的消息,2011年7月13日,巴格达东部的萨德尔城一家

污水处理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导致五百多人中毒.救援人员在现场的下列处理

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将人群顺风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②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③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稀Na2c0:,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④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⑤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③⑤

【解答】

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氯气会聚结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人群在地势较低的

地方,会中毒,应向较高的地势转移,顺风转移容易吸入过多的氯气中毒,故①

不合理;

②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高压水枪向

空中喷洒含弱碱性物质的水溶,能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故②合理;

③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碳酸钠溶液

呈碱性,可以吸收氯气,故③合理;

④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浓NaOH溶液

处理过的口罩能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但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具有腐蚀性,

故④不合理;

⑤;氯气是有毒气体危害人的身体和环境,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

否被污染,故⑤合理;

所以正确的做法②③⑤

故选A.

第2页(共14页)

4.下列有关于Ck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b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B.红热的铁丝在C1,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工业上用C1,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D.Ch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解答】

A.C1?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故A正确;

B.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产生棕褐色的烟,故B错误;

C.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工业上用C12和石灰乳为

原料制造漂白粉,故C正确;

D.C1?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0=HCl+HC10,故D正确;

故选: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1?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Ch具有漂白性

B.红热的铁丝在CL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FeCL,

C.利用溪单质的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

D.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以避免污染

【解答】

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漂白作用,

故A错误;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氧化变价金属为高价态化合物,红热的铁丝在C1?中剧烈

燃烧,反应生成FeCL,故B正确;

C.溟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澳单质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故C正确;

D.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正确;

故选A.

第3页(共14页)

6.下列有关氯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10的浓度

B.氯水中含有7种微粒,其可以与AgNCVFeBr?等多种物质反应

C.蓝色石蕊试纸放入氯水中先变红后褪色

D.氯水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解答】

A.氯水中含有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

抑制次氯酸电离,所以能提高HC10的浓度,故A正确;

B.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含有水分子、氯

气分子、次氯酸分子,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气和氯化亚

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故B正确;

C.氯水中含有氢离子溶液显酸性,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氯水中含有次氯

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变红的试纸有变成无色,故C正确;

D.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氯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D.

7.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

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h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1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1O分子存在

【解答】

A、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

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1O存在,故A错误.

第4页(共14页)

B、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且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氯水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

气味,说明有Cl,分子存在,故B正确.

C、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向氯水中加入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

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故C错误.

D、Cb+H'OwHC1+HC10,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向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水

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溶液呈酸性,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故D错误.

故选B.

8.向盛有C1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

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①AgNO:,溶液②NaOH溶液③水

浅黄绿色

A.①②③B.②①③

浅黄绿色

C.③②①D.①③②

【解答】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溶于水得到氯水,氯水因为溶解氯气显浅黄绿色,

三个集气瓶中只有丙颜色为浅黄绿色,所以丙中液体为水;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甲和

乙中,只有乙出现了白色的沉淀,所以乙中液体为硝酸银溶液;

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所以氯气被氢氧化钠吸收,

溶液为无色,故甲中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

则甲、乙、丙注入的液体分别是②①③;

故选:B.

9.用玻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黄色黄色黄色黄色

白色红色白色红色

.红色白色

B.C.D.

第5页(共14页)

【解答】

由氯水的成分可知,含有氯气和次氯酸以及盐酸等成分,具有酸性,其中次氯酸

的漂白是化学漂白,中间的一部分被次氯酸漂白形成白色,而旁边的一部分没有

和次氯酸发生反应,所以仍然有指示剂的效用,氯水的酸性使得pH试纸显红色,

只有D符合。

故选D.

10.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①KOH②AgNOs③NaHCOs④

FeCl2⑤Nai⑥NaHS⑦NaHSO,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A.全部B.②④⑤⑥C.②⑤D.④⑥

【解答】

氯气微溶于水,氯气与发生反应:C12+H2O—Cr+H'+HClO,自来水中含有C「、H'、

C10\HC10,CL等粒子,

①③与氢离子发生中和反应;

C10\HC10,Cl2等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其中②⑤⑥⑦与HC10、CL等粒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②AgNO:,与反应产生AgCl沉淀而变质,

故选A.

11.向含有NaBr、KI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并灼烧

所得的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NaCl和KIB.NaCl、KC1和I?C.KC1和NaBrD.KC1和NaCl

【解答】

向含有Na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h充分反应,发生:C12+2KI=2KC1+I2,

Cl2+2NaBr=2NaCl+Br2,加热时BQ易挥发,k易升华,最后剩余的固体为KC1和

NaCl;

第6页(共14页)

故选D.

12.标准状况下有22.4L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中使其充分反

应.冷却后将此气体与ILl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后此溶液()

☆☆☆☆☆

A.一定显酸性B.一定显碱性

C.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中性D.以上无正确答案

【解答】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考科”Imol,

vmzz.SL/IDOI

当n(Cl2)=n(H2)=0.5mol时,

占燃

Cb+比-二,'多2HCLHCl+Na0H=NaCl+H20

1211

0.5molImolImolImol

当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当n(Cl2)>n(H2)=0时,气体全部为氯气,所以和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为:

Cl2+2Na0H=NaCl+NaC10+H20

12

0.5molImol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气为0.5mol,剩余的0.5mol氯气和水反应,

C12+H2O=HC1+HC1O

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

当n(H2)>n(Cl2)=0时,气体全部为氢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

以溶液呈碱性.

故选C.

13.下列与Cb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C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0.2mol电子

第7页(共14页)

B.1molFe与1molCl?反应转移3mol电子

C.含有4molHC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z反应,生成1molCl2

D.Ch通入FeCk溶液中,然后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解答】

A.C12+2NaOH=NaC1+NaC10+H,0,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

价,I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电子Imol,则0.ImolCb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转移0.Imol电子,故A错误;

B.2Fe+3CL八"母、NFeCl”根据方程式知,ImolFe完全反应需要氯气1.5mol,

实际上有Imol氯气,则铁有剩余,Imol氯气生成氯离子转移2moi电子,故B

错误;

C.稀盐酸和二氧化镐不反应,所以含有4moiHC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z反应,

生成C1?的物质的量小于Imol,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所以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再加热蒸干并在300℃时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

可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向FeSO”溶液中通入CkB.向KI和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Cl?

C.向NaAlOz溶液中加入HC1溶液D.向NaHC。,溶液中加入NaM粉末

【解答】

A.FeSOi溶液和过量Ch反应生成Fe2(S04)3^FeCl3,Fe2(SO,)3加热水解生成

氢氧化铁和硫酸,硫酸难挥发,再加热蒸干并在300℃时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变得

到硫酸铁;FeCh加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产生氧

化铁和水,所以得到的是Fe?(SO.,)3和FeM混合物,故A错误;

第8页(共14页)

B.因KI、NaBr在高温下不会分解,氯气会把碘和漠氧化出来,加热蒸干、灼

烧至质量不变,碘升华,浪和水挥发,加热蒸干、灼烧,残留固体为KC1、NaCl

混合物,故B错误;

C.向NaAlO,溶液中加入适量HC1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过量时生成

氯化钠和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得到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混合物,加热蒸干、灼烧,

残留固体为氧化铝和氯化钠,故C错误;

D.Imol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2mol氢氧化钠,2mol氢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

按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钠,加热蒸干、灼烧,残留固体为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D.

15.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1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rA反

应;②用87gMnOz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

【解答】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V4HCl△MnCk+Ckt+2Ho

理论计算:①含HC1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反应,4HC1〜CL可得氯气

Imol,但随盐酸浓度变稀,溶质HC1不可能全部反应,故实际生成氯气应小于

Imol;

②用87gMnO?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因为浓盐酸足量,可以使87gMiA全部反应,

故生成氯气为imol;所以②〉①;

故选B.

A

16.实验室制CL的反应为4HC1(浓)+MnO:.MnCL+Cl21+2H20.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

B.每生成ImolCk,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每消耗ImolMnO”起还原剂作用的HC1消耗4moi

D.生成的Ch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1杂质

第9页(共14页)

【解答】

A.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1被氧化,为还原剂,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为氧化剂,故A正确;

B.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中C1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每生

成l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B正确;

C.每消耗lmolMn02,起还原剂作用的HC1消耗2mol,另一部分的HC1起到酸

性的作用,故C错误;

D.由于盐酸易挥发,且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生成的C12中,除含有一些

水蒸气外,还含有HC1杂质,故D正确.

故选C.

17.在同温同压下将SO?和Ch按1:1体积比混合后,通入BaCl?和品红的混合

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褪色,无沉淀生成B.溶液不褪色,无沉淀生成

C.溶液褪色,有沉淀生成D.溶液不褪色,有沉淀生成

【解答】

S0?和Ch按1:1体积比混合后,通入BaCh和品红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

S02+Cl2+2H20=H2S0t+2HCl;故溶液不褪色,有白色沉淀产生;

故选D.

18.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又褪色的是()☆☆☆☆

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

⑤盐酸⑥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②③B.①②③④C.③⑥D.③④⑥

【解答】

①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①错误;

第10页(共14页)

②液氯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②错误;

③新制氯水中含有HC1和HC10,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③

正确;

④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是盐酸,盐酸具有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盐酸没

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试纸褪色,故④错误;

⑤盐酸具有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盐酸没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试纸褪

色,故⑤错误;

⑥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中含有HC1和HC10,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

红后褪色,故⑥正确;

故选C.

19.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Z+6HC1检查氯气

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NH:,被还原B.该反应利用了Ch的强氧化性

C.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D.生成Imol风有6moi电子转移

【解答】

A.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故A错误;

B.C1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h为氧化剂,故B正确;

C.反应生成HC1,NFL可与HC1反应生成氯化校,有白烟生成,故C正确;

D.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Imol1时有6moi电子转移,故D

正确.

故选A.

20.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

第11页(共14页)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锌和浓盐酸,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

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

放入______

abCd

I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II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III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解答】

(1)二氧化铳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电孟、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

A

MnO2+4HCl(浓)MnCl2+Cl21+2H20;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在

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大,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B中饱

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

B中的,压强增大,气体将溶液压入长颈漏斗B中,形成水柱;

A

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I2+Cl21+2H20;除去CL中的HC1;B中

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