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农业技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农业技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农业技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农业技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农业技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农业技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为我国台湾岛附近海水等深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晒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B2.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冬季晚上 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 D.夏季白天14.该时刻甲地吹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15.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A.气温日较差变大 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C.气温年较差变大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参考答案:13.A

14.D

15.B【13题详解】读左图可知,近地面气温较低,应是冬季;湖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冬季的夜晚由于湖泊降温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14题详解】读图分析,湖泊气温高于周边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自南向北指向湖区。加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南风。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15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洱海的水热容量大于周边陆地,可以调节气候,使得周边地区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A、C错误;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洱海;受山谷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点苍山,晚上风从点苍山吹向洱海。湖陆风和山谷风在昼夜风向一致,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风频变大,山风增强,故B正确;东坡可阻挡夜间洱海水汽,降水增多,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3.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垦殖指数愈高,反映种植业的比重愈大。下表为世界及六大洲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下面地区垦殖指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1950年2000年1950年2000年亚洲14.717.50.310.14a31.328.80.380.27b12.012.41.310.81c5.86.30.870.27d2.06.01.311.64南美洲4.36.80.530.30世界9.711.00.510.26根据表中内容判断,影响垦殖指数主要的因素有①地形

②机械化程度

③开发程度④社会制度

⑤气候类型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参考答案:D4.右图为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图,读图完成20~21题。20.造成江苏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海垦殖

B.泥沙淤积C.气候变化

D.地壳抬升21.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应A.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B.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C.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D.发展滩涂养殖,打造湿地经济参考答案:B

D5.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完成11~12题。11.各曲线中,按城市发展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12.该城市在图示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向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参考答案:11.B

12.D【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及原因分析。解析:11题,本题要抓一个关键点。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城市发展阶段从先到后的顺序为:④③②①。B正确。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郊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这是城市规模扩大的原因造成的,也是城市化过程,所以郊区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因城市化而大幅度改善,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城市化发展过程及准确解题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6.下图为两地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示意图(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若按图②右半边所示季节,下列四组说法中可能的是①是进行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②美国东南部有飓风影响③恒河出现洪水

④塔里木河恰逢丰水期⑤法国的马赛多阴雨天气A.①②③

B.②②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参考答案:B7.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图中甲地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参考答案:B8.下图是我国海拔3800米某内陆湖的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如湖泊水与潜水为互补关系,下列补给正确的是A.1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B.7月份湖水补给潜水C.湖水常年补给潜水 D.潜水常年补给湖水参考答案:B9.读下图,回答下列关于⑥点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B.该地盛行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C.该地所在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各种矿产资源丰富D.为解决能源不足,该地已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参考答案:D10.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A.台、闽、粤、湘

B.台、粤、赣、滇C.台、粤、桂、滇 D.台、闽、粤、琼参考答案:C11.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点P2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L1点

B.L2点

C.L3点

D.L4点参考答案:B12.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有科学家发现:就热量条件而言,林线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10℃等温线非常吻合。结合以上资料及图2,回答28—30题。28.关于林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纬度相同,林线海拔高度相同B.我国林线最高的地区在大小兴安岭一带C.林线的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尤其决定于最冷月的温度D.7月份的中午,北半球各地林线处的气温相差无几29.据图判断A.高山林线海拔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B.30°N至50°N之间,纬度每增加1度,林线海拔降低150米C.在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很少能观赏到林线D.中纬度地区的林线海拔南半球高于北半球30.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28.D

29.C

30.A13.下图是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景观示意图。从地质构造的类型看,该景区位于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参考答案:A14.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8.若从环境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

B.地势起伏小C.河流自南向北流

D.盛行东北风9.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

B.乙一历史因素C.丙一社会因素

D.丁一经济因素参考答案:8.B

9.D8.读图,该城市各功能区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仓储区、蔬菜区,城市的交通呈放射状向外,说明该地地势平坦开阔、地势起伏较小。图中区域有苹果分布,说明是温带地区。丙为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那么河流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工业区应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现布局在东北部,则盛行风为西南风。故选B。9.甲为商业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乙为高级住宅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环境因素。丙为工业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环境因素。丁为仓储区,占地面积大且需要便利的交通,布局在郊外的交通干线两侧,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故选D。15.土地城市化率是城区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的比重,是评价一个城市土地城市化水平的核心指标。近年来我国土地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表l示意2010年各等级规模城市的用地结构及近10年用地面积增长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我国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占比最高的用地类型是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D.道路广场用地16.近10年来,中小规模城市土地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A.工业发展

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房地产业发展

D.交通发展17.与其它规模城市相比,近10年来特大规模城市A.房价上涨缓慢

B.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低C.交通拥堵加剧

D.人均绿地面积增加参考答案:15.A

16.C

17.B由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占比最高的用地类型是居住用地。近10年来,城市进程两大核心用地是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规模越大的城市,工业用地增长驱动越明显;规模越小的城市,居住用地增长驱动越明显。特大城市工业用地扩展快,容易造成工业用地浪费,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低。15.由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占比最高的用地类型是居住用地,它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选A正确。16.由资料分析要以看出,近10年来,中小规模城市土地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居住用地增长驱动力明显,即房地产业发展带动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选C正确。17.与其它规模城市相比,近10年来特大规模城市工业用地增长明显,说明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低,容易造成工业用地浪费;居住面积增加少,房价上涨快;总的交通用地增加量较多,交通条件改善;绿地面积增加量少,人口增加多,人均绿地面积减少。选B正确。16.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只要有农场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6-7题。6、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7、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参考答案:D

B17.下图是四个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热量丰富

B.降水量大C.相对高度大

D.纬度位置低20.由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可知,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参考答案:19.C

20.B18.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地物反射和辐射的波谱特征来判断地物的状况。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判断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是因为A.不同生长状况的农作物反射波谱不同

B.根据遥感图像可判断出土壤肥力的高低C.不同生长状况的农作物温度不同

D.根据遥感图像可判断出病虫害类型

参考答案:A19.长城站的科考人员试作一次穿越极点到达中山站的旅行,其前进方向为A.一直向北

B.一直向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参考答案:C20.下图所示弧线ANB为经线圈的一段,其中N点为北极点,经线NA的经度是80°W。图中ACBD是地球某一时刻的晨昏圈,A、B、C、D是晨昏线上的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纵坐标上的数字表示经线圈ANB上各点的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C点此刻的时间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地方时18:00,正午太阳高度670B.地方时6:00,正午太阳高度900C.区时6:00,正午太阳高度900D.地方时6:00,正午太阳高度670参考答案:D21.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中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为不同河流的单位面积平均值,径流系数、蒸发系数分别为径流量、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回答流域流域面积(km2)降水量(mm)蒸发量(mm)径流量(mm)径流系数(%)蒸发系数(%)松花江55718052538014527.572.5黄河7524434924167615.484.6淮河水系26150492973819120.679.4长江1807119105551354251.448.6珠江452616143866677253.746.3雅鲁藏布江24600069922547467.832.3

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参考答案:D22.极夜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到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到冬至

D、冬至到春分参考答案:C23.图2为我国”南菜北运”的三个试点省(区)某年冬春季蔬菜产量和冬春季蔬菜产量占比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有关图中三省(区)当年蔬菜生产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云南全年的蔬菜总产量超过广西B.海南省是蔬菜产量最低的省(区)C.广西冬春菜产量占比高是因为城市化水平高D.热量因素是造成海南与云南产量差异的主因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南菜北运”来影响的是A.化解供需错配,促进产区与市场深度融合B.丰富果蔬品类,稳定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C.缩小南北方经济差异,促进全国均衡发展D.是保障北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举措参考答案:3.B

4.C

3.A选项云南全年的蔬菜总产量据图计算应为1880万吨左右,而广西为2780万吨左右,故云南产量小于广西。B选项经计算海南省总蔬菜产量为600万吨左右,是三省区最低的省(区)。C选项广西冬春菜产量占比高主要是北方消费市场的季节差的需求。D选项海南与云南种植蔬菜的热量差异不大。4.“南菜北运”可以促进生产地区与市场的融合,丰富农产品的种类,促进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被称为“菜篮子”工程,但不可能促进全国各地均衡发展,故不属于选项为C选项。24.右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C25.读下图,完成第11题。11、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中常含有化石C.①表示板块的碰撞挤压

D.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参考答案:11.D解析:图中判定①是固结成岩,C错误;甲是沉积岩,乙是变质岩,③是熔化,②代表侵入,丙是侵入岩,④代表变质作用,所以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A错误;变质岩不会有化石,B错误;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D正确。【思路点拨】判定甲是沉积岩,丙是侵入岩,其他作用就可判定。【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26.读安徽省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16—17题。16.读下面诗句,并结合右图沙洲的形成过程,分析“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处。

庐山桑落洲

唐·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体。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该区农村地区适宜开发的能源有

A.煤、风能

B.石油、天然气

C.沼气、小水电

D.核能、海洋能参考答案:B

C二、判断题(共10分)27.人口迁移有利于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参考答案:A28.“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描写我国西部的戈壁滩景色。参考答案:A29.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山雪线不断下降。参考答案:B30.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回答问题。(10分)53.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54.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5分)55.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参考答案:53.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3分)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灾;遥感技术。(2分)

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小题。(28分)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29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9日2时54分,甲附近海域(南纬14.5度、西经76.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千米。材料二:图6中甲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国从其进口大量的矿产资源。图5是2001—2010年甲国对中国矿产出口额变化统计图。

甲国对中国出口额

单位(美元)图5材料三: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和丙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1)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区时是________,这里地震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分)(2)甲国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________,其分布特点是________。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现象。(6分)(3)从材料二可知:甲国对中国出口额呈________趋势,其中________年份之间增长速度最快。(4分)(4)根据材料三,分析丙地城市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8分)(5)图6中甲、乙是本地区重要的工业国,中国积极投资该地区的工业,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参考答案:(1)28日13时54分(2分)

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写出具体板块名称的得2分,否则只给1分)(2分)(2)热带荒漠带(2分)

南北延伸或狭长分布(2分)

非地带性(2分)(3)上升;(2分)2009—2010(2分)(4)原因:①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②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每点2分共4分)措施: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③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任答对2点得4分)(5)①石油、铜等资源丰富;②海运(水运)便利;③市场潜力较大;④国家之间协作较好(或国家政策优惠)。(前两点为必答,每点2分,后两点任答一点得2分,共6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最后注入北冰洋,是俄罗斯第三大河,长度为37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26万平方千米,石羊河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发源于积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麓,全长250千米,流域面积4.16万平方千米,为甘肃第三大河。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以引起社会各界、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面启动,数据与事实证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正初见成效,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1)简述鄂毕河和石羊河的汛期特征及补给水源的异同。

(2)分析鄂毕河中下游地区大片沼泽的成因。

(3)从水资源的角度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4)有人建议新西伯利亚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1)相同点:两河流均有夏讯,均有冰雪融水补给;

不同点:鄂毕河有春汛和夏讯两次汛期,春汛来自于季节性及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夏讯来自于雨水补给;石羊河主要是夏讯,出现在7—9月份,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2)河流注入北冰洋,有凌汛现象,会造成下游泛滥;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冻土层,地表水不宜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和保护水源涵养林;实施跨流域调水;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流域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4)赞同: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不赞同:该地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市场狭小;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分析】该题是以鄂毕河和石羊河流域为背景材料,对比分析两河流流域汛期、水源补给的特点,沼泽形成的成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治理措施和是否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考查学生论证和阐释事物的能力。(1)读图和文字材料,可知鄂毕河位于高纬度的俄罗斯境内,发源于阿尔泰山,河流自南向北流,最后流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石羊河发源祁连山,流入内蒙古境内,属于内流河。因而两河流均有冰雪融水补给,均有夏汛,鄂毕河由于还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还有春汛。(2)沼泽的形成主要从降水、蒸发、下渗、排水和洪涝等方面分析。鄂毕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