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_第1页
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_第2页
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_第3页
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_第4页
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笔记模板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精彩摘录内容摘要目录分析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宋诗范式宋诗诗歌诗坛范式时期美学宋诗范式诗坛考据形成派诗人辞章学人诗秀水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揭示宋诗范式在清代被重新认识、重建以及发生新变的过程。宋诗与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两种基本范式。但是,金元明诗坛的主流是尊唐,宋诗学则受到排挤。清康熙初年,人们开始探索、寻找新的诗学途径,宋诗之美被重新发现。雍、乾时期,产生了宗宋的诗学流派——浙派和秀水派。他们运用宋诗美学原则进行创作,其创作理念是重建宋诗范式。乾嘉时期,出现了肌理派和桐城派。他们都试图将诗歌与学术、古文相交融,导致了宋诗美学原则的清代化和新变。道咸同光年间,出现了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主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而为一,形成了一种具有自我个性和时代特色的诗歌理念,完成了宋诗范式的新变。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对唐宋诗的把握非常好,议论时不但能从艺术上发现诗人的个性,还会考虑到诗人所处的创作环境与当时的思想界动态。清诗如汪洋巨壑,数量之多,远非唐宋可比,故全清诗都难以编纂,想必是囿于篇幅,故此书对每位诗人的介绍也是蜻蜓点水,对于诗人的经典名篇时常未曾提及。兹不揣浅陋,随手列几位大佬的经典七言。5.一生阅世丹心破,万里传辉白骨残。目录分析内容简介第一章清初宗宋诗风的形成:宋诗范式的重新认识绪论目录第二章浙派和秀水派:重建宋诗范式的努力第三章“义理、考据、辞章”:宋诗范式的新变(上)第四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宋诗范式的新变(下)参考文献目录绪论第一节宋诗范式第二节元明诗坛扬唐抑宋思潮的形成第三节清代诗坛的诗学宗尚第四节清代诗坛宗宋的原因第五节清代诗坛对宋诗的接受第一章清初宗宋诗风的形成:宋诗范式的重新认识第一节概说第二节钱谦益对宋诗的学习和提倡第三节《宋诗钞》:清初宗宋诗学的形成标志第四节清初宋诗热衷的重要诗人第二章浙派和秀水派:重建宋诗范式的努力第一节概说第二节浙派:师法江西派而显在野心态第三节秀水派:趋近江西派而多馆阁之气第三章“义理、考据、辞章”:宋诗范式的新变(上)第一节概说第二节桐城派:以文法济诗法第三节肌理派:义理、考据与辞章相结合第四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宋诗范式的新变(下)第一节概说第二节宋诗运动:追求“不俗”第三节同光体:揭橥“学人之诗”一内容回顾:宋诗范式在清代的重建与创新二重建宋诗范式的深远影响与独特意义三清代诗坛宗宋的局限和不足之处精彩摘录精彩摘录这是《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