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STSE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1.gif)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STSE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2.gif)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STSE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3.gif)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STSE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4.gif)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STSE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08081737248b555bb6f9c0169cf19da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STSE
一、知识重构
《课程标准》中提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高考越来越注重化学学科以概念为核心的考查,以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落实。在试题中有机地融入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内容,努力呈现经
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预计在2023年高考中,仍会以某热点为信息源辐射相关联知识
与方法,以判断正误、推理的形式,借助最新科技成就或古诗词考查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
及相关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考查传统文化中的化学
1.中国古代化学的工艺:
(1)炼制陶器
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
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2)中国古代的冶金化学
用胆水炼铜是中国古代冶金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发明。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人
胆铜法觉察到这一化学反应,《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就提到:“白青(碱式
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
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
冶炼青铜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
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黄金都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分沙金和脉金(小金)两种。历史上的
淘冶黄金早期采金技术都是“沙里淘金例如,《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丽水之中
生金”
明初中国已掌握了从炉甘石炼取金属锌的技术,那时称这种金属为“倭
炼锌铅”。明代著作《天工开物》中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关于炼锌术的文字记
载
银白铜自古是中国云南的特产。东晋常城《华阳国志》就已记载:“螳螂
银白铜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明代云南已大量生产似银的锌银
铜合金,称为“中国白铜”
(3)造纸: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为例,步骤如下:
①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
洗去竹子的青皮。
1
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③舂臼: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
④荡料入帘: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r竹料成为薄层附于
竹帘上面。
⑤覆帘压纸:将竹帘反过来,使湿纸落于板上。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叠积上千张湿
纸后,加木板重压以挤去大部分的水。
⑥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生火焙干。
(4)黑火药
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
反应原理:2KNCh+S+3cqK2S+N2T+3cChf。
(5)酿酒
①酿酒起源:据《礼记》记载,西周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
其中“月令篇'’叙述了负责酿酒事宜的官“大酋”在仲冬酿酒时必须监管好的6个环节:“秫稻
必齐,曲廉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
②酿酒: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
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储,得到白酒和酒糟。
(6)染色:染色是一个很古老的工艺,即用染料使物品着色。
2.经典史籍材料归纳
(1)《汉书》中“高奴县有清水,可燃”,这里的“治水”指的是石油。
(2)《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丹砂烧之
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是红色的硫化汞。
(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碱”是K2cCh;
“(火药)乃焰消、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诸药者”,利用KNCh的氧化性。
(4)《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Ch;“凡研消不以铁
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说明KN03研磨能易分解。
(5)《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6)《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KNCh)和朴消(Na2so0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
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试验。
(7)《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的“剂钢”是
铁的合金。
(8)《本草图经》中“绿桃形似朴消(Na2sO4TO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
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矶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里的"绿矶”是FeSO#7H2O,
描述了绿矶受热分解的现象。
(9)《开宝本草》记载:“硝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
2
成''涉及物质的溶解、蒸发、结晶。
(10)《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酬茶、品
茶……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
(11)《验方新编》中有如下叙述:“凡暑月身热昏沉,未明症候,恐是出丹。用生白扁
豆数粒食之。如不知腥味,则以生白扁豆、水泡湿,研汁一小杯,调水一盏服之。即愈。”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浸取。
(-)考查生活、生产、科技中的化学
1.化学与环境保护
(1)化学环境术语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等。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
绿色化学染,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
容。
指目标产物占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即原子利用率=
[吁匚质?XI00%。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
原子经济利用率生成物的总质量
济”就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
用率为100%
绿色食品: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2)环境污染
污染名称主要污染物及形成原理
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
标是PMz5。PM”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粒径小,富
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
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
雾霾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
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
原因。
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
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
光化学烟雾
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
形成的有毒烟雾污染现象。
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
臭氧空洞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
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
体富营养化可引起“水华”或"赤潮
赤潮:海水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
水体污染
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水华:人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
后,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长、繁殖,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
3
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排放到大气
温室效应
中的CO2、CH4等气体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
酸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
雨O
各种塑料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
白色污染
结构
一般把密度在4.5g-cm3(或5g-cm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
重金属污染领、铜、银、铭、镉、银、铅、铭、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
(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指由于全球温室效应逐渐增强,海洋温度不断上升,使得冰川融
厄尔尼诺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形成强烈的热带风暴以及引起大陆气候变
化无常的现象。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质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变
一次污染物化的污染物。也称“原发性污染物”。由它引起的污染称为一次污
染或原发性污染。
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的,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多种因素(物
二次污染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所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
2.化学与资源开发
(1)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能源是向人类提供电能、热能、机械能等一切自
然资源的总称。根据开发和使用情况,能源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
①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
②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
(2)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①一级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
太阳能、风能;
②二级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例如:电
能、一氧化碳等。
(3)科技前沿——可燃冰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海洋
科学研究引起全球关注。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
和海底大陆坡中,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它是人类的后续新能源,具
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我国在南海首次连续开采成功。
(4)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的分储物理变化,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石油的裂化化学变化,获得更多轻质油,特别是汽油
石油的裂解化学变化,获得短链气态烧,如乙烯、丙烯、甲烷等
煤的干储化学变化,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
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的气化
主要是C(s)+H2O(g)=CO(g)+H2(g)
煤的液化化学变化,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5)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a.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b.科学控制燃烧反应,
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开发新能源: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
4
化学与常见材料
材料组成或性质
天然棉、麻富含多糖纤维素,只含c、H、0三种元素
纤维蚕丝、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水解
象胶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是线型高分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常见的有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
塑料
聚氯乙烯、聚丙烯;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
人造纤维将天然纤维(木材、甘蔗渣)经过化学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以石油、煤、天然气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加工制得单体,单体经聚
合成纤维
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六大纶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合金材料
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的低
硅材料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普通玻璃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等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其主
玻璃
传统无机要成分为NazSiCh、CaSiCh、SiO2,是混合物
非金属材硅酸盐水泥原料为石灰石和黏土,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
水泥
料铝酸三钙
陶瓷陶瓷材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制备原料为黏土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光纤
二、重温经典
(-)考查传统文化中的化学
I.(2022年海南卷2题)《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
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本涉及的操作是
A.洗涤B.粉碎C.萃取D.蒸发
2.(2022年广东卷1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
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
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诙
求
4去<
另
守
黑
港
投
汉字4掴
京
.!修•
《
,於1
>十
载体不A
4%i
利
—3*.
选项A.兽骨B.青铜器C.纸张D.液晶显示屏
3.(2022年山东卷1题)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Ch):“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4.(2022年江苏卷1题)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
质的是
5
A.陶瓷烧制B.黑火药C.造纸术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5.(2022年河北卷1题)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6.(2021年辽宁卷1题)《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
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
B.“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7.(2021•江苏高考试题)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反应为2KNCh+3C+S=
K2S+N2f+3CO2t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B.爆炸时吸收热量
C.反应中S作还原剂D.反应为置换反应
8.(2021年辽福建卷4题)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
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HN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S04的分解产物X为FeO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Ch的沸点比H2s04的低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9.(2021年海南卷2题)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
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错退的是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6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考查生活'生产'科技中的化学
1.(2022年全国甲卷7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2.(2022年全国乙卷7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火焰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鲜胶原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词语梦想的价值》课件
- 【语文】《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HAZOP分析方法》课件
- 《办公自动化cha》课件
- 风险与收益课件图解
- 《劝学论证思路》课件
- 《银行业分析报告》课件
- 《求职面试模板》课件
- 《张唯美的动物摄影》课件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
-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 2024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摊位安全责任书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议书
- 销售人员商务礼仪培训通用课件
- 道口看守员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团队介绍模板》课件
- 小钱币大历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