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第11讲地表形态的变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1.gif)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第11讲地表形态的变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2.gif)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第11讲地表形态的变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3.gif)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第11讲地表形态的变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4.gif)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第11讲地表形态的变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c8d24853a5d527ca4dbb7aac4948229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n讲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导学
1.区域认知:结合相关图文材料,明确六大板
块的分布位置,解释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内能释费]—>|内力作用|—►|高低起伏.|—►|宏观地貌|
影响。
2.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削高填低|--I塑造地貌|-—I影态多样|
说明一些典型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地壳_严_一严一山岭
3.地理实践力:对野外游览所见到的一些地貌工功1挤压弯曲11向斜1谷地
形态能合理地解释成因。
地壳运动|—压力张力|—*■]断裂错砌—*■厮块山地|
4.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地质构造规律,树立
科学的发展观。
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表现影响
内力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地壳运动、________和变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作用能以及地球内部的热能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对地表物质的破坏、搬运
地球外部的_____使地表趋于平坦
作用和_____等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地球的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
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D为美洲板块、E为、F为南极洲板块。此外,
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图中a是两个大陆板块互相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②图中b、c是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岸山脉或岛弧。
③图中d是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O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
①从地质构造上看,A为,岩层向上,B为向斜,岩层向下。
②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A中心岩层,两翼岩层,B中心岩层,两翼岩
层。
③从地形上看,A常形成,B常形成—;但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A会被侵蚀成
B则成为。(地形倒置)
【指点迷津】地形倒置
向斜槽部受挤压,
不易被侵蚀,常
形成山岭
注意:”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为地形倒置,主要是
由外力作用形成。
(2)断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发生,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形成断层。其
中,A部分叫,常形成,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B部分叫地堑,常形成狭长的
地带,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特别提醒】断层和断裂的区别
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
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
而仅为断裂。
3.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1)火山喷发的类型:式喷发和式喷发。
(2)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裂隙式喷发的火山,熔岩物质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如美国哥
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等。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在地表形成、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如富士
山、长白山主峰等。
【指点迷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
(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向斜、背
斜)、断层。
(2)构造地貌是由构造运动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
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I.概念: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在变化、水、大气及的影响下原地发生
的破坏作用。
2.分类:风化、化学风化和风化三种类型。
3.风化壳:是指由岩石在大陆岩石圈表层所构成的、呈分布的疏松表层。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水蚀作用
(1)下切侵蚀:是指水流垂直地面的侵蚀,其结果是河床或沟床。
(2)溯源侵蚀:是指在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
断向方向移动的现象。
(3)侧向侵蚀:是指受的作用,弯曲河段的不断受到侵蚀而崩塌后退,形成
的河岸。
2.沉积作用
(1)概念: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会发生作用,在河床上沉积下来。
(2)影响河流搬运能力的因素:河流的。
(3)河流沉积的分选性: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沉积物逐渐。
(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t虫作用
(1)吹蚀作用:地表的或基岩上的,在气流作用下被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
(2)磨蚀作用: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在运动过程中,沙粒对地表物体进行和,或
者在岩石裂隙和凹坑内进行,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2.风积作用:风所搬运的沙粒由于条件改变而发生,称为风积作用。风积作用主要形成各种
形态的。
【特别提醒】流水、风力与冰川沉积地貌的差异
(1)从地表形态看:流水沉积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沉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往往是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
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提升关键能力——能力突破掌握解题技法
关键能力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典题精研】
[典例11[浙江11月选考]图1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为四种板块边界类型示
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亚-板■'理
庆平洋板现
印度洋板块
口海洋地壳口大陆地壳回软流层=上地幔顶层目海水
图2
图1中四地与图2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初甲②一丙即乙④一丁
初乙②一丁③一甲(初丙
C.①—丙②一甲③一乙(@—丁
D.®—r②一乙,③一甲④,一丙
[图解思路।
文字六大板块分布,四种板块边界
—*①红海,属于陆壳
、信息
类型张裂,对应边界类
①红海、②日本附近、③智型是丙;②日本附
一近,属于洋壳碰撞,
图示利西海岸、④北大西洋中部
对应边界类型是甲;
信息甲洋壳碰撞,乙洋壳和陆壳碰
*-③智利西海岸属于
撞,丙陆壳张裂,丁洋壳张裂
洋壳和陆壳碰撞,
板块边界:消亡边界(碰撞),对应边界类型是乙;
一»
知识生长边界(张裂)④北大西洋中部,
储备板块交界处地貌:裂谷、海洋、,属于洋壳张裂,对
—*岛弧、海岸、山脉应边界类型是丁
[答案]
[感悟核心秦菊…
区域图示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四种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在
认知区域认知上明确六大板块的分布特征及不同板块的边界类型
综合通过读图并结合所学板块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图1中四地与图2板块边
思维界类型的对应关系
【考点精析】
一、主要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地貌
边界
地震带板块位置形成的地貌
类型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消亡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
块边界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
消亡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
边
环太平洋地震带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
块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消亡
边
界新西兰南、北二岛
板块
消亡
边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
地中海一喜马拉
雅地震带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消亡
喜马拉雅山脉
块边界
生长
非洲板块内部东非大裂谷
边界
非洲断裂带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生长
红海、死海
块边界
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
大西洋断裂带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
及欧亚板块边界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碰撞
板块运动张裂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压碰撞
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边界类型一1.*1*
对地球面貌
形成裂谷或海洋、海岭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的影响
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
西洋洲西岸山脉
图示嘉大总^
H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题组精练】
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A.火山岛B.冲积岛
C.板块挤压形成的D.内力作用形成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
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
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
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
3J2020.海南卷,21(1)]阅读图文,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示意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岛屿。
144°148°152°156°
新爱尔兰岛
俾斯麦海
度
尼
瓯布干维尔町
亚所罗”海
莫尔效比健奄
珊瑚海
说出该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分)
关键能力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典题精研】
[典例2][2020.全国卷HI,7〜8]如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
N)断层
E3砂砾石层
口玄武岩
日灰岩
E3页岩
E粉砂岩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图解思路1
(
断层①将灰岩④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
第断开形成
g
断层①形成后,地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
题表被侵蚀砾石层②
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
砂砾石层下界存在侵地壳运动稳定,
图示
第(2)题一蚀面,且侵蚀面相对一该面形成时受
信息
平坦广阔到侵蚀
[答案](1)(2)
[感悟核心素养J
区域图示为某地质剖面,读图明确不同岩石的分布位置及图中显示的地质构造的
认知分布特点,体现了区域认知
结合图示及所学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图示地质作用的
综合
过程,确定①②③④形成的顺序;图示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
思维
面,推测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过程
【考点精析】
一、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褶皱
地质构造断层
背斜向斜
从岩层形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上判断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
判断
从岩层的新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
方法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老关系上判移
两翼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断
背斜
图示/W
岩层①-④由老到新
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
侵蚀后地貌易被侵蚀,常形成山断层一侧上升的岩
被侵蚀成谷地
岭块,常成为块状山或
高地,如我国的华山、
构造庐山、泰山等;另一
地貌背数由斜岩屋①■■⑥侧相对下降的岩块,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图示
如我国的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等;沿断层
线常发育成沟谷,有
时形成泉、湖泊
【方法技巧】判断地质构造的三种方法
(1)形态法。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利用此方法判断时,可把缺失岩层补画
完整(如下图中乙处)再判断。
(2)新老法。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
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
(3)位移法。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否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
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
是断层而仅为断裂。
二、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易
发岩层稳
此处岩石易破碎,
生定未易
滑不宜在此处修建
坡永库、大坝发生滑
现
象坡现象
\I气井
U水
冰层
公路
公
路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
中形成)
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
油、气
构造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向斜,背斜建隧道
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
【题组精练】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么黄土层
。湖相层
向玄武岩
重火山碎屑层
1.图中地区发生火山喷发至少有()
A.2次B.3次
C.4次D.5次
2.该地质构造图出现在下图中的()
A.a与小北山之间
B.b与北区火山之间
C.c与南区火山之间
D.d与六棱山之间
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
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
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回答3〜5题。
3.图示河流东岸地层接触关系及运动情况是()
A.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B.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C.不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D.不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4.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A.T3>T4>T5B.T4>T3>T5
c.T3>T5>T4D.T5>T4>T3
5.若地层年龄T3>T2>T”则该地有可能是()
A.向斜谷B.背斜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关键能力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典题精研】
[典例3][2020•全国卷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
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
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
分)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I图解思路I
(
(图岩浆喷发冷凝形成玄武岩台最初的平
文平坦的玄武岩台地。坦台地被
信地上有平
而永侵蚀、
息图示台地的形态分
第顶山、尖
⑴一布状况切割,起
(顶山,且—
知伏加大,
题分别形成
识内力作用使地表高玄武岩台
储于不同喷
低起伏,外力作用--地面积
备发时期
一则削高填低变小
一
支调查发现,构成台玄武岩最
一尖顶山已
字
地、平顶山、尖顶初形成台无台地特
信
山的玄武岩分别形地后经外
息
第
成于不同喷发时期力侵蚀、
⑵()
知切割,形—*■
题
识地貌侵蚀程度越成图中的
严重,说明岩石尖顶山、
储
一暴露时间越长,平顶山和
备
形成时间越早台地-----JTH口心」
一
-支调查发现,构成台早中期的玄武岩台地
息地、平顶山、尖顶形成后,大部分被侵
第
一山的玄武岩分别形蚀,残留的部分为山
⑶成于不同喷发时期体。后来又喷发的岩
(
知
题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
多次的岩浆活动形
识山体,冷凝成玄武岩
储成玄武岩台地,最
备台地,故其上仍保留
一早形成的玄武岩台
一地,最早遭受侵蚀了原有山体
答莉
(2)
(3)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
根据图示玄武岩台地的形态分布状况和文字信息,认识区域变化的特点
认知
综合综合分析判断玄武岩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注重考查探讨和论证地
思维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强调结论与理由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阐释说明玄武岩
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形成原因
【考点精析】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分布地区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
在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生物作用下,地表岩石被破坏,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
风化作用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
化物)
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风力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
侵蚀蘑菇、风蚀城堡等丹地貌)
侵
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
蚀侵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
水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干
作蚀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侵
用沟万壑、瀑布)
蚀
溶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
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
石林、瑶琳仙境)
冰JII形成冰斗、角峰、U形名久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
侵’‘虫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mJ许多湖泊)等度地区(例:挪威峡湾)
冰川杂乱堆积,形成冰硬地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
沉积貌度地区
沉
流
水形成冲积扇(出山口)、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
积
积
沉三角洲(河口)、冲积平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
作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河平原等)
用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
风力
流动沙丘)和沙漠边缘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
沉积
的黄土堆积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
形成海滩等滨海地区
沉积
二、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2)湿润、半湿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备采购合同协议书
- 2024妇女节活动中班(6篇)
- 2025年江西省高三语文2月统一调研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河北省高职单招2024年数学真题仿真卷
- 2025年全球贸易合同样式
- 2025年车载高压空压机组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铁矿石采选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劳动力输入安全保障协议
- 2025年上饶年终合同样本
- 2025年中外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样本
- 2024赤峰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 三年级下册全册书法教案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2023年机动车检测站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和补充要求编制)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研学课程设计计划
- 会议记录表格样本
-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方案
- 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临床用药解读
- 《手语基础学习》课件
- 建筑材料包销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