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_第1页
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_第2页
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_第3页
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_第4页
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

【关键词】术中塑形

骨水泥作为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既有良好的塑形性能,又能自凝固化形成坚固稳定的永久性植片,具有强度适宜、组织相容性好、不易降解、不影响X线检查等优点[1],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笔者采取手术中调制骨水泥术中塑形颅骨成形,取得了良好的整形效果,并明显的降低了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全组颅骨缺损患者258例,男189例,女69例;年龄9~15岁57例,16~69岁201例。颅骨缺损原因:脑外伤术后226例,脑肿瘤术后12例,颅骨骨瘤术后7例,其它13例。颅骨缺损面积:最小4cm×3cm,最大18cm×15cm,平均×。颅骨缺损部位:额部25例,额颞部83例,额颞顶部61例,颞顶部22例,颞部26例,顶枕部16例,额眶部12例,额颞眶部9例,颞颧弓部4例。

手术方法常规暴露颅骨骨窗,彻底仔细止血,颅骨骨窗边缘与硬脑膜之间无须分离。调制骨水泥,在骨水泥“面团期”用手捏薄使其与颅骨厚度一致,面积略大于颅骨缺损骨窗,将骨水泥植片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平板上,迅速用自己设计的“骨水泥植片成孔器”均匀的抠取直径约6~8mm的圆孔若干,孔距约~2cm左右,在骨水泥固化之前将其覆盖于缺损骨窗,周边用手沿骨窗边缘压和抹平,并将边缘多余的骨水泥抹去,使骨水泥植片边缘与骨窗边缘严密接合,并保持与颅骨的自然外形一致,骨水泥固化期散热,用生理盐水冲洗、冷却。置头皮下引流条,逐层缝合头皮,靠头皮张力固定颅骨植片,颅骨骨窗边缘无须钻孔固定。

2结果

疗效评价方法按手术后疗效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标准为:优,修补材料固定可靠,外形美观,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良,修补材料固定可靠,手术后有轻微的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或颅骨成形外形轻度不对称能被头发掩盖者;差,修补材料固定不可靠而滑脱移位,或颅骨成形效果差影响美观,或因其它手术并发症而取除修补材料。手术后近期观察患者刀口愈合、整形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4个月后随访根据上述标准最后评定疗效。

术后疗效本组病例手术效果优249例,占全组病例的%;良9例,占%;优良率为100%,无差级病例。仅2例因颅骨缺损面积较大,手术后植片穹隆弧度不够而轻微不对称,但3个月后随诊因头发生长而掩盖。

术后并发症本组有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占全组病例的%,其中头皮下积液5例,占%,硬膜外血肿1例,脑内血肿1例。无一例头皮刀口感染及植片取出。

3讨论

通常骨水泥颅骨成形术是在手术前根据患者颅骨缺损的形状及大小,用骨水泥预制成颅骨修补植片,手术时将植片安放并固定在颅骨缺损处以修补颅骨缺损。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此手术存在着如下缺点:由于骨水泥植片是在手术前预制的,其形状及大小与实际的颅骨缺损可能不完全相符,手术中需要对植片进行再修整、塑形,但是已经凝固成形的骨水泥植片再修整、塑形是困难的,即使在酒精灯上烤软修剪也很难使植片与颅骨缺损边缘完全贴合,以至于造成颅骨成形塑形效果不好,尤其是特殊部位的颅骨缺损很难达到理想的塑型效果;由于植片与颅骨缺损边缘不是完全贴合,以至于造成植片固定不牢,可能是手术后头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的原因;手术前预制的植片需要重新消毒。笔者根据骨水泥的特点,采取手术中调制,利用骨水泥“面团期”可以捏制成任意形状的特点,进行术中塑形修补颅骨缺损,从而避免了以上缺点。但是骨水泥植片上需要均匀地制取若干直径约6~8mm小孔,手术前塑形的骨水泥植片固化后钻孔是容易的,而术中塑形在“面团期”柔软的骨水泥植片上钻孔则无法进行。笔者自行设计了圆筒状或管状薄壁的“骨水泥植片成孔器”,将“面团期”的骨水泥植片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平板上,用成孔器很容易地抠取制成小孔。骨水泥植片上均匀抠取小孔,其作用有:手术后早期使硬脑膜外与头皮下贯通,有利于硬脑膜外的渗出与出血通过皮下引流;在愈合过程中,硬脑膜与头皮之间通过每个小孔形成纤维增生柱状愈着,这样,硬脑膜、头皮与骨水泥植片形成一有机整体,使骨水泥植片得以可靠的固定。“骨水泥植片成孔器”由管状成孔器端及T形手柄二部分组成,管状成孔器端直径6~8mm,壁薄,侧壁上有一矩形的侧孔,在骨水泥植片上以切割的形式抠取制成小孔,切下的骨水泥积存于成孔器的管腔内,自侧孔将积存的骨水泥投出,以免切下的骨水泥凝固于成孔器管腔内。

图1骨水泥植片成孔器示意图略

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具有以下特点。手术操作简便:手术中调制骨水泥,一次性成形,避免了因术前预制的骨水泥植片反复烘烤加热修整的麻烦,同时因颅骨骨窗边缘与硬脑膜之间无需分离、骨窗边缘无须钻孔固定,缩短了手术时间。植片固定可靠:骨水泥植片在“面团期”覆盖于缺损骨窗,周边用手沿骨窗边缘压和抹平,使骨水泥植片边缘与骨窗边缘严密接合,同时具有覆盖法与镶嵌法[1]颅骨成形术的优点,由于植片与骨窗的严密结合,即使周边不钻孔固定,靠头皮张力也能达到可靠的固定,再加上骨水泥植片上的小孔在愈合过程中形成的柱状愈着,使骨水泥植片固定更可靠。本组病例无一例植片松动移位。塑形整容效果好:手术中调制骨水泥,“面团期”的骨水泥可以用手捏制成任意形状,对前额、眶额、额颞眶及颞颧弓部位的颅骨缺损成形能达到整容的目的,本组颅骨缺损额部25例,额眶部12例,额颞眶部9例,颞颧弓部4例,术后均两侧对称,外观自然,均达到了良好的整容效果。并发症少:术中塑形骨水泥颅骨成形术术后几无头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本组仅发生头皮下积液5例,占%,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5%~%[2~5]。笔者认为术后头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少的原因为:植片固定可靠,由于骨水泥植片与颅骨骨窗边缘的严密结合,使得术后骨水泥植片无松动移位,对组织无机械刺激作用;同时由于颅骨骨窗边缘与硬脑膜之间不分离、骨窗边缘不钻孔,从而出血渗出减少。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7.

2文经伦.颅骨修补86例体会.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8,4:61-62.

3胡家正,熊玉纯.骨水泥修补颅骨缺损68例临床观察.中华神经外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