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_第1页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_第2页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_第3页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_第4页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起飞阶段,大型跨国集团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投资竞争也不断激烈。作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日本也加入了争夺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通过对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历史的回顾,研究投资战略,进行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除了增加先进的经验,还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企业同其进行竞争与合作。

关键词:日本;汽车企业;投资战略

1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轨迹

本田公司

本田最早与中国的联系是在1982年与嘉陵技术合作生产摩托车。1996年与东风公司合作在惠州建立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有这样一个渊源关系,本田在竞争中得到了广州轿车项目。1999年广州本田投产。

勇于“冒险”。

相对于其他日本汽车厂家,本田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企业。1963年才开始进入汽车领域,却是最早在美国建厂的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本田接手“广州标志”这个失败了的项目,重新按照自有的“通过少投入、多收益取得胜利”的本田滚动式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迅速实现40%的国产化。

稳扎稳打。

广州本田开始投产后,年产量仅3万辆,并没有达到日本经济学家常说的轿车生产最少20万辆的规模。但就是利用这较少的产量能打开市场。随着发展,本田也逐步扩大产量,到2006年广州本田的年产能达到26万辆。本田也与东风合作,在2004年也开始生产汽车,产能定位在3万辆。

全面开花。

在2003、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后,本田针对中国的产品生产策略发生变化,由最初的雅阁升级系列轿车为主导,变为几乎将旗下所有品牌都引入中国,“Odyssey”、“Fit”相继投放市场。

丰田公司

丰田与中国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4月向中国出口的第一辆皇冠“CROWN”。但是,丰田公司早期对中国市场以出口整车为主,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高峰,中国进口的80万辆日本车里40%是丰田。

“三级跳”发展战略。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八五”期间不再批准新的轿车生产项目。于是时任丰田社长的奥田硕提出了丰田在中国“三级跳”的发展战略:从进入中国到9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主要向中国提供进口车;第二阶段是在中国生产零部件;第三阶段就是轿车的整车生产。

模仿对手,稳步前进。

后发制人,全线展开。确定进入第三阶段后,丰田的投资迅速扩大,引入大量车型。2002年10月8日,丰田在中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威驰“VIOS”在天津下线;2003年9月5日,“霸道”在四川丰田下线;2003年10月8日,“陆地巡洋舰”在长春下线。

2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

根据本田和丰田在华投资的表现,可以看到日本汽车企业体现出的共同特点。

(1)受“小岛清优势理论”影响很大。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个国家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产业应该是本国逐渐丧失优势的产业。

(2)进入策略被动。20世纪80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美汽车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占据大半江山后,日本汽车企业这才调整策略,加快对华投资。

在中国生产的车型雅阁、奥德赛、思迪、飞度、CRV、CIVIC皇冠、凯美瑞、威驰、卡罗拉、普拉多、柯斯达

中国合作伙伴广汽、东风一汽、广汽

(3)进入方式循序渐进,错失良机。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都是先成品进入,再零件生产,最后整车生产。由于对中国市场低估,让竞争对手占得先机;投资中国市场又担心风险,只在零件生产上渗透;最冒险的本田在先期投入广州本田项目时也只投入1亿美元。

(4)站稳市场后,投资迅速扩大,投资地区集中。

(5)本地化不足。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项目中,相对于其他国家企业本地化程度不高。另外,中日两国文化心理相近,这也是本地化不高的一个原因。

(6)重视销售和服务的建设。由于早期以产品出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日本汽车企业很早就建立起了产品的销售和维修等服务网络。特别是后来涉入零部件领域,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3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启示

相对于日本这样的世界汽车强国,我国的汽车企业目前还不能在跨国直接投资上面有很大的作为。但是,对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的战略分析,可以从中了解对方,更好地与之在国内市场进行竞争和合作;还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国际化发展积累经验。

(1)走国际化道路,抓住合适的发展时机。

(2)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经济理论。

参考文献

[1](美)哈里森.波特,叶平译.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张海东.国际商务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