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学案(第二课时)_第1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学案(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学案(第二课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贵不能淫》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和课文中的名言警句。2.理解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课前自学3.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课前自学自学活动:1.通读课文一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圈画出翻译障碍,结合释义再读一遍,注意朗读节奏。2.思考《富贵不能淫》表达了孟子的什么观点?标注到书上。自学检测:一、字词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1)丈夫之冠也 (2)父命之(3)与民由之 (4)富贵不能淫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戒之曰 必敬必戒道行天下之大道C.以顺为正者 静以修身而诸侯惧 环而攻之而不胜4.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之”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丈夫之冠也,父命之A.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课上研学课上研学聚焦问题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字顺。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3.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课后拓学一、积累运用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名句默写。(1)文中表现大丈夫立场坚定、绝不动摇的句子是:,,。(2)文中与“穷则独善其身”意思相近的句子是:,。(3)在文中,作者阐明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的句子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注]①醨(lí):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混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2)以顺为正者(3)被发行吟泽畔(4)遂自投汨罗以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3.甲文中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4.屈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举世混浊”时却独自“怀瑾握瑜”,正如孟子所说(“”)(用甲文中的语句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