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参考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参考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参考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参考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些年

我们一起做过的题

诉衷情米芾

劳生奔走困粗官。揽镜鬓毛斑。物外平生萧散,微宦兴阑珊。寄胜处,每凭阑。定忘还。好山如画,水绕云萦。无计成闲词的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1)塑造了一个年事已高,生性闲散,厌倦官场却不得不奔波于官场的底层官员形象。特点+身份(2)从“斑”“萧散”可看出词人年事已高,生性闲散。从“困”“兴阑珊”可看出词人奔波于仕途、厌倦官场的情绪。词句具体分析(3)表现了词人厌倦官场却无计摆脱的烦闷以及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意义、情感2013年辽宁卷竹轩诗兴

张镃(zī)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1)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特点+身份(2)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手法+具体分析(3)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的高雅的人生志趣。意义情感点特点:特征+身份析形象:

诗歌形象三要点明情感、意义:

人物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手法+词句具体分析答题模板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提升练习学习目标:1、梳理答题思路,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2、运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完善答案,提高得分能力。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福建卷,2011年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2014山东卷、安徽卷、上海卷都有此类题目。考点初体验【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景物形象抒情主人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诗歌形象《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苏轼的《定风波》中的“我”《寻诗两绝句》中的“陈居士”事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5、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提问模板点特点:特征+身份析形象:

诗歌形象三要点明情感、意义:

人物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手法+词句具体分析答题模板古代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愁、儿女情长的形象。总结人物形象特点从何处入手?

诉衷情南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特点+身份)(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具体分析)(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意义或情感)信息来源一:知人论事,关注背景

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注释、题目等,做到合理联想。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答案】(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特点+身份)(2)第一句“蹴”“起”“整”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薄汗轻衣透”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四句“走”“倚门”“回首”“嗅青梅”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了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嗅青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含羞、好奇、爱恋等微妙复杂的心理。(性格+具体分析)(3)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意义或情感)

信息来源二:

关注诗词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即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细节等。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生活悠闲、寄情山水、潇洒舒放、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手法+具体分析)(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信息来源三:

关注人物所处的环境即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或诗中意象所承载的具体含义总结: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注释、题目等,做到合理联想。2、关注诗词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即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细节等。3、关注人物所处的环境即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或诗中意象所承载的具体含义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升格练习(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1)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2)“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1)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3、(2)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隐居生活的恬淡、闲适、清幽、高雅。(3)由此看出作者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与赞赏。4、2012年(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2)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3)通过以上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5、2015上海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1)镜湖女是一群年轻美丽(外貌)、活泼可爱(性格)、热爱生活(态度)的渔家女的形象;(2)“妆面花样红”通过正面外貌描写表现了少女的年轻美丽,“小伞翻翻”用俏皮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镜湖少女活泼可爱,飘渺的菱歌声和镜湖的清新景色又从侧面烘托了镜湖女的清丽脱俗。约西邻女看赛神的叙述则表现出这群女子身上散发的浓郁的生活气息。(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镜湖女的喜爱与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6、

寻诗两绝句宋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答案】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7、2014安徽卷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答(1)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诗人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