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组织,加深记忆,随时提取。(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促进本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促进理解知识间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酸与碱的复习,分析对比其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酸和碱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加努力的学好化学。二、教学重点: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的对比与掌握。三、教学难点:从CO2与NaOH是否反应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的设计思维水平。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五、教学过程:【课堂实录】师:好,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欢迎走进化学课堂!【环节1、情境导入】师: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变一个化学小魔术。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杯子,它究竟有多神奇呢?下面请看老师的表演。瓶子内放的是水,现在我把水倒入这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现象。好,哪位同学把你刚才看到的现象给大家描述一下?来,彭飘同学。生:瓶子内的无色液体倒入杯子后,颜色先变成了红色,后来又变成了无色。师:好,描述的非常准确。请坐。不看不知道,化学真奇妙,今天我们一起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环节2、创设游戏情境,回顾知识点】师:周末,盐酸和氢氧化钠两位同学来到了一座化学城堡,城堡内有许多迷宫。他们在一起玩起了闯迷宫的游戏。在游戏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我们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帮一帮他们吧。师:盐酸首先来到了一座酸的迷宫,迷宫内有五条逃生的路线。那么盐酸应该选择哪一条路线,顺利的到达出口呢?注意,凡是能跟盐酸反应的物质下面都设有陷阱。好,同学们,观察图片,认真思考。师:好,得出答案的同学请举手。好,赵星星同学,把你的答案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一下。生:大家看,我们都学过盐酸的化学性质,它能和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反应,因此,这位同学如果想要闯出迷宫,就要回避这些物质。先看路线一,盐酸能和铁反应,是行不通的;路线二,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也是行不通的;路线三呢,它又能和氢氧化钠进行反应,也是行不通的;如果走路线四的话,它是不是又能和碳酸钠进行反应,也是行不通的;所以,走路线五,这样的话他就能够闯出迷宫了。师:好,他的思路非常的清晰。请回。师:假如是硫酸同学来到了这座酸的迷宫,他要想顺利的到达出口,又应该选择哪条路线呢?好,韩畅同学。生:仍然选择路线五。师:为什么硫酸和盐酸选择了相同的路线?生:因为酸溶液都含有氢离子,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师:请坐。酸溶液中,都含有什么离子?生:氢离子。师:酸溶液都含氢离子,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的,非常好。氢氧化钠同学呢,来到了一座碱的迷宫,迷宫内有四条路线,但是能跟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物质下面,也设了陷阱,氢氧化钠应该如何顺利的到达出口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认真思考。师:好,想出答案的同学请举手。王昌盛,上台展示一下。生:碱可以同非金属氧化物、酸和某些盐反应。所以,在闯迷宫的时候就要避开这几类物质。大家先来看第一条路线,第一条路线中,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第一条路线不能走;大家在来看第二条路线,第二条路线中,氢氧化钠可以同盐酸反应,所以第二条路线也不能走;再来看第三条路线,第三条路线中,氢氧化钠可以同硫酸铜反应,所以第三条路线也不能走;而第四条路线,四种物质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第四条路线是可以通过的。师:他观察的非常细致,思路清晰,好请回。假如是氢氧化钙同学来到了这座迷宫,它又该如何安全的到达出口呢?王文慧同学。生:没有变化,仍然选择路线四。师:为什么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选择了同样的路线?生: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它们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师:好,非常好,请坐。那么,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里面都含有哪种离子?生:氢离子。师:碱溶液具有相似的性质,里面又含有哪种离子呢?生:氢氧根离子。【环节3、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师:通过走迷宫的游戏我们重温了酸和碱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屏幕上显示的是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结构图,左侧是酸的性质,右侧是碱的性质。刚才在闯迷宫的游戏中,没有涉及到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现在我们把这一条分别加上,大家看,酸的性质是几条呢?生:五条。师:碱的性质又是几条呢?生:四条。师:我们可以借用我们的手掌,用手模记忆法来记忆酸和碱的性质。大家把左手拿出来,在手掌心上写上酸,五个手指分别代表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酸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生:红色。师:使无色的酚酞试液——生:不变色。师:活泼金属跟酸反应得到——生:盐和氢气。师:金属氧化物跟酸反应得到——生:盐和水。师:碱跟酸反应得到——生:盐和水。师:某些盐和酸反应得到——生:新盐和新酸。师: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用手模记忆法来记忆碱的化学性质。【环节4、构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师:知道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那么现在,酸的化学性质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些孤立,那么,我们怎么把它们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更大的知识网络呢?下面我们看网络的构建。大屏幕上打出来了的是物质的关联图。一共七个圆圈,分别代表了七类物质,这七类物质分别是:酸、碱、盐、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指示剂,那么,大家试着把它填到你的学案上。哪位同学一会儿愿意到台上来展示?我把大纸板送给他,一会儿上台来展示一下。好,填完的同学请举手。仔细想一想你的思考过程。好,徐郭昂同学,你上台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思路。生:我是这样想的,先看这个圆,它与五条短线相连,说明这个圆圈中所填的物质应该能与五类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我把酸填在这个圆圈里。再看这个圆圈,它与四条短线相连,证明这个圆中所填的物质应该能和四类物质发生反应,所以这个圆里面我填的是碱。酸和碱都能和酸碱指示剂和盐发生反应,所以这两个圆分别填酸碱指示剂和盐。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只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我把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填在这两个圆圈里面。非金属氧化物只能和碱发生反应,所以这个圆圈里面填非金属氧化物。我的汇报完毕。师:他分析的有理有据,非常棒,大家掌声鼓励。我们讲完知识之后,要学会构建知识的网络。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练习,物质的推断。大家一看,跟刚才那个只是关联图非常的相似,是不是也是七个圆?生:是。师:但是我们现在给了具体的物质,一共是九种,七个圆,那我要选出七种,这时候,有的物质就不见得合适了,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开动你们的脑筋,加以思考,看看哪种物质不能放到这个圆圈内。现在大家认真的思考,把它填到你的学案上。哪位同学一会儿愿意上台展示,把这个机会给卢少云。填完了没有?生:填完了。师:我们请邢梦杰同学上台进行汇报。生:通过上面同学给我们填的物质的分类,通过这几种物质分类,就是我的填图情况。这是稀硫酸,这里填的是氢氧化钠,这填的是铁、氧化铜、石蕊试液、二氧化碳,我的汇报完毕。师:好,请回。【环节5、物质的鉴别】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酸和碱的性质,现在我们就利用酸和碱的性质,进行物质的鉴别。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硫酸,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把这两瓶溶液区分看来?这实际上呢属于物质的鉴别。在进行物质鉴别的时候,不能把所加的试剂直接加到试剂瓶里,因为这样的话,你鉴别出来了,两瓶试剂也怎么办呢?生:作废了。师:肯定作废了。那么我们要取样,取样的话,一般的取,少取,也就是——生:一至二毫升。师:然后再往里头加试剂,在加试剂的时候也是有要诀的,加进来的试剂应该加到两种溶液里去,现象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气泡,一个没有气泡;一个有沉淀,一个没有沉淀,一个变色,一个不变色。如果有物理的方法首先能够鉴别出来的,要先用物理的方法。比如说,观察颜色,有没有挥发性,它的溶解性是怎么样的。物理方法不行了,我们再利用化学的方法。所以说,大家按照刚才老师的提示,认真的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一会儿小组的话派代表进行汇报。好的,现在小组交流开始。好的,讨论好了没有?生:好了。师:好,坐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的成果汇报一下?好,殷晓晨。生:一开始,我们小组想出了七种方案,第一种是酸碱指示剂。第二种是活泼金属如锌粒。第三种是带锈的铁钉。第四种是碳酸钠溶液。第五种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进行物质鉴别的时候,我们先要取样,然后根据物质不同的性质来选择试剂,也就是依据特性选试剂,加入试剂观现象,根据现象得结论。所以说,步骤是: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同学们记完了没有?生:记完了。【环节6、酸碱中和反应的再思考】前面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酸和碱反应的本质是什么?氢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水。我们以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为例,看不到任何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反应,它是不是发生了呢?我们就得寻找它发生的踪迹。没有任何现象,这个实验它发生了,什么也看不到,这是隐性的,我们如何知道它是不是发生了反应,来证明它发生反应,就让它显性化。一个隐形的实验,我们把它显性出现象来。我们对这个实验进行再思考。下面看一组实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第一个问题,实验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的目的是什么?好,罗瑞莹你来回答。生:是利用酚酞溶液颜色的改变来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师: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呢?生:颜色刚开始是红色的,加入稀盐酸之后逐渐变成了无色。师:那你判断这个反应发生了,你通过什么判断这个反应发生了?生:就是刚开始加入酚酞试液的时候,然后溶液的颜色变成了红色。然后开始加稀盐酸,然后在某种程度的时候发现它变成了无色,然后就证明氢氧化钠就没有了。师:没有了。通过反应物氢氧化钠的消失,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反应。对吧,好,请坐,非常好。第二个问题,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哪一个效果更好?杨婉同学。生:酚酞溶液效果更好。师:说出你的想法。生:因为如果用石蕊溶液的话,实验中由蓝色变为紫色,这样不便于观察。师:好,非常好,下面我们在来看一组实验,科学研究中,对某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需要借助其他手段,间接进行观察,课本中的这几个实验是如何借助其他手段寻找到证据,从而得到结论的?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看不到,但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氢氧化钠跟盐酸借助于酚酞试剂,酚酞试剂是通过反应物氢氧化钠的减少来证明它们反应;而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是借助于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出了新物质碳酸的生成来证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对于某些实验,观察不到任何的现象,我们说它是隐性的,我们想法寻找到证据,通过间接的方法让它呈现出一些现象,让它显现出来,这种思路非常的重要。寻找证据的方法呢,有两类,一类是借助于什么?生:装置。师:借助于实验装置。还有一种方法呢?是借助于——
生:试剂。师:这是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个知识点的一个归纳总结。大家看一下大屏幕。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还有没有疑惑?生:没有。【环节7、魔术揭秘】师:这是一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做的这个小魔术。神秘的杯子,仔细想想刚才看到的现象。那我现在对魔术进行揭秘。刚才老师变魔术的时候,用到了三种试剂,就是酸碱中和的三种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无色的酚酞溶液。两个容器,三种试剂,大家想想怎么放?一个容器里放两种试剂,那么一个容器里放一种试剂,大家想想,氢氧化钠能不能和无色的酚酞试剂放在一个杯子里头呢?生:不能。师:那它是怎么放的呢?王文慧同学你来回答。生:空杯子中事先涂抹了氢氧化钠溶液,而无色的水是由稀盐酸和无色的酚酞溶液混合而成的。师:那我刚往杯子里倒液体的时候,里面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生:红色。师:然后又成了——生:无色。师:你能解释一下吗?生:刚开始的时候是红色,是因为氢氧化钠没有消耗完,溶质是氢氧化钠还有氯化钠。在继续倒的时候,当红色恰好完全退去的时候,溶质只有氯化钠。又继续加稀盐酸,烧杯还是无色,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氢。师:好,回答的非常好,大家清楚了没有?生:清楚了。师:可见,化学魔术当中,也蕴含着非常多的化学知识。我们通过魔术看到的是现象,刚才张王文慧同学给大家一解释,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本质。好,请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课下呢,我们同学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环节8、畅谈收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一些个化学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的思路。那么,哪位同学谈一谈自己有哪些收获?好,你先说。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化学学习中的两个要点:第一点,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第二点,要善于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师:好,回答非常好,请坐。还有谁,有补充?生:我补充。在这节课我学到了将实验中看不到的现象转化为在实验中能够看到的现象,这种化隐性为显性的方法非常重要。在课本中多次用到了这种方法。师:好请坐,回答的非常好啊。还有哪位同学想表达你自己的观点?生:我也补充,我们应该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且应该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师:好,非常好。看来我们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感悟,有了自己的收获。同学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了一些收获,感悟到了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化学的学科思想。掌握了这些思想,我们就会在化学的海洋中畅游的更深!就会在化学的天空中翱翔的更高、更远!好下课。生:起立!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好,下课。【板书设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酸H+
碱OH-物质的鉴别
取样→操作→现象→结论(方法)三、隐性
显性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学情分析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更是难点之一。要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少,感性认识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初中化学原则上遵循“从生活中来,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教学中一般都倡导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化学——酸和碱的教学也不例外,教材在安排学习酸和碱的性质时,先安排了两节内容——《生活中的酸和碱》以及《中和反应的应用》,这既是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为学习酸和碱的性质做好铺垫。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酸和碱也不少,但仅仅是有所接触,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并不能够有一些较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对策:在前两节的学习之后,可以安排学生预习性的家庭小实验,找一找家庭中常见的酸和碱,研究一下它们有哪些性质,可通过小实验观察,也可通过对物质的用途的理解来分析。比如:用食醋除去水垢、用洁厕精(主要成分是盐酸)除去铁锈等,通过学生个人的探究,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都有很好的巩固作用。二、学生科学归纳的习惯尚未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待于培养。酸和碱的学习,主要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从对一种物质的学习,演绎归纳出对这一类物质的认识——在这里,教材的编排不仅是对酸的学习是这样,对酸的通性的学习也是这样安排的。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个能力正在培养过程之中,由此及彼的能力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对策: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仅从教材出发,更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出发,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最好是能够系统地巩固一下关于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对酸、碱的性质的学习建立在熟知物质分类的基础之上,更有利于学生分清楚能与酸、碱起反应的物质类别。三、学生对物质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微观认识能力不足。微粒观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学生一般来说从宏观上观察现象、分析描述能力尚可,而一旦走进分子、原子、离子中,就很难再有一些清晰的思路。这也与学校的教学设施差、学生对粒子的学习难以有形象、直观的认识有关。对策:教师要把工作做到平时,在平时的化学课教学中,通过教材的学习、模型的观察、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想象,尽快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物质的粒子观;同时,可以安排学生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走进粒子的世界。四、时间紧,任务重,学习效果差。酸和碱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同时又是对初中所学化学知识的总结和提升,本身学习起来就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酸的化学性质又分为了五个方面,对学生来说理解、掌握的难度较大;另外,学生不仅要对酸能够从个别到一般,还要对指示剂、活泼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各类物质都要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熟练认知,这都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所不具备的能力;而且教学中在两个课时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两种酸的物理性质,还要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自行去研究、归纳硫酸的化学性质,这对于还未完全理解盐酸的性质的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种无形中的障碍;最后,这一部分的学习还有一个难点,即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难点到了学生身上,绝不仅是几个难点的简单相加,很有可能是相乘的关系。对策: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前安排学生充分预习、交流,课上教师要突出重点,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采取兵教兵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最后是针对性强的达标训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五、实验探究安排目标不明确,顾此失彼导致学习效果差。提到探究实验,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是要关注实验本身、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是以知识落实为主——这往往就是个矛盾。以探究为主,课堂大部分时间就要放在实验探究上,留给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的时间就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不很扎实,学习效果一般;而如果以知识学习为主,实验探究就无法展开,无形中又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相背。对策:转变认识,要把探究活动看成是知识学习的过程,实验探究本身就是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所以要在知识、能力并重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总之,酸和碱的复习虽然困难多、压力大,但是通过学生的不懈努力必定能会拨开云雾见真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效果分析评测结果:29分1人,25—28分12人,20—24分16人,19分3分,18分1人。评测练习分析:评测练习满分30分,考试时间10分钟,参加测评学生33人。练习中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很好地测试了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鼓励学生多去思考和分析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锻炼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效果很好。《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教材分析(一)本单元在化学课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单元的联系。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二)本单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本单元内容对应于《新课程标准》一级主题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部分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①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②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③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④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①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③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④实验探究酸碱的性质。(三)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从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四)新老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比较:⑴新教材将老教材中第八章内容分解成第十、第十一两个单元,老教材中的第二节、第三节部分内容合并成课题一,但是新教材在课题一中只介绍了酸与酸碱指示剂、较活泼金属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介绍了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而将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单独作为一课题来进行学习。此外,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化合物的分类等知识移至第十一章学习。⑵新教材删去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淡化了酸、碱、盐的概念,尤其是酸、碱的概念,新教材中没有下严格的定义。在介绍盐的概念之前,通过让学生找出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物的共同点,为盐的概念作了铺垫。⑶新教材只重点学习盐酸和硫酸。关于硝酸的性质在本单元没有介绍,仅介绍硝酸的化学式,磷酸的化学式没有出现,不过出现了典型弱酸----醋酸的化学式。⑷浓H2SO4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改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⑸新教材中关于溶液的导电性知识没有设立专题来介绍,只是利用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酸和碱的通性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6)新教材除了加强实验所占的比重以外,还大力改革实验内容,使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以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例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要求学生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取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这个实验既应用了所学的知识——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起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酸、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如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2、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氯化钠和水④氧化钙和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4、向一定量Ba(OH)2的溶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ABCD5、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D.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6、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操作方法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点燃B氯化钾碳酸钾稀盐酸蒸发C锌铁稀硫酸过滤D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蒸发(二)填空题7、下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甲甲乙Ca(OH)2丙丁H2SO4(1)写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甲、乙;(2)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和Ca(OH)2:;丙和丁:;(3)其中稀硫酸和丁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实验探究题8、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但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发生。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时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组做了如下实验:⑴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⑵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你认为能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的是(填序号)_____⑶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⑷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课后反思作为单元复习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化学知识、技能系统化和条理化,达到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综合应用的目的。对学生来讲,复习课是“温故而知新”,对老师而言,复习课应该“反复而不重复”。立足于此课型的特点,本课从以下几个角度做了些思考和尝试。
对于常用的以酸、碱性质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形式组块是否合理?将知识进行联系能让记忆更牢固,这种将能反应的物质连线能清楚对比出酸和碱性质的差异。作为老师,像自己在初三时去判断稀盐酸和氧化铜是否能反应时,我首先是按照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来同化,想到交换成分后,反应产生了水,所以能反应。后来经过多次训练后就能够熟练地判断出(强)酸和金属氧化物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来判断。于是我想我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也有这一知识块。对同一知识如果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加工,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连结点,便于提取。我们可以从物质的性质来归纳,也可以从反应类型的规律角度来认识,这样多角度地看,能让学生记忆得更牢固吧。让学生主动建构,放权到什么程度?本课的中心环节就是帮助学生建立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自己归纳,能让知识记忆得更牢固,也能增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比如要得到上面的酸碱性质图,我想过就是在学案上只画几个空白的框,然后让学生填物质的类别,再将能反应的连线。但是又担心学生完成不了,(以前锻炼的少,只是在碳和碳的化合物那一知识块中使用过。)另外时间也比较紧张,于是就帮学生把物质的类别给出来,只让他们填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束缚住了学生的手脚,其实归纳的形式应该是很丰富的,呈现出的知识结构图也可以成为本课的亮点。但这就要对前面的知识回顾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否则来不及。让学生先模仿固然效率高很多,但总觉得留下了一些遗憾。初中元素化合物的单元复习课,我只是在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制品订购协议三篇
- 智能物流系统投资合同三篇
- 信阳师范大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变态心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班节日文化的教育传承计划
- 手术室主管工作计划
- 汽车燃料运输合同三篇
- 新余学院《编舞技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家具设计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插画设计与商业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安全工作先进班集体申报材料(汇总七篇)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生命的意义》
-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读后续写10温馨家庭课件
- 肌骨超声简介
- 锅炉工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调研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中职家长会课件
- 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检测课件
- 孙子兵法-湖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国开电大本科《管理英语4》机考真题(第十五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