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基本说明】一、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二、所属年级:四年级下册三、所属章节:第2课四、课型:造型·表现五、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②能力目标: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巧创造的好习惯与生活态度。内容分析: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哈哈镜变形的方法,进行对人物的理解和绘画。在上课一开始,教师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有效展示了变形;在讲课过程中,又让学生通过实物勺子体验变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整堂课活动设计丰富,以观察变形——感受变形——欣赏变形——尝试变形为主线,使学生从多种感官感受变形。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桶状变形、波纹变形、拉伸变形、枕状变形”四种变形方式。最后,通过学生参与添画未完成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绘制哈哈镜变形画的方法,加深学生认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变形,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变形创造,体现个性和趣味性。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2.进行变形绘画时,体现个性和趣味性。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气球、不锈钢勺子、未完成待添画作品。学生:记号笔、彩色作业纸、剪刀、水彩笔或油画棒、不锈钢勺子。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探讨交流法、演示法、评价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游戏引入:吹气球,观察气球吹大后表面图案发生了什么变形?再将气球拉长、压扁,展示图案变长,变扁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形效果?小结:我们发现,刚才大家所见到的变形形象当中,有变瘦、变胖、变扭曲等特点。这些变化的视觉形象往往能给我们的美术创作带来许多灵感和启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大胆创作,体味变形的魅力。板书课题:变形的魅力观察气球表面图案发生的变化,并回答。二、方法探究寻找变形现象(1)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变形现象?(2)出示生活中常见变形现象的图片。(3)学生亲自体验自己的头像照在金属杯上被变形的乐趣。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哈哈镜下的变形效果。对比分析(1)仔细对比观察,镜子中的小女孩儿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图片当中局部轮廓、线条及整体外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桶状变形:头小脚小,腰变粗。波纹变形:身体各部位大小不变,但是外形左右扭曲。拉伸变形:身体各部位变长、变瘦,顶天立地了。枕状变形:头大脚大,腰变细,向内压缩。(2)观察小男孩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形方式巩固)3、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出示4幅不同人物图片,找出变形的部位。比较分析大师作品(1)欣赏画家作品,找出画家笔下的人物采取了哪种变形方式?(2)欣赏漫画家作品,找出漫画家笔下的名人又采用了哪种变形方式?尝试参与(1)教师提供4幅未完成的变形头像图,邀请4名学生根据已知的变形原理,将画添画完整。(2分钟)(2)其他同学交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画?(3)引导学生寻找添画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交流修改建议,教师修改演示。(4)小组之间交流并总结绘制变形人物画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6、师生共同总结绘制人物变形画的步骤:剪形状画形象添装饰注意事项:(1)人物要撑满外形,注意构图饱满,大胆夸张变形,别怕出错,线条流畅(2)刻画要充分,画出细节,用点、线、面或色彩装饰。作品欣赏这些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说一说,生活中的变形现象。学生交流,了解哈哈镜中、金属杯上、玻璃幕墙里的物像等变形现象。观看变形现象图片。仔细看图,对比分析。观察并回答欣赏并分析作品。四名学生上台添画。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总结方法步骤。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说明原因。三、自主创作1、提出活动要求:根据哈哈镜变形的方法,用卡纸剪出一个外形,画出哈哈镜中的自己。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主创作。四、作业展评1、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作品贴在黑板上;2、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你自己的作品?(从变形的方法和描画想法)3、他评:你认为谁在哈哈镜中最快乐,最有趣?4、教师总结评价。自评互评。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些变形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各种有趣的变形现象,很多艺术家都从中受到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也能多多发现,多多尝试,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学情分析该年级段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较强。学生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循循善诱,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思维训练等方法来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绘画能力、认知能力等。此阶段是特定的艺术观与模仿人或事物相联系的形成时期,更重要的还是通过美术活动触发情意表现需求的情感成长、纯艺术审美观的萌芽期。学生脱离了之前的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开始了客观观察的美术活动和视知觉思维,关注身边事物,对线与行发生感情。基于以上学生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意识性而不失精彩,得中有玩,实现现象探索与知识本质的联系。在活动方式与教学组织方面,应注重美术学习过程的情景创设与情趣营造,在具体情境中发挥本年级学生具体运用思维能力的优势,设置有启示意义的活动环节,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参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过程中获取准确的学习方法与美术思维方式,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投入学习中,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态度。本课的设置在于从生活现象中发现事物变形及从美术现象中探寻组织变化的趣味性与创造性,由此引入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形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利用生活现象开拓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变形的魅力》效果分析本课的设置在于从生活现象中发现事物变形及从美术现象中探寻组织变化的趣味性与创造性,由此引入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形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利用生活现象开拓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整堂课活动设计丰富,以观察变形——感受变形——欣赏变形——尝试变形为主线,使学生从多种感官感受变形。整个教学过程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观察、欣赏、体验、发现、总结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力图体现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抓住对象特征,大胆表现,创作出生动、有趣、具有个性的新人物形象来。在教学中通过小游戏、体验人物在勺子中的变化以及上台添画等环节,有效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参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过程中获取准确的学习方法与美术思维方式,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投入学习中,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从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及作业效果来看,已经基本掌握了变形方法,课堂达成度较高。《变形的魅力》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以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性和启发性。以丰富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副线。内容除绘画表现外还有手工制作课,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使之感到有兴趣并手脑结合的运用。在知识技能学习方面采用直观呈现现象分析,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传达方式。还注重美术学习过程的情景创造与情趣性营造。本课的设置在于从生活现象中发现事物变形及从美术现象中探寻组织变化的趣味性与创造性,由此引入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形表现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善于生活现象开拓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画变形人物画,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课学习活动借助生活中各种变形现象,使学生关注到事物的变形。在画人物变形画的过程中,认识美术创造表现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教材编排了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玻璃幕墙里的映像等建筑变形图片,还有哈哈镜中的和电脑软件处理的人物变形图片等,给学生和教学活动提供了多样的观察途径,关键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现象中物象变形的趣味性,发现事物变形的规律。
《变形的魅力》评测练习1、观察图片,是分析其运用了哪种变形方式?并找出其变形的部位。考考你画家笔下的人物采用了哪种变形方式呢?说说其变形部位。呐喊(油画)爱德华•蒙克(挪威)珍妮(油画)莫迪里阿尼(意大利)漫画家笔下名人又是采取的哪种变形方式呢?说说其变形部位。《变形的魅力》教学反思《变化的魅力》是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设置在于从生活现象中发现事物变形及从美术现象中探寻组织变化的趣味性与创造性,由此引入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形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利用生活现象开拓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
活动一是画变形人物画,整堂课活动设计丰富,以观察变形——感受变形——欣赏变形——尝试变形为主线,使学生从多种感官感受变形。在本活动的导入阶段,我通过一个吹气球的小游戏,有效展示了变形。在讲课过程中,又让学生通过实物勺子体验变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接着又观察了生活中的许多变形现象,并欣赏了个别大师作品,课堂气氛活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根据现实进行再现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漫画人物,以它诙谐、幽默、夸张的形象深受学生喜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想要学生掌握变形的方法,并用其来创造新形象,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变形的魅力》这节课时,应重点分析人物变形规律,探究变形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发现并归纳变形规律,掌握“桶状变形、波纹变形、拉伸变形、枕状变形”四种变形方式。最后,通过学生参与添画未完成作品,引导学生们一起回顾和总结了变形画的创作过程。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参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过程中获取准确的学习方法与美术思维方式,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投入学习中,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观察、欣赏、体验、发现、总结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力图体现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抓住对象特征,大胆表现,创作出生动、有趣、具有个性的新人物形象来。从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及作业效果来看,已经基本掌握了变形方法。但是,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中,若能多一些对变形魅力的感受及变形应用实例的拓展,学生也将会收获更多。另外,在时间把控方面不是很好,超时,讲授环节过长,评析作业的时间不够。语言需更精简,语速快慢需有变化,语调需要抑扬顿挫。在
课堂设问方面:提问需要更有针对性,注重有效提问,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着。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找到了课堂的提升空间。学无止境,我将加强学习,不断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并探索美术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学到知识、找到快乐!《变形的魅力》课标分析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变化的魅力》是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一学习领域要求:1、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期末模拟卷01【九年级上下全册】
- 2024保育员技师理论考试172题(附答案)
- 让垃圾分类演讲稿范文
- 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
- 脚手架施工方案15篇
- 幼儿园班主任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煤矿实习总结范文
- 九年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承诺书(35篇)
- 音乐活动总结
- 22.3 实践与探索 同步练习
- 康复治疗行业发展趋势
- 《MES基础介绍》课件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解读与教学资源配置的关联分析
-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行车安全系统管理
- 27.1.1 圆的基本元素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 辛亥革命之意义
- 实验1-接触角探测液法测定聚合物表面张力
- 妇科人工流产女性落实高效避孕措施依从性低原因分析鱼骨图柏拉图对策拟定
- 外阴阴道炎症
- 小学冬至主题班会-弘扬传统情暖童心 课件
- 客服的职业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