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1课
第2课
第3、4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一课1、“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诸子:各种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百家:泛称,形容诸子之多,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种力量在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
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术皆应时而生。——胡适《说儒》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私人讲学的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主要流派: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则称“九流”)“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汉书·艺文志》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①以“仁”为思想核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仁”的含义:即“爱人”,“仁者爱人”孔子的儒家思想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篇》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哀公问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何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篇》③崇尚礼治,克己复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④“有教无类”,首创私学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讲学图2、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①仁政和“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民本思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离娄上》仁政的基本内容:反对兼并战争;减轻赋税,制民之产; 尊贤使能....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减轻赋税,制民之产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章句下》尊贤使能
②伦理观:性善论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的主张①施政主张:“仁政”②君民关系:“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③伦理观:“性善论”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3、荀子及其思想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①“仁义”和“王道”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民本思想②伦理观:“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③礼乐教化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老子的“道法自然”相同,受道家思想影响)“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不能消极的顺从自然,而要主动控制和利用它)荀子批判吸收各家优秀思想荀子主张以礼治国,但其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制裁的一面,已隐含法的作用,主张礼法并施,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朴素的唯物思想“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荀子的主张①施政主张:“仁义”、“王道”②君民关系:“君舟民水”③伦理观:“性恶论”—通过礼乐教化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孟子荀子时期仁的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爱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同异奠定基础体系完整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三、道家和法家
1、老子及其思想“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③哲学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塞翁失马;福祸相依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
看图说话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此说说漫画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以柔克刚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
2、庄子的思想:①万物相对论;②“齐物”;万物齐一,任何事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③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庄子《庄子》(书影)你能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庄周梦蝶3、韩非子的思想①以法治国②国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他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他主张在政治和治国方术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第二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第三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这三者都必不可少。……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的作用。他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他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关韩非子的成语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墨家学派(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墨子像学派代表主要思想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兼爱”“非攻”“尚贤”继承老子的学说,相对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3、6、5、4、性本善,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旁观现实,欣赏自然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这叫“无为而治”。荀子韩非子庄子孟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1、2、孔子老子思考讨论之一:如何归类?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1.三段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2.材料一孔子认为治国最关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3.材料二反映了孟子的什么观点?4.荀子的话被后世的哪位君主引以为鉴,开创了什么盛世?民本思想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民贵君轻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他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他主张在政治和治国方术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第二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第三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这三者都必不可少。……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的作用。他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他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柏杨《中国人史纲》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关键词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由此可知此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均正确,而④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此时“百家争鸣”已经结束。答案:C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yì,是奏乐舞蹈的行列)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仁爱思想B.忠恕之道C.等级秩序D.以德治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八佾”是只有天子才有的,大夫是不能享有的,如果有那就是僭越周礼,破坏等级秩序,所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维护等级秩序。答案:C1.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社会的转变”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里“社会的转变”是指(
)①分封制崩溃及井田制瓦解②士阶层的迅速崛起③各种治国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采用排除法,第④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本题无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6《景阳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13 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4 浙科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9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2 液体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选修3-3
- Unit 6 How do you feel Part B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葡萄胎的护理诊断
- 17 跳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教学设计 文 新人教A版选修1-2
-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答案
- (3月省质检)福建省2025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专业网格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贵州黔东南州各县(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691人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广东深圳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词汇解析
- 电力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
- 钕铁硼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 【语文】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新目录监理规划2025
- 储能项目竣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