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结绳焉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教材中实验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A.制备细胞膜:将红细胞稀释液滴加到载玻片上一滴加蒸馆水一盖上盖玻片一观察B.观察线粒体:口腔上皮细胞放入生理盐水制片一使用健那绿染液染色一观察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一水解一冲洗涂片一染色一观察D.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洋葱紫色鱗片叶表皮细胞制片一滴加30%蔗糖溶液一观察一滴加清水一观察参考答案:C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使得吸收涨破,A错误;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错误;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一水解一冲洗涂片一染色一观察,C正确;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洋葱紫色鱗片叶表皮细胞制片一滴加30%蔗糖溶液,再另一边引流,能后观察,D错误。2.“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能对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起抑制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参考答案:B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达菲”的作用是作用于神经胺酶,抑制神经胺酶的作用,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进而抑制流感病毒继续感染其他细胞.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是扩散,不能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A错误;B、由A分析可知,B正确;C、由A分析可知,C错误;D、由题意可知,“达菲”的作用是抑制神经胺酶的作用,不是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题干信息,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参考答案:A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5.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S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可能会呈乙、丙、丁图所示.与小鼠的组织液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S液Na+、K+浓度都更高 B.乙图,S液K+浓度更低C.丙图,S液Na+浓度更低 D.丁图,S液K+浓度更高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高,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多;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低,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少;丁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甲图中的低,说明神经细胞外流的钾离子更多,即E液K+浓度更低.【解答】解:A、乙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甲图中的相同,说明E液K+浓度不高,A错误;B、乙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甲图中的相同,说明E液K+浓度正常,B错误;C、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低,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少,即E液中Na+浓度更低,C正确;D、丁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比甲图中的低,说明神经细胞外流的钾离子更多,即E液K+浓度更低,D错误.故选:C.
6.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参考答案:D7.下图A、B是研究胃液分泌调节的有关实验。图A为假饲实验。即动物能吞下食物,但由食道开口处漏出,不能进入胃内。通过假饲发现,食物虽未进入胃内,却能引起胃液分泌;如果切断与胃相连的神经,则假饲时,没有胃液分泌。如图B,将动物的胃通过手术做成大胃和小胃不相通的两部分,并切断与它们相连的神经,当食物进入大胃后,小胃也分泌胃液。为了进一步研究胃腺的胃液分泌调节,实验者从实验狗甲的一段胃上刮下黏膜,将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胃液分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让动物只看不吃食物,结果也会引起胃液的分泌,这属于条件反射B.动物吞咽食物分泌胃液,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图A实验证明动物的胃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D.通过稀盐酸提取液实验能得出“胃黏膜中存在某种激素能促进胃液分泌”的结论参考答案:D8.(10.5分)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为ZZ.北京鹌鹑种场孵化的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白羽雌鹌鹑,为研究鹌鹑的羽色遗传,为该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粟羽雄鹌鹑,结果F1均为粟羽.F1鹌鹑相互交配多次,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鹌鹑都是雌性.将F1的雄鹌鹑与亲本白羽雌鹌鹑交配,先后得到4只白羽雄鹌鹑.请分析回答:(1)白羽性状的出现是
的结果,该性状属于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2)若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用D、d表示,则F2中粟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
.(3)F1的雄鹌鹑与亲本白羽雌鹌鹑交配,得到白羽雄鹌鹑的几率为
.(4)若选择羽的雄鹌鹑与羽的雌鹌鹑交配,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子一代鹌鹑的性别.参考答案:(1)基因突变隐性(2)ZDW(3)1/4(4)白粟【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本题考察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伴性遗传是指(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题目中“F1鹌鹑相互交配多次,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鹌鹑都是雌性”可以确定羽色是伴性遗传.【解答】解:(1)根据题意,白羽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由“为该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粟羽雄鹌鹑,结果F1均为粟羽”,可知白羽性状为隐性性状.(2)通过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为雌鹌鹑ZdW雄鹌鹑ZDZD,F1的基因型为雄鹌鹑ZDZd,雌鹌鹑ZDW,雌雄相互交配,故F2的基因型分别是ZDW(粟羽雌鹌鹑)、ZdW(白羽雌鹌鹑)、ZDZD(粟羽雄鹌鹑)和ZDZd(粟羽雄鹌鹑).(3)F1的雄鹌鹑(ZDZd)与亲本白羽雌鹌鹑(ZdW)杂交,后代基因型为:1/4ZDW(粟羽雌鹌鹑)、1/4ZdW(白羽雌鹌鹑)、1/4ZDZD(粟羽雄鹌鹑)和1/4ZdZd(白羽雄鹌鹑),得到白羽雄鹌鹑的几率为1/4.(4)白羽雄鹌鹑(ZdZd)与粟羽雌鹌鹑(ZDW)杂交,后代中白羽个体全为雌性,粟羽个体全为雄性.9.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
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参考答案:D10.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强B.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森林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此它是各种群落演替的终点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最终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参考答案:B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B.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都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如光等充分利用,B正确;C.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最终演替出森林,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C错误;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及优势种的变化,最终使生物多样性增加,D错误;答案选B。1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C.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惟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参考答案:D12.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标记情况依次是A.6个a,6个b
B.12个bC.6个b,6个c
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参考答案:B根据题意可知,亲代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由于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因此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经过第一次复制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有标记,如图a;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链被标记,该细胞中的染色体再经过第二次复制,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只有一条链有标记,如图b,因此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均有一条带有标记。故选:B。13.右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当处于a或b点时,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可产生ATPB.当所处环境中缺镁时,在CO2含量不变的情况下,a点可能降到b点C.b点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较多D.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不同参考答案:B14.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是某正常男孩,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为24种,数目为92条B.等位基因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图④,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2:2,该图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D.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参考答案:D15.下列有关克隆绵羊“多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多利”的诞生属无性繁殖
②“多利”的诞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③“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④“多利”的诞生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⑤动物细胞培养是整个技术的基础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16.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培育或生产出(
)
A.杂交水稻
B.无病毒植物
C.人工种子
D.食品添加剂参考答案:A17.下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对这一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B.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C.该病可能会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D.该病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B18.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19.宽叶和狭叶是荠菜的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宽叶与狭叶荠菜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母本父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组合一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3:1杂交组合二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15:1杂交组合三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63:1
(1)由表中数据可推知,该性状至少受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定律.(2)杂交组合三的子一代基因型为
.(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表示),其子二代中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3)若将杂交组合二的子二代中宽叶个体收获后,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子代表现出宽叶:狭叶=15:1的株系比例为. 参考答案:(1)3
自由组合(2)AaBbCc
26 (3)4/15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数据表格;正推反推并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宽叶与狭叶杂交,子一代都是宽叶,说明宽叶对狭叶是显性性状;杂交组合一,子二代狭叶的比例是1/4,说明符合一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二,子二代的狭叶的比例是1/16,说明符合两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三,子二代的狭叶的比例是1/64,说明符合3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因此荠菜的宽叶和狭叶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隐性纯合子表现为狭叶,其他都表现为宽叶.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荠菜的宽叶和狭叶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杂交组合三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Cc,子二代的基因型有3×3×3=27种,其中aabbcc为狭叶,因此宽叶的基因型是26种. (3)杂交组合二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A_bb、aaB_表现为宽叶,宽叶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现出宽叶:狭叶=15:1的株系的基因型是AaBb,占4/15.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杂交实验,理解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学会通过逆推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20.下列关于免疫和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免疫中的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效应T细胞识别抗原后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参考答案:C【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解答】解: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等,A错误; B、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错误;C、免疫中的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D、效应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1.下列有关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的过程中,在K/2之后出现环境阻力,导致增长速率下降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利用信息传递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例如,生物防治中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D.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参考答案:C【分析】(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解】“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降低,从开始环境阻力越来越大,A错误;种群不存在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生物在水平方向中的分布,B错误;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信息,是生物防治过程,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态系统合理利用,D错误。故选C。2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双链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②tRNA中的反密码子共有64种③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④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⑤多倍体育种需要秋水仙素而单倍体育种不需要⑥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参考答案:D23.对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要想分别标记噬菌体,可以分别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B、在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沉淀物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这与保温时间过长有关
C、该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该实验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参考答案:C24.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只受细胞核控制参考答案:D图中伞藻具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A正确;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B正确;由于细胞核是甲提供的,所以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受细胞核控制,但是不能证明只受细胞核控制,欲证明某性状只受细胞核控制需进行核移植实验,D错误。25.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参考答案:D26.蔚蓝色的大海中生活着各种藻类植物,红藻的色素主要吸收蓝色光,褐藻的色素主要吸收黄绿光,绿藻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在海水中各种光的穿透性按照红-绿-篮的顺序逐渐增强。三种藻类由浅到深的垂直分布趋势是A.红藻-褐藻-绿藻
B.绿藻-红藻-褐藻C.褐藻-红藻-绿藻
D.绿藻-褐藻-红藻参考答案:D解析:由于在海水中红-绿-篮光的穿透性逐渐增强,所以随着海水的深度的加深,光质为红-绿-篮,在对应每种藻类吸收的光的不同,就可以得出它们的分布趋势27.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主要储能物质是糖类
B.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淀粉、纤维素、乳糖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D.构成DNA的单体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参考答案:D28.2009年5月,加拿大食品检疫局报告了2009年首例疯牛病症例。报告认为,这起病例是由于使用受污染饲料所致。疯牛病病毒(朊病毒)是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生物形式,只含畸形蛋白质,不含核酸。当朊病毒存在时,正常的朊病毒蛋白就会转化为朊病毒。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朊病毒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饲料中的提取液B.用DNA探针检测牛饲料的提取液C.提取牛饲料中的蛋白质,然后进行氨基酸测序,看是否与朊病毒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以上方法均不可取参考答案:D29.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7:6:3 B.5:2:1 C.3:2:1 D.1:2:1参考答案:A【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豌豆与其它植物不同,自然状态下均进行自交,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解答】解:由于两者数量比例为1:3,则AA占,AA自交后代仍然为AA,因此AA自交后代占所有后代的AA;Aa占,Aa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AA、Aa、aa,则整个后代中比例分别为AA、Aa、aa,因此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7:6: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0.能使动物细胞质膜比较坚实的物质是A.蛋白质
B.磷脂
C.胆固醇
D.多糖参考答案:C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A项错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就好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脂膜,形成了细胞质膜的“柔性”,B项错误;“刚性”的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和少数植物细胞质膜上,磷脂的尾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故C项正确;细胞质膜上的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物质及其作用。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分析各组成成分在细胞质膜中的作用,就可以轻松作答了。31.若将某种兼性厌氧菌接种到碳水化合物培养基上,先在有氧条件下,然后转到无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菌体产生的物质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在15min时,有关ATP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ATP的浓度开始下降B.ATP产生的速率开始下降C.ATP的消耗开始增加D.ATP分子开始分解为ADP和无机盐参考答案:B32.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C.正常地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参考答案:D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错误;当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活动增强,B错误;内环境成分的稳定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C错误;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对组织液中的水分吸收减少,组织液渗透压降低,D正确。3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步B.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作为原料的水不足C.实验第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实验第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参考答案:D34.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图甲C点之后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F点之后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说明光合作用结束于F点之后,所以A项正确;C、图乙中的d点之前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d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d点之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减少,浓度降低,因此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所以B项正确;分析题图甲可知,F点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二氧化碳浓度由降低向增加转化的拐点,此点之前,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该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对应图乙中的h点,而不是g点,所以C项错误;分析图甲可知,这一昼夜之后G点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开始时A点的浓度,减少的这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因此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5.ch1L基因是蓝细菌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对此描述错误的是
(
)A.ch1L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①②过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打开C.①②过程都要使用DNA聚合酶D.若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参考答案:C36.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参考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组成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故选B。37.下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B、b表示神经细细胞在受到刺激后Na+的透性变化特点C、浆细胞能够依靠d识别相应的抗原D、c过程一定消耗能量参考答案:D38.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1)槭树、山毛榉和桦树等树种之间的关系是_____.调查这些树种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2)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中,______的呼吸作用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4)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5)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参考答案:
(1).竞争
(2).样方
(3).随机取样
(4).温度
(5).大于
(6).0.85
(7).分解者
(8).物质循环
(9).能量流动
(10).信息传递
(11).自我调节试题分析:(1)槭树、山毛榉和桦树等树种都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都属于第一营养级,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取样时要注意做到随机取样,防止实验结果不准确。(2)由题意已知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说明分解者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输出总量(枯枝、落叶、死根+粪便+尸体+呼吸作用)。已知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2.3×107J/(cm2?a),流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所以传递效率约为(1.96×105)÷(2.3×107)=0.85%。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实现的基础。(5)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出生或死亡都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9.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元素(化合物)相关叙述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都是蛋白质,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碳元素给绿色植物提供14CO2,光照下14C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14CO2→14C3→14C6H12O6C核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D
多糖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糖类
参考答案:C40.水稻的高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参考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图是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X是
;图中4表示的细胞结构是
。(2)图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
(填数字标号)。(3)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
(填数字标号),它需要光反应为之提供的物质是
。(4)若将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测得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光照强度(klx)02468101214O2(mg/100cm2·h)-202610121212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是
(mg/100cm2·h)。当光照强度为6klx时,则叶绿体中O2的去向是
(填字母)。参考答案:(1)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2)2、3、4、5
(3)6
[H]、ATP
(4)2
dge42.研究人员把猪卵母细胞进行人为的孤雌激活处理,使其发育成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了成活的孤雌生殖克隆猪。这种克隆猪不同于核移植获得的克隆猪,现将两种技术进行比较。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过程①②③④是获得孤雌生殖克隆猪的技术流程,那么获得核移植克隆猪的技术流程是过程_____________(填序号)。(2)孤雌生殖克隆猪仍然是二倍体生物,但由于缺失________方亲本基因,导致其生长发育中出现多种问题,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也会用到卵母细胞,需要选择发育至____________的卵母细胞,并用微型吸管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完成过程③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______。进行⑤过程之前,需要对代孕母猪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相同的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抑郁症心理护理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洞察分析
- 新材料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研究-洞察分析
- 异常行为检测与分析-洞察分析
- 碳中和战略与能源转型-洞察分析
- 碳酸饮料行业品牌营销策略-洞察分析
- 土地开发与政策引导-洞察分析
- 文物保存技术发展趋势-洞察分析
-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8篇)
- 单位开工仪式发言稿范文(9篇)
-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评分表
- 养护手册桥梁管理
- 血栓弹力图课件-PPT
- ICP-MS作用及功能的使用课件
- 校园一日安全巡查记录表(共1页)
- 设备移交清单模板 (2)
- 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
- (完整版)公司企业HSE管理体系及制度
- 校长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述职报告
- 药物研发与评价研讨之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的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